2020-12-1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做好垃圾分類,共創美麗家園
北京市婦聯
面向全市廣大婦女和家庭發出倡議
我分類、我承諾
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
主動參與社區垃圾分類活動
帶動身邊家人親友開展垃圾分類
自覺成為垃圾分類的
踐行者、宣傳者、引領者
各級婦聯、最美家庭、巾幗志願者
紛紛發起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活動
跟著小編的腳步
一起來看看海澱區和密雲區
的垃圾分類故事吧
海澱區:王海燕
王海燕同志是晨月園社區雙報到在職黨員,長期堅持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海燕的父親十四年前進行了換腎手術,常年需要照顧,海燕的丈夫一直在外地工作,海燕和她的母親、女兒三人是當之無愧的半邊天、巾幗不讓鬚眉!
社區開展垃圾分類以來,王海燕身體力行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一方面她引導帶動母親和孩子加入到社區垃圾分類志願服務中,另一方面在她們祖孫三代的宣傳實踐引領下,晨月園社區垃圾分類從原來的十幾名志願者發展到現在上千個家庭積極響應。王海燕家庭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垃圾分類「家」行動的承諾,真正發揮出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庭、從一個家庭到一棟樓、從一棟樓到整個社區的正能量傳遞,體現出了以「小家」帶動「大家」的社會示範效應。
海澱區:盛娟
盛娟是一家種植技術服務公司的創始人,從2015年開始在海澱區上莊鎮租大棚學習環保綠色蔬菜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她逐漸開始研究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並進行公益推廣。
從2016年至今,盛娟在農莊的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上,教孩子們學習用廚餘垃圾製作「環保酵素」,學習和受益的孩子近萬人次;她編制了10節家庭垃圾減量再利用課程,送課進社區、街道和企業;她率志願者團隊走進社區輔導、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帶動近200位農民學會製作「環保酵素」及垃圾分類。
疫情期間,盛娟和家人以及工作團隊努力開展公益課程,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千聊等多個媒體在線上教大家做美食、做手工、在家種蔬菜和芽苗菜,她們一起把環保酵素和適合家庭種植的蔬菜苗送給社區值崗的志願者們。
門頭溝:劉豔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劉豔家庭作為2019年度「首都最美家庭標兵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從自己家庭做起,以身作則,實行垃圾分類。
疫情期間,劉豔作為一名教師一直在家備崗,但是人歇心不歇。同時作為志願團隊的領隊積極投入到「垃圾分類」宣傳、指導工作中。多次到門頭溝區向陽社區宣傳、指導垃圾分類。
七月底,劉豔所在的志願團隊與濱河西區居委會達成協議,到社區為居民宣傳、指導垃圾分類。經過我們的垃圾分類指導,濱河西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全區評比中名列前茅。
同時,劉豔還發動自己的丈夫和兒子也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指導活動中。劉豔一家經常利用下班後和休息日的時間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當中。有時碰到熟人,會懷著質疑的問我們:「你們桶前值守,每次給你們多少錢啊?」當得知他們都是義務和無償的時候,這些熟人又都會用欽佩的目光看著我們,伸出大拇指給我們點讚!
劉豔家庭勵志做垃圾分類的踐行者、宣傳者、指導者和引領者。他們始終以「首都最美家庭」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著周圍的人;未來,劉豔家庭將共同承諾把宣傳指導垃圾分類一如既往的堅持下去,不負「首都最美家庭標兵戶」的榮譽稱號。
來 源
海澱區婦聯
門頭溝區婦聯
原標題:《我分類 我承諾|「小家」帶動「大家」 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