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覺得,醫生是越老越香,而老師一旦偏老,又不願緊跟時代潮流,我只能說:惹人嫌!
現實也是如此,這是不爭的事實:帥哥美女上課,學生聽課的注意力特別集中!
目前的政策規定是這樣的,如果是女教師55歲,到了退休年齡,一般都準備退休。我校有位女老師,今年3月滿55歲,她過年後就沒來上班了,真正也只照顧一個多月的樣子。
另一名男老師,去年11月份滿60歲,早就辦好了退休證,但因學校缺老師,故請繼續他代課,一個月另給2000代課金。過完年後,徵求過對方意見,現仍在我校代課。
某些學校,尤其是縣城的校長、書記才有可能不在一線帶課;一些剛從一把手上退下來的校長、書記也可能不帶課——但或許會安排幾節課,其實大家都懂,形同虛設,往往是別的老師代上了。說句實話,我覺得這種課還是不要安的好,學校為此還可能要多付一筆代課費。
也有一些特殊的老教師,可能是身體原因(如果找點關係也可以辦病退),但仍堅持在學校上班,可能任教的也是非統考科目,或做些小雜事——如收發報紙、管理圖書、檢查老師上課和坐班情況等。
一直以來,55歲以上的男老教師基本都在一線帶課,尤其是目前多數學校嚴重缺編的情形下。
當然也有特殊情況的,如果有的老師一旦超過50歲,身體不是很硬朗的,學校一般會適當照顧,讓他們教單班或歷史、地理、音樂、美術之類的小學科。
而現在社會上總有「傳聞」,說現在學校55歲以上的老教師都可以不再擔任課了,等待著60歲退休,55到60歲,這五年時間好像是一個過渡期一樣。
這種說法很片面,打擊面也太大。現實中,90%以上的老教師還是要上課的,只是有些任務可以從輕考慮。
我們學校55歲的教師目前都在擔課——實在是老師缺編太大,近兩年每學期另要招聘五六名臨時代課老師。哪還退居第二線,等退休之說。
上個學期已經結束,下個學期開始我們學校好像有5個55歲及以上的老師,全校近900名學生,15個教學班。他們當中,一個教九年級的數學,一個教九年級的歷史,一個教七年級的英語,一個教七年級生物——也有一個基本沒上課,他是18年因年齡而退下來的正校長,本校曾經的一把手。
真有未到退休年齡卻不教課的老師,要以吃空餉處理。教師本人要退還所領工資,同時行政部門要追責,給中心校長、本校校長予降職降級處分。
有人或許會列舉出許多實例,說張某某、李某某等,曾經就是才到55歲就開始歇崗,直到退休。以前偶爾有過這種人性化的操作,那是因為學校老師夠用,基本能把課安下去。年輕人多教點,還沒有特殊補助,就多幾個課時津貼——那時的課時津貼一般就是個「安慰」,象徵性地給點,根本沒幾個。
記得我最多的時候教過七年級三個班的英語,因為有個女老師歇了一學期的產假。九十年代初,35歲以下的年輕老師,必須當班主任,一定上12節以上的主課,還要兼任其它工作:如備課組長、考研組長等。
但事過境遷啦,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配備給學校的老師是有限的,是根據學校的班級數和人數配備的。可以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沒有富餘人員——加上目前借調的亂象,更有不少老師佔著A校的編制,人卻在B上課。
借調的、上55歲的老教師都在編制內,根本就不可能讓上了年紀的停下來休息,他如果休息了,多餘的課誰上?現在的年輕人很現實,課餘時間都不願代人上課的,給錢也不會。
親歷幾件實事:大約是99年,有位退下來的校長,因是任教初中化學的,每周三節課——化學課是初中三年級才開始,也沒有什麼抱怨,一直幹到59歲,適當照顧了一年。另一位也是退下來的校長,教歷史,一直到58歲多。去年還有一位退下來的副校長,後任學校工會主席,幹到60歲退休了,還多幹了一個多月(另有一位普通老師也是這樣),學期還沒結束,差一二個月,而退休證卻下來了。不過,學校會多付一二個月的基本工資(與臨時老師代課費一樣)。
這樣的事實比比皆是,真正一線的老師都很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