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滿獎金制度,員工將創維集團告上法庭,索賠工資170萬

2020-12-23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近日,據企查查披露的判決書顯示。原告譚xx與被告創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於2018年8月16日立案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法院認為

本院認為,首先,本案中,根據原告提交經被告確認的《2016/17財年產業公司年度激勵獎金分配及發放匯總表》、《2015/16財年產業公司年度激勵獎金分配及發放匯總表》,本財年可供分配獎金中除用於本財年實際分配外還包含提取作為其他財年激勵的儲備獎金。根據被告提交的《關於創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2016/17財年未分配獎金調減的通知》顯示:創維集團有限公司結合被告的經營情況,現決定對截止2016/17財年剩餘未分配(未發放)獎金合計4760245元予以調減,即本次年度激勵獎金按已批示方案分配及發放後,前述獎金不再發放。

原告雖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確認,但被告提交了該證據原件進行核對,且結合被告提交的其他員工的《2016/17財年激勵獎金參與分配在職人員名單》、《2016/17財年部分人員激勵獎金分配表》、《銀行流水》,可印證被告確實調減了4760245元,未對全體人員發放。從獎金的法律屬性來講,獎金作為用人單位的一種管理手段,屬於用人單位內部自主權利的範疇,用人單位有權決定獎金發放的具體標準、發放範圍和方式。因此被告從本財年可供分配獎金提取儲備獎金作為其他財年的激勵,並無不當。故原告主張以2016/17財年可供分配獎金總額作為計算該財年獎金的基數,缺乏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採信。

根據上述兩份匯總表,本院依法認定2016/17財年實際分配獎金合計2995000元。其次,獎金非屬用人單位法定須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根據舉證責任,原告主張獎金的,應就雙方存在獎金的約定或用人單位的相關制度以及獎金的金額等事實舉證,即要對計算獎金的具體方法及具體的數額予以舉證,否則,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

本案中,原告未提交有關2016/17財年獎金分配比例的證據,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後果。原告雖不確認被告提交的《2016/17財年激勵獎金參與分配在職人員名單》、《2016/17財年部分人員激勵獎金分配表》,但《2016/17財年部分人員激勵獎金分配表》與經其確認的《銀行流水》可相互印證,故本院對《2016/17財年部分人員激勵獎金分配表》,予以採信。根據《2016/17財年部分人員激勵獎金分配表》,以與原告同一副總經理職位中分配比例最高的「李xx」2016/17財年分配的獎金數額為基數折算,2016/17財年副總經理職位的獎金最高為168000元(70000÷5/12)(李xx在職時間5個月,2016/17財年分配獎金70000元)。

被告庭審中確認原告2016/17財年獎金為18萬元,該獎金數額高於上述折算的副總經理職位的最高獎金數額,屬於被告自主處分其權利行為,與法不悖。綜上所述,被告應支付原告2016/17財年的獎金18萬元。

關於2017/18財年度第一季度獎金的問題:原告主張,根據以往財年的獎金分配情況及其對2017/18財年度第一季度(2017年4月1日至2017年6月31日)的預算,被告還應支付其離職前2017/18財年度第一季度對應的獎金15萬元。庭審時被告確認已於2018年9月發放了2017/18財年度的獎金,並主張與原告同一副總經理職位中分配比例最高的「李xx」2017/18財年分配的獎金為30萬元,原告2017年工作了一個季度,因其6月份缺勤,再結合原告離職前的各種工作表現,被告折算出原告應得的2017/18財年度第一季度的獎金為5萬元,並同意支付上述金額。

為證明其主張,被告提交了2017年年度績效工資及年終獎明細表、工資及獎金發放說明、代發業務成功報告、2017年6月高管人員考勤數據會籤。因原告未舉證證明其2017/18財年第一季度應得獎金的具體數額,其庭審時明確訴訟請求中關於2017/18財年第一季度應得獎金15萬元系根據以往獎金發放情況的估算結果,故對該金額本院無法採納。根據被告提交的2017年年度績效工資及年終獎明細表、工資及獎金發放說明、代發業務成功報告可證實與原告同一副總經理職位中分配比例最高的「李xx」2017/18財年分配的獎金為30萬元,參照此標準原告2017/18財年第一季度應得獎金7.5萬元。

被告主張原告2017年6月份缺勤,且離職前的各種工作表現不足,故只同意支付原告2017/18財年第一季度應得獎金5萬元,因被告未提交證據證明原告離職前的表現不足,而其所提交的考勤系單方製作無原告籤名確認,故對被告的該項主張本院亦不予採納。綜上,被告應支付原告2017/18財年第一季度獎金7.5萬元。

判決結果

一、被告創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譚xx2016/17財年的獎金18萬元;

二、被告創維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譚xx2017/18財年第一季度的獎金7.5萬元;

三、駁回原告譚xx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5元,由原告負擔。

相關焦點

  • 工資被欠發 員工將山東航空青島食品告上法庭
    工資被欠發,為討薪員工無奈將山東航空青島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航空青島食品)起訴至法庭,要求其支付工資、待崗工資等費用。結合雙方提交的證據,法院在審理後判決山東航空青島食品支付侯先生工資等費用共計1.7萬餘元。
  • NBA拖欠房租被人告上法庭,房東一開口就索賠400萬美元
    因為拖欠紐約旗艦店的房租,NBA聯盟最近被房東告上了法庭,還索賠接近400萬美元的巨款。作為全美最成功的體育聯盟之一,NBA在紐約的第五大道上,有一家非常光鮮亮麗的旗艦店不過這家店面也是NBA租來的,其真正的擁有者是莫裡安集團。光是店面的租金,NBA每年就要支付給莫裡安集團750萬美元。
  • 荷蘭媒體:不滿取消本賽季升降級,荷乙前兩名將聯盟告上法庭
    直播吧5月1日訊 據Football-Oranje消息,因不滿荷蘭足協取消本賽季荷蘭國內聯賽的升降級名額,荷乙前兩名坎布爾和格拉夫夏普兩家球隊將聯盟告上法庭。荷蘭足協此前就升降級舉行過投票,其中有16支球隊表示贊成降級制度繼續執行,有9支俱樂部反對,還有9支俱樂部放棄投票,隨後荷蘭足協便決定取消降級制度。這也引發了當時支持降級制度繼續執行的球隊的不滿,其中便有排在荷乙前兩位的坎布爾和格拉夫夏普,他們決定採取法律手段,目前已經將聯盟告上法庭。法官將聽取雙方意見,最終決定將在兩周左右做出。
  • 員工設計出錯導致退店讓公司少賺 被索賠20萬
    原標題:員工設計出錯導致退店讓公司少賺 被索賠20萬 因員工能力有限,讓公司利潤受損,公司就把員工告上法庭,要求賠償,這樣的案子很少見。而今天,某茶葉公司就因公司的一名設計師頻頻出錯,造成幾個加盟店撤店,而將自己的前員工劉女士訴至法庭,要求劉女士賠償公司的損失20萬元。
  • 因三星違反合同承諾 愛立信將三星告上法庭
    因三星違反合同承諾 愛立信將三星告上法庭 通信視界 發表於 2020-12-24 11:32:47 數字信息 中國電信2020
  • 鄒市明因單幹被原公司索賠2600萬 名下財產也被凍結
    但是就在鄒市明事業紅火的時候就不想待在自己原來的經紀公司了,想要出來單幹,和老婆冉瑩穎開了一家公司,老婆是CEO,自己是員工,夫妻齊心,鄒市明還代表公司出任了世界級的比賽,那麼問題來了?你還沒和原來的公司解約呢?怎麼就成了自己公司的代表人了?
  • 為了房,我先將丈夫告上法庭,又將女兒告上法庭
    母親把親生女兒告上法庭,這件事情是不是很稀奇?不過不用太驚訝,因為兩年前她們已經上過一次法庭了。而那次是她們母女倆將自己的丈夫、父親告上了法庭。究竟是因為什麼讓她們一家人變成了法院的常客呢?原來這都是房產鬧得。丈夫馬宏才的祖屋在拆遷時分了兩套房。本來一家人過得不錯,也沒什麼矛盾。誰知丈夫漸漸迷上了 貝 者 博,而且還打人,妻子錢友萍漸漸對他離了心。
  • 員工私下交流工資會被開除?「薪酬保密制度」不應被濫用
    記者採訪了解到,有不少公司將「禁止私下交流工資獎金」寫入用人合同,甚至還有公司讓員工籤訂收入保密協議,明確違反者將被開除。一方面,法律沒有明確要求用人單位必須公開勞動者的工資報酬,但勞動合同法明確了「同工同酬」原則。理論上,「同工者」應當具有大體相當的薪資報酬水平。既然如此,員工工資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應當是公開透明的。即使個別員工因其為公司作了特殊貢獻或額外創造了財富能夠獲得特別獎勵,但獎勵的緣由和幅度也應符合公司章程及勞動合同法規定。
  • 幾千部珍藏成人片被毀,兒子怒把親爹媽告上法庭,索賠49萬!
    然而比起忍氣吞聲,這次的劇情走向卻是:David把自己的父母告上了法庭並勝訴,還向父母索賠了7.5萬美金(約人民幣490110元),還因此引起了不小的爭議。David於是一氣之下直接把父母告上了法庭。還弄了份清單詳細列出了他在這些成人周邊上花過的錢。總共差不多有400多盤VHS錄像帶和1600張DVD,其中大部分都是80、90年代的作品,據他自己估算,現在應該值2萬5千美元(約人民幣163370元)。
  • 獨家:優行科技員工績效考核為「D」後怒了 董事長劉金良知道嗎
    運營商財經網 蘇佳/文杭州優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優行科技」)被員工告上法庭,是怎麼回事?2019年2月20日,優行科技通知陳卓因2018年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為「D」不符合當前崗位的任職要求,需要退回人事行政部帶崗並參加脫產培訓,並通知陳卓「2019年2月25日上午9:00至聚光中心13樓會議室報導培訓,告知嚴格按以上時間報導並參加培訓,如未按時報到且無任何CPC請假流程的,公司將按曠工處理,並根據員工手冊所列對應制度條款予以兌現處罰。
  • 送嘲諷錦旗,物業將業主告上法庭索賠50萬,真是「收錢第一名」?
    吳女士跟其他業主們,看到網絡上有一些給物業送錦旗的段子視頻。因此,他們決定給物業公司送去「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的錦旗,目的是為了督促物業公司儘快處理小區的問題。可是物業公司卻把業主們告上了法庭,還要求業主賠償50萬元。這一舉動讓業主們十分寒心。物業公司認為,業主送的是惡意錦旗,要求送「錦旗」的業主們刪除相關視頻並向物業公司賠禮道歉、恢復名譽。
  • 直接告上法庭!快船涉嫌違規招募小卡!倫納德好友索賠250萬
    這事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據TMZ體育報導,一個叫Johnny Wilkes的男子自稱是倫納德的好友,把韋斯特和快船告上法庭,索賠250萬美元酬金。為了方便記憶,我們姑且把他簡寫成JW。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雙方討價還價,如果JW真能把小卡搶過來,韋斯特和快船答應給他250萬美元的巨額酬金。
  • 請假800多天被辭退,男子一怒之下告公司,法院:賠員工84萬工資
    據英國媒體1月4日報導,英國一名男子因休假808天而被公司開除,令人十分氣憤,最終男子一氣之下將公司告上法庭,令人意外的是,最終該男子勝訴,法院還判公司賠償該男子84萬元,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據悉,在此之前,這名男子曾在英國一家汽車製造廠工作過20多年,是這家公司名副其實的老員工。
  • 內蒙古一合資企業因長期拖欠員工工資被告上法庭
    近日,家住赤峰市翁牛特旗的劉英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她在凌志法姆福瑞食品公司工作將近三年,前期工資能按時發放,工作一年後她發現,公司雖然在正常運轉,但工資已不能正常發放。迫於無奈,離職後的員工陸續到赤峰市翁牛特旗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以下簡稱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但「凌志法姆福瑞食品公司」依然沒有為員工徹底解決欠薪問題,這讓劉英等人既無奈又無助。
  • 員工因私下交流工資被開除 薪酬保密真的合法嗎?
    有員工因違反薪酬保密制度被開除引爭議好奇同事工資,我能打聽嗎?涉及工資、獎金的話題總是格外引人關注。前不久,同事間工資應不應該公開的話題引發熱議,有媒體就「你會打聽同事工資嗎」發起網上投票,結果顯示,表示會打聽的人佔多數。
  • 富士康員工獎金引發糾紛 部分員工:拿到就會辭職(圖)
    近日,微博上盛傳北京富士康員工不滿工廠不發放年終獎及不晉升職級,上千人在餐廳包圍高級主管要求答覆。為核實真相,記者1月25日來到位於亦莊經濟開發區的富士康精密組件(北京)有限公司,了解事發的情況以及富士康員工目前的生存狀況。
  • 花了3351萬,遊戲角色無故消失!韓國一玩家將谷歌韓國告上法庭
    花了3351萬,遊戲角色無故消失!韓國一玩家將谷歌韓國告上法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建東】據韓聯社消息,韓國一遊戲玩家因花費近3351萬韓元升級的遊戲角色無故消失將谷歌韓國公司等告上民事法庭。釜山地方法院將於22日對該案進行首次審理。
  • 開烤肉店被朋友索賠2500萬美元,韋德最終賠了多少錢?
    一屆NBA扣籃大賽,韋德因為護犢子坑了戈登的9分給自己贏得了一個「韋9分」的外號,特別是在賽後,韋德建議戈登應該用這個當噱頭賺錢更是讓很多球迷感到不滿。對於這一切的解釋,韋德表示退役後看到自己銀行卡的數字變少,這讓他很焦慮,從韋德的言辭,我們也看得出韋德對於金錢很在意也很焦慮,為啥呢?或許場外糟糕的投資可以解釋這一切。SO,問題來了,韋德為何會因為開烤肉店被朋友告上法庭索賠2500萬美元呢?
  • 工資被降至北京市最低標準 員工離職反被公司索賠24萬
    因被拖欠工資、降薪,某電力工程公司的8名員工集體離職並提起勞動仲裁、訴訟。公司在應訴的同時又另行起訴稱,8名員工未交接工作就離職,致公司項目損失近200萬元,要求8人各賠償公司24萬餘元。2019年3月31日,基地經理萬某對他們表示,已經拖欠的兩個月工資無法支付,且公司決定集體降薪,不接受的員工可以離職。於是,8人提起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雖然公司隨即發放了拖欠的工資,但員工還要求公司賠償入職兩年來未籤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加班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等費用。
  • 列車上被迫吸二手菸,山東王先生將鐵路部門告上法庭
    然而,一旦吸菸者在公共場所吸菸,釋放的「二手菸」,對他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時,「禁止吸菸」就理應成為規定,形成制度。在我國,高鐵、飛機、地鐵、公共汽車等公共運輸工具,已經實行了禁菸,然而普速列車,也就是大家稱為「綠皮車」的火車,至今還存在著「吸菸區」。前不久,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因列車設置吸菸區引發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