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華》:真實的張皇后其實很賢惠,被後世稱為「女中堯舜」

2020-12-14 文史磚家

文/格瓦拉同志

在歷史熱播大劇《大明風華》中,「女一號」孫若微的婆婆張妍,被塑造成一位豪爽潑辣、言詞犀利的女強人形象。其實,張妍的歷史原型,正是誠孝皇后張氏,不過她的真實形象卻跟影視劇大相逕庭。那麼,張皇后究竟是一位怎樣傳奇的女性?她的歷史形象如何?

張氏在《大明風華》中被塑造成強人形象

張氏本名不詳,河南永城人,指揮使張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給時為燕王世子的朱高熾。燕王朱棣篡奪皇位後,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張氏則被晉升為太子妃。根據正史記載來分析,張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不僅為人孝順、識大體,而且很會揣摩公婆的心思,侍奉明成祖、徐皇后時每每周到備至,因此深得他們的歡心。

朱高熾雖有賢君明主之相,但由於他身材肥碩、不善騎射,加之腿部有殘疾,因此明成祖很不喜歡他,數度有被兩個弟弟取代的危險。好在,徐皇后極力維護長子,而明成祖也因為喜歡兒媳婦張氏、孫兒朱瞻基,所以最終沒有將易儲之事付諸實施(「太子數為漢、趙二王所間,體肥碩不能騎射。成祖恚,至減太子宮膳,瀕易者屢矣,卒以後故得不廢。」見《明史·卷一百十三》)。

朱高熾能登基為帝,張氏功不可沒

朱高熾在位期間,日夜操勞政事,張氏則以皇后身份在他身邊幫忙,對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由此讓明仁宗受益匪淺。根據正史記載,張皇后為人恭謹沉靜、老實本分,從不主動介入朝政,也從未有過為家族謀私利的舉動,堪稱一代賢后。所以,《大明風華》對她形象的塑造,根本不符合歷史。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張皇后上面有兩位兄長,其中長兄張昶官至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二哥張升官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均為正一品大員。雖然張昶、張升身居高位,但兩人都以淳厚謹慎、老實本分著稱,既沒有幹涉朝政的舉動,也沒有通過妹妹謀求私利。所以,《大明風華》中張氏的弟弟行事跋扈,乃至最終被朱高熾所殺的橋段,純屬子虛烏有。

朱瞻基在位時,對母親張氏非常孝順

在張皇后的襄助下,明仁宗革除成祖朝的多項弊政,由此深受朝野的愛戴。可惜天不假年,明仁宗在位僅9個月便駕崩,時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丈夫亡故後,張皇后來不及擦乾眼淚,便扶立長子朱瞻基登基,是為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時,不僅遵照母親的教導悉心治國,而且侍母至孝,凡是四方有所進獻,一定要先奉送給太后。因此,張太后母子之間關係和睦,堪稱皇室典範。

可惜明宣宗是個「短命鬼」,在位僅10年時間便駕崩,終年38歲,時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由於太子朱祁鎮年方9歲,所以宮中開始訛傳太后將扶立愛子襄王朱瞻墡為帝(張氏共生有3子1女,即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憲王朱瞻墡和嘉興公主)。張太后聽到流言後,馬上召集群臣到乾清宮,並親手扶立孫兒朱祁鎮為帝,使得流言不攻自破。

明英宗朱祁鎮

雖然明英宗如願以償地登上皇位,但由於他年紀的確太小,根本無法治國理政,所以部分大臣提出建議,希望張氏能夠垂簾聽政,幫助幼主「掌舵」。但是當奏請傳遞上去後,張氏卻以「有違祖制」為由,予以斷然拒絕(「大臣請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引文同上)。

然而偌大的帝國,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所以張氏思慮再三,便任命重臣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等五人為輔政大臣,共同參決軍國重事。除此之外,張氏還極力防範、壓制宦官集團(尤其是針對大宦官王振),禁止他們幹涉朝政,侵奪輔政大臣們的權力。因此,在楊士奇等人的精心治理下,明英宗初年的國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誠孝皇后張氏的歷史畫像

張氏精心呵護、教導著孫兒,力所能及地清除所有威脅帝國穩定的因素,為此耗盡了最後一絲氣力。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油盡燈枯的張氏再也無法幫助孫兒,在留下言辭懇切的遺詔後,便撒手人寰。這個經歷過恁多艱難險阻,在後位上坐了18年時間的傳奇女性,就此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張氏去世的消息傳出後,舉國為之悲戚,由此可見她何其深得民心。

張氏去世後,諡號為「誠孝恭肅明德弘仁順天啟聖昭皇后」,與明仁宗合葬於獻陵,並附祭於太廟,可謂備極榮哀。縱觀誠孝張皇后的一生,曾輔佐丈夫、兒子開創盛世,又幫年幼的孫兒坐穩皇位,如此功績赫赫,難怪乎被史學家稱頌為「女中堯舜」。

史料來源:《明史》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誰?真實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近日,古裝電視劇《大明風華》熱播讓許多觀眾對明朝歷史人物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劇中的女一號孫若微在歷史上是怎樣一個人,她的經歷與《大明風華》中有何不同。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孫氏(孝恭章皇后),具體名字不詳。
  • 正說誠孝昭皇后張妍:大明賢妻良母,與朱高熾相敬如賓的真實人生
    隨著劇情的推動,張妍又成了溺愛孫子寵信弟弟的扶弟魔糊塗蟲,令廣大網友都憤憤說不要黑我大明女中堯舜。那麼,在歷史上,明仁宗皇后張氏到底是什麼形象呢?她真的是賢妻良母的模範榜樣嗎?真的和太子丈夫無比恩愛恍如民間夫妻嗎?
  • 《大明風華》胡善祥真實歷史,不受皇帝喜愛的女人,最終還是悲劇
    從電視劇《大明風華》開始,不受皇帝喜愛,歷史上默默無聞的皇后胡善祥也逐漸讓世人熟知。那麼歷史上的胡善祥皇后是什麼樣的呢?胡善祥,山東人,父親:胡榮,光祿卿、驃騎將軍,中軍都督僉事。按照生活的發展規律,官宦人家的女兒,長大後有個門當戶對的婚姻過一輩子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是了。
  • 大明風華:後宮榮譽稱號大滿貫得主張太后,五重榮譽身份的背後,是...
    導讀:在劇中,朱瞻基的母親,張太后這個角色,也非常討人喜歡。精明能幹的太子妃,運籌帷幄的皇后。以及心疼兒子,孫子的太后,太皇太后。而這五重身份的背後,是慢慢的悲哀。
  • 不要被大明風華忽悠了,歷史上張皇后是輔佐三代皇帝的傳奇女政客
    一個家庭的家風實際上是由女人決定的,一個好女人能福蔭三代人,大明誠孝皇后的一生就證明了這一點。史書沒有記載張氏的名字(電視劇《大明風華》給她取名張妍),也沒有記載她生於哪一年,所以我們並不清楚張氏的年齡究竟比朱高熾大還是小。但有據可查,早在洪武十六年,也就是朱高熾六歲那年她就被選入燕王宮中,是作為朱家的童養媳在宮中長大的。由此推斷,張氏的年紀極有可能是要比朱高熾大上幾歲的。
  • 《大明風華》大結局,人生贏家孫皇后是真實存在的嗎?
    首先說明,之所以選擇《大明風華》而不是別的,是因為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明史領域是我的興趣點所在。對這部以明朝前中期為主要歷史背景的電視劇,我抱有很高的期待。
  • 《大明風華》大清有孝莊文皇后,大明有誰?孫若微在她面前很渺小
    近期《大明風華》熱播,其中出現了一位皇后,後來的皇太后、太皇太后,她雖然沒有大清的孝莊文皇后那麼被大家所熟知,但其對大明的功績不亞於孝莊對大清。 後來大清的孝莊文皇后與誠孝張皇后的經歷也是很相似的,丈夫皇太極早死、兒子順治早死、孫子康熙年幼繼位,只是孝莊面對的權臣較多。 表面上看孝莊文皇后要強於誠孝張皇后,實則不然,張皇后輔政時期沒有獨攬朝政的權臣,那是她處處提防和限制的緣故,不是沒有大臣想專權,只是都不敢。
  • 《大明風華》:湯唯多年後首次挑戰電視劇,飾孫皇后書寫傳奇人生
    近日,由張挺導演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明風華》在衛視播出。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國家開創盛世,揚威海外的歷史故事,描繪了大明王朝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可堪稱為「年末壓軸大戲」。
  • 大明風華:歷史上的胡善祥,其實並不是心機婊
    在最近熱播的歷史劇《大明風華》中,我們很快記住了這麼一些帝王將相。例如強勢且多疑的明成祖朱棣,看似懦弱實則精明的皇太子朱高熾,野心勃勃實則愚蠢的漢王,看似嘻嘻哈哈實則聰慧痴情的皇太孫朱瞻基……劇中的一些女性角色也不錯,例如太子妃張妍,精明強幹卻表現得比較隨和。例如樸妃,給人一種比較呆萌單純的印象。
  • 大明風華:朱瞻基為何再次臨幸皇后,1細節表明胡善祥最終歸宿
    由張挺執導,根據蓮靜竹衣小說《六朝紀事》改編,湯唯,朱亞文,王學圻,俞灝明,梁冠華,鄧家佳聯袂主演的大型古裝權謀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劇中朱亞文飾演的朱瞻基是心不由己的帝王;湯唯飾演的孫若微是為大義放棄個人情感的明事理之人;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自小見識宮廷冷暖為了權利不擇手段的腹黑女;說到底其實不論是胡善祥還是孫若微對朱瞻基都不是真愛
  • 《大明風華》是否真實還原了朱棣駕崩後的局面?
    (我覺得這有點侮辱漢王)其實對於朱棣去世的地點和時間,《大明風華》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明成祖朱棣確實是在第五次北徵時病逝在了榆木川,大體位置在今天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而朱棣去世的時間是公曆1424年8月12日,也的確正值盛夏。
  • 《大明風華》中被黑化的胡善祥:皇后不過一場夢,生前身後俱寒冷
    胡皇后的無奈大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早春,中宮皇后胡善祥忽然上表,說自己身體多病,又沒有兒子,請求讓出皇后位置。她說,剛生下皇長子不久的孫貴妃德才兼備,可以擔任皇后。歷史上的廢后一般都沒有好結局,但胡善祥還算幸運,她有一個明事理、懂人性的婆婆——曾經的太子妃張氏,後來的張皇后、張太后。原本,張皇后看著兒子和孫貴妃一起長大,深知他們的愛情,她也一度不滿老皇帝的出爾反爾,因此剛開始也不喜歡胡善祥這個硬塞給她的兒媳。
  • 《大明風華》沒告訴你的歷史真相,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棄劇了
    看過《大明風華》的人都知道,女主角孫若微深明大義,而胡善祥陰險狡詐。可在真實歷史上,這兩人的個性似乎得反過來看。歷史上的胡善祥忠厚善良、天性貞一,是一位真正的賢后。而「孫若微」(歷史上只有孫皇后,名字不詳)雖然沒有被記載什麼黑材料,但她能從貴妃晉升為皇后,顯然不能簡單理解為天上掉餡餅。
  • 「藝術皇帝」與「大明風華」
    剛剛結束播映的《大明風華》把明朝開國以來的靖難之役、五徵漠北、土木堡之變、北京保衛戰、奪門之變等重大事件,與皇室成員間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紛呈,不少網友評論說「了解到不一樣的大明」。不過,影視劇畢竟有演繹成分,《大明風華》也不例外。  在劇中,朱亞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會「撩妹」,而且能徵善戰,在皇位爭奪中戰勝了兩位叔叔。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
    《 大明風華》:真實的胡善祥無過而廢,孫貴妃竊宮人之子為己子!《大明風華》熱播,主要人物的結局也浮出水面。劇中的明宣宗朱瞻基有一後一妃,而且頗為神奇的是這一後一妃同為靖難之役中失散的親姐妹。胡善祥本為宮婢,善於籌劃,心機深厚,一心向上爬,投奔漢王朱高煦成為了太子妃,朱瞻基繼位順理成章成為了皇后,還生育了一子朱祁鈺。孫若薇是朱瞻基一見鍾情的伴侶,後來成為太孫嬪、太子嬪,之後成為皇妃,生育一子朱祁鎮,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因為皇帝的寵愛,以及胡氏與漢王串聯的事態敗露,孫若薇成為了皇后。明英宗繼位,身體孱弱年齡幼小,一直由母親孫若薇攝政。
  • 大明風華:湯唯因與「孫皇后」原型驚人的相似,而被導演選中
    電視劇《大明風華》正在熱播當中,然後對於劇中的角色,大家眾說紛紜,很多人表示對選角色產生了一定的爭議。認為參與的演員並非最適合的,現在我想說,導演選擇角色肯定有自己的道理的。那麼現在我們來談一談關於選角色的一些事。
  • 隆裕皇后:清朝皇室好媳婦,被民國兩位總統稱為女中堯舜
    如果提到歷史上著名的皇后,人們難免會想到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漢高祖的呂后、朱元璋的馬皇后、清朝的孝莊皇后等,她們容顏豔麗,智慧超群,用驚豔的容顏徵服了帝王心,也用超群的智慧協助夫君處理政事,她們是一個時代女子的典範。
  • 她是《大明風華》裡的毒舌太子妃,也是熬死五個皇帝的太皇太后
    最近熱播的歷史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朱高熾的太子妃張妍(歷史上姓張,名不詳)硬生生地憑藉相聲般的毒舌功力,壓倒了兩個兒媳婦(湯唯飾演的孫若微和鄧家佳飾演的胡善祥),成了該劇的第一女主角。
  • 大明不和親、不納貢,為何《大明風華》中孫太后用重金贖買朱祁鎮
    孝恭孫皇后在歷史上的戲份其實並不多,雖然歷經六朝五帝,但《明史》中關於她的記載只有不到四百字。然而,由於孫皇后是電視劇《大明風華》中的女主,她的戲份實際上人為增加了不少,而關於其用重金贖回朱祁鎮這件事便是如此。
  • 「創作開運禮」《大明風華》朱家五子下線後口碑為什麼慘遭滑鐵盧
    據說當時的百姓都知道宣宗此舉不過是為了給心愛的孫貴妃扶正的機會,因此連民間都很同情這位善良的皇后。宣宗後期也曾多次表達自己廢黜胡皇后的悔恨和內疚之情。再來看《大明風華》中的胡善祥,她自幼生長在宮中,性格偏激且腹黑,宮鬥段位也很高,為了當上太孫妃還和漢王朱高煦有過一段不可描述的交易,後來為了母憑子貴還企圖借種生子混淆皇室血脈,只不過被當場抓包,後來因勾結漢王被廢,甚至還誕下了代宗朱祁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