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鹹魚掩蓋氣味!《大明風華》是否真實還原了朱棣駕崩後的局面?

2020-12-14 千佛山車神

所謂鹹魚掩蓋氣味,這純屬是侮辱漢王智商。雖然在歷史上漢王朱高煦確實只是一介武夫,腦子不太靈光,但朱高煦不是弱智,你在皇帝御帳前掛鹹魚豈不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嘛!就算皇帝愛吃鹹魚,也不可能把鹹魚掛在自己大帳周圍,傻子都知道出事了!

(大軍出徵哪來那麼多鹹魚)

當年秦始皇駕崩的時候,胡亥為了掩蓋氣味,曾在始皇帝遺體周圍堆滿鮑魚,以此掩蓋氣味。古代凡是讀過書的人,誰能不知道這段歷史!你拿著鹹魚掛滿了皇帝大帳周圍,這不是明擺著告訴漢王皇帝駕崩了嗎?

漢王朱高煦即便是又笨又蠢,但如此拙劣的表演怎能看不透!想拿這種伎倆避人耳目,簡直就是自欺欺人。

(我覺得這有點侮辱漢王)

其實對於朱棣去世的地點和時間,《大明風華》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明成祖朱棣確實是在第五次北徵時病逝在了榆木川,大體位置在今天內蒙古呼倫貝爾境內,而朱棣去世的時間是公曆1424年8月12日,也的確正值盛夏。

但是在朱棣去世時,皇太孫朱瞻基並不在朱棣身邊,他當時在北京和老爹朱高熾在一起。當時控制遠徵大軍局面的人是英國公張輔和大臣楊榮,這倆人都是朱棣最後見到的託孤之臣,他倆也都是太子黨的人。

在朱棣駕崩後,張輔和楊榮為了防止朱高煦、朱高燧趁機作亂,決定秘不發喪。他倆立即命人做了一口漆制的棺材,將朱棣放入其中,然後偽裝成皇帝還健在的樣子,每天仍舊照常請安、奉餐。

皇帝的行帳是很大的,車駕也很大,再加之朱棣遺體至於漆器之中,短時間內味道傳不出來,張輔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整個軍中沒幾個人知道皇帝已經去世了,根本不需要擺鹹魚招搖過市。

與此同時,張輔加速大軍回程速度,並派楊榮先行回京將事情告知太子朱高熾。

七天之後,楊榮帶著皇帝駕崩的消息和傳位詔書回到北京,太子朱高熾立即做好繼位準備,並派太孫朱瞻基出城迎喪。

由於朱高熾準備周密,漢王朱高煦根本沒有啥奪權的機會,並且在朱棣駕崩時朱高煦也不再老爹身邊,他當時正在山東自己的封地內待著呢!至於趙王朱高燧,在朱棣去世時他因之前涉嫌謀反,正被扣在京城內反省。

總的來說,《大明風華》對於歷史的改編是非常大,除了俞灝明飾演的漢王朱高煦形象比較貼切以外,其他所有歷史人物的塑造都不算很到位。

(如果不提前告訴我,誰能想到這個男人竟然是日後拯救大明的于謙!這個形象也太唯唯諾諾了)

《大明風華》的套路完全就是照搬幾十年前的《戲說乾隆》,在《戲說乾隆》趙雅芝飾演的沈芳因家人被雍正殺害,於是準備找乾隆報仇,但在結識乾隆之後卻被乾隆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對乾隆產生了愛慕之心。

而在《大明風華》中也是如此,女主孫若微被塑造成靖難遺孤(真實歷史中孫皇后是山東地方官員孫忠之女,不是靖難遺孤)。原本孫若微是要找朱棣報仇的,但最後也是對朱棣崇拜得不行,套路和三十年前沒啥區別嘛!

相關焦點

  • 《大明風華》中,朱棣駕崩後秘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太離譜
    熱播劇《大明風華》中,朱棣在第五次親徵蒙古期間,在榆木川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在朱棣駕崩以後,朱瞻基為了謀得皇位,在楊士奇和于謙、樊忠的幫助下,選擇了秘不發喪,隨著時間流逝,朱棣死的時候又正直盛夏,屍體很快就腐爛發臭,為了掩蓋朱棣死去的真相,楊士奇和于謙等人在朱棣的大帳外掛滿了鹹魚,用鹹魚的臭味去掩飾朱棣屍體腐爛的臭味
  •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秘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嚴重篡改歷史
    大明風華中,朱棣第五次北徵卻因兵敗而氣急攻心,下線前還召楊士奇到御前,想改立漢王朱高煦為太子。朱棣下線後,楊士奇與朱瞻基為了防止漢王、趙王兵變,秘不發喪,為了防止屍臭氣味傳出,就用鹹魚隨車隊同行,再由朱瞻基快馬加鞭回京通知朱高熾繼位。
  • 《大明風華》朱棣死後秘不發喪,用鹹魚掩蓋氣味,歷史也是如此?
    朱棣駕崩的時候,太監馬雲開掛了。他仿佛老祖宗趙高附體,想出了掩人耳目的辦法:用一個密封極好的大金屬棺材,保證朱棣遺體不腐敗發臭,最終穩定了危局。這和趙高當年用鹹魚掩蓋秦始皇的屍臭有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的初衷在我看來也是一樣的不可告人。
  • 《大明風華》太搞笑,朱棣死後用鹹魚遮味?其實是一金屬發揮作用
    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總喜歡到處巡遊,看著碩大的國土內心也是豪情萬丈,畢竟他能夠一統天下,完成偉人的壯舉,這可是非常難得的。當時正是夏天,為了能讓秦始皇嬴政的屍體臭味不被人發現,於是用上了大量的鹹魚幹,一路上儘管很臭,但也沒有被人所懷疑。而近期熱播的《大明風華》中,朱棣的形象十分威武,他本人也喜歡打仗帶來的感覺,因此朝廷一有什麼戰事他就會派出大軍攻打,正因為有了皇帝在身邊,每個將士都會極力的表現自己,發揮自己的最大化能耐,從而可以更好的作戰。
  • 大明風華太子爺朱棣下線是第幾集 太子爺朱棣是哪一集死的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現在終於等到裡面的太子爺朱高熾下線了,那麼大明風華朱棣哪一集下線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大明風華太子爺下線是第幾集  《大明風華》自開播就一直備受關注,在最新的劇情中,朱棣下線了,這也讓網友大呼捨不得,朱亞文告別朱棣。  這部劇高明就高明在,之前雖然鋪墊了很多朱棣英雄遲暮的劇情,但是真的到朱棣駕崩,劇裡卻沒有正面表現出一個老人的臨終。悲傷的落幕,被替換成了浪漫、奇幻又壯美的一個夢。
  • 《大明風華》史筆如鐵困住了朱瞻基,壯年驟然駕崩,漢王誅心成功
    《大明風華》史筆如鐵困住了朱瞻基,壯年驟然駕崩,漢王誅心成功。 朱家5個男人是《大明風華》的搞笑擔當,他們在用自己的盒飯提高收視率,老爹朱棣客死異鄉,胖太子緊隨其後,漢王,趙王接連送人頭,本該是大贏家的朱瞻基也在38歲壯年驟然駕崩與世長辭,留下孤兒寡母。
  • 《大明風華》朱棣王學圻下線後,怎麼像換了劇?
    《大明風華》這部電視劇已經接近尾聲,一直在追的網友可能都有這樣的一個感覺。這部電視劇雖然沒有分上下部,可是能夠明顯感到之間有一些落差。其中最明顯的部分就是朱棣在世的前半部分劇情和朱祁鎮、朱祁鈺繼位後的後半部分。
  • 《大明風華》叫朱棣明太宗?是編劇弄錯了,還是另有隱情?
    《大明風華》是最近熱播的古裝劇,雖然號稱為歷史正劇,但槽點太多,這就使得我們對這部電視劇的很多情節產生了質疑。比如朱允炆手下的將領平安、盛庸,在電視劇裡竟然成為了朱棣「靖難之役」的功臣。再比如紅夷大炮出現在了永樂時期。同樣有人提出疑問,在《大明風華》裡面朱棣死後,大家沒有叫他我們熟知的明成祖,而是叫他明太宗。
  • 《大明風華》于謙大結局:是孫若微朱瞻基心腹,卻被他們的兒子冤殺
    《大明風華》于謙大結局:是孫若微朱瞻基心腹,卻被他們的兒子冤殺 文/聽歌打娛 在《大明風華》最新的劇情裡,明軍連連打了敗仗,朱棣病重了。朱瞻基恐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控制軍隊謀反,所以只能將這個消息掩蓋下來。
  • 《大明風華》當中朱棣找到了朱允炆,正史上也是如此嗎?
    由湯唯、朱亞文等主演的歷史劇《大明風華》,講述了主角孫若微從靖難遺孤,一步步的成為了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到最後成為太后的故事,雖然主要講述的是孫若微,但是因為她和當時的皇室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自然也會帶到明朝的皇室的戲份。
  • 《大明風華》背後的真實歷史
    最近,一部以明朝初年為故事背景的電視劇《大明風華》在各大視頻平臺熱播。該劇故事情節、臺詞和服裝造型讓人耳目一新,但在歷史史實方面存在硬傷,有失考據。勝負顛倒的永樂親徵《大明風華》中,明朝永樂皇帝朱棣親徵蒙古部落是重點劇情之一。劇中,明朝軍隊遭遇韃靼和瓦剌等部落頑強抵抗而陷入困境。然而,歷史上,朱棣一生5次親徵蒙古,一直保持輝煌戰績,從未陷入困境。
  • 《大明風華》一代帝王朱棣下線,淺談朱棣對明朝的貢獻
    隨著《大明風華》的熱播,朱棣徵戰返回途中於榆木川正式下線。王學圻飾演的朱棣,在觀眾心目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朱棣在社交網站上也表現出,對「大明」的不舍,對「兒子」以及「太孫」的不舍。
  • 讓「歷史」照進現實|專訪《大明風華》製片人姚昱竹
    因為秉承著這樣的創作思路,《大明風華》賦予了朱棣更多的人性,讓他在晚年糾結於曾經的過往,說出「自己是罪人」的臺詞,呈現出了帝王殺伐決斷背後的內在情感,這是把皇帝拉回到人,拉回到家庭的小場景裡,這樣就賦予了人物更多層次和人性,讓角色立體可感起來。包括朱棣離世的那場戲,「我們拍皇帝駕崩,並沒有拍一圈人在那裡哭啼。
  • 《大明風華》:真實的張皇后其實很賢惠,被後世稱為「女中堯舜」
    文/格瓦拉同志在歷史熱播大劇《大明風華》中,「女一號」孫若微的婆婆張妍,被塑造成一位豪爽潑辣、言詞犀利的女強人形象。其實,張妍的歷史原型,正是誠孝皇后張氏,不過她的真實形象卻跟影視劇大相逕庭。燕王朱棣篡奪皇位後,朱高熾被冊立為太子,張氏則被晉升為太子妃。根據正史記載來分析,張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人,不僅為人孝順、識大體,而且很會揣摩公婆的心思,侍奉明成祖、徐皇后時每每周到備至,因此深得他們的歡心。朱高熾雖有賢君明主之相,但由於他身材肥碩、不善騎射,加之腿部有殘疾,因此明成祖很不喜歡他,數度有被兩個弟弟取代的危險。
  •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網友淚奔!千古一帝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大明風華》從「靖難之役」開始,到過半有餘,朱棣無疑是前半部當之無愧的主角。雖然這位千古一帝常常以布衣示人、鮮有皇袍出鏡,但是帝王之威卻絲毫不減。一旦生氣起來,就連鐵憨憨的二兒子也得低頭。
  • 《大明風華》孫若微的歷史人物原型是誰?真實人生比電視劇更精彩
    按照《大明風華》中的人物設定,孫若微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的大女兒,女二號胡善祥的姐姐。然而真實歷史上的景清結局比《大明風華》中要慘得多,他因計劃刺殺朱棣被抓,除了自己慘死之外,全族皆遭屠戮,至親更不可能倖免,所以歷史上的「孫若微」與景清沒半毛錢關係。
  • 《大明風華》外網翻譯僅「孫姑娘」就有三種,關鍵每個都不對
    由張挺編導、朱亞文和王學圻主演的古裝劇集《大明風華》正在流媒體播出。目前劇集已經發展到高潮部分,由王學圻出演的朱棣皇帝已經駕崩,彈幕裡滿屏的「恭送永樂大帝」讓我們心生感慨,導演在這裡沒有執著於朱棣老去的樣子,而是拍了一段朱棣在顏色豔麗的古道上駕馬緩行,給觀眾留下時間感慨的同時,也幫助我們回憶這位功大於過的帝王一生。
  • 大明風華:漢王臨死前再出殺手鐧,用自己的命來抹黑朱瞻基!
    最近《大明風華》的劇情推進太快了,有點讓人接受不了,而且發生的事情都跟朱瞻基有關,預計處理完這些大事朱瞻基就該下線了,後面的重頭戲就要落在孫若微、胡善祥、朱祁鎮、朱祁鈺身上了!
  • 《大明風華》沒告訴你的歷史真相,終於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棄劇了
    按照《大明風華》的人物設定,女一號孫若微、女二號胡善祥是一對親姐妹,而且她們都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的女兒。然而在真實歷史上,景清因刺殺朱棣失敗遭酷刑迫害,他的全族都受到株連,整個景氏家族所在的村子被屠成了廢墟,近親更是無一倖免。事實上,歷史上的「孫若微」是永城縣主簿孫忠之女,胡善祥是前錦衣衛百戶胡榮之女。
  • 莫名「穿越」的歷史劇:《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
    近日來,電視劇《大明風華》通過展現「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頻上熱搜,算是彌補了這個空白。本劇標榜「歷史正劇」,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員,看來真是雄心壯志,要讓觀眾好好看一看「大明風華」了。然而遺憾的是,劇中頻頻出現各種穿越細節,諸如明中後期才出現的長臉朱元璋像、說著英語的荷蘭人、清朝中期才出現的「安徽」「江蘇」等,不禁讓細心的觀眾要問:《大明風華》,當真是明代風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