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7:04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鮑捷)近日,「同濟醫院呼吸疾病專家工作室」在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每周三,長江學者、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武漢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將在該中心坐診。
這是武漢同濟醫院兩個月內在礄口區開設的第6家專家工作室。此前,同濟醫院心血管病、老年病、糖尿病、兒科、中醫科專家工作室在礄口區5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掛牌。
資源下沉提升社區醫療水平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築牢疫情防控和守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已成為各界共識。對曾經處於疫情風暴眼的武漢市來說,對社區作用的認識更為深刻。
然而長期以來,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臨人才引進和留用困難、醫療設備和技術有限等發展瓶頸,廣大社區居民無法就近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當社區解決不了居民的看病需求時,他們往往又要奔波到大醫院問診,時常還會面臨掛不到號的煩惱。
為更好地將優質人才資源下沉社區,提升社區醫療水平,武漢同濟醫院醫療發展部攜手武漢市礄口區推進社區醫聯體建設工作。該院院長王偉介紹,同濟醫院根據社區需求,構建委屬委管醫院和礄口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全覆蓋的「礄口模式」,充分發揮同濟技術優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
通過設立「專家工作室」,同濟醫院專家將帶領團隊入駐,增加下沉次數,固定接診時間,每周定期在工作室面向社區居民接診,並持續開展查房、健康教育、護理指導等服務,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此外,武漢同濟網際網路醫院也已經開到了專家工作室所在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無法進行的檢查和買不到的藥物,居民可在武漢同濟網際網路醫院開單開藥,直接到醫院做檢查和取藥。該院還推行社區綠色通道專家號服務,為礄口區的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專家號源。
打通「最後一公裡」
「這是家門口的免費健康福利,不用排長隊,出門走幾步路就能見到專家。」63歲的退休工人王師傅在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武漢同濟醫院中醫科塗勝豪教授團隊的針灸治療,他為感受到的變化而欣喜。
「防比治更重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在糖尿病預防這方面做好功課,對患者建檔後進行隨訪。」武漢同濟醫院內分泌科餘學鋒主任介紹,他將帶領內分泌團隊對漢水橋街社區衛生中心醫務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共同打造居民家門口的糖尿病早篩早幹預早治療的服務平臺。
「希望同濟醫院發揮龍頭作用,從管理、技術、人才、學科等方面給予社區服務中心幫助。也希望社區以醫聯體為契機,依託同濟醫院的管理技術優勢,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共同築牢社區這道健康防線。」礄口區衛健局黨委書記張晉表示。(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