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同濟攜手礄口開設專家工作室 提升社區醫療水平

2020-12-23 湖北新聞網

武漢同濟攜手礄口開設專家工作室 提升社區醫療水平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7:04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鮑捷)近日,「同濟醫院呼吸疾病專家工作室」在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每周三,長江學者、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武漢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將在該中心坐診。

  這是武漢同濟醫院兩個月內在礄口區開設的第6家專家工作室。此前,同濟醫院心血管病、老年病、糖尿病、兒科、中醫科專家工作室在礄口區5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繼掛牌。

  資源下沉提升社區醫療水平

  經歷新冠肺炎疫情考驗,強化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築牢疫情防控和守護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已成為各界共識。對曾經處於疫情風暴眼的武漢市來說,對社區作用的認識更為深刻。

  然而長期以來,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面臨人才引進和留用困難、醫療設備和技術有限等發展瓶頸,廣大社區居民無法就近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當社區解決不了居民的看病需求時,他們往往又要奔波到大醫院問診,時常還會面臨掛不到號的煩惱。

  為更好地將優質人才資源下沉社區,提升社區醫療水平,武漢同濟醫院醫療發展部攜手武漢市礄口區推進社區醫聯體建設工作。該院院長王偉介紹,同濟醫院根據社區需求,構建委屬委管醫院和礄口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全覆蓋的「礄口模式」,充分發揮同濟技術優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質量。

  通過設立「專家工作室」,同濟醫院專家將帶領團隊入駐,增加下沉次數,固定接診時間,每周定期在工作室面向社區居民接診,並持續開展查房、健康教育、護理指導等服務,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此外,武漢同濟網際網路醫院也已經開到了專家工作室所在的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無法進行的檢查和買不到的藥物,居民可在武漢同濟網際網路醫院開單開藥,直接到醫院做檢查和取藥。該院還推行社區綠色通道專家號服務,為礄口區的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放專家號源。

  打通「最後一公裡」

  「這是家門口的免費健康福利,不用排長隊,出門走幾步路就能見到專家。」63歲的退休工人王師傅在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武漢同濟醫院中醫科塗勝豪教授團隊的針灸治療,他為感受到的變化而欣喜。

  「防比治更重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在糖尿病預防這方面做好功課,對患者建檔後進行隨訪。」武漢同濟醫院內分泌科餘學鋒主任介紹,他將帶領內分泌團隊對漢水橋街社區衛生中心醫務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共同打造居民家門口的糖尿病早篩早幹預早治療的服務平臺。

  「希望同濟醫院發揮龍頭作用,從管理、技術、人才、學科等方面給予社區服務中心幫助。也希望社區以醫聯體為契機,依託同濟醫院的管理技術優勢,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共同築牢社區這道健康防線。」礄口區衛健局黨委書記張晉表示。(完)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武漢礄口:社區開設「同濟醫院兒科專家工作室」
    家長帶著孩子在家門口享同濟醫院專家診療服務(湯晗 攝)12月9日,「同濟醫院兒科專家工作室」在武漢礄口區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同濟醫院兒科學系主任、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同濟醫學院遺傳代謝病診斷中心主任羅小平帶領專家團隊前來坐診,
  • 在家門口看名醫 專家工作室開進武漢多個社區
    央廣網武漢12月2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不出社區就能看上三甲醫院專家,在武漢的不少社區正在成為現實。日前,「同濟醫院呼吸疾病專家工作室」在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揭牌。自此,每周三,由長江學者、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全國抗疫先進個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以下簡稱「同濟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趙建平教授領銜的專家團隊將在該中心坐診。這也是該院於兩個月內在礄口區開設的第6家專家工作室。
  • 「醫師節」礄口古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喜開「同濟醫院專家工作室」
    同濟醫院專家工作室」。早上8點許多居民聞訊而來,同濟醫院綜合醫療科周洪蓮教授也帶領丁玲博士、徐沐琳博士和張瓊護士長來到中心,這是疫情之後第一次,擬進行「同濟醫院專家工作室」問診活動。九點慶祝活動拉開序幕:古田中心20多名參加抗疫的醫務人員重溫《醫學生誓言》;抗疫代表全科醫生發言;同濟醫院綜合醫療科周洪蓮教授發言;隨後丁玲博士從四個方面講解「如何預防新冠肺炎」。
  • 西海岸新區有了阜外醫院專家工作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西海岸新區有了阜外醫院專家工作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18日上午,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專家工作室在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青島大學醫療集團慧康醫院揭牌成立。工作室的成立,將給西海岸新區的居民帶來在家門口接受高水平心血管疾病檢查、診斷、治療的便利。青島阜外心血管病醫院由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合作成立。十多年來,醫院開展的心臟手術複雜程度、手術質量指標和手術總量均位於山東省前列,醫院特色專科心臟中心於2018年12月通過國家級胸痛中心認證。
  • 漢陽區攜手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為1500名社區工作者贈送健康禮包
    4月29日,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陳東升和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嘉賓一行蒞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看望泰康在鄂抗疫英雄集體與個人。其間,漢陽區委區政府攜手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啟動「致敬漢陽人-關愛社區工作者」健康慰問活動,為漢陽轄區內1500名社區工作者贈送「健康禮包」。
  • 名醫解讀腫瘤報告-蘇州同濟醫院錢軍名醫工作室首次開診
    ,恰逢「腫瘤防治宣傳月」活動專家解讀報告的首日,十多位癌症康復協會的病友結伴而來面診,他們中有腫瘤術後5年內的新癌友患者、7年、20年以上的老癌友。  ------------------------------------------------------------------------  蘇州名醫工作室由來  「名醫工作室」制度是蘇州市衛生計生委從2018年期開始推行,在蘇州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建立一批以高層次醫學人才領銜的名醫工作室
  • 礄口樓面地價再刷新!武漢鑫東輝底價拿地
    來源: 鳳凰網房產武漢站今日武漢現場土拍結果揭曉:武漢鑫東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約13.45億元競得位於礄口核心P(2020)052號地,樓面地價15953.88元/平方米。該樓面地價再次刷新今年5月19日由招商局地產以15633元/平方米樓面地價拿下的礄口建一P(2020)022號住宅、商服、交通運輸地塊。據查,武漢鑫東輝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武漢廣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關聯公司。
  • 雲課堂 微宣講|面對疫情選擇無畏與擔當,聽礄口抗疫「戰士」這樣說...
    百姓宣講是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是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有效途徑。為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要求,礄口區創新理論百姓微宣講形式,在「礄口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雲課堂 微宣講」專欄,以現身說法式的「微宣講」「雲宣講」形式,講述疫情防控、脫貧攻堅的礄口故事,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 「人民英雄」張定宇回到礄口講述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感謝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基層幹部、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我只是英雄人民的代表,向英雄的武漢人民致敬!」25日下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湖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到成長地和居住地礄口,向全區黨員領導幹部、街道主要負責人以及社區工作者講述危難時刻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張定宇講述危難時刻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一線揭牌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劉敬元2月14日下午3時8分許,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疫戰地一線正式揭牌。而在十幾分鐘前,來漢支援的首批軍隊醫務人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逐步接管已經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將陸續投入860張重症病床資源,軍民融合,助力打贏人民防疫攻堅戰。據了解,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將立足現有條件,在院內開設臨床病區,設置感染控制、檢驗、特診、放射診斷、藥械、消毒供應、信息、醫學工程等輔助科室。
  • 研究生一入職就當「副院長」,武漢社區醫生隊伍多了群年輕人
    最近,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武漢市礄口區六角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羅浩有些「幸福的擔憂」:社區醫生隊伍多了年輕人,但一定要留住他們。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驗,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羅浩所在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但添置了600多萬元的醫療設備,還招聘到16名大學生。
  • 武漢同濟醫院再添830張床位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同濟醫院再添830張床位中新網武漢2月10日電 (童萱)面對嚴峻疫情,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主動開闢830床位,成為「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病人救治定點醫院」,加上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已經收治的1100位重症肺炎病人
  • 65年前,同濟為什麼來武漢?
    同濟的65年遷漢史,就是武漢醫療變遷與振興的縮影。武漢從23家醫院總共不到2000張床位,到如今提出建設「國家級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同濟不僅為武漢人民提供了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更為武漢醫療乃至中南地區的醫療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於中國醫療衛生界的標杆意義,是多元而鮮明的。1950年4月20日,時任華東教育部副部長的唐守愚到同濟大學口頭宣布中央決定:同濟大學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遷武漢。
  • 滬鹽院科合作籤約、名醫工作室揭牌……鹽城醫療衛生接軌上海再結...
    今年以來,鹽城全力推進醫療衛生領域對標上海,在合作形式、合作內容和合作層次上持續深化,積極引進優質醫療資源,提升全市醫療服務水平。與會領導和專家分別為鹽都區大岡中心衛生院成立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唐子惠教授名醫工作室」、亭湖區人民醫院成立的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李楠教授名醫工作室」、東臺市人民醫院成立的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眼科「周激波教授名醫工作室」、大豐區人民醫院成立的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疼痛科「許華教授名醫工作室」、建湖縣人民醫院成立的上海東方肝膽醫院肝外科「潘澤亞名醫工作室」、射陽縣人民醫院成立的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
  • 漢口的心,礄口的房,金銀湖的價!這樣的房子不僅是用來住的……
    作為不變的百年主軸,解放大道見證城市繁華變遷,串聯起天地商圈、江漢路、武廣商圈、凱德商圈、宜家商圈,「解放大道三把刀,同濟協和161」,被譽為「武漢生命線」和「漢口財富線」。這個位置,還是武漢「新二環」(2.5環)的核心。根據規劃,以古田橋、楊泗港大橋、堤角過江通道(規劃中)跨越漢江、長江,銜接成環線,漢口地區走向為古田二路—後湖大道。
  • 市六院最強專家臨港常設工作室,讓名醫「長跑」換患者「短跑」
    7年前,上海「5+3+1」郊區醫療資源布局給滴水湖畔「送」來了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東院,當時就約定這家醫院不開設特需醫療服務。如今,六院最強專家都已在市六東院常設門診,在六院只看500元特需門診的專家,在東院掛號費卻只有50元。
  • 武漢有種老味道叫礄口
    仄逼的馬路、老舊的社區、密集如蛛網般的電線...藏著的卻是最地道的老武漢味道。丨中山牛肉肥腸粉麵館丨Photo via 皮皮神比起吉慶街還充滿老武漢情懷,一到晚上,麻木老地方真的成為了愛宵夜的武漢伢的老地方,熟練的把桌子往巷子裡一拖,煙燻火燎中光著膀子,咵天喝酒吹牛逼,妥妥的武漢大排檔搞法。
  • 醫療資源「帶土移植」 武漢協和健康扶貧培育「本土樹苗」
    合作實施手術的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以下簡稱武漢協和醫院)的兩大專家團隊——麻醉與危重病醫學研究所所長姚尚龍團隊和骨科副教授田洪濤團隊。有著24年扶貧的經驗他認為,「武漢協和是優質醫療資源,要幫助落後地區提高醫療水平,必須先沉得下去。」通過下沉優質醫療資源,華中科技大學設計了「三·三健康扶貧模式」。姚尚龍解釋到,該模式圍繞「疾病預防、醫療救治、健康管理」三個方面著力,為當地聯合構建「區、鄉、村」三級聯動醫療保障服務體系。
  • 為患者護航,國內外專家為湖南醫護人員提升「圍術期」醫學水平
    圍術期(圍繞手術的時期,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後三階段)醫學是近年來頗受關注的一門醫療學科,涉及專業多、涵蓋內容廣,包括慢性疾病的圍術期管理、術前評估與術前準備,術中多科室同臺協調溝通,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感染的預防與控制,合理用血,體溫管理,術後鎮痛,麻醉與手術併發症預防與處置等醫療議題。
  • 這個三八節,看礄口最美「半邊天」~
    礄口社會保險管理處工傷生育科科長●陳  競區文化館副館長●陳  菁武漢市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陳  蕾區社會福利院膳食部炊事員●邵  楠區公安分局漢水派出所二級警長●武則清古田街古畫路社區副書記●羅  敏漢水橋街皮子街社區專職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