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見過嗎?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溼痺痛,肩背酸痛

2021-02-12 太極本草


羌活

來源產地

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根莖和根。

栽培3-4年秋季倒苗後至早春萌芽前割除地上部分,挖取根莖,抖淨泥沙,砍去蘆頭,除鬚根,切成10-13cm長的短節,曬乾或烘乾。

生於海拔2000-4200m的林緣、灌叢下、溝谷草叢中。生於海拔1700-4500m的林緣及灌叢內。

分布於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分布於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湖北、四川等地。

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

【原形態】

①羌活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以上。根莖塊狀或長圓柱狀。莖直立,表面淡紫色,有縱溝紋,中空,無毛。葉互生,莖下部的葉為2~3回單數羽狀複葉;

葉柄長10~20釐米,基部抱莖,兩側成鞘狀;小葉3~4對,卵狀披針形,小葉片2回羽狀分裂,最後裂片具不等的鈍鋸齒,最下一對小葉具柄,最上一對個葉近無柄;

莖上部葉近無柄。基部擴大呈長卵形的鞘而抱莖;

葉片薄,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無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傘梗10~15枚,長短不等,表面粗糙;無總苞。小傘形花序約有花20~30朵;

萼片5枚,裂片三角形;花瓣白色,5枚,倒卵形,先端尖,向內折卷;

雄蕊5個;花絲細,彎曲,花葯橢圓形,2室;

花柱2枚,短而反折,花柱基扁壓狀圓錐形,子房卵圓形,下位,2室。雙懸果卵圓形,平滑無毛,背稜及中稜有翅,側稜無翅,稜槽間通常有油管3~4個,合生面有油管5~6個,果實成熟時裂開成2分果,懸掛在兩果柱的頂端。

花期8~9月。果期9~10月。

②寬葉羌活,又名:鄂羌活。

多年生草本,高80~100釐米。有根莖。

莖基部紫紅色,表面有縱溝紋,無毛。中空,莖下部葉大,2回或近於3回的羽狀複葉,葉柄長7~9釐米,基部成鞘狀,抱莖;小葉的最後裂片卵狀披針形,長2~4釐米,寬1~2釐米,先端漸尖,邊緣又作不規則的羽狀深裂;

莖上部的葉片逐漸簡化而成廣闊膨大的紫色葉鞘;兩面無毛,僅下面葉脈上稍有毛。復傘形花序上密生多數花,小傘梗長1釐米,小總苞片多數,線形,與小傘梗等長或稍短;

花萼5片,狹三角形;花瓣5片,黃色,卵狀披針形,長2毫米,寬0.6毫米,先喘漸尖,向內折卷;雄蕊5枚,與花瓣互生,花葯橢圓形,花絲柔軟向內彎曲;子房下位,2室,花柱2,甚短。雙懸果具6翅,其分生果的背枝和中校有翅,而側枝無翅。接合面向內凹。花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辛、苦,溫。

歸膀胱、腎經。

散寒,祛風,除溼,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溼痺痛,肩背酸痛。

《中藥大辭典》

辛苦,溫。

入膀胱、腎經。

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溼痺,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中華本草》

味辛;苦;性溫

歸膀胱;腎經

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痛。主外感風寒;頭痛無汗;油印寒溼痺;風水浮腫;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注意】

血虛痺痛忌服。

相關焦點

  • 這種藥材不僅是治療風寒溼痺的良藥,還可調理風寒感冒
    這種開著白花的植物在南方的山上就很常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它其實是一味中藥,不僅能治療風寒感冒,還是一味治療風溼痺痛的良藥。小時候常在周末呼朋喚友滿山滿嶺找尋它,採挖出來,隨便曬曬便拿去給換取零花錢。你知道這種植物是什麼嗎?它就是羌活。
  • 搜山虎,見過嗎?祛風解表,消腫止痛.主風寒感冒、風溼痺痛
    風溼痺痛,跌打損傷,骨折:根1~3錢,水煎服,或研粉酒調外敷,或浸酒內服外搽。齲齒痛:根0.5~1錢,水煎服,或浸酒用棉花蘸藥酒塞患牙。毒蛇咬傷:用藥酒搽傷口周圍。《中華本草》辛;性溫;小毒。祛風解表;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 【中藥】羌活
    羌活主產於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等省。寬葉羌活主產於四川、青海、陝西、河南等省。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切片,生用。  性能:辛、苦,溫。歸膀胱、腎經。  功效:解表散寒,祛風勝溼,止痛。  應用:  1.風寒感冒。
  • 羊耳菊,見過嗎?祛風利溼,解毒消腫.治風溼痺痛、痔瘡、溼疹
    別名毛老虎、豬耳風、大力黃、大力王、白葉菊、大刀藥、白背風、白羊風、白羊耳、華耳木、金邊草、上大黃、過山香、大麻香、毛柴胡、白面風、土蒙花、羊耳茶、毛茶、白頭翁、飛揚藥、觀音茶、羊仔耳、白面貓子骨、壯牛浪、八面風、蠟毛香、羊耳風
  • 中醫治療風溼病,羌活、獨活哪個效果更好?醫生逐一分析
    今天來給大家講講常用的祛風寒溼藥——獨活和羌活。獨活,羌活,都是臨床治療風溼痺症的常用中藥,都適用於風寒溼痺,症見肢體關節疼痛,筋脈拘攣,痛有定處,遇寒加重等。而羌活氣味雄烈,主入膀胱經,發散解表力強,能直上巔頂,橫行肢臂,善治上部風邪,故在上在表的頭項肩背之痛多用羌活。二者相須為用,一上一下,祛風勝溼、蠲[juān]痺止痛之力更著。臨床可用於全身風溼痺症、外感風寒、歷節風等病症。
  • 陽桃,見過嗎?果實用於風熱咳嗽、咽喉痛;根治風溼痺痛、骨節風
    陽桃,見過嗎?
  • 芸香草,見過嗎?消炎,祛風利溼.用於支氣管炎、風溼性關節炎
    《中藥大辭典》辛微苦,微寒。"解表,利溼,平喘,止咳。治傷暑感冒,淋病,風溼筋骨酸痛,慢性氣管炎。《中華本草》辛;苦;性溫解表;利溼;止咳平喘。主風寒感冒;傷暑;吐瀉腹痛;小便淋痛;風溼痺痛;咳嗽氣喘
  • 虎刺,見過嗎?祛風利溼,活血消腫.治痛風,風溼痺痛
    用於肝炎,風溼筋骨痛,跌打損傷,齲齒痛。《中藥大辭典》性平,味苦甘,無毒。"祛風利溼,活血消腫。治痛風,風溼痺痛。痰飲咳嗽,肺癰,水腫,痞塊,黃疸,婦女經閉,小兒疳積,蕁麻疹,跌打損傷。治風溼痺痛,頭痛,四肢拘攣。治痛風:伏牛花一兩,煎汁,用酒衝服。
  • 羌活
    謂羌活氣清屬陽,善行氣分,入足太陽;獨活氣濁屬陰,善行血分,入足少陰。至逐風勝溼,透關利節,功用正同。羌活理遊風,獨活理伏風,但真氣不足者忌之,懼虛虛也。羌活色紫,獨活色黃。)《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苦甘平,性微溫無毒,入小腸、膀胱二經。散入表風邪,利周身即痛,排巨陽腐肉之疽,除新舊風溼之證。紫色而節密者為羌活。
  • 祖師麻,見過嗎?祛風通絡,散瘀止痛,主風溼痺痛,四肢麻木
    用於頭痛、牙痛、類風溼關節痛、跌傷、胃痛、肝痛。中醫大詞典強溫小毒。祛風祛溼,止痛祛瘀。治風溼關節痛,四肢麻木,頭痛,胃痛,跌倒傷。中草藥苦;性溫;毒液。祛風通絡;祛瘀止痛。主要風溼關節痛;四肢麻木;頭痛;胃痛;跌傷
  • 節節茶,見過嗎?通經活絡,止血,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損傷骨折
    用於感冒,腎結石,子宮脫垂,產後流血,癲癇,跌打勞傷,風溼麻木,關節炎,偏頭痛;外用治骨折。《中華本草》辛;微苦;溫祛風散寒;通經活絡;止血。主風寒感冒;頭痛;風溼痺痛;肢體麻木;損傷骨折;產後流血【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 每日學一方【九味羌活湯】
    方中羌活辛苦性溫,散表寒,祛風溼,利關節,止痺痛,為治太陽風寒溼邪在表之要藥,故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為風藥中之潤劑,祛風除溼,散寒止痛;蒼朮辛苦而溫,功可發汗祛溼,為祛太陰寒溼的主要藥物。兩藥相合,協助羌活祛風散寒,除溼止痛,是為臣藥。細辛、白芷、川芎祛風散寒,宣痺止痛,其中細辛善治少陰頭痛、白芷擅解陽明頭痛、川芎長於止少陽厥陰頭痛,此三味與羌活、蒼朮合用,為本方「分經論治」的基本結構。
  • 鐵螃蟹,見過嗎?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
    葉互生;葉柄長5-7cm,粗壯;葉堅紙質,卵形、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甚至近圓形,長6-16cm,寬4-10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或急尖,稀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稀疏圓齒、波狀齒或淺鋸齒,齒端有小尖凸頭,中脈在葉面平坦,在葉背凸出,葉背有勻細的短柔毛。
  • 陽明頭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
    白芷屬解表藥,發散風寒藥,是陽明鼻淵頭痛之要藥。功效:解表散寒,祛風止痛,宣通鼻竅,燥溼止帶,消腫排膿。主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風溼痺痛,鼻淵,帶下證,瘡癰腫毒。應用:1、感冒風寒,頭痛,鼻塞等症:白芷發散風寒,且有止痛、通鼻竅等作用,故主要用治風寒表症兼有頭痛鼻塞的病症。如頭痛劇者加羌活、細辛;鼻塞者配藿香(主要為理脾肺之氣)、薄荷等。
  • 開口箭,見過嗎?可用於白喉,風溼關節痛,腰腿疼
    用於白喉,風溼關節痛,腰腿疼,跌打損傷,毒蛇咬傷;外用治癰癤腫毒。《中藥大辭典》味甘微苦,性寒。滋陰瀉火,活血調經。治勞熱咳嗽,風溼痺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中華本草》苦;辛;寒;有毒。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散瘀止痛。主白喉;咽喉腫痛;風溼痺痛;跌打損傷;胃痛;癰腫瘡毒;毒蛇咬傷;狂犬咬傷【注意】孕婦禁服。
  • 中藥材:羌活
    注意1.血虛痺痛忌服。2.《本草經疏》:血虛頭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帶寒熱者,此屬內證,誤用反致作劇。各家論述1.《唐本草》:療風宜用獨活,兼水宜用羌活。2.《醫學啟源》: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本經風藥也。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又治風溼。
  • 學一味中藥 -羌活
    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 Ting ex H,T- Chang 或寬葉羌活羌活主產於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等地;寬葉羌活主產於四川、青海、陝西河南等地。羌活為圓柱狀略彎曲的根莖,長4~13cm,直徑0.6~2.5cm,頂端具莖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節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節間延長,形如竹節狀,習稱「竹節羌」。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
  • 三角咪,見過嗎?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
    用於慢性氣管炎,風溼性關節炎,小腿轉筋,白帶,閉經,精神病煩燥不安。《中藥大辭典》苦辛,溫。祛風溼,活血,止痛。治風溼痺痛,勞傷腰痛,跌打損傷。《中華本草》苦;辛;溫。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頭痛
  • 肩頸酸痛,每天練5組動作調理,做完馬上舒服!不用3分鐘
    靈魂發問:你的頸椎還好嗎?早在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公布了&34;,頸椎病赫然排在第二。肩頸酸痛、上肢無力、手指發麻、走路腳踩棉花……這些頸椎病的常見症狀,正折磨著全球9億人,頸椎病已然成為了一種&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