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凳果(鐵螃蟹)。
來源產地為黃楊科植物多毛板凳果的根莖或全株。秋季採挖根莖,或拔取全株,洗淨,切段,曬乾。生於海拔600-2100m的山地、林下、巖石腳、溝邊陰溼處。分布於陝西、江西、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別名山板凳、毛葉板凳果、鐵螃蟹、三角咪。
【原形態】多毛板凳果 常綠亞灌木,高25-90cm。下部匍匐,生須狀不定根,上部直立,上半部生葉,下半部僅有稀疏、脫落性小鱗片;莖無毛或有細柔毛,枝被極勻細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5-7cm,粗壯;葉堅紙質,卵形、闊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甚至近圓形,長6-16cm,寬4-10cm,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圓或急尖,稀楔形,全緣,或中部以上有稀疏圓齒、波狀齒或淺鋸齒,齒端有小尖凸頭,中脈在葉面平坦,在葉背凸出,葉背有勻細的短柔毛。穗狀或總狀花序腋生,長2.5-5cm,下垂,或初期斜上,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花瓣,花大多數紅色;雄花10-20,雌花3-6,雄花雌花萼片均長3-4mm。果實近球形,徑約10mm,成熟時紫紅色,頂部有3個宿存的花柱形成3個角,長1-1.5cm。花期2-5月,果期9-10月。性味功效《全國中草藥彙編》
苦、微辛,平。祛風止咳,舒筋活絡,調經止帶。用於慢性氣管炎,風溼性關節炎,小腿轉筋,白帶,閉經,精神病煩燥不安。
《中藥大辭典》
苦辛,溫。祛風溼,活血,止痛。治風溼痺痛,勞傷腰痛,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苦;辛;溫。祛風除溼;活血止痛。主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勞傷腰痛;跌打損傷;頭痛
【歸經】入脾、腎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浸酒。
【運用】①治跌打損傷:
三角咪、鐵筷子各五錢。煎水服。
②治勞傷腰痛:
三角咪、鐵筷子、見血飛各三錢。泡酒服。
③治腹痛:
三角咪五錢,煎水內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