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是有感情的動物,不僅需要食物填飽肚子,更需要精神上的滿足和追求。正如一位作家說的:「生活的理想,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從古至今,各種文學作品的誕生都滿足了人精神上的需求,那些優秀的作品也能引起人類的共鳴。
正如宋代文豪蘇軾一樣,在詩詞方面有很大的成就。蘇軾這一生宦海浮沉,行走四方。他善於從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找出規律。蘇軾溫暖世人900年的一首詩,句句都是經典,失意時就想想它!
贈劉景文蘇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這首詩作於1090年冬。蘇軾當時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的第二年。在任職期間,與劉景文交往甚密,交情很深。劉景文出生將軍之家,才華出眾,被蘇軾稱為「國土」,可是他一直沉淪下僚,快60歲了還只是一個管兵馬的地方小官,很不得志。
儘管蘇軾多次向朝廷推薦劉景文,都因為奸臣阻礙不了了之。對於劉景文的遭遇,蘇軾非常同情,也經常鼓勵他。這首詩就是劉景文遭遇挫折之後,蘇軾安慰他而創作。誰知竟成為了千古絕唱。
「荷盡已無擎雨蓋」詩的首句,先用高度概括的筆墨為讀者描繪一幅初冬圖。然後將視線轉向籬笆邊的殘菊「菊殘猶有傲霜枝」。菊花到了冬天,雖然飽受風霜,枝葉慘敗,仍然凌霜傲立。自然界中花朵千姿百態,盛開在不同的時節,人生不就像花朵一樣,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遭遇,何必要太在意?
詩的後兩句是全詩的靈魂,點出了作者寫這首詩的用意:鼓勵稱讚友人。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不論是先謝還是後凋,荷與菊畢竟都過時了,要讓位於冬天的驕子──橙和橘。詩人才滿懷喜悅地提醒友人:請記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風光還是在橙黃橘綠的初冬時節!
在這兩句詩中,詩人看似橙橘並提,其實更傾向橘。因為「橘」在古人心中是品性高潔的象徵。「經冬猶綠林」、「自有歲寒心」,品格堅貞,是荷與菊難以媲美的。從屈原的《橘頌》到張九齡的《感遇》,橘樹一直是文人們爭相歌頌的「嘉樹」,受人垂青!
在蘇軾的心中,劉景文品品行高潔,豪邁灑脫,就像「橘樹」,令人尊敬。同時,他還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人生如四季,每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每個人都應該學會肯定並欣賞自己。千百年來,這首小詩以其清新脫俗、溫暖感人的筆調,撫慰了無數人心,傳唱不衰。
讀蘇軾的詞,可以醫心;品蘇軾的人生,讓人奮發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
當我走近這位「性情中人」,再讀「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樣的詩句,便有了一種「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的感懷、豁然與洞明。
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最難得的是,這本書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除此之外,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非常的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在飯餘茶後隨便捧起一本,就可以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六本書,只需要79元,一頓飯的錢,就可以讀到6位詩人的名作,來一場古典行,感悟古人的智慧,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主頁頭像,有櫥窗顯示,選擇《蘇軾詞傳》就可以可以了~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購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