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和特斯拉的糾葛,要在馬斯克和何小鵬身上重演?

2020-12-22 車動態

前些日子何小鵬和馬斯克在各自喜歡的社交平臺上隔空對噴,不明所以的吃瓜網友還在納悶兒為啥馬斯克老跟小鵬汽車過不去,一些人把小鵬汽車和特斯拉之間的恩怨糾葛也牽扯出來,似乎馬斯克還在為了當年麾下員工跳槽到小鵬汽車的事兒感到氣憤。而這位曹姓工程師到底是否從特斯拉Copy自動駕駛數據,提供給小鵬汽車?我們作為不了解內幕的吃瓜群眾,實在不好胡亂斷言。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雷射雷達戳中了馬斯克的軟肋。

馬斯克在欲蓋彌彰?

今年的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並聲稱在明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馬斯克的朋友ARK基金的分析師Tasha Keeney將這一消息轉發到了推特,馬斯克也隨即回應稱:"他們擁有特斯拉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隨後又補充道:"這只是小鵬的問題,其他中國的公司是沒有的。"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也在第一時間對馬斯克的言論進行了回擊,內容見圖:

如果你把它視作一場簡單的商業輿論撕x,或許就被馬斯克帶進"抄襲&真相"的漩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馬斯克作為一個"牴觸"雷射雷達的人,當他看到自己的競爭對手,甚至是"仇家"走了彎路,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還是說馬斯克在雷射雷達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說出實話?

馬斯克不止一次吐槽過雷射雷達,他說"雷射雷達就像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闌尾本身的存在基本是無意義的","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公司都可能無疾而終"。搭載在特斯拉產品上的也是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組成的"視覺感知"系統,為此特斯拉還砸錢自研了FSD Beta晶片,來處理汽車高速行駛時採集的圖像數據。

假如說特斯拉的路線是完全正確的,那麼馬斯克還吐槽小鵬汽車"抄題"就有點不符合邏輯了。這就好像是你在考試的時候被同桌抄題,而他抄了一個"錯誤答案",你會如此氣急敗壞嗎?

雷射還是攝像頭?

事實上,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的系統,它們擁有各自的優勢和缺點。這就像是微軟和蘋果系統的區別一樣,對於企業本身來說,比系統完善更重要的一件事兒就是生態構成。簡單來說,未來如果雷射雷達主導了智能汽車自動駕駛,那也就意味著特斯拉重金打造的FSD Bate晶片以及未來的升級版都會快速貶值,這是馬斯克最不想看到的。

換言之,如果所有車企都效仿特斯拉的路線,走毫米波/超聲波雷達+攝像頭的路線,就相當於在特斯拉的主場上進行競爭,而特斯拉則可以憑藉自己先發致人的優勢,一直維持自身牢不可破的絕對行業地位。

毫米波+攝像頭的視覺雷達優勢是技術相對成熟、配件成本較低,但是比較依賴晶片算法,而且目前還無法做到L3級別以上的自動駕駛要求。雷射雷達的優勢是探測距離更遠、細節分辨清楚同時也有出色的抗幹擾能力,可以滿足L3級別的自動駕駛要求。缺點是高級的雷射雷達技術不夠成熟,成本也偏高。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只要有技術研發路線、在中國市場上,並不相信成本不可控的屁話。事實上,華為在今年9月份的汽車藍皮書論壇就公開表示:華為正在加大力度投入雷射雷達,未來有望將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甚至是100美元。

在此之前,百度入股的Velodyne研發的雷射雷達,售價在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而另一個富有野心、且筆者非常喜愛的企業大疆,在今年8月份發布了兩款雷射雷達,可適用於L3、L4級自動駕駛,它們的售價分別是6499元和9000元。

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一旦華為實現將雷射雷達的成本降低至200美元以下,那麼可以肯定未來中國市場上的智能車必然會由雷射雷達作為自動駕駛主導,因為相比視覺雷達,它不那麼依賴太過先進的晶片算法,這對於缺乏自研晶片能力、體量較小的企業來說更具誘惑力。

歷史在重演?

與其說這是馬斯克和何小鵬的糾葛,在我看來更像是雙方主導的生態在搶佔市場話語權。這讓我想起100多年前愛迪生和特斯拉之爭,特斯拉推崇成本更低的交流電,而愛迪生作為直流電的受益者,為了商業利益處處打壓特斯拉。直到把特斯拉搞到破產。

有趣的是,今天冠以特斯拉之名的這位企業家,似乎更像是在扮演愛迪生這個角色。

說什麼雷射雷達就算免費也不使用?說白了,就是馬斯克陷入了當年愛迪生相同的境遇,自己在視覺雷達體系已經投入過多,為了不讓競爭對手搶走自己的市場,打壓行業新技術的發展。

Hetui!

相關焦點

  • Sorry馬斯克,這事兒關乎生命安全,必須支持何小鵬
    一邊是馬斯克,特斯拉話事人,就著一條中國智能汽車廠商新發布評論,而且殺人誅心,暗指抄襲,很不客氣。另一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不點名回懟,並且放話要讓那個「西邊的人」被中國自動駕駛打得找不著東。沒錯,關於馬斯克和何小鵬、特斯拉和小鵬汽車,恩恩怨怨又更上一層樓。
  • 川普:馬斯克就像是愛迪生 是最偉大天才之一
    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川普在接受CNBC旗下節目「Squawk Box」聯合主持人喬·科寧(Joe Kernen)採訪時表示,馬斯克「是我們偉大的天才之一,而我們必須保護自己的天才」。 「你知道,我們必須保護託馬斯·愛迪生,必須保護所有最初發明燈泡、輪子和所有此類東西的人。
  • 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雷射雷達引發的「互懟」|C次元
    而本屆廣州車展期間,一場屬於何小鵬與馬斯克的「隔空互懟」,轟轟烈烈上演。最終,換來的依然是持續不斷的關注度,以及雙方位於美股均創下的歷史新高股價與總市值。可謂本質上的「雙贏」。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幾天之前,何小鵬位於個人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言外之意則是直接喊話馬斯克,這場「戰爭」誰輸誰贏尚無定論,請不要過於自信。起因則是由於車展期間,小鵬汽車正式宣布,將在下一代車型上率先使用雷射雷達。
  • 特寫| 「救世主」馬斯克和他的「神教」特斯拉
    這是2017年的一個冬夜,洛杉磯郊外的射流中心,陰暗的紅色燈光下擠滿了人——特斯拉要在這裡發布最新的電動卡車 Semi。作為一個特斯拉老車主和西雅圖地區特斯拉車友會負責人之一,格倫收到了特斯拉的官方邀請。他提前兩天前開著他的特斯拉從西雅圖出發,一路和每一個使用過的超級充電站合影。「感覺就像朝聖一樣。」他對矽星人說。
  • 何小鵬正面硬剛馬斯克,誰說搞雷射雷達就完蛋,打的你找不到東!
    說是恩怨情仇,實則只有怨和仇,早在2019年,這兩個公司就因為挖牆腳鬧得不可開交,2019年年初,特斯拉將小鵬汽車曹姓主管告上了法庭,控告其竊取了特斯拉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的相關源碼,這位主管曾是特斯拉的高級工程師,並是40名擁有查看Autopilot項目原始碼的員工之一。
  • 何小鵬的凡爾賽體
    去年3月,特斯拉起訴了跳槽到小鵬汽車的前高級工程師曹光植,指控其竊取了特斯拉AutoPilot軟體(自動駕駛軟體)的原始碼。在此後的庭審中,曹光植向法庭承認他確實下載了原始碼,但他的律師堅稱他沒有對其做任何操作,而且在加入小鵬汽車之前已經予以刪除。 此後馬斯克就在各種場合有意無意地暗示,小鵬汽車抄了特斯拉的技術。
  •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確實猛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2020新造車兩大「名場面」,被何小鵬承包了。在網絡上搜索車企掌門人的名字,相關資訊如此之多的大概只有何小鵬和馬斯克了,這麼說起來,兩位「冤家」之間是有不少共同點的——高調且口無遮攔,因此在網絡上熱點頻出,馬斯克一個人就是一個公關團隊,何小鵬也深諳此道,「語不驚人死不休」,只要敢說,流量就少不了。說到敢說,就不得不提小鵬最近暗諷豐田章男的「危險發言」。
  • 愛迪生和特斯拉,誰的影響力最大?誰最帥?
    愛迪生的持久遺產不是特定的專利或技術,而是他的發明工廠,它將創新過程劃分為由大批工人執行的小任務。例如,愛迪生從攝影師愛德華·穆布裡奇的一次演講中得到了關於移動攝影機或活動攝影機的想法,但隨後將大部分實驗和原型留給了他的助手威廉·迪克森等人。通過並行開發多項專利和發明,愛迪生又確保了他的助手們資金狀況穩定,可以繼續進行實驗並補充更多的設計。
  • 「人間尤物」何小鵬
    文 | 新汽車評論,作者 | 偏藍要說在網際網路圈尋幾位好人緣的老闆,雷軍算一位,另一位便是何小鵬。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鵬對汽車「蠢蠢欲動」,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鵬在阿里遇見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何小鵬的朋友夏珩組建了汽車團隊。後來他帶李學凌一起「面基」了這個團隊,李學凌當時稱小鵬感興趣的他一定支持,這也就有了李學凌與何小鵬一起投資了這個團隊。至此,何小鵬和「汽車」開始有了捆綁和羈絆。
  • 這個中國車企被特斯拉盯上了,到底誰最厲害?你來評個理!
    不過隨後,特斯拉CEO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便轉發了這條消息,還進行了評論說,小鵬有特斯拉舊版本的軟體,但沒有他們的神經網絡計算機。言語中表明小鵬汽車在偷竊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但所能實現的效果比較有限。面對馬斯克的這種說法,小鵬汽車CEO何小鵬11月21日也在微博上進行了回懟。
  • 愛迪生和特斯拉曾經有過爭鬥,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
    然而在一百多年前,人類開啟電氣時代序幕的前夕,科學界就直流電和交流電展開了一場「大戰」,在這場大戰中大家最熟悉的科學人物可能就是愛迪生和特斯拉了。愛迪生代表直流電陣營,而特斯來代表交流電陣營,他們之間的故事還要從頭講起。
  • 【愛迪生&特斯拉 03】特斯拉的發明主義,理念先於實踐
    好景不長,倆人的觀念隨後產生了分歧,愛迪生主張直流電,而特斯拉主張交流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愛迪生已經為之前的直流電砸下去了龐大的真金白銀,現在讓他放棄,那之前的工作不就白幹了嗎?再者,我們看一下愛迪生和特斯拉倆人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看出來。還記得上一個世紀歐洲的兩大哲學流派嗎?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可以類比一下,愛迪生是經驗主義,特斯拉是理性主義。
  • 何小鵬懟豐田又翻車,這次是無知還是有意?
    12月21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通過個人微博轉發豐田章男批評的電動汽車的文章,並評論道:不禁想起了諾基亞的故事。何小鵬轉發的「知音體」小故事這堆文字一看就頗具知音氣息。果然,簡單檢索信息就可以發現,何小鵬說的約瑪·奧利拉(對,老外的名字應該有個中黑點區隔名和姓),確實是諾基亞CEO,但此公在2012年就已經離職,沒機會在2014年帶著「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的落淚」。
  • 科學狂人特斯拉為什麼被馬斯克崇拜?其實他被神話了
    看見有人在提問說:「物理學家特斯拉,他與特斯拉汽車有什麼關係?」我在這裡要稍加糾正,那個對交流電工業化標準制定做出貢獻的塞爾維亞裔美籍的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他並非是物理學家。嚴格來說,他本質上是一位工程師和發明家。這是美國工程師協會手冊裡面直接點出來的,指出他並不是物理學家。
  • 被愛迪生打壓的發明天才
    我們其實日常很少聽到美國修改教科書的新聞,但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一位被刪除了美國教科書的人物,他的名字叫特斯拉。提到這三個字,估計你一定能夠聯想到著名的電動汽車的品牌,那麼出現在這兩處的特斯拉,他們有什麼關係?
  • 愛迪生真是著名發明家嗎,揭開自私的資本家和窺竊者的秘密
    發明是指創造出從前沒有的事物或方法,如果說愛迪生用鎢絲替換了碳絲,因此燈泡的發明者就成了愛迪生,那如果我用比鎢絲更賴用的材料做燈絲,燈泡的發明人就變成我了嗎?這不顯得荒唐可笑麼!愛迪生實際上是一個資本家而非發明家,他和特斯拉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他想的是怎麼賺取更多的錢,而特斯拉想的是怎麼揭開萬事的奧秘!
  • 並直言特斯拉嚴重高估!何小鵬:你讓我想到了...
    刺激到傳統車企神經的絕不止是未來發展趨勢,今年以來,美股特斯拉股價大漲730%,總市值超過6500億美元,相當於豐田、通用、大眾等九大車企的總和;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更是紛紛大漲,成為今年美股中概股乃至全球市場的焦點。因此,馬斯克身價也達到了1279億美元。
  • 何小鵬又出洋相了
    作者/ 龔進輝小鵬汽車掌門人何小鵬又出洋相了。日前,豐田汽車掌門人豐田章男炮轟當下大熱的電動汽車,直言被過度炒作了,倡導者沒有考慮到發電過程所產生的碳排放和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成本。通過信息檢索,我發現何小鵬犯了一個明顯錯誤。即約瑪·奧利拉確實是諾基亞CEO,不過他早在2012年就已離職,不可能在2014年帶著「幾十名諾基亞高管情不自禁地落淚」。沒常識也就算了,難道小鵬汽車公關團隊事先不會幫老闆做好功課嗎,才導致何小鵬犯下這種低級錯誤,讓人大跌眼鏡。當然,這只是小插曲,何小鵬言下之意是借諾基亞的衰敗來暗諷豐田不與時俱進後果很嚴重。
  • 特斯拉和SpaceX創始人馬斯克榮獲阿克塞爾·斯普林格獎
    阿克塞爾·斯普林格獎每年頒發給那些極具創新精神、創造新市場和改變舊市場、塑造文化和重視社會責任的傑出個人。馬斯克將於2020年12月1日在柏林阿克塞爾斯普林格總部接受該獎項。其頒獎夜的主題是「伊隆·馬斯克之夜——火星任務」 作為數字時代最具創造力的企業家和最傑出的工程師之一,埃隆·馬斯克激勵了整整一代人。
  • 八卦:愛迪生與特斯拉的相愛相殺
    1 特斯拉和愛迪生有過節是真的。下面這個故事很大可能也是真的——至少,特斯拉本人是這麼講的:特斯拉1882年加入了愛迪生公司的法國分部,1884年搬到美國給愛迪生本人打工。1885年他提出可以重新設計愛迪生的直流發電機,愛迪生說「你要是能做出來,就有五萬美刀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