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鵬VS馬斯克:一部雷射雷達引發的「互懟」|C次元

2020-12-23 汽車公社

偶然翻看知乎時,看到了這樣一句話,「在這個數據為王,流量至上的年代,沒有任何時候能比現在更容易操縱一個人的神經了。」的確,無論承認與否,信息泛濫都已成為當下最為顯著的特徵。所以身處聚光燈下的某位明星也好、某家公司也罷,一旦學會熟練掌握製造「話題」,便能迅速得到外界的關注。

這場快速變革,汽車行業同樣未能倖免。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悄然發現相較於傳統車企,新勢力造車在資源相對匱乏、市場佔有率較低的背景下,往往更能獲得巨大聲量,「自我營銷」則成為了出圈的關鍵。

例如,李斌曾經接受採訪時所說,保時捷的工廠不如蔚來;李想在用戶日上,連爆粗口為增程式技術路線喊話。回頭來看,均讓自家企業獲得了成倍熱度。而本屆廣州車展期間,一場屬於何小鵬與馬斯克的「隔空互懟」,轟轟烈烈上演。

最終,換來的依然是持續不斷的關注度,以及雙方位於美股均創下的歷史新高股價與總市值。可謂本質上的「雙贏」。

事出有因

「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 pigu 發聲。我想說的是,造謠早就證明是無法打敗任何競爭對手的,明年開始,在中國的自動駕駛你要有思想準備被我們打的找不著東,至於國際,我們會相遇的。」

幾天之前,何小鵬位於個人朋友圈寫下了這段話,言外之意則是直接喊話馬斯克,這場「戰爭」誰輸誰贏尚無定論,請不要過於自信。起因則是由於車展期間,小鵬汽車正式宣布,將在下一代車型上率先使用雷射雷達。之後,此消息被國外網友發表至社交平臺,迅速引發馬斯克的關注。

隨即,其發布強硬觀點稱:「它們有特斯拉相關軟體的舊版本,並沒有我們最新的神經網絡計算機。」評論下方,他又補充道:「要明確的一點是,上述只是鵬汽車一家的問題,中國的其他公司沒有這麼幹。」而在另一條評論下面,其還表示:「小鵬汽車還偷了蘋果的代碼。」

言語間能夠深刻感受到,馬斯克篤定地認為小鵬就是那位「剽竊者」。從而也有了本段開頭,何小鵬那段十分氣憤的「硬剛」。

早有過節

如果只是平白無故地因為雷射雷達即將裝車量產,引發兩位車企創始人之間的激烈喊話,屬實太過牽強。反之,特斯拉與小鵬汽車間的「過節」,其實從很早之前便已開始,本質還是由於一位員工與二者極為相似的技術路徑。

回顧整個事件,2019年1月3日,時任特斯拉Autopilot研發工程師的曹光植突然提交辭呈、離職回國,隨後跳槽至小鵬汽車任職感知主管。兩月之後,特斯拉對曹光植提起訴訟,罪名為竊取商業機密。

根據特斯拉的官方說法,曹光植去年就將其關於Autopilot系統原始碼的完整副本,上傳至個人iCloud帳戶,總計超過30萬個AP系統相關的文件和目錄,隨後刪除了工作電腦上的12萬個文件,並斷開iCloud帳戶,清除所有瀏覽器歷史記錄。

同時,曹光志還「勸說」Autopilot系統團隊中另一人,在同年2月份加入小鵬汽車。特斯拉認為,「曹光植沒有合法權利使用AP系統地相關技術,這是特斯拉耗費五年多和數億美元投資研發以及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

3月22日凌晨,小鵬汽車發布公告,正在對該事件進行內部調查,完全尊重任何第三方的智慧財產權和機密信息,並表示,「無論特斯拉所講是否屬實,小鵬汽車絕沒有也從未試圖讓曹先生竊取特斯拉的商業秘密或機密信息。」

而在庭審環節,曹光植承認自己曾在2018年將部分特斯拉信息用iCloud做了備份,但他表示在離開特斯拉之前已經認真地將涉密數據從個人設備中刪除,並否認了曾「勸說」任何AP團隊的員工。

曹光植的律師團隊則稱:「其離開特斯拉後留下的任何原始碼或者機密信息,僅僅是因為疏忽導致,前者並沒有訪問或使用任何AP系統原始碼,也沒有將其提供給小鵬汽車。」

只是上述說法,並未獲得特斯拉的絕對認可,但是礙於沒有絕對「洩密」證據,無法取得勝訴。進入2020年以後,特斯拉於今年1月要求法庭對小鵬汽車美國自動駕駛部門XMotors施壓,強迫其披露2018年11月以來所有與自動駕駛及輔助駕駛相關的原始碼。同時,特斯拉還提出了近30條要求調查的項目。

針對此事,小鵬汽車第一時間發布嚴正聲明稱:「過去一年裡小鵬汽車不隱瞞任何東西,一直努力協助該案調查,而特斯拉所極力表現出來的一切嘗試,都顯示出對一個年輕競爭對手明顯的霸凌行為,而不是就事論事地試圖解決曹博士的法律案件,令人遺憾。」

而在我看來,特斯拉與小鵬間的過節,站在感性角度前者某些時候的所作所為,像極了當下不可一世的「美帝」形象,總有一種天生的優越感與咄咄逼人的氣勢,奈何手中沒有確鑿證據,無法置它人於死地。而站在理性角度,目前仍沒有法院確定性的結論,作為旁觀者只能靜觀其變。

不過需要時刻熟知,「偷竊」在各行各業都絕不允許。未來,可以預見兩家技術路線極為相似的車企,在主銷車型已經位於國內針鋒相對的大背景下,無論是輿論層面,還是終端市場層面,一場殘酷的「貼身肉搏」已然無法避免。而目前,在銷量上特斯拉仍佔據暫時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整車軟體、輔助駕駛系統的本土化落地上,小鵬正在逐漸追平差距。

有無必要

既然已經花費如此多的篇幅,去闡述何小鵬與馬斯克這場「互懟」的起因與經過,那麼結尾還是想要探討一下雷射雷達對於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的意義。眾所周知,作為看衰者,馬斯克已經第N次在公開場合diss了雷射雷達。

早在2015年,就曾說過雷射雷達毫無意義,對於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沒有必要。而在一年多後,特斯拉發布了Autopilot 2.0 套件,並宣布所有在產的特斯拉車型都將具備完全自動駕駛的硬體基礎。新的硬體套裝包括 8 個攝像頭、12 個超聲波傳感器和一個增強版毫米波雷達,其中並未見到雷射雷達的身影。

到了去年,馬斯克再度表示:「雷射雷達就像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闌尾本身的存在基本是無意義的,如果長了一堆的話,那就太可笑了。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公司都可能無疾而終。」

至於他如此憎惡的原因,或許由於雷射雷達的高成本以及可替代性,與其一直以來所秉承的造車理念有所違背。而將二者分開來看,雷射雷達目前的成本對於追求極致成本管控,將前沿技術迅速商業化落地的特斯拉而言,未免過於高昂。Model 3位於全球的熱銷已經證明,足夠便宜才是目前終端消費者所需要的。

可替代性則體現在,從理論上來講,目前實現全自動駕駛的最好方案就是視覺處理+雷射雷達。前者方案中的圖像傳感器能以高幀率、高解析度獲取周圍複雜的環境信息,且價格便宜,但成像質量受到環境亮度影響較大。

後者通過發射脈衝雷射並探測目標的散射光特性獲取目標的深度信息,具有精度高、範圍大、抗幹擾能力強。但是其獲得的最終數據大多是無序的,難以直接利用。所以目前行業中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將二者獲得的數據以及優缺點進行融合。

只不過美好理想的背後,往往是骨感的現實,兩種方案成功互補的難度依然較大。基於此背景,當下自動駕駛領域分為了立場鮮明的兩派——視覺派和雷射雷達派,顯然馬斯克堅定不移地「站隊」前一派。而特斯拉目前通過愈發強大的算法研究,正在逐漸克服視覺方案在實際應用中的「短板」。

最終,致力於讓視覺方案的處理能力,達到雷射雷達的可見性。屆時,後者也將徹底被替代。而當下僅依靠視覺方案,特斯拉FSD仍是輔助駕駛終端體驗最好的系統。

反觀小鵬,試問目前中國新勢力頭部三強中,發展路徑誰才是最像特斯拉的存在?答案顯而易見。P7與Model 3的直接對標,也再次印證了這一觀點。本屆廣州車展,小鵬汽車官方宣布了重磅XPilot 更新計劃。

具體來看,未來其將採用包括高清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雷射雷達、高精度定位、高精地圖、高性能計算平臺的方案,總計32個自動駕駛傳感器,打造史上最強的硬體冗餘設計。

如此升級帶來的提升主要分為四點。第一,控制域高度集成:XPU自動駕駛智能控制單元實現4合1,將行車和泊車的智能控制集成,打破之前4個域之間的交互壁壘,使決策和執行更加高效,同時通過精簡控制器、線束數量,減少系統重量,在新增功能的前提下,降低用戶的購入成本。

第二,算力量級提升:高性能計算平臺將實現從幾十萬億次/秒到幾百萬億次/秒的算力增強,整體算力10倍級提升,並且還預留了算力提升空間,支持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落地。

第三,高精度定位提升:RTK終端從4G升級為5G,高精地圖除優化高速道路外,補充城市道路,採用「IMU+GNSS+ RTK(5G)+高精地圖(高速&城市)」的新定位方案,實現釐米級高精度定位、毫秒級低延遲,以及高達97.5%以上的覆蓋率,並具備超強魯棒性,覆蓋包括高樓、地下停車場等遮擋場景。

第四,感知融合能力提升:首次在量產車上搭載雷射雷達,將大幅提升識別橫縱向位置精度、空間解析度的能力,且其感知能力不受環境光影響。通過視覺+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車規級雷射雷達的感知高度融合,大幅提升了目標檢測性能、測量分辨性能以及光線不足等條件下的性能。

而在發布會後的採訪中,何小鵬也對外透露,關於雷射雷達上車這一過程,自去年上半年就已著手,而小鵬汽車仍以視覺方案為核心感知手段,雷射雷達的作用是保證整車的安全冗餘。簡單來說,對於小鵬下一款搭載雷射雷達的車型,該部件作用是協助視覺系統,感知某些時刻它看不到的地方,而這也意味著其在硬體層面,擁有了更高的「天花板」,為之後的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做好提前準備。

同時,據了解該車型將會是一款位於A+ 級的緊湊型轎車,定位要低於小鵬P7,預計售價也將維持在20萬元左右。而這也從側面印證,目前僅在奔馳S級、奧迪A8上裝載且售價較高雷射雷達的成本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所以無論從功能與可行性上考慮,此舉都有著較高的行業推動意義。

總之,可以預見特斯拉與小鵬汽車之間的競爭還會繼續,在此過程中馬斯克與何小鵬的隔空互懟,或許也將再次出現。但就像今年小鵬汽車正式邁入「紐交所」時,何小鵬所說:「過去6年,我們做了一件大膽的事情,我們一直堅信,智能汽車是未來。今天,小鵬汽車進入新的臺階。邁過這個臺階,我們會有更多的糧草、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支持,來迎接智能汽車時代真正的到來。」

此刻必須承認,屬於更多開拓者的時代已然來臨。特斯拉固然依舊強大,亦如小鵬汽車般的新品牌也在變得愈發自信。最終,所有人迎來的則是一個技術快速迭代、變化翻天覆地的全新汽車市場。

文/崔力文

相關焦點

  • 何小鵬正面硬剛馬斯克,誰說搞雷射雷達就完蛋,打的你找不到東!
    ,小鵬與馬斯克之間的「恩怨情仇」吧。2019年初,在亞洲博鰲論壇上,有記者故意拿著網上大家對小鵬與特斯拉對比之後,批評小鵬汽車抄襲特斯拉的話題來刁難何小鵬,當時何小鵬大方回應:「特斯拉是電動車界老大哥,歡迎更多的對比,好的產品不怕對比」。同年馬斯克在一次發布會上表示:「雷射雷達太蠢了,它們是不必要且價格昂貴的傳感器,誰依靠雷射雷達誰就完蛋!」
  •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小鵬汽車確實猛
    炮轟豐田章男,和馬斯克隔空互懟,2020新造車兩大「名場面」,被何小鵬承包了。在網絡上搜索車企掌門人的名字,相關資訊如此之多的大概只有何小鵬和馬斯克了,這麼說起來,兩位「冤家」之間是有不少共同點的——高調且口無遮攔,因此在網絡上熱點頻出,馬斯克一個人就是一個公關團隊,何小鵬也深諳此道,「語不驚人死不休」,只要敢說,流量就少不了。說到敢說,就不得不提小鵬最近暗諷豐田章男的「危險發言」。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一款「鵬翼版」全新P7,其CEO何小鵬透露明年將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當晚馬斯克就在Twitter上嘲諷小鵬汽車軟體模仿特斯拉,隨後何小鵬則在微博強硬回懟,聲稱要將特斯拉打得找不著東。
  • Sorry馬斯克,這事兒關乎生命安全,必須支持何小鵬
    一邊是馬斯克,特斯拉話事人,就著一條中國智能汽車廠商新發布評論,而且殺人誅心,暗指抄襲,很不客氣。另一邊,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不點名回懟,並且放話要讓那個「西邊的人」被中國自動駕駛打得找不著東。沒錯,關於馬斯克和何小鵬、特斯拉和小鵬汽車,恩恩怨怨又更上一層樓。
  • 馬斯克PK中國新造車勢力:雷射雷達到底是啥?
    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堅持以圖像識別為主導,通過覆蓋全車的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和一顆前置雷達以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場景。近日推出的重寫版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套件(FSD),更是展現了其在視覺識別上的技術優勢。馬斯克曾多次公開質疑雷射雷達解決方案的「多餘」。
  • 雷射雷達VS視覺算法 究竟哪個是自動駕駛的未來?
    另一件事,就是何小鵬和馬斯克互懟了。為此,馬斯克不惜在公開場合怒懟雷射雷達,也包括用了雷射雷達的其他自動駕駛公司。「雷射雷達就像人身上長了一堆闌尾,闌尾本身的存在基本是無意義的,如果長了一堆的話,那就太可笑了。
  • 小鵬汽車將在汽車界率先應用雷射雷達,阻止特斯拉的是成本?
    有意思的是該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一位在西邊的大佬關注,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 曾表示,特斯拉不會使用雷射雷達,免費也不用,與之不同的是國產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卻包含了雷射雷達,為此何小鵬還與馬斯克開啟了隔洋互懟。有人愛有人「恨」的雷射雷達到底是什麼樣的技術,免費也不用嗎?
  • 何小鵬的凡爾賽體
    如果你仔細瀏覽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微博,似乎與最近非常流行的「凡爾賽體」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何小鵬最近發的一條微博,倒不是典型的凡爾賽體,還是隔空懟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戰鬥檄文:「看來昨天我們發布的包含雷射雷達的小鵬下一代自動駕駛架構,讓西邊的某人很不爽,連續用pigu發聲。
  • 愛迪生和特斯拉的糾葛,要在馬斯克和何小鵬身上重演?
    前些日子何小鵬和馬斯克在各自喜歡的社交平臺上隔空對噴,不明所以的吃瓜網友還在納悶兒為啥馬斯克老跟小鵬汽車過不去,一些人把小鵬汽車和特斯拉之間的恩怨糾葛也牽扯出來,似乎馬斯克還在為了當年麾下員工跳槽到小鵬汽車的事兒感到氣憤。
  • 小鵬與特斯拉互懟 小鵬有那麼強嗎
    為什麼兩個公司的創始人董事長會如此不顧形象在網絡上互懟。一切都是因為兩家自動駕駛技術。11月20日廣東車展上小鵬汽車發布了全新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技術,而馬斯克看到這個新聞後立馬就評論到,他們用的是特斯拉舊版軟體技術,抄襲的是特斯拉的原始碼,同時還抄了蘋果公司的原始碼,而這何小鵬看到之後哪能忍,所以就用這麼一條微博來回懟馬斯克,而且這條微博用了屁股,造謠等火爆的字眼,這不禁讓我們這些吃瓜群眾認為這何小鵬怎麼這麼狂,竟然能說將馬斯克打的找不著北,難道小鵬汽車真有如此強的實驗和潛力嗎
  • ARCFOX極狐雷射雷達:馬斯克的第三次恐慌?
    第二次是今年廣州車展,小鵬發布了雷達路線圖。馬斯克又在推特上說:「他們獲得了我們的老版本軟體,但沒有獲得我們的NN推理計算機。」 結果何小鵬回懟說:「明年在中國自動駕駛把你打得找不到北。「 11月23日, 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汽車烏鎮夜話上,ARCFOX極狐總裁於立國說的一番話,或許又要讓馬斯克緊張了。
  • 暢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或優於視覺算法?
    何為雷射雷達雷射雷達,英文全稱為 Laser Detecting and Ranging,即雷射探測和測距,由發射系統、接收系統、信號處理與控制系統我們知道,自動駕駛由感知、決策和執行三部分組成;雷射雷達正是在感知環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為雷達的研發是基於蝙蝠的超聲波,類似的仿生系統還有許多,而雷射雷達其優點在於覆蓋更多和更細節場景以及提高車輛的高精度識別性能。
  • 雷射雷達到底香不香?小鵬汽車接力蘋果21年量產應用
    有意思的是該消息一公布就引起了一位在西邊的大佬關注,特斯拉公司CEO馬斯克 曾表示,特斯拉不會使用雷射雷達,免費也不用,與之不同的是國產電動車品牌小鵬汽車下一代的自動駕駛架構卻包含了雷射雷達,為此何小鵬還與馬斯克開啟了隔洋互懟
  • 馬斯克也攔不住!L3自動駕駛量產前夜,雷射雷達成智能汽車標配
    不管馬斯克怎麼看 雷射雷達前裝量產潮流不可逆 業界對於自動駕駛到底要不要雷射雷達依然存在爭論。 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是雷射雷達的頭號唱空者。
  • 馬斯克Diss的雷射雷達 華為搞出來了
    原標題:馬斯克Diss的雷射雷達,華為搞出來了   「要想真正實現自動駕駛,所有汽車都要裝雷射雷達。」   華為發布雷射雷達,猶如一股龍捲風。
  • 雷射雷達將崩盤?這次噴它的大佬不是馬斯克
    通用汽車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Cruise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預測,雷射雷達行業將出現整合/崩盤,特別是那些已經上市或計劃通過與空白支票公司交易上市的公司。「現在雷射雷達行業正在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情。5家以上公司很快將要或者已經通過SPAC上市了。」 Vogt在推文中如是表示。「它們的價值(潛在市值)基於『期望中的營收』計算而來,而這樣的未來營收又是來自高度重疊的潛在收入,並沒有給未來預期打什麼折扣(以貼合現實情況)。」
  • 小鵬汽車將在12月22日宣布有關雷射雷達前裝量產最新進展
    打開APP 小鵬汽車將在12月22日宣布有關雷射雷達前裝量產最新進展 財經網 發表於 2020-12-17 10:20:01
  • 雷射雷達:自動駕駛的另一仗
    『雷射雷達是自動駕駛汽車的核心傳感器,能夠彌補攝像頭在精度、穩定性和視野方面的局限性。目前車載雷射雷達已經到了比拼量產能力的階段,誰更具成本優勢,誰將佔領市場』近期,雷射雷達最近又火「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