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我們單位派駐馮村的『第一書記』就要去新的崗位任職了,組織上準備派你去接替工作,有沒有什麼困難?」
2017年11月6日,我正式進駐遵義市綏陽縣梘壩鎮馮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開啟我的駐村工作之旅。接到任務那一刻,我既欣喜又忐忑。
入戶走訪群眾
我是綏陽縣紀委縣監委派到馮村的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如今作為繼任者,對組織的信任和培養感到欣喜,深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如果做不好,不但辜負了組織的期待,更是愧對整村的百姓。 馮村的村委會距綏陽縣梘壩鎮政府6公裡,距綏陽縣城33公裡,全村總面積23.5平方公裡,轄28個村民組,常駐戶籍人口864戶3531人,屬省級三類貧困村。脫貧攻堅千頭萬緒,雖然心懷忐忑,工作卻耽擱不得,必須儘快熟悉情況。 到村之後,白天四處「轉悠」,看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情況,與村幹部、村民擺「龍門陣」,聽聽村民怎麼講,幹部怎麼說,聽聽老黨員、老幹部有什麼期盼,晚上學習政策,整理收集的資料,大半個月的時間,走完了全村28個村民組,對77戶貧困戶進行了全走訪,初步掌握全村概況及每一戶貧困戶基本情況。
測量庭院硬化面積
初到馮村時,進村入戶走訪,許多道路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土路,雨天上路滿身是泥土,晴天颳風到處是灰,有的村民組還不通公路。 根據馮村實際情況,我和村裡的幹部一起商議,將交通建設和產業發展作為重點,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建成辣椒種植鎮級示範點2個,加上零散種植,全村辣椒種植面積達3500餘畝,並向上爭取項目修建了產業路2條。交通方面,28個村民組通組公路全部建設完成,連戶路修建硬化達到80%以上。
幫助群眾接通入戶水管
同時,幫助申請實施危房改造68戶,住房補短板57戶,老舊住房整治55戶,三改(改廚、改廁、改圈)99戶,實施易地搬遷14戶;幫助16戶貧困戶申請「特惠貸」72.5萬元作為產業發展資金、解決群眾飲水短板問題……
查看貧困戶養雞情況
扶貧要扶志,扶貧要扶智,只有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才能改變群眾貧困的命運,精準拔除窮根。 在鎮村幹部的共同努力和縣紀委全體幹部的幫助下,馮村於2018年摘帽脫貧,2019年,全村77戶243名貧困群眾全部實現脫貧。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謝國歡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田旻佳 韋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