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在央視《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
秘書透露鍾南山院士
疫情期間前往武漢的更多細節
一張日程表衝上熱搜
鍾南山疫情期間的日程表
一條條信息
密密麻麻寫滿紙張
日程表密密麻麻,讓人淚目↓↓↓
在有關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記憶中
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1月20日
這天,國家衛健委組織召開記者會
高級別專家組通報
新冠病毒已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給每一個人敲響了警鐘
而此時的鐘南山院士
已經開啟了「連軸轉」模式
這份疫情期間的日程表,讓人淚目↓↓↓
在這份84歲院士的日程表上
一條條信息密密麻麻
鍾南山院士的秘書蘇越明表示
在紙面上記錄的這些行程背後
還有大量的工作
需要不斷溝通,費心準備
1月20日晚
鍾南山院士曾接受白巖松採訪
在回答其中一個問題時
鍾院士因太過勞累
沒有立刻回答上來
採訪結束後
鍾南山對秘書蘇越明說
「我的腦子都已經木了,
我好像沒聽到白巖松老師在問什麼,
我想了一下,
才記起來要回答什麼問題。」
此後的幾十天裡
鍾院士行程滿滿,心無旁騖
按照如此緊張的日程
工作60天後
當鍾院士宣布疫情即將平緩時
享受這份安心的
是我們每一個人
「高鐵照」幕後--他其實沒有睡,他還在思考措施
1月18日
鍾院士夜奔武漢的高鐵照
是他的秘書蘇越明偷偷拍下的
正是這張照片
給了無數人極大的鼓舞和支持
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
蘇越明直言拍攝時
完全沒意識到會有這麼大的
震動和反響
那天,從早上11點多接到
國家衛健委的來電
到結束下午的會議後
匆匆趕赴廣州南站
鍾院士一刻沒有喘息
沒有坐票,他絲毫不介意
「國家這麼急,
肯定很需要我們,
我們必須要去!」
上了高鐵
在餐車上一坐下來
鍾院士就拿出電腦和一沓資料
馬不停蹄地整理對疫情的研判
蘇越明回憶
工作了許久之後
鍾院士可能有點累
就仰著休息了一會兒
「您看他那個眉頭還是緊皺,
我覺得他還在思考措施,
過了大概十分鐘,
他睜開眼睛,
說我想到了一些東西,
然後補充了幾條,
對疫情局勢的一個初步研判。」
而對於鍾院士來說
這樣的高強高壓狀態
已不是第一次
一枚「非典」時期的釘子,一釘就是十七年
在「非典」時期
鍾南山曾得過一場普通肺炎
為了不讓公眾擔心
他回到家中自行治療
妻子默默在一旁悉心照顧
在門簷釘上釘子
每天都為鍾院士打吊針
直到他重返抗擊「非典」前線
如今17年過去
釘子已然生鏽,卻仍未被拔下來
鍾院士微笑說道
看見那個釘子
就能想起來家人的照顧
這讓他可以義無反顧地投入工作
他的心都在病人身上
有人說他是院士、是國士
有人說他是鬥士、是英雄
鍾南山自己卻說
「我不過就是一個看病的大夫!」
妻子李少芬偶爾會輕聲「抱怨」
「他的心都在病人身上!」
年逾八十,胸肺科醫生鍾南山
依然堅持每周半天出診、半天查房
為了去醫院上班方便
他與妻子住在醫院院內的老舊房子裡
20多年沒有搬過家
鍾南山的兒子鍾惟德
在《故事裡的中國》節目中
隔空喊話「父親」
希望父親能夠看到這段
6個月前他拍攝的視頻
這段視頻
是鍾惟德在今年5月
回家看望84歲的母親時
偷偷用手機拍攝的
鍾惟德路過家附近的體育場時
看到84歲的母親
正頂著中午12點最烈的太陽
獨自一人在空蕩蕩的籃球場
不停地運球、投籃
母親投籃的動作
不再像年輕時那樣矯健
那一刻,鍾惟德突然有一些心酸
他看出了母親內心的孤獨
和對父親的牽掛
在節目中
主持人問鍾惟德
父親看過你拍的這段視頻嗎
鍾惟德笑著回答
「沒給他看過,
希望他能準時收看節目,
以後早一點回家……」
網友淚目:他真的是一座山
我們永遠也忘不了
在這個不平凡的2020年
他陪我們一起經歷了驚濤駭浪
又和我們一起回歸平靜
向鍾南山院士致敬!
來源 | 綜合自央視新聞、《故事裡的中國》、中國青年報、北洋之家等。
責任編輯 | 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