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層次低碳試點體系

2020-12-22 金臺資訊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記者 餘璐)近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會上表示,自2010年以來,中國陸續開展了6個低碳省(區)和81個低碳城市、52個低碳工業園區、400餘個低碳社區和8個低碳城(鎮)試點,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低碳試點體系。

李高介紹說,我國圍繞批覆的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各類試點積極落實各項目標任務,在低碳發展規劃、綠色低碳發展配套政策、低碳產業體系、數據管理體系、目標責任考核、低碳綠色生活方式、低碳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指出,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而開展國家低碳試點和近零碳排放示範,能夠通過產業、能源、交通、建築、消費、生態等多領域技術措施的集成應用、政策制度和管理機制的創新實踐,實現對碳排放總量的有效管理,使碳排放快速降低並逐步趨近於零,並在實現碳中和的基礎上協同減少部分大氣汙染物的排放。可見,低碳試點和近零碳排放示範對於推動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峰且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對外承諾,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高表示,近年來,我國紮實推進試點示範,引領綠色低碳發展。

一是,重視規劃引領,主動將低碳發展融入各地區發展規劃體系。部分試點以低碳發展理念引領城鎮化進程和城市空間優化,加快推進生態低碳向深層次延伸。依據部分試點對「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實施進展的評估結果,試點城市的主要規劃目標基本實現、重點任務基本落實。

二是,先行先試,積極探索以碳排放峰值目標為導向的創新體系。已有多個試點初步提出了碳排放達峰目標,不少試點通過公開渠道對外公布。特別是2017年1月啟動的第三批國家低碳城市試點,進一步明確以實現碳排放峰值目標、控制碳排放總量、探索低碳發展模式、踐行低碳發展路徑為主線,以建立健全低碳發展制度、打造低碳產業體系等為重點,探索低碳發展的模式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工程創新。

三是,多措並舉,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的產業體系。「十三五」以來,多個試點的三產比重提升速率高於全國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或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GDP增速,產業結構逐步向綠色低碳循環的方向轉變。

四是,創新理念,主動實踐低碳發展先進位度。部分試點先行先試,積極開展低碳發展立法工作,發布《低碳發展促進條例》,強化低碳發展的法治保障;部分試點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及區域分解機制、發布《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探索實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二氧化碳排放評價制度;部分試點大力開展低碳技術與低碳產品認證,促進低碳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進程,加大低碳技術推廣力度;部分試點積極創新氣候投融資機制,設立了低碳發展或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探索開展碳資產託管、碳質押貸款、碳現貨遠期產品、碳眾籌及碳保險等多種氣候投融資業務。

五是,重視基礎研究,強化低碳發展科技支撐。部分試點成立低碳研究中心、低碳發展專家委員會、低碳發展促進會、低碳協會等機構,提升低碳發展的研究和決策支撐水平。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低碳發展能力建設培訓,建立低碳項目儲備庫等,努力形成低碳發展共識和提升低碳管理水平。

「同時,我國還提升基礎能力,不斷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統計和管理體系。絕大部分試點地區開展了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部分試點建立起常態化、規範化的清單編制機制,從而清晰、準確地掌握城市溫室氣體排放的特徵。多方探索,統籌開展多類型低碳試點。」李高如是說。

基於試點期間取得的顯著成效,未來,各試點如何將低碳發展作為推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李高談到,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為引領,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抓手,加快構建以峰值目標為導向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和政策體系,並進一步在實現碳中和等方面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發展模式。

相關焦點

  • 溫州甌海打造多層次未來養老服務體系
    甌海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潘倪何介紹說,由於政府起到督促和考評作用,運營方必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養老服務質量上,從而形成市場層面的良性競爭。  據統計,甌海區現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9.34萬人,佔全區總人口的20.3%,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失能化「四化疊加」的養老問題日趨明顯,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是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的關鍵之一。
  • PTA期貨日臻完善 多層次避險體系形成
    2019年年底PTA期權的推出,更為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搭建起全方位和多層次的避險體系。  PTA期貨已成現貨產業定價核心  PTA是以石油為原料的化工產品,也是化纖的主要原料,連接著石油化工和紡織工業兩大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我國PTA產能約佔全球的一半,產銷量位居世界第一。因此,PTA期貨上市意義重大,而且PTA期貨是我國獨有的期貨品種,也是中國期貨市場首個化工品種。
  • 「十三五」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完善養老護理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十三五」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 水滴籌等體系對多層次醫療具有重大意義
    (原標題:水滴籌等體系對多層次醫療具有重大意義) 11月9日,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研究中心課題組成員及多位從事保險保障研究的專家學者一行
  • 平安養老險甘為民:加速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 商業保險迎發展新...
    近年來,我國人身保險平穩較快發展,目前商業人身保險已在全國達到一定覆蓋面,但也存在保險產品供給不足、保障水平不高等問題。因此,要適應群眾對健康、養老、安全保障等需求,推動保險業深化改革開放、突出重點優化供給,提供豐富優質的人身保險產品。其中,具體涉及商業養老保險部分,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按照統一規範要求,將商業養老保險納入養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設。
  • 杭州美麗城鎮已初步形成聯城結鄉新格局
    市建委、市美麗城鎮辦負責人表示,杭州在美麗城鎮建設中探索出的集群化試點、「一庫三師」制度、「鄉村小腦」集成化平臺系統等創新實踐,得到了考核組專家的充分肯定。 不僅如此,杭州的美麗城鎮建設開工項目和投資完成率,也在全省遙遙領先。據市建委、市美麗城鎮辦統計,截至11月上旬,2020年全市美麗城鎮建設已開工1941個、開工率100%,完成投資551億元、完成率97%。
  • 寧波財經學院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寧波財經學院全方位多層次推進創新創業教育 2020-08-19來源:寧波市教育局   寧波財經學院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作為學校實現特色化發展的重要舉措
  • 試點已積累豐富經驗 巨災保險需要統籌安排共同分擔
    近期,我國南方出現的嚴重洪澇災害讓巨災保險再次成為關注的焦點。銀保監會在近日召開的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中強調,要強化保險在災害防護體系中的作用,加快發展巨災保險。「通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巨災保險制度已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一些災害發生後發揮了積極作用,初步體現了市場機制分散巨災風險的效率與優勢。」周俊華表示。寧波作為巨災保險試點的急先鋒,已經試點了近6年。
  • 我國已建立多層次職業技能培訓體系
    「十三五」期間,通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國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制度不斷健全完善,已建立了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勞動者需求的培養培訓體系。  這兩天首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在廣州舉行,來自貴州省安龍技工學校的學生韋順水正在參加塑料模具工程項目的比賽,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浙江寧波技師學院對口協作安龍班的學生。
  • 2020,來「盤」|工業網際網路邁入實踐階段,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2021年即將撲面而至,ICT行業已準備好直面5G大發展的新機遇,牢牢把握這一機遇,必將迎來一片嶄新天地!2020年是工信部《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的收官之年。這一年裡,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逐漸完備,平臺體系穩步建設,核心技術不斷突破,行業應用持續拓展,安全保障體系初見成效,產業鏈上下遊對工業網際網路已經從學習認知階段逐步過渡到參與實踐階段,基礎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 海南開展「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 加快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日前,海南省教育廳發布通知,明確2020年海南省將遴選3所左右「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校、5個左右「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加快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將根據試點層面的不同,分為試點高校、試點院(系)兩種類型。
  • 教育部:全球70個國家已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劉錦在會上表示,2016年7月,教育部出臺《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2017年5月,「絲綢之路」中國政府獎學金納入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
  • 萬和證券劉志勇:證券行業正呈現多層次多元化生態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證券行業正呈現多層次多元化生態證券行業將形成「多層次,多元化」行業生態和「航母級券商領跑,中小型券商護航」的行業格局。萬和證券研究所所長 劉志勇三十年崢嶸歲月,我國資本市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就。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時代,未來經濟改革的主軸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完善資源市場化配置。
  • 全方位多層次深入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
    疫情發生後,社區網格化管理進行了全面升級,在抗疫期間形成了「超級網格」,由社區超級網格中的主網和社區抗疫超級網格梯子中的「輔網」構成。網格管理經驗的積累,以及技術治理的有效支撐,使超級網格在疫情期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社區網格化管理,使我國的政治優勢轉化為對疫情的治理優勢,突如其來的疫情檢驗和完善了社區網格化管理機制。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我國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在能源安全新戰略指引下,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把節能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推動能源供給革命,立足國內多元供應保安全,形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增長、以煤油氣為基礎的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推動能源技術革命,以綠色低碳為方向,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帶動產業升級。推動能源體製革命,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健全能源法治體系。
  • 建立智慧檢務體系 為檢察工作提供全方位科技供給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如林在會上強調,全國各級檢察機關要認真貫徹黨中央關於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深入實施科技強檢戰略、全力推進電子檢務工程、建立智慧檢務體系,為檢察業務工作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供給,以科技化、信息化引領檢察工作現代化。
  • 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
    以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管護修復為目標,我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基本形成。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保護修復法律制度加快完善,完成森林法、海洋環境保護法、防沙治沙法、土地管理法等修訂;加快推進礦產、草原、自然保護地、野生動物保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空間規劃及長江、黃河保護等修法立法;出臺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自然保護地體系、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
  • 「藍碳」交易試點體制機制亟待完善
    目前,海洋碳匯已成為全世界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要戰略。及時開展海洋碳匯交易試點,進行海洋碳匯交易示範,對於推動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藍碳」交易試點是指將海洋碳匯納入碳排放交易市場進行試點,加速海洋碳匯這一重要「減排」資源的開發。開展「藍碳」交易試點,能夠極大改善景觀生態,保護環境,促進海洋漁業和旅遊業發展。
  • 「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3大亮點與3大挑戰
    近日公布的《意見》正是從打造民生保障制度的角度,全面貫徹落實《決定》精神,通過再次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制度目標,將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的制度要求,全面貫穿於「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之中。可以說,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制度目標是《意見》的一個重要亮點,圍繞這個制度目標,《意見》搭建起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