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堂 那 些 事 兒 : 朝 拜 基 督 的 聖 殿
虹口聖心堂全稱「救世耶穌至聖之心堂」(簡稱耶穌聖心堂),於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由法國耶穌會在虹口南潯路投資興建。1876年(清光緒二年)竣工並舉行開堂彌撒,教堂為西班牙風格,堂區總面積為四畝三分,建築構件包括一座教堂,兩座二層洋樓、廚房食堂、小花園和堂場。全堂可容納千餘位教友。建堂初屬洋涇浜天主堂管轄(即現今黃浦區四川路聖若瑟堂),自1884年起獨立,自成一堂區,為虹口地區主要教堂之
由於虹口聖心堂靠近浦江北岸的有利地理位置,不僅吸引了眾多的葡萄牙籍教友,也吸引了外輪上大量菲律賓籍船員教友。二戰初期,堂區接納猶太信徒300餘人,以後又有日本藉教友加入,並設有日語彌撒、教理班和日文小圖書館等。抗戰勝利後,猶太人和日本人紛紛離滬,外籍教友逐漸減少,到1948年,在虹口聖心堂教友名冊中,仍有葡、菲等國外教友500多人。因此,虹口聖心堂是滬上早期一所重要的涉外教堂,其周邊區域成為外籍教友的聚居區。
1886年(清光緒六年)虹口聖心堂周圍已有教友600餘人。此後,很快發展成為當時上海教區新的活動中心。並在何家宅建耶穌聖體堂,在談家宅建天主堂、在新港路建奚家聖堂,可惜這三所小聖堂均毀於「1·28」和「8·13」的日軍炮火。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中外教友已超過2000人。1941年至1942年,教友已達到6900餘人。
解放後,教堂仍有宗教活動。1966年始,「文革」期間一切宗教活動停止,虹口聖心堂先遭受紅衛兵的所謂「破四舊」,教堂內設施全部被破壞。接著,又被浦光電錶廠佔用,將教堂改建為廠房,在「文革」後期,原教堂主體建築遭浦光電錶廠徹底拆除。
1982年,宗教政策落實後,在被佔用的南面小禮堂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聖心堂新堂區僅為原堂區的三分之一。
修復並於是年12月24日聖誕節舉行復堂大禮彌撒。改建後的教堂為二層建築,樓下設聖堂,面積約200平方米,僅可容納300餘人,其餘為生活用房、會議室、辦公室、接待室等。
虹口聖心堂原屬總鐸級,堂區範圍為虹口區,現經教區改制後,屬於市東總鐸區管轄。改建後的虹口聖心堂成為虹口區宗教活動和宗教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之一。
歷任本堂:有待查詢
現任本堂:牛樹青神父
彌撒時間:平日7:00(星期一、二、五);主日9:30
堂區活動:聖歌練唱(周四19:00-21:00,主日9:30-12:00);聖經誦讀(周五9:00-10:00);
慕道班(周五18:30-20:00,主日9:30-10:30)
聯繫方式: 200080 上海市虹口區南潯路246號 電話:13795305563、63831790、63250524
往期回顧:中國有懸空寺,外國有懸空教堂,看看這些建在山上的教堂
西班牙聖家大教堂:夢幻之城
中國唯一一座古堡式教堂,美的讓你睜不開眼,一定要去那裡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