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又愛上讀書,宅家讓他們重拾讀書的快樂

2020-12-22 騰訊網

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許多人已經忘了閱讀的快樂。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在家讀書成了許多人的「新愛好」。他們有的為了提升自己,有的只為靜度時光,甚至有人發現了新的自我。

讀小說 「疫情主題」受青睞

《霍亂時期的愛情》《鼠疫》……張陽的書架上,多了幾本經典讀物,大都是與疫情沾邊的小說。雖說都是年少時就聽過的名字,真的讀進去,卻是另一番滋味。

「平時我都是看網絡小說的,讀這些經典讀物,也有些獵奇的心理。」有網友打趣說,宅在家裡最應該看《百年孤獨》,張陽還真找到翻了翻,「看不下去,連人名都記不住。」

與張陽類似,趙澤旭最近也讀了不少與疫情相關的書籍,《病菌、槍炮與鋼鐵》《烏合之眾》……這些書名在網上被反覆提及,也給趙澤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原來沒想過疾病、農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沒有今年這樣深刻的體會。」

除了自己享受閱讀的快樂,娃媽梁彤彤與自己的孩子也享受了兩個月的閱讀時光。

「幼兒園開學還沒信兒,書我買了幾十本了。」國內外繪本、識字故事書,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梁彤彤可謂煞費苦心,為了讓孩子能理解疫情、病毒的概念,她還特意買了不少科普書籍。「很多知識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算是跟孩子共同成長。」

啃教材 每天留出一小時

望著書桌前那一摞「專題講座」,鄭曉陽笑稱自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了十年有餘的他,在這個春天翻起了《法律法規彙編》,為的是備戰下半年舉行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開始『啃』教材,是這兩個月才開始的,可以說是疫情讓我下定決心。」鄭曉陽今年35歲,在單位是名基層領導,春節前他曾動過「學點兒什麼」的念頭,但總下不了決心。然而疫情來臨,單位放假的他,在家的時間一下變多了好幾倍。「我刷了一個星期的電視劇,頸椎病都要犯了,轉念一想,不如學習吧。」

平時工作挺忙,鄭曉陽坦言充實自己的機會不多,能在家踏踏實實待一個月的時間更是少有,「如果白白浪費就不值了」。

雖然是讀教材,給他帶來的樂趣也不少,例如「新晉網紅」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其在網上爆火的視頻,就來自於「法考」的講座。別的網友看看熱鬧,鄭曉陽卻能看出門道,也讓他頗為自得。「羅老師能這麼火,說明不少人在準備法考,我的競爭對手不少啊。」

四月以來,鄭曉陽的單位已經復工,留給他看書的時間又少了。不過每天晚上,他是會給自己留出一個小時的看書時間,為了考試,也為了留下良好的習慣。「說實話從大學畢業後,這個習慣已經丟了好多年,我希望這次可以撿起來。」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吳楠

編輯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這一屆宅在家的日本年輕人,都開始愛讀書了?
    但事實上,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只是對消費沒有什麼欲望,儘管在老一輩日本人眼中,也經常把這一屆只喜歡宅在家裡的日本年輕人稱為「廢柴一代」。但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屆的日本年輕人,確實更加喜歡獨處,更加喜歡獨居,也更加喜歡宅在家裡。
  • 快樂讀書吧,真的讓孩子快樂讀書了嗎?
    多讀書,提升孩子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很多專家都這樣說。於是很多學校都建立起來「閱讀角」或者「快樂讀書吧」,希望全校學生都能重視起來,參與全民閱讀。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大家都可以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在厚厚的書本中尋找「黃金屋」或者「顏如玉」,每個人都能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拓寬自己的眼界,還能提升自己的精神層次,何樂而不為?但是,在許多學校中,這個活動似乎有點變味了,很多家長會問老師,孩子現在應該讀哪些書?有沒有推薦的書?
  • 讀書使我找到了人生快樂,天下好事無非讀書
    時光如梭,人生易老,一晃自己都是60多歲的老人了,回想自己所走過的人生之路,我這一生中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讀書,除了讀書我還寫點小文章,雖說我這個人沒有其它別的愛好和本事,但我的生活過得很充實,很快樂,每天都有要幹不完的事,總覺得時間過得太快, 讀書讓我更加珍惜時間。
  • 讓孩子愛上讀書
    因為我認為讀書學習是需要做一輩子的事情。對於培養孩子讀書習慣這件事情,很多父母都認為很重要,曾經我與身邊的一些朋友聊過,他們都希望從小就可以讓孩子愛上閱讀。我認為閱讀是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技能,之所以有這樣的觀念,是基於我自己的體會。我認識的人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看到什麼東西,就認為是什麼東西的人。
  • 星語|聽聽他們的讀書感悟
    新一屆讀者之星來啦 聽聽他們有什麼想說的 Mao Gangyuan 讀書始終是人的一種精神享受,所以才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等名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外界需求,不是為人,而是為己,是為了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論及讀書的好處,書有宏觀意義和個人意義之分。從宏觀來上說,我們是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就個人而言,讀書使人充實,讀書使人明理,但實際上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人人都不愛讀書,國家的發展就沒有了後勁。
  • 宅時光,享閱讀——惠濟區實驗小學語文組線上讀書交流活動
    杜世民 通訊員 崔顯元這是個「史無前例」的「超長寒假」,面對疫情,宅家成了對社會最好的幫助,也成為了自我提升的好時機。《羅馬假日》裡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一個人心智的成長要麼旅行,要麼讀書。在這個特殊假期裡,惠濟區實驗小學的老師們根據讀書計劃,利用宅家時光,閱讀書籍,撰寫讀書筆記……2月25日,一場語文組教師線上讀書交流活動如約進行。
  • 【草原讀書月】捐建愛心圖書角 享受閱讀快樂
    為農村牧區捐建"伊利愛心圖書角"是「伊利·書香伴著乳香飄——第十五屆草原讀書月」分項活動之一,該活動自開展以來,受到了廣大閱讀群體的歡迎。看到送來許多嶄新的圖書,胡楊社區的職工們非常開心,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圖書擺放到書架上,開始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籍。「送來的書中有很多都是我喜歡的,以後在圖書室隨時都能借閱,太好了。」
  • 4招讓娃愛上讀書
    時至今日,她仍然保持著三天閱讀一本書的習慣,她說讀書讓自己覺得快樂並且心裡更踏實。讀書對於她而言是每天必做的事,也是最快樂的事。 可是,生活中大多數孩子卻毫無閱讀興趣,這是怎麼回事呢?
  • 尋找閱讀的奧秘——「人教·快樂讀書吧領讀課」啟動
    該項目邀請了眾多知名專家及優秀中小學教師,帶領讀者們一起閱讀好書,了解如何正確閱讀,享受閱讀並愛上閱讀。在疫情期間無法舉辦大型線下活動的情況下,人教社與承擔「人教·快樂讀書吧」項目的合作夥伴、全國五家「人教·快樂讀書吧閱讀空間」、以及各地經銷商在內的多方力量一起,以線上發布的形式,推動「人教·快樂讀書吧領讀課」項目的順利實施。
  • 讀書讓他們更為充實
    人的閱讀習慣,往往由內在的需求和外在的推動形成。B 閱讀推廣人視角下的讀書「廣西全民閱讀推廣人」、西林縣那勞鎮那勞村委團支部書記黃志偉,出生在一個缺電、缺水、缺路的大石山區。少年時,他便在煤油燈下苦讀,支撐他的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考出去,改變命運。儘管落榜了,但是閱讀的興趣和習慣卻一直沒改變。
  • 海頭村:宅家讀書充電 鼓戰「疫」幹勁
    馬正才關注的這個問題,現在在很多人身上普遍存在。能不能找個合適辦法,讓大家在這段時間裡都有點事做不再感覺「閒得慌」,成了壓在他心頭上的一塊大石頭。輾轉反側了幾個晚上,他也沒想出個好點子。
  • 40種讓孩子愛上讀書的方法,看這裡|教育視角
    好讀書,讀好書。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對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種方法的側重點也不太一樣。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開始用這40種方法嘗試一下吧,總有一種方式能幫助您轉變孩子,讓他愛上閱讀!1. 讀書給他/她聽讀書給孩子聽,並儘量每天設置合適的時間段讀書給孩子聽。
  • 吳琳:如何用人教版《快樂讀書吧》開展閱讀
    為了讓讀者親近閱讀,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人教·快樂讀書吧領讀課」,邀請了眾多專家老師,帶領讀者們一起閱讀好書,了解如何正確閱讀,愛上閱讀。專家帶你走進閱讀世界,與你一起體驗閱讀的快樂!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吳琳老師講講如何用人教版《快樂讀書吧》開展閱讀!
  • 疫情之下依然熱愛讀書的以色列人
    今年的世界讀書日,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以色列國內疫情也在持續,這讓宅在家中的以色列人有更多的時間捧起書本。關於以色列人愛讀書有一個傳說,孩子小的時候,媽媽會在書本上滴幾滴蜂蜜,讓孩子去嘗一下,原來書本是甜的,這樣孩子從小就愛上了讀書。這個故事是真的嗎?以色列外交部東北亞司司長藍天銘曾經擔任過首任以色列駐成都總領事。
  • 如何讓孩子從小就愛上閱讀,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狀態
    ★★★ 讀書習慣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但是很多父母並不知道怎麼讓孩子愛上讀書,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 統編版語文-快樂讀書吧
    「快樂讀書吧」欄目的設置是部編教科書的一大特色,其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了解如何課外閱讀,以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培養閱讀的興趣,擴大閱讀量,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並且把課外閱讀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成為語文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2. 「快樂讀書吧」安排在第一單元,編寫意圖十分明顯,就是要把課外閱讀引入到語文課堂教學,使之成為語文課程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 又是一年讀書日,去讀書吧,學識涵養能使人視野更開闊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能比讀書,成本更低,收益更大的投資了。關於讀書這個話題,白巖松曾經這樣比喻:人生是個圍棋盤,當你讀的書很少時,也就是這個棋盤上點的子很少。不成勢,就隨時可能被人吃掉;反之,當你讀了足夠多的書,棋盤上的子連在一起,那它就成勢了。換言之,人生就成勢了。
  • 為什麼要讀書?讀書不但是一種擁有選擇的權利,更是一種責任!
    曾經,龍應臺寫給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擁有選擇的權利一直以為是最好的答案,而這次「武漢疫情」卻給了孩子們更好的答案。為什麼要讀書?讀書是一種責任!
  • 世界讀書日:感悟讀書的樂趣 讓閱讀成為習慣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如今,讀書已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方式,電子書、線上線下書友會、聽書等多樣化的閱讀方式,讓讀書更加便捷。那麼,今天的你讀書了嗎? 近幾年來,隨著全民閱讀活動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親子閱讀的重要性,以書為媒、以閱讀為紐帶,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分享的閱讀過程,也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了閱讀。
  • 愛上讀書,成長路上你需要遇到一些有趣的靈魂
    環境會逼著你讀書,從被動讀書到逐漸養成主動讀書的習慣,也從一個閱讀小白變成讀書達人。但前提是,你身邊總有那麼幾個人,他們是你的領導或同事,知識面很廣,能力很強,足以讓你產生信賴感和權威感;他們樂於在工作的交流和私下的閒談中分享知識;更為重要的是他們能把書中枯燥的知識拆解成生動有趣的內容,輸出為智慧、經驗、方法和故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