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宅在家中太久,許多人已經忘了閱讀的快樂。在過去的三個月裡,在家讀書成了許多人的「新愛好」。他們有的為了提升自己,有的只為靜度時光,甚至有人發現了新的自我。
讀小說 「疫情主題」受青睞
《霍亂時期的愛情》《鼠疫》……張陽的書架上,多了幾本經典讀物,大都是與疫情沾邊的小說。雖說都是年少時就聽過的名字,真的讀進去,卻是另一番滋味。
「平時我都是看網絡小說的,讀這些經典讀物,也有些獵奇的心理。」有網友打趣說,宅在家裡最應該看《百年孤獨》,張陽還真找到翻了翻,「看不下去,連人名都記不住。」
與張陽類似,趙澤旭最近也讀了不少與疫情相關的書籍,《病菌、槍炮與鋼鐵》《烏合之眾》……這些書名在網上被反覆提及,也給趙澤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原來沒想過疾病、農業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也沒有今年這樣深刻的體會。」
除了自己享受閱讀的快樂,娃媽梁彤彤與自己的孩子也享受了兩個月的閱讀時光。
「幼兒園開學還沒信兒,書我買了幾十本了。」國內外繪本、識字故事書,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梁彤彤可謂煞費苦心,為了讓孩子能理解疫情、病毒的概念,她還特意買了不少科普書籍。「很多知識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算是跟孩子共同成長。」
啃教材 每天留出一小時
望著書桌前那一摞「專題講座」,鄭曉陽笑稱自己是「老夫聊發少年狂」。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了十年有餘的他,在這個春天翻起了《法律法規彙編》,為的是備戰下半年舉行的「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開始『啃』教材,是這兩個月才開始的,可以說是疫情讓我下定決心。」鄭曉陽今年35歲,在單位是名基層領導,春節前他曾動過「學點兒什麼」的念頭,但總下不了決心。然而疫情來臨,單位放假的他,在家的時間一下變多了好幾倍。「我刷了一個星期的電視劇,頸椎病都要犯了,轉念一想,不如學習吧。」
平時工作挺忙,鄭曉陽坦言充實自己的機會不多,能在家踏踏實實待一個月的時間更是少有,「如果白白浪費就不值了」。
雖然是讀教材,給他帶來的樂趣也不少,例如「新晉網紅」的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羅翔,其在網上爆火的視頻,就來自於「法考」的講座。別的網友看看熱鬧,鄭曉陽卻能看出門道,也讓他頗為自得。「羅老師能這麼火,說明不少人在準備法考,我的競爭對手不少啊。」
四月以來,鄭曉陽的單位已經復工,留給他看書的時間又少了。不過每天晚上,他是會給自己留出一個小時的看書時間,為了考試,也為了留下良好的習慣。「說實話從大學畢業後,這個習慣已經丟了好多年,我希望這次可以撿起來。」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吳楠
編輯 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