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張《火神被殺》:離奇的案件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

2020-12-22 小婷半清

文/小婷半清

東野圭吾就曾經說:「大學時代,我讀完了松本清張所有的作品,他是影響我創作生涯最深的作家。」

松本清張是何許人也?

松本清張社會派推理作家,推理文壇無法逾越的一代宗師。1952年,憑藉《某〈小倉日記〉傳》獲得第28屆「芥川獎」,從此躍登文壇,開始了專業作家的生涯。1957年他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點與線》,大受歡迎,由此開創了日本推理小說「社會派」的先河。其創作,直接影響了東野圭吾、宮部美雪、森村誠一等社會派作家。

松本清張出生貧寒,為了生計,做過很多工作,吃過很多苦,所以非常理解底層小人物的辛酸,他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社會問題,更能將小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他的作品長盛不衰,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超過500次,對整個日本文藝界影響深遠。

《火神被殺》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的短篇推理小說集。故事巧妙、精煉,展示了人性中的令人驚愕的瞬間。

五個短篇故事各有千秋,但其中一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更為接近生活,講述了一對夫妻因為一塊桌布陷入命案的故事,故事中作者細緻的描寫了夫妻的細微心理,把那種微妙的、不可言說的緊張和守護,描寫得淋漓盡致。

十月中旬的布魯賽爾異常寒冷,一對來自日本的中年夫婦:野田保男和妻子宗子在興致勃勃地遊玩,看見一家商店的櫥窗裡掛了一塊摺疊整齊的桌布。

野田和宗子都看中了這塊桌布,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賣家。妻子宗子看到精緻的桌布非常興奮,但又因為經費有限,只買了兩塊,一塊自己用,一塊送給妹妹良子用。

野田看見自己的妻子如此歡喜,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情人奈津子,他認為女人都一樣,都會喜歡美好的東西。

在這次旅程中,他已經偷偷地為情人買了一塊手錶,藏著旅行包的最深處,這次,要如何瞞著妻子來買這塊桌布呢?

趁著妻子收拾行李箱的時候,他編了謊話,說要去咖啡館喝啤酒,妻子體諒他的勞累同意了,野田急忙去買了同樣的一塊桌布,並請老闆替自己保密。

回到日本後,野田急不可耐地去到情人奈津子的住處,把手錶和桌布一併送給她,討她歡心。情人奈津子是一個酒吧的老闆娘,風姿卓越,很有魅力,而且還喜歡寫詩,在圈子裡很出名,她特別喜歡那塊桌布,立即把桌布鋪了起來。

宗子呢,也喜歡這塊桌布,只在有重要客人的時候才會拿出來,可見她是非常愛惜的。

如果她知道了真相,知道丈夫背著自己養了情人,還送給她一模一樣的桌布,是非常氣憤的吧。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為。

案件這時很突然地就出現了,奈津子被人謀殺了,被勒死在自己家中。

野田案發時刻正在外地出差,他看到新聞報導後覺得很悲痛,然後讓他更難過的是,情人奈津子根本就不止和他一人交往,警方調查出來的已經有三個情人了。

野田感到難過的同時,也嘗到了背叛的滋味。他最害怕的是如果讓妻子知道自己竟然有情人,那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可見野田還是很看重自己的家庭的,他害怕這件案件影響到自己的婚姻穩定。

隨著案件的一步步推理進展,警察依然認定是情殺。但鄰居有證詞說那天下午有一位紅頭髮的女子來找過奈津子,站在門口和她說過話,於是紅髮女子又變成了嫌疑人,但紅髮女子的打扮就是酒店工作的女孩打扮,附近的酒店工作女孩多達幾萬人,警察根本無從下手。

案件好像進入了死胡同,根本找不到一點進展,然而一張海報的出現,讓案件有了突破口。

野田在最新出的周刊雜誌上,看到了奈津子的宣傳照片,奈津子的照片不足為奇,讓野田陷入恐慌的是那張桌布,也出現在雜誌中。野田總是提心弔膽,他害怕妻子看到,因為那塊桌布他們只買了兩塊,野田無法解釋為什麼會有同樣的第三塊。

當然,警察也注意到了那塊桌布,因為太特別精緻了,更奇怪的是奈津子死後,那塊桌布就消失了。警察以此為突破口開始重新調查,後來有人舉報在良子家看過同樣花紋的桌布。良子跟警察交代是姐姐旅行回來送的,於是警察又找上了宗子。警察問宗子總共買了幾塊桌布,宗子說買了兩塊:淺黃色自用,淺粉色的給了妹妹。宗子並不知道警察問桌布的用意,見警察盤問不停,便生氣的把老婦人店的紙袋給了警察,並告訴了下班回到家的丈夫野田。

野田聽到這裡內心悽測不安,覺得家庭破裂的大浪即將向他打來。

在警察向比利時賣家詢問時,那位賣家竟然遵守了當時和野田的約定,告訴警察那對日本夫婦只買了兩塊。野田家的嫌棄也洗脫乾淨了。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有了新情況。

一個很偶然的情況下,野田在家裡儲藏室壁櫥的天花板縫隙中,找到了原本應該在奈津子家裡的米黃色桌布,同時他還發現了一個紅色假髮,野田駭然失色,原來妻子宗子早就識破了丈夫與奈津子的私情,只是隱而不發。

野田此時為了保護妻子,選擇了偷偷把那塊桌布處理掉,他走街串巷,成功地把桌布丟進了一個垃圾箱,第二天,卻被人發現並交給了警察,警察也順便用這塊桌布成功引出了兇手。

看看這對奇怪的夫妻,妻子早就察覺到了丈夫的出軌,只是一直隱忍著,想通過自己的手段去解決掉,於是才去找奈津子談判。在案件出來後,妻子明知道丈夫買了三塊桌布,卻依然決然地說只買了兩塊;而丈夫發現妻子藏起來的桌布和假髮的時候,第一直覺就是要保護妻子,不能讓她再受牽連。

婚姻,就是如此神奇吧,有矛盾的時候雞飛狗跳,可一旦有外人對婚姻不利,夫妻又同進同退,互相支持了。

一塊桌布引發了婚姻的危機和一個人命,松本清張的小說在推理的過程中,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欲望和懦弱,更讓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平淡的日子才是我們應該珍惜的一切。一切違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情,最終都會帶來麻煩和驚恐。

在《火神被殺》 這本中,還有另外的四個短篇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在這不再一一贅述,作者就是通過一個個推理故事讓我們知道:你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軟弱、無能的憤怒。

相關焦點

  • 說一說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背景
    讀松本清張的《火神被殺》,最起碼要了解一些推理小說發展史,還要了解一點作者生平以及寫作特點。要不,光是年代感就會讓那些喜歡「快讀」的讀書人望而卻步。這裡,還是允許我先囉嗦幾句書外的內容吧。松本清張出生於1909年,僅次於寫《羅生門》的芥川龍之介,另闢蹊徑開創了「社會派推理」,成為這個派別的日本推理小說鼻祖。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甚至有人把他與寫「福爾摩斯」的柯南道爾,以及阿加莎·克裡斯蒂相提並論,據說後來的東野圭吾、宮部美雪,還有中國的蔡駿等懸疑推理小說家皆深受其影響。
  • 《火神被殺》:3個嫌疑犯,折射情感中的3類人性弱點
    它的開創者叫松本清張。松本清張的一生可以算得上晚熟。13歲家境貧寒被迫輟學開始,松本清張當過小販、做過學徒、也幹過工人。三十年後,他又應徵入伍,被驅往朝鮮做衛生兵。回國後,他不巧碰到了日本經濟蕭條時期,靠賣掃帚養活全家。
  • 《火神被殺》:誇張離奇的懸疑故事,對平淡生活的暗示
    《火神被殺》:誇張離奇的懸疑故事,對平淡生活的暗示清晨,冷得發抖,也得起床送娃上學,回家時,瞌睡已醒,乾脆到自家的菜地裡巡視一番,白菜已經開始裹心菜球,花菜長出一小朵,菠菜也開始冒出嫩芽,和土裡的野草爭肥料,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種,一片欣欣向榮的姿態。
  • 《假笑》:松本清張用平淡的白描手法,讓人一窺複雜真實的人性
    這是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在他的短篇小說《虛線的下繪》中反覆描寫的場景。松本清張的小說寫實風格濃鬱,更注重對社會的批判性,形成了長達近30年代的推理小說「清張時代「。本書《假笑》匯集了松本清張的四篇短篇小說,雖然歸為推理小說之列,但這四篇小說的文學表現手法更強,文中沒有懸疑推理情節,卻多了直面剖析人性的犀利感,既精準地刻畫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又讓人從側面了解到社會的現實。
  • 且看松本清張玩轉本格技巧!
    身為社會派推理的創立者,松本清張將純文學的方法引入推理小說,使之更加關注社會問題,重在剖析犯罪動機,並掀起了第二次日本偵探小說的高潮。他把推理小說寫得詩意盎然,以優美的文筆來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挖掘他們困惑的原因,即使是兇手,也著重揭示他們犯罪的動機與痛苦的掙扎,從而加深了主題的深刻性和社會意義。
  • 除了東野圭吾,日本隱藏著更大的推理BOSS,他是松本清張
    而松本清張便是日本最重要的推理作家,他的作品中日本文壇享有很高的地位。他的作品和推理精神,影響了眾多後輩。其創作影響的作者有東野圭吾、宮部美雪、森村誠一等眾多社會派作家。一、他是松本清張,坎坷的經歷讓他顛沛流離松本清張出生在一個商販家庭,他和很多普通孩子一樣上學、工作,剛開始沒有想要走小說這一條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所以也沒有讀很多書便輟學了,少年打工,很多工作都做過,少年經歷頗為坎坷。
  • 火神被殺:社會派推理刻畫的人情百態比謎題更有吸引力
    日本著名推理小說作家松本清張在中國讀者心中也是頗具分量的名字,社會派推理正是由他開創。松本清張不僅與柯南道爾、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同時與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並稱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在日本推理小說歷史上猶如明燈般熠熠生輝,持續影響著後起之輩。
  • 《火神被殺》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剛拿到此書的時候,看到標題《火神被殺》,還以為是神話小說,火神可不就是神話故事裡面的人物嘛?細細看來,原來這是一系列推理小說。《火神被殺》是日本推理作家松本清張的短篇推理小說集。這本書是由五個短篇故事構成,《火神被殺》巧妙地將歷史方面的造詣編織進退股故事;《葡萄唐草花紋刺繡》中,一塊布魯塞爾特產的桌布成為了愛憎劇的關鍵,將男女的微妙的心機描寫的淋漓盡致;《奇怪的被告》探討了真誠與謊言的邊界,創作構思來源與無罪判決案例的研究;《恩義的紐帶》則寄託了作者童年的回憶。故事巧妙、精煉,展示了人性中的令人驚愕的瞬間。
  • 《火神被殺》:誰是兇手?運用專業知識,透過表象深挖真相
    這兩個案件會不會有什麼聯繫?兇手到底是誰?喜歡推理的人一定要探個究竟。最後看到結果後,感嘆一個案件牽扯的知識面太廣闊了,任何深耕在某個領域的專家都令人敬佩,他們能發現其他人無法發現的特別線索,最終幫助警方破案。
  • 米倉涼子實力詮釋松本清張筆下惡女——《黑色皮革手冊》
    歡迎大家閱讀嘟爸的文章,歡迎大家駐足關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米倉涼子實力詮釋松本清張筆下惡女——《黑色皮革手冊》在黑暗中活得久的人,不需要陽光日劇的魅力在於,總能用淺顯的故事深挖人性深處的真與暗《黑色皮革手冊》作為一部原著為著名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作品,本質上並不是一場推理劇,更像是一場女性勵志劇。一提起惡女,更多的人會想到東野圭吾,畢竟東野君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惡女形象,而真正開啟惡女新形象的作品正是《黑色皮革手冊》。作為一部多次改編的經典作品,2004年米倉涼子版的《黑色皮革手冊》用精湛的演技,完美地詮釋了惡女的形象。
  • 讓東野圭吾膜拜的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開創了社會派推理小說
    日本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影響東野圭吾,宮部美雪等推理小說家。和柯南道爾、 阿加莎克裡斯蒂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他開創社會派推理小說,痴迷探究犯罪動機和社會現實,還和江戶川亂步 橫溝正史並為「日本推理文壇三大高峰」。
  • 《隱秘的角落》涉嫌抄襲松本清張的懸疑經典
    很多人被《隱秘的角落》的片頭嚇著了——看到山頂、照相,不由想起松本清張的懸疑經典《年輕男子》,女主在風景這邊獨好的懸崖邊上給男友拍照,借著給男友整理領帶,猛力將其推下懸崖。不會也學著日本人來一手吧?儘管涉嫌抄襲(融梗、借鑑、致敬、分享、改編……),但鏡頭給的還行,沒有看過松本清張原著的觀眾可能會覺得禿然。接下來看了20分鐘,實在看不下去。超市偷東西很玄,假得很。看到張叔那裡尬得毛骨悚然,表演、對白一塌糊塗。評分高得離譜。
  • 新書照面丨與松本清張比肩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森村誠一代表作
    與松本清張比肩的社會派推理小說大師森村誠一代表作,全景式展現昭和時代日本都市社會各階層面貌的群像小說。沉重而無奈的社會現實,令人掩卷沉思、唏噓長嘆。昭和三十年,一架全日空噴氣式客機意外發生空難,墜落在荒無人煙的雪原,臨危不亂的乘務長大竹義明帶領倖存乘客成功獲救。
  • 《火神被殺》疑點重重,真相到底是什麼?
    這是《火神被殺》書中的一個情節,丈夫買的這塊桌布,後來成了很重要的物證。《火神被殺》這本書是由《火神被殺》、《奇怪的被告》、《葡萄唐草花紋刺繡》、《神之裡事件》和《恩義的紐帶》幾個故事組成。書中沒有明確表示,只是說到嫌疑人在警方詢問桌布的時候露陷了,這個案件就了結了。魯迅先生的《紀念劉和珍君》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兇殘到這地步。」那麼,我就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一下這個故事中的妻子,以書中的內容為線索,推測一些沒有寫出來的故事。
  • 從《白夜行》看東野圭吾對人性刻畫:掙扎的靈魂,羈絆的愛情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讀者的需要,偵探小說不再以簡單的破案為寫作目的,而是更多地去關注社會和人性,日本偵探小說作家東野圭吾在自己的作品《白夜行》中就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到了日本的社會問題與人性問題。 上世紀50年代以松本清張為代表的一批推理小說作家崛起,運用邏輯推理的形式,探索和追究犯罪的社會原因,揭示社會的矛盾和惡習,反映人們潛在的矛盾和苦惱,使推理小說擺脫了庸俗的趣味性,形成具有現實主義傾向的社會派推理小說,重視現實性和真實性,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
  • 看過松本清張的《點與線》,漏洞百出,真是令人大失所望
    一直沒有機會讀松本清張的推理小說,從各個渠道聽說,此人是日本推理界空前絕後的大人物,社會派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真是讓人高山仰止。於是上周花了三天的時間,讀完了據說是他最得意的一本經典作品——《點與線》。讀完之後,沒有驚喜,卻有著諸多失望。這就是所謂的日本推理界龍頭老大?
  • 《高臺之家》隱藏罪惡女人:東野圭吾精神導師筆下的人性之惡
    柯南道爾、「阿婆」阿加莎·克裡斯蒂和松本清張,並稱世界推理小說三巨匠。柯南道爾的神探福爾摩斯、「阿婆」的大偵探波洛更成為文學史上經典的偵探形象。不過作為東野圭吾精神導師的松本清張,他的作品裡卻沒有一個貫穿全系列的大偵探形象。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二。
  • 松本清張對於日本社會中女性的描寫,有一種天然的情緒在裡面
    松本清張對於日本社會中女性的描寫,有一種天然的情緒在裡面。雖然,社會中只有男性和女性兩種區別,但在社會壓力和世俗的氛圍中,他筆下的女性充滿了各種爭議,但同時又有特定的誇張在其中。《高臺之家》《高臺之家》是松本清張的一部中篇小說合集,包含《高臺之家》《不穿囚衣的女囚》兩個中篇。在這兩部中篇小說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毫無疑問都是女人。
  • 《何以為家》:評分高達9.1的背後是對人性的拷問,對現實的反抗
    在生活無力繼續的情況下,人性也就被泯滅殆盡,到那時,家也就不能稱之為家。就像電影《何以為家》中演繹的家一樣,那個家也是個不能稱之為家的地方。《何以為家》是由黎巴嫩、法國、美國製作的劇情片,由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執導,贊恩·阿爾·拉菲亞、約丹諾斯·希費羅聯合主演。它於2019年4月29日在中國內地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