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跑不動時怎麼辦?村上春樹用了這3招激勵自己,感覺不錯哦!

2021-01-09 慶玲愛美麗

跑步跑不動時怎麼辦?村上春樹用了這3招激勵自己,感覺不錯哦!我們在日常跑步,或者是參加比賽,也許在馬拉松比賽中,總會有跑不動不想跑的時候,村上春樹也不例外,他是怎麼克服的呢?

1、專注、「大約37公裡處,我對跑步感到很厭倦。哦,我很無聊,不想再跑了!總之,體內的能量耗盡了。就像一輛開著空油箱的汽車。我想喝水。但我想如果我現在停下喝水,恐怕我就再也跑不動了。我的喉嚨很渴,但是我沒有足夠的精力喝一小口水。上圖是村上春樹的前輩們在雅典跑第一場馬拉松時的心理描述。他們能真正體會到每一步都是極其困難的。然而,他是如何堅持到42.195公裡的?村上春樹前輩第一次跑馬拉松,堅持下了的辦法就是,只關注當前的跑步,並依次向前伸出雙腿。

「不論補充多少水分,喉嚨也馬上便會幹渴。好想喝冰涼冰涼的啤酒。不不,還是別考慮啤酒的事,也不去考慮太陽。風的事兒也忘掉它。報導的事兒也要忘掉。只將意識集中到如何把兩條腿輪流甩到前方去。除此之外,眼下不再有迫在眉睫的事兒」

2。用上半身帶動下半身、那是他第一次挑戰100公裡的超級馬拉松,當他跑到55公裡的補給點重新開始時,情況很糟糕。「我立即發現自己並非處於可以繼續奔跑的狀態。腿上的肌肉發僵,仿佛變成了堅硬的舊橡膠。」在絕望中,我不能在依靠兩隻不聽話的腿,以上身為跑法的中心。兩臂大幅度晃動,上身晃動,動能傳給下身,兩腿受此力向前推。村上前輩真的很專業!用上身的力量驅動下半身也是給自己注入新能量的好方法。我試過很多次了,還不錯。

3、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機器人

這是村上春樹第一次挑戰100公裡,當他跑了60公裡時,他使用了他的秘密方法。跑啊跑啊跑,身體的各個部位開始都痛。首先右腿,然後移到右膝,然後移到左大腿…這樣,身體各部位輪流去戰鬥,大聲傾吐自己的痛苦,反覆哀嘆,反覆警告。在這樣一個痛苦的時刻,村上春樹的前輩們自言自語。「我不是人,是一架純粹的機器,所以什麼也無需感覺,唯有向前奔跑。」「我這樣告誡自己,幾乎一心一意地想著這幾句話,堅持下來了。倘若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許就會在途中因為痛苦而崩潰。」村上春樹的前輩們在極度痛苦的時候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機器人,最終成功地完成了100公裡的超級馬拉松。這是一種欺騙你大腦的方法。

很多時候,當我們認為我們做不到的時候,我們仍然遠離極限。經過一系列的訓練,我們一定能達到我們的目標。通常情況下,這只是心理上的。《面對巨人》的主人布洛克突破了他的心理極限在這一段心理變化真的非常精彩。大家有時間的話一定要看一下~

相關焦點

  • 跑步跑不動時怎麼辦?村上春樹激勵自己用了這3招
    每個人都有跑不動,不想跑的時候。或許是在參加馬拉松時,或許是在參加期末體育考試中,那種痛苦經歷過的人都懂,村上春樹也不例外。1.專注,專注,再專注「在大約三十七公裡處,深深地感到一切令人厭煩。啊呀,我煩了,不想再跑啦!任怎麼想,體內的能量都耗盡了。那心情就好比揣著空空如也的汽油箱繼續行駛的汽車。好想喝水。
  • 解讀村上春樹的十句經典跑步語錄
    村上春樹是小編最喜歡的作家之一,從《挪威森林》到《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小編經歷了從學生時代的青澀到步入社會後的成熟,村上春樹先生的跑步哲學,也一直激勵著像我這樣的大眾跑者。《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寫於2005年夏天至2006年秋天之間,是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隨筆集之一,也是他為總結自己的跑步心路歷程而專門書寫的,這本書是村上春樹第一次正面書寫自己,真實地記錄了他跑馬拉松的一些歷程和關於跑步的感悟。今天小編從此書中挑選出十句,一起解讀村上春樹關於跑步的哲學。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邊跑邊寫,村上春樹的另類創作哲學
    讀完《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後的感受就如荀子的這句話,村上春樹無論是堅持跑步,還是小說創作,都是堅持不懈地一直向前,才能取得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村上春樹是日本後現代主義小說家,29歲開始創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另外被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挪威的森林》。
  • 村上春樹去當電臺DJ聊跑步聊音樂?反正,他這份跑步歌單我下了
    "晚上好,我是村上春樹。"8月5日,69歲的作家村上春樹開播了第一期電臺節目《村上RADIO:RUN & SONGS》,村上DJ根據自己對跑步和音樂的熱愛以「跑步時聽的歌」為主題分享了他的私藏跑步歌單。
  • 村上春樹:跑步是對靈魂的操練
    村上春樹作為日本著名的小說家、跑者,想必絕大多數的人都接觸過他的小說,對他有一定的熟悉感。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編初讀村上春樹的作品《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的一點感受。提這種問題的人,大體都沒有長期跑步的經歷。遇到這樣的提問,我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在跑步時,究竟思量了些什麼?老實說,在跑步時思考過什麼,我壓根兒想不起來。 在寒冷的日子,我可能思考一下寒冷;在炎熱的日子,則思考一下炎熱;悲哀的時候,思考一下悲哀;快樂的時候,則思考一下快樂。如同前面寫過的,還會毫無由來地浮想往事。有時候,只是偶爾有之,也有關於小說的小小靈感浮上腦際。
  • 關於跑步,村上春樹先生都說了什麼?
    跑步的益處盡人皆知,我也曾試著去跑,但終究還是沒能堅持下來,就像「雖然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馬拉松就不用說了,感覺那就是個不可及的夢。我這樣的非跑者,卻執拗地想要看看跑步的人到底都在想什麼。
  • 村上春樹熱衷於跑步的原因
    村上春樹寫過一本書叫做《關於跑步,我其實說的是……》,其中提到他每天跑步一小時,正式開始跑步據他所說是在寫《尋羊冒險記》時,一跑就堅持了三十多年,令人欽佩。村上春樹認為即使作為一個職業作家,也並不是只要有那麼一點敲擊鍵盤(或者紙上運筆)的指力就可以的,他認為一個強健的體魄會對自己的身心大有裨益。
  • 關於跑步,村上春樹先生都說了些什麼?
    跑步的益處盡人皆知,我也曾試著去跑,但終究還是沒能堅持下來,就像「雖然你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馬拉松就不用說了,感覺那就是個不可及的夢。我這樣的非跑者,卻執拗的想要看看跑步的人到底都在想什麼。村上春樹先生的這本《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正合我意。
  • 100公裡跑世界紀錄與村上春樹
    風建尚(Nao Kazami)衝刺風建尚(Nao Kazami)100公裡用時6小時09分14秒平均下來配速約為3分41秒/公裡,用這個配速完成真的是超級快了!跑步中的村上春樹附上村上春樹的文章。村上春樹丨人生馬拉松我33歲那年秋天決定以寫小說為生。
  • 五句話讀懂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記不清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我已經讀第幾遍了,每當自己感覺到生命的挑戰,或是有一種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都會靜靜地坐在陽臺上,為自己沏上一杯咖啡,從書架上取下這本書,慢慢品……讀村上春樹,像讀著一個哲人,一邊慢慢跑步,一邊娓娓道來
  • 村上春樹談跑步《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而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這本書裡,村上春樹表面上談了跑步,實際上是映射人生。  村上春樹參加馬拉松照片   村上在書的開頭就寫道「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說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
  • 終於理解這句話了,村上春樹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
    村上春樹說: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這是長跑者的思維。這句話到底要怎麼理解呢?今天不想跑,為什麼不想跑,可能是因為今天太忙,工作事情太多,沒有時間;可能是因為今天太累,今天太煩,今天心情不好等。反正只要不想跑,總能找得到藉口。這應該就是大多數人的思維,今天不想跑,所以就不跑了唄。
  • 村上春樹談跑步與寫作:能掌控自己身體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書中講述了村上春樹是如何通過跑步,形成自律的習慣,從而掌控自己人生的故事。村上春樹說,跑步可以說是他為數不多長久以來養成的好習慣。對於村上春樹而言,跑步裨益良多。小說家需要長期伏案寫作,一個強健的體魄可以說是妙筆生花背後的強有力支撐。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起看村上春樹在跑步中觀照人生
    認識村上春樹,從那部著名的《挪威的森林》開始。他的行文基調輕盈,紀實手法與詩意語言並重,寫作風格深受歐美作家影響。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位現代主義作家,我捧起了村上春樹以跑步為主線的自傳記――《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 《林少華看村上》:讀懂了村上春樹,也就讀懂了我們自己
    村上春樹說:「我大體作為專業作家寫了近四十年小說,可是若說自己至今幹了什麼,那就是修煉文體,幾乎僅此而已。進行文學創作時,作家往往有一個秘密武器或者特殊靈感,村上也不例外。對此,村上稱為「私人性契機」。
  • 村上春樹的跑步修行
    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店鋪暫且關門歇業,花上一段時間專心致志寫小說。在那個時候,我開店的收入遠遠高於當小說家的收入,不過,只好狠下決心忍痛割愛了。  我專心致志地執筆寫作長篇小說。這一年的秋天,為了採集小說素材,去北海道旅行了約一個星期。這樣,在翌年四月之前,完成了長篇小說《尋羊冒險記》。當這部小說寫完時,我有了某種感觸,覺得找出了自己的小說風格。
  •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看村上春樹如何優於過去的自己
    作家村上春樹也曾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中說::「我超越中了昨天的自己,哪怕那麼一丁點兒,才更為重要。在長跑中,如果說有什麼必須戰勝的對手,那就是過去的自己。」這是村上春樹第一本只寫自己的書,他寫小說的許多方法是每天清晨沿著道路跑步學到的。
  • 只和自己「陪跑」 村上春樹的12條跑步哲學
    從1982年開始,村上春樹每天持續跑步至今,而且每年至少參加一次全程馬拉松。跑步是他日常生活節奏的一部分,也是他作家靈魂的最好詮釋。或許你多少聽說過他的故事,或許你早已耳聞那本被跑友稱為聖經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但是你知道跑步還有哲學嗎?村上在傑·魯賓的書《傾聽村上春樹》中就描述過他跑步的12條哲學。
  • 當我看村上春樹時我看些什麼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後記中寫這本書 「是想以『跑步』為媒介,對自己作為一個小說家,同時又是一個『比比皆是的人』,是如何度過這約莫四分之一世紀的,動手進行一番整理。 《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以跑步與寫小說作為一明一暗兩條主線,談論了自己生活的一些心得和經驗法則。相比他小說的憂鬱藍調和晦澀難懂,他的散文集顯得真誠直接,是時而自己自言自語時而絮絮叨叨的和讀者談心的感覺。
  • 村上春樹:跑步幾年,我收穫的不止是身材
    文 | 村上春樹摘自《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我33歲那年秋天決定以寫小說為生。為了保持健康,我開始跑步,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10公裡。我是那種容易發胖的體質。說起堅持跑步,總有人向我表示欽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說老實話,我覺得跑步這東西和意志沒多大關聯。能堅持跑步,恐怕還是因為這項運動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夥伴或對手,也不需要特別的器械和場所。人生本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