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 川
吳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經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
齊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舊琴聲。
我來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詩看月明。
——明 沈玄《過海虞》
這首詩出自明人沈玄,沈是一位詩人、琴人,也是一位御醫。詩中不僅描繪了虞山之景,更談及虞山歷史人文。古城常熟,從來與古琴分不開。明代邑人吳訥有詩曰:「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稱琴川。」常熟別稱琴川,蓋取七弦琴水之意,常熟城內有七條溪流,形似古琴七弦,橫向排列,匯入南北向的主河道,其中一溪通於虞山東麓,猶如琴尾,邑人以東漢蔡邕有焦尾琴,名之為「焦尾溪」,其源頭則為「焦尾泉」。如今,「焦尾泉」已成為昭明讀書臺一景。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書臺積雪》
常熟博物館藏
歷代描繪虞山風光的畫家名家眾多,流傳至今的名作數不勝數。
清 王翬 虞山楓林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被並稱為「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初六家」或「四王吳惲」。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
此圖為王翬應友人之囑,繪寫家鄉虞山的秋景。昔黃公望有《秋山圖》,以設色絢麗每為董其昌、王鑑諸人嘆服,並令不得一見的王翬、惲壽平心豔不已。此圖雖非仿《秋山圖》,但確是全用黃公望書法,又以對家鄉之勝景的切實感受描繪,似可傳《秋山圖》之神影,為畫家早期佳作之一。自識「戊申小春既望,伊人道長兄過虞山看楓葉,枉駕荒齋述勝遊之樂,臨行並屬餘圖其景,因成此幅奉寄,時長至後三日也。虞山弟王翬」。鈐「王翬之印」朱白文方印。按「伊人」即太倉人顧湄,字伊人,以詩文見稱,為「婁東十子」之一。戊申為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作者時年三十七歲。
清 王鑑 《拂水巖圖》
清 王時敏 《虞山惜別圖》
清 蘇孫瞻 《虞山煙雲供養圖卷》
常熟博物館藏
近代 吳琴木 《青峰白雲圖軸》
常熟博物館藏
▼
尚 湖
暮雨青溪上,寒江橫數峰;
孤舟溯煙水,幾處落芙蓉;
但覺滄浪遠,都忘綠酒濃;
漁郎休問姓,同是海鷗蹤。
——明 孫七政《泛尚湖》
孫七政(1528~1600)明藏書家。字齊之,自號滄浪生,虞山(今江蘇常熟虞山鎮)人。與王世貞、汪道昆等人遊,以文採知名。喜收藏古籍,精於鑑賞,建藏書樓為「西爽樓」、「清暉堂」,收藏圖籍、古物、金石、名畫,稱一時之盛。
尚湖與虞山相映,十裡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為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如今的尚湖已經建成風景區,拂水長堤橫臥湖中,荷香洲、釣魚渚、鳴禽洲、桃花島等七個洲島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外湖煙波浩渺,鳧鷗翻飛;內湖碧波漣漣,菱荷滴翠,鳶翔魚泳。太公問釣、溼地聞鶯、畫舸晴波、弦歌漁樂、湖甸煙雨、雙亭遺蹤、拂水攬月、天香競豔、風荷流香、雲崖飛瀑是尚湖十勝景。
清 秦炳文 《尚湖話別圖》
常熟博物館藏
清 吳谷祥 《尚湖春泛圖》
常熟博物館藏
▼
劍 門
誰割棧雲青?移來大劍形。
雙扉開絕壁,一線走滄溟。
鑿破疑鬼斧,削成煩巨靈。
但有飛鳥外,積鐵插空冥。
—— 清 秦瀛 《劍門》
秦瀛(1743—1821),字凌滄,號小峴,無錫人。乾隆舉人,賜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官至刑部左侍郎。古文力追古人風格而有所自得。有《小峴山人詩集》。
虞山劍門,在虞山中部最高處,高度為海拔261米,以奇石險峻奪人。絕壁中開如門縫,窄處僅二尺許,頂端有巨石堵於「門縫」,凌空欲墜而不墜,若達摩克利斯之劍,令人生畏。明人沈周的「絕壁雲扶將墜石」,說的就是此石。從南坡拾級而上,山勢險峻,長約五百餘米,筆直如鞭,古稱「霸王鞭」。山道崎,劍門嶇,既陡又狹,足下深谷幽險,舉目怪石凌空,使人有蜀道難之感。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劍門奇石》
常熟博物館藏
清 翁同龢 《白鴿峰石門圖卷》
常熟博物館藏
翁同龢,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鹹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機務。先後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光緒戊戌政變,罷官歸裡。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
三 峰 寺
曉色近諸天,霜重萬象懸。
雞鳴松頂日,僧語石房煙。
清磬秀群水,幽花香一泉。
欲參黃櫱義,使向此中傳。
——明末清初 吳偉業 《三峰晚秋》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三峰清涼禪寺,舊名三峰禪院,位於虞山北麓,離城六七裡許,合烏目峰、龍母峰、中峰而得三峰之名。三峰谿壑幽深,水木清華,誠梵修之佳境。
歷史上三峰清涼禪寺全盛時有屋千餘間,常住僧眾及四方參學者多至千人,齋田一千七百多畝,下院四處,並管領中峰禪院、白雀寺、智林寺等屬院15處,蔚為吳越間一大叢林。1949年後,仍有僧人住持,七十年代初廢。三峰清涼禪寺風景宜人,有著名的萬松林,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和「三峰三十景」等。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
常熟博物館藏
常熟取琴川之別名,只是描摹山川形勝的造化巧合而已。只有千年厚重的文化累積,才賦予它真正的底蘊。
展覽主辦:常 熟 博 物 館
展覽時間: 2015年3月15日起
展覽地點:常熟博物館D2展廳
微信訂閱號:csmuseum
新浪微博:常熟博物館文化表情
圖文均為常熟博物館原創,擅自盜圖盜文乃違法行為。如需要轉載請註明出處。這是您對我們也是對自己的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