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山 這座城

2021-02-26 常熟博物館



琴 川



吳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經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裡青山半入城。

齊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舊琴聲。

我來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詩看月明。

——明 沈玄《過海虞》

這首詩出自明人沈玄,沈是一位詩人、琴人,也是一位御醫。詩中不僅描繪了虞山之景,更談及虞山歷史人文。古城常熟,從來與古琴分不開。明代邑人吳訥有詩曰:「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稱琴川。」常熟別稱琴川,蓋取七弦琴水之意,常熟城內有七條溪流,形似古琴七弦,橫向排列,匯入南北向的主河道,其中一溪通於虞山東麓,猶如琴尾,邑人以東漢蔡邕有焦尾琴,名之為「焦尾溪」,其源頭則為「焦尾泉」。如今,「焦尾泉」已成為昭明讀書臺一景。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書臺積雪》

常熟博物館藏

歷代描繪虞山風光的畫家名家眾多,流傳至今的名作數不勝數。

清 王翬 虞山楓林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劍門樵客、烏目山人、清暉老人等。江蘇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鑑、王原祁被並稱為「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合稱「清初六家」或「四王吳惲」。其畫在清代極負盛名,被視為畫之正宗,追隨者甚眾,因他為常熟人,常熟有虞山,故後人將其稱為虞山派。

此圖為王翬應友人之囑,繪寫家鄉虞山的秋景。昔黃公望有《秋山圖》,以設色絢麗每為董其昌、王鑑諸人嘆服,並令不得一見的王翬、惲壽平心豔不已。此圖雖非仿《秋山圖》,但確是全用黃公望書法,又以對家鄉之勝景的切實感受描繪,似可傳《秋山圖》之神影,為畫家早期佳作之一。自識「戊申小春既望,伊人道長兄過虞山看楓葉,枉駕荒齋述勝遊之樂,臨行並屬餘圖其景,因成此幅奉寄,時長至後三日也。虞山弟王翬」。鈐「王翬之印」朱白文方印。按「伊人」即太倉人顧湄,字伊人,以詩文見稱,為「婁東十子」之一。戊申為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作者時年三十七歲。

清 王鑑 《拂水巖圖》

清 王時敏 《虞山惜別圖》

清 蘇孫瞻 《虞山煙雲供養圖卷》

常熟博物館藏


近代 吳琴木 《青峰白雲圖軸》

常熟博物館藏


尚 湖

暮雨青溪上,寒江橫數峰;

孤舟溯煙水,幾處落芙蓉;

但覺滄浪遠,都忘綠酒濃;

漁郎休問姓,同是海鷗蹤。

——明 孫七政《泛尚湖》

孫七政(1528~1600)明藏書家。字齊之,自號滄浪生,虞山(今江蘇常熟虞山鎮)人。與王世貞、汪道昆等人遊,以文採知名。喜收藏古籍,精於鑑賞,建藏書樓為「西爽樓」、「清暉堂」,收藏圖籍、古物、金石、名畫,稱一時之盛。

尚湖與虞山相映,十裡青山半入城,萬畝碧波湧西門,為古城平添了千種風情。如今的尚湖已經建成風景區,拂水長堤橫臥湖中,荷香洲、釣魚渚、鳴禽洲、桃花島等七個洲島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獨特景觀。外湖煙波浩渺,鳧鷗翻飛;內湖碧波漣漣,菱荷滴翠,鳶翔魚泳。太公問釣、溼地聞鶯、畫舸晴波、弦歌漁樂、湖甸煙雨、雙亭遺蹤、拂水攬月、天香競豔、風荷流香、雲崖飛瀑是尚湖十勝景。

清 秦炳文 《尚湖話別圖》

常熟博物館藏

清 吳谷祥 《尚湖春泛圖》

常熟博物館藏


劍 門

誰割棧雲青?移來大劍形。

雙扉開絕壁,一線走滄溟。

鑿破疑鬼斧,削成煩巨靈。

但有飛鳥外,積鐵插空冥。

—— 清 秦瀛 《劍門》


秦瀛(1743—1821),字凌滄,號小峴,無錫人。乾隆舉人,賜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官至刑部左侍郎。古文力追古人風格而有所自得。有《小峴山人詩集》。

虞山劍門,在虞山中部最高處,高度為海拔261米,以奇石險峻奪人。絕壁中開如門縫,窄處僅二尺許,頂端有巨石堵於「門縫」,凌空欲墜而不墜,若達摩克利斯之劍,令人生畏。明人沈周的「絕壁雲扶將墜石」,說的就是此石。從南坡拾級而上,山勢險峻,長約五百餘米,筆直如鞭,古稱「霸王鞭」。山道崎,劍門嶇,既陡又狹,足下深谷幽險,舉目怪石凌空,使人有蜀道難之感。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劍門奇石》

常熟博物館藏


清 翁同龢 《白鴿峰石門圖卷》

常熟博物館藏


翁同龢,字叔平,號松禪, 別署均齋、瓶笙、瓶廬居士、並眉居士等,別號天放閒人,晚號瓶庵居士。鹹豐六年(1856)一甲一名狀元。官至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參機務。先後擔任同治、光緒兩代帝師。光緒戊戌政變,罷官歸裡。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書法藝術家。


三 峰 寺

曉色近諸天,霜重萬象懸。

雞鳴松頂日,僧語石房煙。

清磬秀群水,幽花香一泉。

欲參黃櫱義,使向此中傳。

——明末清初 吳偉業 《三峰晚秋》

吳偉業(1609—1672)字駿公,號梅村,別署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漢族,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著名詩人,與錢謙益、龔鼎孳並稱「江左三大家」,又為婁東詩派開創者。長於七言歌行,初學「長慶體」,後自成新吟,後人稱之為「梅村體」。

三峰清涼禪寺,舊名三峰禪院,位於虞山北麓,離城六七裡許,合烏目峰、龍母峰、中峰而得三峰之名。三峰谿壑幽深,水木清華,誠梵修之佳境。

歷史上三峰清涼禪寺全盛時有屋千餘間,常住僧眾及四方參學者多至千人,齋田一千七百多畝,下院四處,並管領中峰禪院、白雀寺、智林寺等屬院15處,蔚為吳越間一大叢林。1949年後,仍有僧人住持,七十年代初廢。三峰清涼禪寺風景宜人,有著名的萬松林,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和「三峰三十景」等。



清 吳谷祥 《虞山十八景之三峰松翠》

常熟博物館藏

常熟取琴川之別名,只是描摹山川形勝的造化巧合而已。只有千年厚重的文化累積,才賦予它真正的底蘊。


展覽主辦:常 熟 博 物 館

展覽時間: 2015年3月15日起

展覽地點:常熟博物館D2展廳

微信訂閱號:csmuseum
新浪微博:常熟博物館文化表情

圖文均為常熟博物館原創,擅自盜圖盜文乃違法行為。如需要轉載請註明出處。這是您對我們也是對自己的一份尊重。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這座山,海拔高達1391米,登高望遠,可以看到大半座城
    要說烏魯木齊那座山最高,最大,一定是烏魯木齊的雅瑪裡克山,老百姓俗稱妖魔山,山體之大,在烏魯木齊所有山體裡,無山能比,東是寶山路、青峰路,南是倉房溝路,西為烏奎高速,北為西山路,烏魯木齊幾條主幹道,把雅瑪裡克山包圍,但這座山之大,一個人一天走不下來。
  • 媽閣這座城
    澳門半島所以我用「不真實」一詞來形容澳門這座城市。「一座城裡沒有清晨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沒有炸油條的大鍋滋滋啦啦,沒有衣襟上沾著昨夜露水車輪上附著新鮮泥土的菜農,沒有睡眼朦朧的學生匆忙趕路,甚至,沒有乞丐和拾荒者。」這真實嗎?這是一座有血有肉有煙火的城嗎?這裡的生活壓抑嗎?這或許是你,我,遊客,賭客們初到澳門的心聲,既狂熱,又心不在焉。
  • 渭•她讀|這座城 那座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渭•她讀|這座城 那座城 2020-08-14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座山不一般
    萬難 攝說起縉雲山,重慶市民耳熟能詳,但說起這座山的珍貴之處,很多人未必清楚。崛起於七千萬年前的縉雲山,堪稱重慶四山的「老大」。山間早晚霞雲,奼紫嫣紅,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雲山。在國家中心城市的主城區能擁有一座面積達7600公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縉雲山是獨一份。
  • 西安這座城
    可見這座歷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的影響有多麼深遠,她深入每一個西安人的骨髓裡,滲透進血液裡。西安人和這座歷史古城的興衰已經融合,銘刻在每一個西安人的心裡,是怎麼也分不開的。對於住在西安這座城市的人來說,足踏皇城厚土,頭頂中華祖先榮耀光環的太陽,行走在周秦漢唐的土地之上。
  • 品味比亞迪漢EV 尋根這座城
    它們就像武漢一道獨特的風景線,蘊含著這座城市特有的風土人情,折射出豐厚的文化底蘊。記得在年初疫情期間,一首《武漢伢》聽哭了無數人。街道口的風,撩醒了夏蟲,竹床上的小孩做著夢。如今長夜終去,勝利已至。久違了,這滿城的煙火氣。
  • 這座山是東北的名山之首,比長白山歷史久遠,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這座山是東北的名山之首,比長白山歷史久遠,你知道是哪座山嗎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逐步提升,國人的錢包也越來越鼓,日子過得越來愈富裕。在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精神食糧自然也想得到進一步的滿足。東北最出名的山就是長白山了,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但是,它卻不是東北名山之首。告訴你吧,不管你信不信,東北第一名山就是醫巫閭山,你聽說過這座山嗎?醫巫閭山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山,和千山和長白山被譽為東北三大名山。在人氣方面,閭山可能沒有長白山那麼高,但閭山有著崇高的歷史地位,因此被推到了東北名山的頂端。從遠古的舜帝開始,四千年來,歷代王朝都有閭山的稱號。
  • 斯洛伐克的首都,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城
    這是一座擁有一座古老歷史的城老城區的每個地方都寫滿了滄桑也是一座年輕的城僅有二十多年榮譽的首都
  • 成都河流 穿越千年守護這座城
    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名句生動描繪了成都開窗見山、推門見船的景象。如今,天氣晴好時,依舊可以從成都開窗眺望雪山,推開門,雖已不見船隻,但靜靜的錦江依然穿城而過,守護著這座古老而現代的城市。從並行的「二江」穿城,到江水串聯環抱,這要歸功於晚唐時期郡守高駢。為了構築起防禦屏障,高駢啟動了築羅城、改郫江,修築城河,根據《資治通鑑》等史料記載,其工程十分浩大,工期105日。田軍告訴記者,高駢改府河,讓並流穿越成都的「二江」串聯起來,直到今天,依舊環抱、守護著成都。  這幾段治水歷史,讓成都成為水網密布、河橋眾多之城,水的潤澤,創造了自然資源得天獨厚的天府之國。
  • 河南這座山,原來就是愚公移山的其中一座,你知道是哪座山嗎?
    河南這座山,原來就是愚公移山的其中一座,你知道是哪座山嗎?你可能不知道王屋山,但你一定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事實上王屋山就是愚公搬走的山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窟之首,如果我沒有來這裡看看這些信息,我也不可能知道。
  • 去日本,你一定要去這五座城看一看
    包括主要城堡主樓的8座建築被視為國寶,其餘74座建築被確認為國家的重要文化財產。城堡的白色外牆、建築物的布局和城堡屋頂的多層設計都顯得氣勢恢弘,雄偉壯觀。體現了極高的美學價值,是木結構建築的典範之作。「これまで日本の100名城のうち約80は見てきましたが、背後の山並みに映るフォルムがなんとも絵になるお城でした。」
  • 世界最美的十座山:五座在中國,神話故事眾多,1座是世界的頂端
    一、瑞士馬特洪峰位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中最為人所知的山峰馬特洪峰,位於瑞士義大利之間,作為阿爾卑斯山脈最後一個被徵服的山峰,可以看出,這座山峰的多麼的難以攀爬!來到這裡,你一定會被它潔白的外表所吸引!二、K2被世界旅友稱作K2的K2,位於中巴國境線上,作為世界上第二高峰,高度僅次於珠穆朗瑪峰,然而這座山峰的攀登難度卻大大超出珠穆朗瑪峰,所以被眾多攀山旅友稱為野蠻巨峰,而且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過27%的概率高居登山榜首。
  • 武漢城事|一家漢協盛,半座武漢城,這個人用一生留給了這座城市無限的記憶
    如今,提起武漢這座城市,許多人的第一個想起的常常是武漢大學,這座有著「全國最美大學」美譽的校園。武漢大學之美,在山、在樹、在花、在湖,但在十分君看來,武大之美,更在掩映其中的民國時期建築群。這些建築在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雨和磨礪後,依然傲然挺立,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迎接著一批批往來的學子,也迎接著無數遊客的讚嘆。
  • 耶路撒冷,為何誰都想要這座城?
    三千年以上的建城史,在以文明古國自詡的我們這邊也不多,因為即使把周的鎬京算作西安史,也只有3100年而已。而這裡,卻一直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在前19世紀的埃及詛咒禱文和前14世紀的亞馬拿泥板上,便可找尋到這座城的名字。 他的名字,其實音譯過來,是撒冷二字。若是意譯,也是兩字,即和平。
  • 嶺南第一山,不是廣東的白雲山,而是這座名字外地人少知的山!
    嶺南第一山,不是廣東的白雲山,而是這座名字外地人少知的山!說到廣東省最有名的山,你想哪座山?是廣州最早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勝地之一,也是廣州市第一位風景區行業入選者, 這座山當地人經常來訪,外國遊客來廣州旅行,說到登山,白雲山優先, 這座山的名聲在省內和省外傳開,被稱為「羊城第一秀」!
  • 「壽比南山」中「南山」是哪座山:成語中十座山,無一不出乎想像
    泰山壓頂、華山論劍、逼上梁山,這些是人人皆知的名山,無須我們去探究,但還有一些成語中涉及到的山,由於歷史原因,我們已經很難知道它是哪座山。比如下面十個成語中的山,可能都出乎了你的想像,已經不是你認為的那座山。
  • 【中國西部文苑】 鄒冰 西安這座城
    西安這座城 鄒  冰我去過許多名氣很大的歷史古城,名氣雖然很大,但歷史的印記已經蕩然無存,唯獨西安,歷史上的每一次輝煌和落魄都毫無保留的以各種形式保留下來在西安住久了,常聽西安人說這樣一句話,這一句話已經在西安人的口裡說爛了,但是依舊在西安人的嘴裡每天在說:如果來中國不到陝西就白到中國,來陝西不到西安就白到陝西。可見這座歷史古城,在西安人的心目中影響有多麼深遠,那是深入進每一個西安人的骨髓裡,滲透進血液裡,西安人和這座歷史古城的輝煌和落魄已經極度融合,西安城市的輝煌和榮耀像萬能膠粘合在一起,銘刻在每一個西安人的心裡,怎麼掰也掰不開的。
  • 這座城市將躍居中國第五城!還將有五座高鐵站,厲害了!
    今天,重慶西站和沙坪垻站已正式開放,這兩個站都是位於坪壩區區的高速火車站,重慶西站是集長途客車,公交,鐵路等多種運輸方式於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客運樞紐系統,總規模為12萬平方米,年客流量已經達到了4218萬乘客。
  • 不出昆明也可以賞雪景,這座山被譽為滇中第一山
    轎子山距離昆明主城區並不是很遠,如果自駕的話交通還算方便,如果不會開車選擇個一日遊或者二日遊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來轎子山的團基本都是純玩團,性價比相對較高,還包含觀光車票和索道票
  • 這座山明明比珠穆朗瑪峰矮,為什麼還比珠穆朗瑪峰難攀登?
    其中就有一座山被國際登山界都認為它是最難以徵服的山,雖然也有不少人能夠成功登頂,但是它的難度是非常大的,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挑戰成功,這座山就是威名遠揚的K2——K2。這座山在中國巴基斯坦的交界處,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國界山,它有著8611米的海拔高度,是全球的第二高峰,僅次於珠穆朗瑪峰,但是他在攀登的難度方面卻要比珠穆朗瑪峰更要大很多,儘管如此還是阻擋不了有一些探險者想要來徵服這座威名遠揚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