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丨曹軍:鄉村旅遊做活富民大文章

2020-12-26 長城網

封面人物

曹軍,唐山遷安市大五裡鄉山葉口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

2020年6月,獲得河北省鄉村振興「領頭羊」榮譽稱號。

800米高山旱滑道創唐山市域之最;全長950米、落差40米的森林休閒漂流,沿原始峽谷溪流隨坡就勢,跨涵洞,穿林海,躍巨石,盡覽走山路看不到的風景……在山葉口景區,可以玩得盡興,同時各類農家院餐飲住宿、智慧生態停車場等齊全的配套服務,也保證了遊客住得舒坦。景村聯建,山葉口村正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旅遊」道路。

村莊景區化

東、西、南三面環山,山上長滿松樹等樹木,樹下散落著許多五彩石,清泉繞山而行……山葉口村作為典型的山區村、旅遊村,現有山場面積5100畝,2013年山葉口景區被列為國家4A級景區,經地質專家考證,遍地的五彩石是38億年前海底的鵝卵石、泥沙經過高溫高壓以及地殼運動形成的,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稱。

然後如此獨特的旅遊資源並沒有給山葉口村帶來多大實惠。除了個別沿街農戶開起了小飯店,山葉口村村容村貌依舊老舊,配套服務跟不上。

曹軍正在工作。本人供圖

如何借勢景區發展,做活富民大文章成為曹軍上任以來的頭等大事。

「我們要把村莊當做景區去打造。」曹軍從村裡實際出發,明確了「村莊景區化、農業旅遊化、農宅特色化」的發展思路。

曹軍全面動員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高標準開展「五清三建一改」工作,全村累計出動人力520人次,大型車輛52車次,共清運垃圾1773立方米,清理違章建築13處,修繕殘垣斷壁3處,對全村道路和牆體立面進行美化亮化工作。

同時多措並舉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利用村委會舊址,投資300餘萬元改建了山葉口黨員幹部培訓中心。整合基層幹部教育培訓優勢資源,為培訓基層黨員幹部提供基礎保障,同時也滿足景區培訓接待需要。建成200平方米農產品加工基地,面向村民收購核桃、板慄、花生等,既解決了村民農產品外銷問題,又可通過手工加工成「三酥食品」,面向遊客、網絡銷售,供應培訓基地食品,實現再增值。

山葉口村黨群服務中心。本人供圖

「景村聯建」富村莊

「布穀北往春耕聲聲明,鴻雁南歸秋收粒粒香。」山葉口景區入口處,布穀餐廳古樸的大門外懸掛著這樣一幅對聯。這是山葉口景區的餐飲中心,上下兩層可接待400人同時就餐。這個餐飲中心是從兩戶閒置民宅進行租賃,並利用河北省美麗鄉村樣板村獎補資金而建。民宅戶前5年享受每年4000元補償,以後每5年遞增20%。「這都寫進了合同裡。家裡的老房子閒著也是閒著,交給村裡,景區給蓋上了新房,我也有了固定收益,忒好!」村民付立欣說。

「我們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發展相結合,積極培育創新型鄉村生態體系。」在曹軍的帶領下,山葉口村整合資源,和山葉口景區走景村連體、合作共贏之路,雙方在多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盤活閒置的房屋,積極流轉山地……在更好服務景區發展中,山葉口村抓住機遇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

布穀餐廳。本人供圖

村莊的旅遊產業逐漸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全村先後成立了4家體驗型乾果加工農戶、1家粗糧加工合作社,發展各類農家院餐飲住宿約30餘家,其中唐山市星級農家鄉村酒店12家,國家級金牌農家樂3家。2019年山葉口村累計接待遊客60萬人次,年旅遊綜合收入達5200萬元,帶動了人均增收達2000元。

「景村聯建」模式讓山葉口景區和山葉口村的發展相得益彰,建好景區有力帶動了鄉村餐飲、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周邊配套完善,也為景區吸引、留住了更多客源。

「下一步我們打算建開心農場、小吃街等項目,同時實施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管理。」對於村莊的旅遊事業發展,曹軍幹勁十足。

相關焦點

  • 農旅融合做活鄉村文章: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酒泉廣播電視臺微信號:jqtvwxpt瓜州縣西湖鎮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旅結合精品化,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做活鄉村旅遊富民大文章,有效促進農民增收。近年來,西湖鎮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堅持以「智慧、生態、高效、觀光」型農業為發展方向,以田園文化保護傳承為核心,以現代智慧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為重點,探索實施「鄉村旅遊+」發展模式。
  • 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 餘干「從無到有」 發展全域旅遊
    如今,餘干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在旅遊產業發展上有聲有色,讓人刮目相看。近年來,餘干縣提出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發展目標,瞄準全域旅遊蓄勢發力,立足生態優勢,盤活旅遊資源,緊抓景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旅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弱變強。
  • 山東諸城桃林鎮:做活「四篇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山東諸城桃林鎮:做活「四篇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02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秀美鄉村 引客富民(圖)
    如今,餘干不但成功脫貧摘帽,還在旅遊產業發展上有聲有色,讓人刮目相看。近年來,餘干縣提出打造「湖光山色最美縣」的發展目標,瞄準全域旅遊蓄勢發力,立足生態優勢,盤活旅遊資源,緊抓景區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旅遊產業實現從無到有、由小做大、由弱變強。
  • 雲南祥雲:立足鄉土特色 做活山水文章
    彝族漢子羅正富提起坐落在山坡山頂上的寨子的變化時滿臉堆笑地說,咱村寨立足鄉土特色,做活山水文章拓寬了各族群眾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我們家享受到扶貧安居工程政策扶持,家裡在農宅統規安置點建起了獨戶獨院的鋼混水泥房,並藉助產業扶貧的強勁東風,在發展烤菸等傳統產業種植的同時,還逐漸擴大魔芋、核桃等特色種植規模,富裕路越走越寬闊。
  •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南平市延平區:做活山水文章
    11月20日,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延平區開幕,大型山水畫境實景演出《延平問海》驚豔亮相,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在延平湖擂鼓開賽,為閩北大武夷旅遊格局「南水」添光溢彩。就在不久前,第三屆中國延平鄉村藝術季在延平區巨口鄉開幕,巨口鄉先行先試,走出了一條「藝術+古厝生態銀行」的創新發展之路。
  •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南平市延平區的做法是:做活山水文章
    東南網12月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通訊員 詹國兵 李韌筠)11月20日,南平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在延平區開幕,大型山水畫境實景演出《延平問海》驚豔亮相,中國龍舟公開賽10周年龍舟精英邀請賽暨南平市第四屆運動會在延平湖擂鼓開賽,為閩北大武夷旅遊格局「南水」添光溢彩。
  • 做活「水文章」 扮靚「北大門」
    今年,平遠縣八尺鎮排下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利用東江源之一的特殊地理位置做活「水文章」,擦亮「廣東東江源第一村」美麗鄉村招牌。 擦亮綠色底色 彰顯古村古韻 排下村毗鄰江西尋烏,位於八尺鎮西北5公裡,因先祖進村選址在成排的梯田以下,故此得名,是傳統古村落。此地既是廣東東江源,又是粵東北地區連通贛南的「北大門」。
  • 鄉村振興丨楊田鎮下東堡村:做活產業文章 扮靚鄉村顏值
    李寶來告訴記者,他家種植了7、8畝地的苗木,有杉木、紅葉石蘭、紫薇等多個品種,隨著城鎮綠化建設再加上最近幾年搞美麗鄉村,附近的幾個村都在他那裡買苗木,一年大概能掙到7、8萬元。 實實在在的收入堅定了李寶來發展苗木的信心。如今在他的苗木基地,除了常年聘請的3名村民,還請來了村裡的種植能手李明能進行田間管理。
  • 黨建引領做活合肥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
    織密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高質量推動村幹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大力發展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穩步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近年來,我市樹立城鄉「一盤棋」的理念,抓牢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建好支部、選好班子、配強力量,打造強村富民「領頭雁」,做「活」城鄉融合發展大文章,走出了一條城鄉融合發展的新路,實現鄉村人居環境美起來、村民口袋鼓起來、村集體經濟強起來。
  •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大同│特色鄉村遊展富民新畫卷 2020-07-09 17: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曾經走進央視,玉山這個村打造4A鄉村旅遊景區
    近年來,四股橋鄉以黨建工作為統領,以脫貧攻堅為抓手,將該村的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文化繁榮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堅持「面子」與「裡子」一起抓、堅持上下齊心建家園,從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村容村貌、園林綠化、富民產業、村風民風等各個方面入手,共投入3000多萬元,把一個過去的山區貧困村打造成了基礎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文化氛圍濃厚、特色風貌彰顯、環境衛生整潔的宜居、宜業
  • 做活一篇水文章(一線行走)
    如何平衡「小我」和「大我」的利益,成為擺在當地基層幹部面前的現實考題。經過一次次擺事實講道理,大部分養殖戶表示支持,但仍有顧慮,「只要村裡決定一幹到底,我們也會支持,畢竟我們的子孫後代們還要在這裡生活。但別又是一陣風,走走過場。」最大的阻力來自幾個養殖大戶。
  • 做亮一隻繭、做優一粒米、做精一枚蛋、做活一條魚丨江蘇海安:唱好...
    做亮一隻繭、做優一粒米、做精一枚蛋、做活一條魚丨江蘇海安:唱好致富經,鋪就小康路 2020-08-12 10:06:23 來源: 南通網 「海安大米色澤透亮、形如玉粒,真不錯!」「這個河豚幹很好,晚上回去熬湯喝。」
  • 江西高安:建設宜居鄉村 做活「秀美」文章
    自從秀美鄉村點的建設啟動後,該村就堅持以政府投資為牽引,融入多方資金以及村民自籌等方式,籌集資金近千萬元,從拆除低矮破舊房到清溝通路,修繕水塘到利用廢棄地打造公園,讓村民真正享受到了白天有美景、晚上有夜景的優美環境。「每到雙休就經常有人這裡旅遊、拍照,停車場每次都是爆滿,我們都還要經常去疏導車輛。」當地的村幹部笑著說道。
  • 宣堡鎮:紮實推進林長制 做活「綠」字大文章
    目前,該鎮立足生態涵養區發展定位,牢固樹立並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行一體化規劃、常態化監管、規範化考核,推動宣堡2.2萬畝林果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旅遊發展,全面提升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農林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此外,圍繞林木的保護、建設和發展,依據自身特點,突出項目化管理。
  • 昌吉州「十三五」回眸⑥:寫好旅遊大文章 描繪庭州新畫卷
    寫好旅遊大文章 描繪庭州新畫卷——「十三五」自治州經濟社會發展系列報導之六11月2日,一支500多人的旅行團乘坐福建援疆旅遊專列抵達昌吉。如今,沈家溝村農民吃上了旅遊富民飯。作為全疆旅遊資源富集區,近年來,我州把旅遊業作為戰略支柱產業打造,將鄉村旅遊產業和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促進了以生態休閒、歷史文化、農業觀光、鄉村民宿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業發展,形成了一批鄉村旅遊聚集區。
  • 泰興市宣堡鎮:紮實推進林長制 做活「綠」字大文章
    目前,該鎮立足生態涵養區發展定位,牢固樹立並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實行一體化規劃、常態化監管、規範化考核,推動宣堡2.2萬畝林果花卉產業轉型升級,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旅遊發展,全面提升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助力農林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此外,圍繞林木的保護、建設和發展,依據自身特點,突出項目化管理。
  • 行走鄉村⑦丨桃園村:做「竹」文章 打造世外桃源
    桃園村在上虞區長塘鎮,這裡不僅有著國家3A級景區桃花源生態旅遊景區,更是有著4000餘畝的竹子。竹鄉聽海、花海遨遊,在這裡,百姓人家故裡,依然舊時滋味。沿著桃花源生態旅遊景區拾級而上,文化長廊裡可見嵇康的《廣陵散》、王充的《論衡》……一曲廣陵散註定讓長塘在歷史的煙雲裡歷久彌新。桃園,有風景,亦有歷史。
  • 徐州「最美鄉村」旅遊路線大匯總,趕緊收藏!
    畫中喻莊:喻莊村深入挖掘喻繼高工筆花鳥畫文化價值內涵,積極做好「名人家鄉、文化興村"文章,以鄉風文明為根本,繁榮興盛農村文化,探索形成了一條以鄉賢文化引領鄉村振興的特色發展之路。綠屏後郎:後郎村依託高鐵沿線資源稟賦,做好「綠化生態文章」,傾力打造生態綠屏障,繪就了京滬高鐵沿線蘇北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整潔有序的鄉村環境,平坦寬敞的鄉村道路,白牆紅瓦的農家房屋,別有風味的綠樹紅花,後郎莊已然成為京滬高鐵旁一道天然的綠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