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招聘市場的破局之戰,IPO是否是新的利刃?

2021-01-08 創業最前線

「創業最前線」特約記者|龍老師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申請授權

從 2017年到2018年,中國人力資源領域最搶眼的事情,就是各大城市競相出臺力度前所未有的人才招聘計劃,西安、武漢、長沙、杭州、天津等地對人才紛紛亮出「落戶」殺手鐧,引得一眾人才進駐「新一線」城市。這一波事件的深層次背景,是極速發展的中國各城市在經濟發展中對中高端人才的渴求。

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的十字路口上,定位於服務中高端人才的獵聘,即將衝擊IPO。一定程度上,這是獵聘的契機,又是獵聘要面臨的挑戰。因為招聘是一條超長的賽道,玩家們比拼的不只是模式、技術,還有企業的價值觀和耐心。

一家不走尋常路的人才網站,「雙邊平臺」到「多變平臺」的商業模式演變

如果要列舉近五年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上玩得比較出活的企業,獵聘一定是其中之一。

去年,很多人又通過《獵場》這部電視劇認識到了不一樣的獵聘。獵聘CEO戴科彬也在該劇中本色出演,與曾經的代言人胡歌同臺飆戲,並戲稱自己的職業身份快成「非著名演員」了。而戴科彬在《獵場》中的亮相,也讓無數觀眾記住了這個聚集了無數「精英獵頭」的中高端求職招聘平臺。

當所有招聘平臺還在以一邊對2B(企業),一邊對2C(個人求職者)的模式在招聘市場裡廝殺時,獵聘另闢蹊徑將獵頭這一環引入了人才招聘市場,改變了以往招聘網站只是充當一個信息中介的作用,打通了企業、用戶、職業獵頭三者之間的關係。

在戴科彬看來,獵聘的本質是,搭建了一個幫助企業、獵頭與個體求職者進行全面互動的平臺,一個推動人與人間連接的社交平臺。「因為社區的扁平和粘性,求職者在這個社交平臺裡可以非常快的找到自己合適的一些機會,同時,立即跟這個機會的提供者建立溝通,這就是我們的本質。」戴科彬稱。

他補充道:「這個模型讓我們獵聘人最驕傲的一點,它是中國人首創的。很多年以來,學習和複製美國模式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快速成功的捷徑,但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創造並輸出模式了,這是時代的偉大進步。」

從某種角度上講,獵聘一直都在「不走尋常路」。

獵聘走的不尋常的路,是它一方面放棄了傳統招聘網站的盈利模式,在企業和求職者之間引入了獵頭,通過獵頭的深度撮合服務,打造了一個為中高端人才提供更好求職服務的平臺。

它的不走尋常路還表現在營銷風格上,在獲取流量日益昂貴的環境下,它請來了江南春這樣的商業領袖代言,以高權威精英人物為獵聘背書,精準又相對低成本地讓獵聘品牌為大眾所熟知。

獵聘除了依賴社區以外,更依賴科技的力量。獵聘從2014年就開始布局AI,不斷推出基於大數據的產業分析,來提高企業、獵頭、求職者在效率、服務質量方面的滿意度。

但最與眾不同的是,它的獵頭並不是自家的員工,而是讓獵頭市場中千千萬萬的獵頭進入、留存在獵聘平臺,這是一種典型的」輕持有,重運營「的模式。

目前,獵聘已連接認證獵頭超過20萬,服務企業數超過50萬家、個人註冊用戶超過4000萬。

就連戴科彬本人也頗有個性,作為一名摩羯男,他一貫理性,很少在員工面前發脾氣,但有一次卻一反常態,嚴厲批評了那些總是管上級叫XX總的員工。他說——我非常同意今日頭條的張一鳴的觀點。現代科技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的發展已經催生了新的工作模式,人們的工作關係更多趨於協同作戰,層級越來越扁平。在這種環境下,大家更崇尚建立自由、平等的關係,控制欲和權力欲望強的人將會感到孤立和排斥,稱「總」的風氣也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意義重大的IPO

目前中國的招聘市場大概分為四大模式:

以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為代表的大而全的傳統模式;以獵聘為代表的中高端招聘平臺;以脈脈、大街網等為代表的社交模式;以58同城為代表的分類信息招聘。

它們的基本盈利模式都是以廣告和人力資源服務作為主要盈利點。

但是這種脆弱的平衡很可能在獵聘的上市之後發生改變。有分析師甚至認為,這可能是下一輪招聘網站洗牌的前夜。

首先,上市可能成為獵聘由一個勝利邁向另一個更大規模勝利的轉折點。

據獵聘招股書顯示,近年來,獵聘的收入已經從2015年的3.5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7年的8.2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達54.5%,而淨利潤也在2017年實現了扭虧為盈,達到755.1萬元人民幣。雖然相比動輒上億營收的企業獵聘的淨利潤並不算高,但至少說明了其商業模式已經跑通,剩下的就是繼續擴大規模和不斷複製成功。

而按照獵聘兩年前的融資計算,其估值高達10億美金,而一旦上市成功,其市值空間非常可期。

這筆錢將在獵聘打破目前招聘網站競爭僵局的戰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簡單而言,前述的大而全的傳統網站,其優勢是佔有率和滲透率極高,具有廣泛的中低端市場基礎。多家在線招聘企業正在積極搶佔「中高端人才市場」這塊蛋糕。前有國際企業領英進駐中國,後有國內老牌智聯招聘在2013年推出的智聯卓聘。

獵聘正在進行的IPO,就在跑贏競爭對手方面,有了充足的「動力」,IPO後獲得的充裕現金流將用來進行AI、大數據的研發,進一步擴大與前者的差異化競爭路線。

此外,獵聘招股書數據顯示,其銷售及營銷費用為第一大成本支出項目,花費了大量資金。那麼,如果此次上市募資成功,獵聘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以快速擴張,從更積極的角度來看,有助於獵聘衍生出更多的商業模式,以更有想像力的方式在競爭激烈的招聘行業殺出重圍。

既要外線出擊,又要就地築城,獵聘的「核心競爭鏈」是什麼?

獵聘身處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是典型的紅海,又不斷有新的競爭者、新的模式進入。

這就註定了獵聘處於兵法上說的」四戰之地「,它一方面需要通過流量獲取的」常規戰爭「來擴充自己的基本面,另一方面又需要通過強烈差異化的」高科技戰爭「來實現彎道超車,同時還要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鞏固自己的城池。

現實的情況是,在流量的獲取上,競爭依然殘酷。而獵聘的競爭對手如智聯和前程無憂兩大巨頭,尚未現出頹勢,它們的資金和流量都有優勢,且對獵聘所在的中高端領域始終虎視眈眈。簡單說,整個行業由於高度競爭,服務水準和商業模式都在不斷提升,獵聘必須跑得更快才可能衝出叢林一飛沖天。

一個全新的理論或許可以詮釋獵聘,那就是「拋棄核心競爭力,擁有核心競爭鏈」。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識到,基於單一優勢的企業,在面對巨頭進攻時很難守住家園,哪怕這個單一優勢很深。真正可靠的是擁有一連串的核心競爭點,這些點再形成一個鏈路,首尾相應,互相掩護。

從這個角度我們或許可以梳理出獵聘的「核心競爭鏈」結構。

第一個核心點是,獵聘的社交模式或者說社區模式。

這種獨創的模式在傳統的B端(企業)和C端(求職者)之間增加了一個H端(獵頭),從而形成了一個扁平化的多邊平臺,這種平臺繼續深入下去,就成了獵聘的生態。

這種BHC的模式有別於現在任何一種招聘模式,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傳統的企業必須通過無上限的招聘獵頭人員,從而提供更多的服務,因此是一種非常重的模式;而獵聘只連接,不自持,但通過虛擬運營的方式提供了更好的服務,因此實現了「輕持有,重運營」,讓有限的資金可以集中在更需要的地方。

第二個核心點是,獵聘的科技驅動策略。

和傳統人力資源網站不同的是,獵聘非常注重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實際應用。

比如簡歷透鏡這個產品,就是一個典型的利用大數據進行行為分析和挖掘的工具。在傳統的招聘中,求職者的簡歷和應聘需求都是求職者自己填寫的,但本人填寫未必就等於代表了本人的真實需求。

戴科彬舉例說,比如有人會填寫希望薪資六十萬,但實際他投的都是年薪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的職位,這可能就意味他的真實需求;又比如說,有人的意向是北京、天津、上海都可以去,但實際上80%的簡歷都投給了北京,那麼他真正想去的可能就是北京。正是通過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獵聘給獵頭提供了一套更能洞察求職者真實需求的方法,從而極大的提升了匹配的精準性和成功率。

又比如說,獵聘還有一個叫職業信用的產品。它會記錄一個人的連續履歷,比如是否面試爽約,是否拿了offer但不去,有沒有把兼職經歷美化成全職經歷……所有的一切最後都沉澱為一個人的職場信用,而獵聘的職場信用就是通過為求職者擠出簡歷的「水分」,讓所有求職者更真實,這也是獵聘人才大數據戰略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場「人機大戰「上,獵聘機器人在搜索簡歷的時間上已經完全「秒殺人類」。完成整個比賽事項,機器人只用了 0.0152秒;人類選手平均費時16分11秒,也就是說,AI機器人的速度是人類的63882倍。在職位匹配度、地區匹配度上,機器人也完勝人類;而在技能匹配度上,機器人跟人類打了個平手。

除了速度快以外,結合了AI技術的獵聘機器人,可以通過深度學習,從大量的數據之中總結人才招聘行為特徵並加以分析,最終評判出員工最適合的工作場所和工作崗位;也可以在現有的簡歷資料庫中學習成功的招聘案例,分析員工的表現、任期和流動率來為招聘提供決策。

第三個核心點是,B端和C端並舉。

長期以來,獵聘的主要收入來自B端,獵聘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企業用戶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96.5%,達7.96億元。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獵聘也推出了職業輔導業務,把對C段的服務從招聘延伸到教育,做一口絕對深的深井,力圖在未來三年裡面幫助一百萬中高端的職業人才做個性化的職業輔導,讓他們能夠有更好的職業發展。

未來可期

此前的分析裡,我們既看到了獵聘的具象優勢,也看到了它面臨的競爭壓力。在這裡,我們可以進一步提升一下視角的格局,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看,整個大趨勢是否對獵聘有力。

答案似乎還是比較樂觀的。

從社會需求來講,目前中國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人才爭奪戰。隨著經濟提速、產業升級,核心技術的發展,高級腦力勞動者成為了需求的主流,企業對優秀人才的需求比例正在逐年上升。簡單說,整個中國未來的經濟驅動模式都在為獵聘背書。

戴科彬本人比較喜歡舉的一個數據是,中國現在城鎮就業人口大概是3.62個億。2017年,這裡面只有18%是中高級人才,但是到了2022年,將達到26%。這就意味著,以中高端人才為服務對象的獵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是碰不到B端的天花板的。

接下來的一個利好是,這26%的中高級人才需要的服務是有別於年收入10萬以下的人群的,對服務的品質和精細度都有更高的要求,這就意味C端的天花板也很高。

最後再綜合來看,據統計,中國中高端人才獲取服務市場依然處於高度分散的狀態,目前國內招聘公司總數超過17000家,於2017年按收益計,前十大服務供應商僅佔市場份額2.9%。其中,獵聘市佔率第一也只佔0.85%。這就說明,這個領域是個大蛋糕,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領頭羊,獵聘是在藍海中馳騁。

因此,技術驅動下,解決了中國中高端人才招聘痛點的獵聘,想像空間令人期待。

相關焦點

  • 打響晶片「破局」之戰,華為見招拆招,硬骨頭終將被啃下!
    導讀:打響晶片「破局」之戰,華為見招拆招,硬骨頭終將被啃下!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如今我們對半導體晶片的依賴程度正在不斷的加深,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小到一款電子手錶,大到航空航天等眾多的領域都需要有晶片的支撐才行,離開了晶片的支持,我們的手機甚至都無法開機,不得不說半導體晶片就是現代科技領域發展的核心!
  • 筆記俠寬大同:洞察市場先機,樂觀者敢於破局
    「悲觀者往往正確,樂觀者更有機會破局」——寬大同| 獨角獸之戰本期嘉賓簡介:寬大同筆記俠合伙人GMIC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大會首席內容官本期受訪嘉賓,在過去 12 年裡,橫跨傳統商業後轉入移動網際網路,陸續跨界操盤品牌諮詢、商業購物中心
  • 攜手中國田協,索康尼如何破局中國高端運動市場?
    針對此次合作,中國田徑協會主席段世傑在致辭中表示,「索康尼在中國市場裡,可以滿足田徑愛好者、高端跑者穿上更好的運動裝備,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將助於中國大眾田徑運動發展,提升專業選手的競技水平。」
  • 雨花「雲招聘」中高端人才
    2020-04-30 09:39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為幫助企業廣納賢才,促進經濟迅速回暖,近日,由雨花臺區人社局主辦的中高端人才網絡招聘會「雲端」開啟,這也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該區第三場主題式「空中雙選」活動。
  • 原華為全球高端招聘總監:高管薪酬談判怎麼做?
    iPhone3面世後,蘋果在高端智慧型手機一統江湖。為什麼蘋果手機能改變一個時代?到了矽谷蘋果總部,訪談了數十名蘋果員工後,呂老師找到了答案,蘋果的工程師不僅僅是各專業領域全球的佼佼者,他們的綜合素質之高也讓人驚嘆:精通音樂和繪畫的ID設計師,精通熱力學和人文歷史的音頻工程師,精通材料、架構、功耗、驅動的架構師的廚藝媲美米其林餐廳大廚。
  • 秘密突襲智聯招聘全覆蓋下的攻防戰
    1月28日,智聯招聘推出「1%的秘密計劃」大型網絡招聘會,喊出的口號是「1%的最強僱主只給1%最優秀的你」,使最強的企業與最強的人才進行對接和匹配。智聯招聘的發展策略可以歸納為「3的三次方」,即面向三類人群(學生、白領和高端),匹配3類產品(測評、網絡招聘和教育培訓),建設3個渠道(線上、線下和無線)。由此,智聯招聘實現了對求職人群、職業生涯、渠道的全覆蓋。
  • 中通搭建高端市場網絡 是否沿用加盟制邏輯布局?
    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中通正在悄然搭建一張進軍高端市場的網絡——藍網。儘管有圓通的前車之鑑,成本增加、業務失利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但加盟制企業仍未放棄對高端市場的念想。不過,順豐常年「把持」高端市場,想要打破行業格局的新人雖層出不窮,但鮮有成功者。此外,今年以加盟制「套路」布局的快遞網絡尤其多,前期重金投入、短期內明顯的虧損以及漫長的回報周期,考驗著起網的新手們。
  • 脈脈王倩:2020年是脈脈招聘商業化最快一年 疫情未影響企業中高端...
    傳統在線招聘市場正在被社交屬性重構,深耕職場社交7年多的脈脈在2018年戰略升級後,迎來了自身在招聘特別是中高端人才招聘領域的的發展優勢和差異化。
  • 投資人All in成為創業者,打造全球創新的中高端人才免費招聘平臺
    渡客免費獵頭APP創始人祝春勝認為,"儘管市場前景廣闊,但當下中國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小而散的局面依舊明顯。"舉例來說,全球最大人力資源企業2018財年營業收入高達281.6億美元,而中國的中高端人力資源服務龍頭企業2019年收入僅為十幾億人民幣。
  • OV、小米正激戰高端市場,究竟誰才是下一個「新貴」?
    從表面上看,當前智慧型手機市場似乎依然是「群雄逐鹿」,但實際上,除了食物鏈頂端少數幾個巨頭外,其餘大大小小的品牌無非只是陪襯紅花的綠葉。Canalys手機分析師賈沫統計,在2020年前三季度,高端手機出貨量在國內出貨總量中佔比約15%。
  • 國產廠商開啟高端市場新賽道,OPPO致善式創新獲人民日報點讚
    11也算是正式吹響了國產手機品牌在今年高端市場中的號角。隨著小米11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推崇,既是體現出了它自身的優質產品力,同時也能說明國內高端市場中大家對於國產廠商的認可度還是相當之高。    (小米11)  當然,除了小米11的登場以外,國內頭部廠商OPPO也即將向2021年的高端市場發起新的挑戰——1月4日,OPPO CEO 陳明永發布了2021新年致辭。
  • 盛唐強漢,破局高端市場力作!
    時間線拉回到當前,盛唐強漢,對於比亞迪來說也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從第一代唐的發布,比亞迪就將自主品牌SUV市場天花板直接拉到30萬市場級別。而且在整個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中,比亞迪唐家族也是首款成交均價超20萬、最快達成20萬銷量的中國品牌車型,實力可見一斑!除了唐家族之外,比亞迪最新力作漢,同樣將自主品牌新能源轎車市場直接提升到30萬區間,與特斯拉這樣的國際巨頭完全平行競爭。
  • 「破局之戰」兔寶寶全屋定製線上品牌發布會即將啟幕
    6月18日下午2點,兔寶寶將在微贊直播平臺帶來家居界「破局之戰」兔寶寶全屋定製線上品牌發布會,數說2020家居健康與全屋定製趨勢以及兔寶寶全屋定製全面升級。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利華、德華兔寶寶櫥衣櫃公司總經理沈怡強、德華兔寶寶品牌建設中心總監雷梅、中國林學會家具與集成家居分會理事長吳智慧、中國家具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陳寶光等神秘嘉賓將亮相發布會直播間。
  • 每日優鮮HRD | 如何從甲乙雙方視角看待高端人才招聘?
    作者|NatureW  來源|獵聘人才官(ID:liepinrcg)帶領高招團隊累計招募了200+位高階人才,高端人才招聘究竟有何秘訣?在乙方成功幫助某巨頭引入P11、P10高端人才,如何在激烈的爭奪戰中處上風、贏先機?如何從甲乙雙方角度看待高端人才招聘?
  • 廣州4A群星閃耀之時,乾貨分享成破局之勢
    第五屆廣州4A乾貨大會11月6日,第五屆廣州4A乾貨大會在廣州四季酒店如期舉行,現場人才濟濟全場爆滿,精心甄選的十大營銷案例在舞臺上盡情揮灑創意才華,正如第五屆4A乾貨大會的主題「破局」,是破疫情之局,也是破聲譽之局
  • 歐普照明斬獲2020年度金殿獎,劍指高端酒店市場
    歐普照明行業高級總監皮偉出席剪彩儀式,並在隨後的「光之韻·匠之心」論壇上,發表「星級酒店照明的『尚』光之選——點亮下榻之旅」主題演講,為照明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性。在隨後舉辦的金殿獎頒獎晚宴上,歐普照明一舉斬獲最佳酒店及商業空間照明電氣品牌獎。
  • 體育用品變革之發力中高端市場
    業界人士表示,「白菜價」與「正價」的同臺昭示著國內體育用品的轉變:對於過去兩年內積壓下來的庫存用最快速度清理完畢,丟掉歷史包袱輕裝上陣;與此同時,積極主動完善自身差異化的子品牌或系列來區隔市場份額,發力中高端市場。
  • 6年沉澱積累,3年質變爆發,ACRONO騎行裝備扯帆力戰中高端市場
    而事實也證明,ACRONO騎行裝備從2011年至2017年間實行的低價破局戰略,的確讓自身在騎行裝備市場積累了不小的人氣。據2017年線上「品牌大全」月度評比的「山地車配件類人氣品牌前十」結果顯示,ACRONO騎行裝備上榜產品「通用快拆固定架」以整體報價低於行業平均報價5元的售價,獲得了該月11.34%的行業佔有率,贏得了此次評比人氣榜單第一名的好成績。
  • OPPO掉隊:衝擊高端市場不力 面對5G大潮反應緩慢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當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OPPO與vivo之所以能在這一年爆發,是因為它們遇上了三四五線城市的換機熱潮,還有信息不對稱——上述地區的消費者不知道產品值多少錢,以及是否有別的選擇。即便是在OV風頭最盛的時候,也有不少行業分析人士指出,OPPO和vivo線下渠道成本過高、對中高端人群拉動力不強、技術能力不強,都會拖累其後續的成長。
  • 誰將成為中國高端手機市場「新貴」?
    業內資深人士張梁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華為在2019年5月受到美國政府制裁之初,其他主要安卓廠商就開始為提升份額做準備了。在IHS分析師李澤剛看來,從2020年底開始,高端市場的「暗戰」有了「百花齊放」的意味。小米搭載高通最先進的驍龍888晶片的旗艦機,售價摸高至3699元至4699元的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