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需阻斷「破窗效應」

2020-12-11 瀟湘晨報

7月13日,北京市召開「城市安全形勢及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北京市將實施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推進打通「生命通道」,老舊小區在考慮實際的情況下,因地制宜逐步進行標識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佔用、堵塞、封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北京市對公共建築和新建住宅小區的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進行劃線標識,實行標識化管理,其他小區包括老舊小區逐步進行標識管理,旨在為小區消防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標識管理是一種提醒,要求每個居民都要從我做起,嚴格遵守法律規定,同時也是一種警示,明確法律底線不容觸,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

實行小區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此前一些地方已有不少探索,既總結出了積極的經驗,也有一些現實的教訓。教訓之一是,進行劃線標識後,後續管理要跟上,否則時間一長,劃線標識就可能形同虛設。這可以借用「破窗效應」來解釋: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被人打破,如果沒有及時維修,就可能有人跟風去打破更多的窗戶。小區消防車通道也是如此,如果有個別居民對標識視而不用,任性佔用消防車通道,就可能形成不好的示範效果,其他一些居民也跟著佔用,久而久之變成惡性循環,導致消防車通道不通。

因此,實行小區消防車通道標識管理,確保「生命通道」暢通,需要從阻斷「破窗效應」入手,加大治理力度,並形成長效機制。首先要嚴格執法,堅決對「破窗者」說不。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堵塞佔用消防車道,損壞、擠壓、圈佔消火栓等行為,消防救援總隊將會同相關部門依法進行督促整改。為此,要認真貫徹《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等規定,物業服務人員要瞪大眼睛,及時發現並勸阻第一個「破窗者」,消防等有部門及時跟進,依法處罰違法行為。

其次,要打好組合拳,合力治理消防車通道。發揮業委會、物管會等基層組織的作用,制定居民公約、業主公約,規範居民行為;引入「隨手拍」有獎舉報制度,調動市民參與監督的積極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再次,還需堵疏結合,清除「破窗」土壤。現實中,一些小區的消防車通道被私家車蠶食鯨吞的現象屢見不鮮。對此,除了要強化治理,還需針對小區車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的實際,確保物業管理區域內規劃用於停放車輛的車位、車庫,應當首先滿足業主的需要。同時深挖潛能,擴大車位供給。比如,在小區周邊設置臨時居住停車區;以錯峰停放的方式開放小區周邊單位的停車場供居民停車;建設地下、立體機械停車場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11月起,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在首批39家社區中創新試點開展「社區交警」服務機制,對社區道路進行專業規劃,解決停車難、擁堵等問題,取得了顯著成績。如朝陽區麥子店街道霞光裡社區「社區交警」劉超,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30號院門前主輔路出入口狹窄問題,協調路政施工單位清除出入口處的隔離帶,將主輔路出入口由4.5米拓寬為11.5米,徹底解決救援車輛進入的問題,消除了安全隱患,受到了廣大居民的普遍好評。

期待「社區交警」服務機制在更大範圍推廣開來,發揮專業優勢,助力解決居民停車難題,從源頭上消除消防車通道和消火栓治理中的「破窗效應」,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楊維立)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管理之道】企業管理中不可忽視的「破窗效應」
    企業中可能誘發 「破窗效應」的因素 「破窗效應」是關於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的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這種現象不僅在社會管理中經常出現,在企業管理中同樣要謹防「破窗效應」的發生。
  • 福州開展消防車通道專項整治 最高罰5萬元!
    你有沒有將車停消防車通道的經歷?如果有,趕緊把這壞毛病改了。  即日起至4月底,鼓樓區開展消防車通道專項整治。今天有11人因在消防車通道停車,收到消防部門的「罰單」。  17日上午,福州市鼓樓消防救援大隊聯合鼓樓交警大隊、轄區派出所以及街道、社區,對五鳳蘭庭小區內佔用消防車通道停車亂象,開展聯合整治行動。
  • 大興夜查消防車通道,勸離「攔路虎」12輛、拖走1輛
    12月9日晚,北京大興區消防救援支隊聯合區公安分局交通支隊、屬地街道、物業以及派出所組成聯合檢查組,集中開展消防車通道整治專項夜查。共檢查社區12個,發現佔用、堵塞消防車通道16處,拖離車輛1輛,勸離12輛,張貼違規佔用消防車通道告知單8份。
  • 襄都區、信都區這些小區佔用、堵塞消防車通道被曝光
    消防通道是生命通道,它是迅速撲救火災搶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減少火災損失的重要前提,不能隨便佔用,必須時刻保持暢通。如果消防通道被佔,將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重大隱患。
  • 第一扇破窗是什麼?《破窗效應》
    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破窗效應」。破窗效應破窗效應來自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於1969年進行的一項實驗。破窗效應以這項實驗為基礎,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 原來這就是:破窗效應
    但我今天想和各位分享心理學上的一個理論:破窗效應。這個理論與自律,與我們的成長,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甚至可以說,對於我們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1你混的不好,可能源於「破窗效應」先來看看什麼是「破窗效應」。
  • 原來就這是:破窗效應
    01 你混的不好,可能源於「破窗效應」。 這就是「破窗效應」: 起先原本只是一個小問題,但如果不及時修正,問題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繼而引發一系列更為嚴重的後果。 我之所以說這個理論和自律、成長有莫大的聯繫,原因就在此。
  • 墨菲定律之破窗效應: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後來看的東西多了,才發現破窗效應的應用遠遠不止在一個方面,我們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地方都有,比如我們在小區門口或者公園的草坪上隱隱約約的能看見一條人踩出來的路;(想起什麼了嗎?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關務人,請警惕破窗效應
    那麼就要請出我們今天的主角:「破窗效應」了以下為百度科普:美國的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了一個「破窗效應」理論,犯罪學家凱琳曾發現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樓,有一扇窗戶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戶與整座整潔美麗的大樓極不協調。不久,她又驚奇地發現:大樓上的那扇破窗戶不但沒有得到及時修繕,還多了幾個帶破玻璃的窗戶。
  • 職場效應之:毛毛蟲效應、飛輪效應、破窗效應
    毛毛蟲效應——打破慣性、爭取創新是什麼科學家通過研究,把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把盲目跟從習慣和思維慣性而做出反應導致失敗結果的現象稱為「毛毛蟲效應」。------------------------------------------------飛輪效應——前期的努力很難,但後期會很輕鬆是什麼為使靜止的飛輪轉動起來,一開始你必須使很大的力氣,飛輪轉得越來越快,達到某一臨界點後
  • 別讓「破窗效應」毀了你的人生!
    作者:Minniesweetie別讓「破窗效應」毀了你的人生!今天想要分享犯罪學上的一個理論,叫「破窗效應」。此理論認為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比起可怕的小破洞,更可怕是對待破洞的那種不以為意的心態,「環境早就髒了,我扔的這點兒垃圾根本起不到關鍵性作用」、「反正也不是我先這麼做的」其實,「錯了就是錯了,影響的大小並不能改變行為錯誤的本質,別人的錯誤更不會是證明你無錯的理由。」
  • 你不知道的人類難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應之:破窗效應
    這樣的現象,其實是「破窗效應」。什麼是「破窗效應」呢?「破窗效應」是指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會誘使人們仿效,甚至變本加厲。破窗效應的由來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從眾心理容易造成個人判斷失誤,也容易造成行為錯誤,跟風現象就成了「破窗效應」形成的原因之一。自我約束力不強從眾心理是受別人影響,而未從自我出發,自我約束力不強,自制力不強也是「破窗效應」產生的原因之一。
  • 破窗效應:破罐子就這麼摔了?
    破窗效應(英語: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該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James Q. Wilson)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並刊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
  • 管理學破窗效應:教你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
    新一天新知識,學管理、用管理,在分享中學習,在學習中分享! 說到發生的事情,在社會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一件事情的發生,他可能是往有利的方面發展,或者是往不利的方面發展。那麼當不利的問題發生的時候,我們怎樣去糾正和補救呢?那麼今天所了解的管理學定律——破窗效應,便是教你及時糾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的理論。
  • 郴州市北湖區一幼兒園因消防車通道被佔用受罰
    為切實加強消防車通道管理,有效解決佔用、堵塞、封閉消防車通道 " 老大難 " 問題,4 月 27 日,郴州北湖消防大隊開展打通 " 生命通道 " 集中攻堅行動,對轄區內消防車通道進行摸排整治。期間,大隊聯合轄區街道、社區、派出所等相關部門在開展檢查中發現,飛機坪社區小太陽幼兒園違規停放多輛校車,佔用消防車通道,消防車無法正常駛入。大隊執法人員當場進行了拍照取證,對幼兒園管理人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告知了其保持消防車通道暢通的重要性。
  • 教育慎防「破窗效應」,從小糾正孩子出現的缺點,才能健康成長
    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本文約1829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很多家長都會煩惱究竟應不應該阻止孩子的錯誤行為、應不應該糾正孩子出現的缺點。其實小易孩子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破窗效應」,孩子會因為「破窗效應」導致小缺點變成大缺點,逐漸偏離好的成長道路。那麼究竟「破窗效應」是什麼?家長的哪些做法會觸及孩子的「破窗效應」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一、什麼是破窗效應?
  • 消防通道測試:800米 消防車走了「20分鐘」
    消防車通道一般是指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消防人員實施滅火救援的通道,但如今很多小區消防車通道被佔用的現象頻頻出現,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隱患。 隨後,三亞市消防救援大隊監督人員又對部分小區開展消防安全檢查,發現部分小區內存在消防車通道兩側樹枝過長對消防車通道高度造成阻擋,有的存在私家車堵塞消防通道等現象,監督人員立即現場要求小區物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 破窗效應:它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
    你知道破窗效應嗎?大意是一塊玻璃被人打破了,後來就會有很多人繼續來砸這塊爛玻璃,直到它被砸得稀巴爛。其實,破窗效應在我們身邊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無所不在,破窗效應:它可以毀掉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這就是此文要剝離的話題。一個人只要攻擊他的對象越多,那麼另外的許多人只要遇到他,通常都會有想攻擊他的衝動。
  • 「破窗效應」家長們需了解!
    心理專家曾經提出過"破窗效應",並認為這可以極好地說明父母的態度對孩子未來所產生的影響力,如果想要孩子們越來越好,"破窗效應"家長需要了解一下。 破窗效應的含義: 簡單來說,破窗效應所指的就是如果展示給大家一扇被砸碎了的破窗,那麼其他人路過時,也有可能拿起石頭去砸那個窗,因為在人們的意識中,這個窗子就是破的,其他人進行傷害也無所謂。
  • 職場生存法則之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又稱破窗理論,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破窗效應1969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加州帕洛阿爾託的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紐約布朗克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