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發育所等在成人型糖尿病2型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保護機制研究中...

2021-01-20 瀟湘晨報

青少年發病的成人型糖尿病2型(GCK-MODY),也稱為MODY2,是由於葡萄糖激酶(GCK)基因突變導致的罕見遺傳病。除妊娠特殊時期外,多數GCK-MODY患者無須藥物治療。正確鑑別GCK-MODY和其他類型的糖尿病,可避免不必要的治療。GCK-MODY的臨床誤診率較高,基因檢測仍是診斷GCK-MODY的金標準,但技術和經濟限制使其無法大規模應用於臨床。因此,在基因檢測之前,開展良好的生物標誌物篩選有望提高GCK-MODY基因檢測的成本效益。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稅光厚研究組和北京協和醫院教授肖新華研究組,從脂質組學分析和相關蛋白水平入手,分析了105例受試者(42例非糖尿病對照組,30例GCK-MODY患者,33例T2D患者)的25類565種血脂進行全面定量。一組四種血清脂質組合在區分GCK-MODY和T2D患者方面表現出較好的性能,AUC為0.950,說明血脂可作為潛在的生物學標記物,為臨床早期識別GCK-MODY並實施基因檢測以進一步確診提供依據。在GCK-MODY患者中,攜帶GCK突變變異且PCp顯著升高的個體也表現出更高的HDLs。同時,在GCK-MODY中,分離到的高密度脂蛋白在超長鏈PUFA-PCs和PCps中局部升高。蛋白分析顯示,相對於T2D,GCK-MODY中HDL駐留的ATGL和CEPT1蛋白水平升高,它們是介導沿TAG-DAG-PC軸生成PC和PCp的關鍵步驟。該研究首次揭示了增強CEPT1和ATGL在高密度脂蛋白(HDLs)上的招募是GCK-MODY相關的動脈粥樣硬化保護機制的基礎。

2021年1月6日,相關研究成果以Localized increases in CEPT1 and ATGL elevate plasmalogen phosphatidylcholines in HDLs contributing to atheroprotective lipid profiles in hyperglycemic GCK-MODY為題,發表在Redox Biology上。稅光厚研究組客座科研人員Dr Lam Sin Man、遺傳發育所博士研究生曹明君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的資助。

GCK-MODY中HDL相對於T2D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作用的分子基礎示意

【來源: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及它的危害,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幾個有用藥物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動脈粥樣硬化到底是什麼它屬於哪一科的疾病呢以及它給我們身體帶來的危害有哪些另外會推薦一些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藥物。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由於脂質代謝失衡及富含脂質的泡沫細胞在動脈壁下沉積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是其發生、發展的重要病理生理機制之一。這裡說的炎症不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那種炎症,不發燒。
  • 研究表明:鐵過量會加劇動脈粥樣硬化
    在幾項針對人類和動物的研究中確實發現了鐵含量與疾病嚴重程度之間的相關性,但另一些研究則未能通過監測血清鐵蛋白或轉鐵蛋白飽和度,在人體鐵儲備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建立聯繫。因此,鐵是否發揮促動脈粥樣硬化作用,特別是非轉鐵蛋白結合鐵(NTBI)或組織鐵儲存是否影響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尚待考證。
  •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中醫如何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同濟醫生說】楊毅勇:中醫如何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同濟醫院:楊毅勇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由於脂肪、血栓、結締組織和碳酸鈣在血管內沉積所造成的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狀態。本病可能與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遺傳因素、年齡、肥胖等因素有關。
  • 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
    隨著醫學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得到一紙「腦動脈粥樣硬化」的診斷。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它和腦中風是什麼關係?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可以防治嗎?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累計大型肌彈力型(如主動脈)到中型肌彈力型(如冠狀動脈)動脈內膜的疾病。
  • 在動脈粥樣硬化中 平滑肌細胞變身可阻止動脈斑塊破裂
    為了保護他人而改變自己的身份,聽起來像是漫畫書裡的「義務警員(vigilantes)」才會做的事情,但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動脈壁上的一組細胞正是這樣做的。對於這些細胞而言,身份轉變發生在一種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的疾病中。當動脈被脂肪、膽固醇和分子顆粒堆積在一起而形成的斑塊堵塞時,這種疾病就發生了。
  • ALDH4A1是動脈粥樣硬化靶向抗原
    ALDH4A1是動脈粥樣硬化靶向抗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33:05 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Almudena R. Ramiro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這樣的健康運動方式,是對動脈粥樣硬化最好的「保健」
    ,可減少關節過分受力,對於保護關節有好處。運動禁忌動脈粥樣硬化併發症急性期應避免運動,以免發生嚴重併發症;禁忌做過分低頭彎腰動作和大幅度快速動作等。禁忌參照運動員的訓練方式和運動量。,容易發生急性型惡性高血壓。
  • 他汀類降膽固醇,抗炎、穩定和縮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保護心血管
    他汀類是目前常用的降血脂藥,及抗動脈粥樣硬化藥,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常見的他汀有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各自既有共性也有個性。2、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值和遷移,促進血管平滑肌細胞凋亡。3、減少動脈壁巨噬細胞和泡沫細胞的形成,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穩定和縮小。4、降低血漿C反應蛋白,減輕動脈粥樣硬化過程的炎性反應。
  • 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怎麼治?
    「顱內動脈狹窄、腦動脈粥樣硬化」,面對這些陌生的名詞,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意味著什麼?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腦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意思?動脈粥樣硬化是發生於大中型動脈的一種疾病,腦動脈粥樣硬化就是發生在大腦動脈的粥樣硬化,那麼,什麼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怎麼形成的?
  • Cell Metabol:科學家有望通過調節生物鐘來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疾病
    2018年6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生物鐘能夠控制機體中所有的重要功能,一天中體溫、血壓和某些酶類的釋放都會出現一些波動,這就是所謂的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近日,來自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的科學家們就通過研究首次闡明了晝夜節律對機體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血管疾病,最終會導致個體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
  •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什麼病?這個解釋,或許能讓你深入了解
    動脈粥樣硬化就是這樣一種性質,很多人初聽動脈粥樣硬化,估計是不太理解的。動脈知道,但是加上粥樣硬化是這該如理解?動脈粥樣硬化是什麼病?說名字少聽,但是起動脈粥樣硬化能帶來什麼疾病,估計大家就耳熟能詳了。心梗跟腦卒中患者的首要發病因素就屬動脈粥樣硬化,從這兩者的發病率來看,動脈粥樣硬化這種疾病可以說是很常見。
  • 世界心臟日:最新國際研究,1/3的2型糖友患有心血管疾病—新聞...
  • Science子刊:增加lncRNA SNHG12水平有望治療動脈粥樣硬化
    2020年2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中國中南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義大利烏爾比諾大學和瑞士洛桑聯邦高等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基因組中的「垃圾DNA」取得了一項潛在激動人心的新發現。人類基因組中大約75%的區域不會編碼蛋白,之前一度被視為垃圾DNA。
  • 糖尿病系列研究——關注糖尿病併發症
    本期「糖尿病併發症專題」圍繞糖尿病常見併發症中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展開研究,並就其產生的相關因素、預測指標進行分析,為臨床決策提供更多證據!本研究入選對象嚴格並除外了藥物、疾病、混雜因素對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影響,結果真實可靠,而且是對同一地區、相同管理模式下的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所得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分級的影響因素及提出的對策更具針對性,在此建議針對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分級的危險因素積極地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並早期糾正危險因素,以期延緩或逆轉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進展,減少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 只吃素食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動脈粥樣硬化究竟如何形成
    患者女,今年62歲,體檢中意外發現自己有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患者及其家屬都覺得不可思議。該患者常年堅持吃素,不沾葷腥,為什麼會查出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緩慢進行的疾病,就像家裡的水管用久了會產生水垢一樣,隨著年齡的增長,正常人的動脈上也會有斑塊產生,不必談斑色變。
  • 二型糖尿病胰島素 抵抗問題或被「逆轉」
    2020年12月30日,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王俊峰課題組對糖尿病候選藥物FGF21進行改造後製成「變體」——FGF21ss。糖尿病小鼠實驗結果表明,FGF21ss表現出更加優異的降血糖效果,且具有良好的成藥性,有望從根源上逆轉二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抵抗問題。
  • 糖尿病研究新發現——引發 2 型糖尿病的「根源」!
    2 型糖尿病是世界上最廣泛和最具破壞性的代謝紊亂症,以前只有 76 個位點被認知和研究。在非洲裔美國人口中發現這些位點很少,其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幾乎是歐洲裔美國人口的兩倍(19%VS10%)。分析包含 5,800 名 2 型糖尿病病例受試者和 9,691 名對照受試者的歐洲和非洲裔美國人樣本群體,顯示跨基因組的調控熱點的多個 2 型糖尿病基因位點。「沒有任何遺傳傾向疾病比 2 型糖尿病得到更詳細的研究。
  • 取出斑塊,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完全消退嗎?醫生一文詳細告訴您
    因此在現實生活之中,一提到動脈粥樣硬化,我們都會感到莫名的害怕。然而在害怕之餘,總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的血管存在斑塊,就如同日常生活中的下水道被異物堵塞一樣,是不是也可以將異物取出來就可以完全恢復了?那麼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來解開這個疑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怎麼形成的?我們的動脈是由三層組成,即:上皮細胞的外層、中間層和內層。
  •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食物最好別吃
    動脈粥樣硬化是很多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冠心病、腦萎縮、腦卒中和外周血管病等。全球每年約有2000萬人死於動脈粥樣硬化,此病多見於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飲食建議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已經成為了全民關注的健康問題,今天小匯將從生活中最常見、最離不開的飲食方面入手,教大家如何遠離動脈粥樣硬化,「吃」出健康好身體。
  • 為何「地平」類降壓藥,抗動脈粥樣硬化,保護腎功能,機制是什麼
    動脈中又以冠狀動脈較為敏感,能舒張大的輸送血管和小的阻力血管,增加冠脈流量及側支循環量,治療心絞痛有效。對腦血管也較敏感,尼莫地平舒張腦血管作用較強,能增加腦血流量。「地平類」藥也舒張外周血管,解除其痙攣,可用於治療外周血管痙攣性疾病,其中以硝苯地平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