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系列研究——關注糖尿病併發症

2020-12-18 騰訊網

近年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升高,預計204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將增至6.42億;糖尿病也是目前已知的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一旦發生相關併發症藥物治療很難逆轉,因此,儘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意義重大。本期「糖尿病併發症專題」圍繞糖尿病常見併發症中的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展開研究,並就其產生的相關因素、預測指標進行分析,為臨床決策提供更多證據!

【文獻來源】費秀文,董愛梅,郭曉蕙,等.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發生情況及其分級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6):652-657.

創新點:本研究採用Ewing試驗進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篩查,其所需設備簡單、操作方法簡便,是一種社區適宜的方法,能有效控制醫療成本。本研究入選對象嚴格並除外了藥物、疾病、混雜因素對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影響,結果真實可靠,而且是對同一地區、相同管理模式下的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所得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分級的影響因素及提出的對策更具針對性,在此建議針對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分級的危險因素積極地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並早期糾正危險因素,以期延緩或逆轉糖尿病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的進展,減少糖尿病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

主要結果: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OR=6.878,95%CI(3.003,15.753)〕、2型糖尿病病程〔OR=4.422,95%CI(2.048,9.546)〕、周圍神經病變〔OR=2.830,95%CI(1.315,6.090)〕是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CAN分級的影響因素(P

【文獻來源】吳藍雪,汪四虎,黃大祥,等.2型糖尿病並發痛性糖尿病神經病變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6):658-662.

主要結果: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T2DM病程〔OR=1.079,95%CI(1.003,1.160)〕、DR〔OR=7.524,95%CI(1.363,41.541)〕、DKD〔OR=3.547,95%CI(1.134,11.095)〕、FPG〔OR=1.831,95%CI(1.384,2.422)〕、HbA1c〔OR=2.468,95%CI(1.694,3.596)〕是T2DM並發PDN的影響因素(P

【文獻來源】韓孟冉,敖娜,王鶴,等.單核細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與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6):663-668.

主要結果:

Spearman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T2DM患者單核細胞(MHR)與體質指數(BMI)(rs=0.176,Ps=0.426,Ps=0.739,Ps=0.261,Ps=0.215,Ps=0.203,Ps=0.127,P=0.011)呈正相關,與總膽固醇(TC)(rs=-0.200,Ps=-0.630,Ps=-0.102,P=0.042)呈負相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齡〔OR=1.853,95%CI(1.398,2.456)〕、長病程〔OR=1.323,95%CI(1.002,1.746)〕、吸菸史〔OR=2.854,95%CI(1.440,5.658)〕、高血壓病史〔OR=2.116,95%CI(1.281,3.661)〕、MHR升高〔OR=1.777,95%CI(1.190,2.653)〕是T2DM患者發生下肢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P

【文獻來源】李黎,馮瀟宇,王敏華.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及降鈣素原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合併細菌感染的預測價值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6):669-673.

主要結果:

NLR、PCT單獨預測DKA患者合併細菌感染的ROC曲線下面積(AUC)分別為0.707〔95%CI(0.617,0.797)〕、0.715〔95%CI(0.624,0.805)〕,最佳截斷值分別為12.94、2.57 μg/L,靈敏度分別為59.4%、46.9%,特異度分別為76.2%、93.7%。採用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建立NLR聯合PCT檢測的回歸方程PRE(P):Ln〔P/(1-P)〕=-1.235+0.046×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NLR)+0.335×降鈣素原(PCT),使用該模型預測DKA患者合併細菌感染的AUC為0.761〔95%CI(0.680,0.843)〕,最佳截斷值為0.458,靈敏度為60.9%,特異度為82.5%。

END

相關焦點

  • 糖尿病併發症研究案例!幹細胞治療糖尿病腎病機制最新進展!
    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在中國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糖尿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後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的常規幹預方法是控制飲食、口服降糖藥物和使用外源性胰島素。然而,目前的傳統方法只能延緩疾病的進展,不能從根本上幹預糖尿病。
  • 糖尿病併發症的剋星——幹細胞
    糖尿病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近年來大量有關間充質幹細胞(MSCs)的研究為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但這個剋星讓併發症不再可怕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長期的高血糖狀態易誘發一系列的糖尿病併發症。 許多糖尿病併發症嚴重威脅著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它們會對糖尿病患者造成致殘、致畸等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
  • 糖尿病患者出現不明原因的腿疼,可能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肌梗死...
    後通過檢查診斷為:糖尿病肌梗死(diabetic muscle infarction,DMI)等。 很明顯,患者疼痛是DMI所致,糖尿病肌梗死(DMI)是一種少見且又常被誤診的糖尿病併發症。
  • 糖尿病的可怕慢性併發症之糖尿病足「一」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嚴重和治療費用最多的慢性併發症之一,是糖尿病非外傷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這個概念的最早提出是在1956 年。第二個發病原因是周圍血管病變,所以它同時也是一種血管併發症。那麼它的主要表現也可以從定義中了解到,包括足部的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的破壞。深層組織,包括肌肉和骨骼。
  • 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3種營養素,注意及時補充,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其中糖尿病深受人們關注,據美國糖尿病學會的調查數據來看,我國患糖尿病前期的概率就能高達50%。即便是18歲以上的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因為長期久坐不動、有糖尿病家族遺傳史、飲食不規律、熬夜等,也會成為下一個糖尿病患者。對於患上糖尿病的人,同樣不能放鬆警惕,後面還有糖尿病併發症在等著,希望大家能夠以身作則。
  • 有糖尿病的人,經常感覺肚子脹是為啥?醫生:是一種併發症的表現
    【醫生評析】 從張先生的症狀表現來看,發生糖尿病胃輕瘓的可能性非常大。這是糖尿病很常見的一種併發症,大約一半以上有糖尿病的人在糖尿病發生5年後就會出現,如果血糖長期控制不佳出現的會更早更嚴重,主要表現為飯後肚脹、噁心、嘔吐甚至上腹部疼痛等等。
  • 糖尿病患者食慾差、乏力,可能是得了糖尿病併發症,如何預防早知道
    為什麼「納差、乏力」會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糖尿病急性併發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預後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為糖尿病急性併發症,具有較高的致死性,故一旦發現需立即就醫。通過積極的藥物治療一般預後較好,但日後仍需要積極治療糖尿病。  如何預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患者及其家屬需要積極學習糖尿病相關知識,加強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認識。
  • 糖尿病有哪些併發症?這5種併發症很常見,要警惕
    糖尿病大家都很熟悉,患有糖尿病的人也越來越多,糖尿病不嚴重的時候,很多人認為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是隨著疾病的發展,不但會導致病情嚴重,還會導致一些併發症的出現。很多人自己也都知道,血糖控制好的話,可以更好的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疾病的發展,也不會給患者的身體帶來太大的危險。
  • 糖尿病是怎麼引起的?如何預防糖尿病?
    在日常生活當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在周圍還有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其實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什麼原因引發的糖尿病,都會有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做好預防糖尿病的工作。得了糖尿病怎麼辦,首先不要慌,中國糖尿病患者大約快有1億人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併發症。
  • 糖尿病致殘的三大併發症你了解多少?
    高血糖狀態是引發眾多併發症的根源在糖尿病慢性併發症中,有三種併發症雖算不上家喻戶曉,也能說是耳熟能詳。它們分別是:視網膜病變、腎病和神經病變,對糖友生活質量的影響非常嚴重,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嚴重降低了糖友的生活質量。
  • 避免糖尿病併發症,需要關注這三個指標
    很多患者對糖尿病感到恐懼,這是因為對於疾病缺乏了解,面對病情很多患者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減緩病情的進展,改善糖尿病症狀,避免出現糖尿病併發症,其實,對於糖尿病來說只要關注三個指標,控制好這三個血糖指標,就能夠擁有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品質。
  • 糖尿病不痛不癢,出現5種表現,或是併發症「報到」,別忽視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無法完全治癒,但可通過控制血糖水平,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主要是血管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會發生血管硬化,從而使微血管、小血管、大血管出現硬化,誘發不同的併發症。
  • 醫之傑:糖尿病真的能逆轉、停藥嗎?研究找到逆轉糖尿病的關鍵
    花費如此之巨,糖尿病人的身體狀況與生活質量卻不可逆的每況愈下:每年有 420 萬人,死於糖尿病或其併發症,相當於每8秒有1個人死於糖尿病。更可怕的是,三甲醫院名醫專家都會告訴你,糖尿病是不治之症,只能用藥加以控制。
  • 糖尿病8個常見併發症的聯合用藥方案
    糖尿病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慢性組織、器官的損害,從而出現各種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的多個器官組織。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消除併發症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
  • 糖尿病不痛不癢?但這五個跡象不可忽視,或是提醒併發症來襲
    糖尿病是慢性代謝疾病之一,以高血糖為主要的特徵。這種病目前無法治癒,只能通過治療控制血糖水平,防止併發症出現。糖尿病為什麼會出現併發症?因為糖尿病使血管長期保持高血糖的環境,這就使無論是微血管還是大血管都容易出現硬化的情況,從而引起各種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
  • 聯合國糖尿病日│手術治療糖尿病,靠譜嗎?
    ,12.8%的成年人有糖尿病,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心血管、視網膜、腎臟和神經病變等各種慢性併發症。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世界各地舉辦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動,旨在喚醒人們對糖尿病的關注。上海市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組織糖尿病領域的青年專家撰寫了系列科普文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抗糖路上,我們一起並肩同行,共同戰勝糖尿病!
  • 劉文華院長:得了糖尿病,多久會出現致命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最大威脅來自於併發症,糖尿病中晚期所產生的心腦血管病、腎病、糖尿病足和眼底病病變等多種慢性併發症是造成病人殘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是目前已知併發症最多的一種疾病。糖尿病發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發生一種併發症,且併發症一旦產生,治療難度極大。
  • 【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一糖尿病患者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對血糖控制能夠給予足夠重視,但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認知不足。糖尿病對全身器官系統產生持久損害,如皮膚、神經、腎臟、眼睛和血管等,產生相應的併發症。
  • 專家:糖尿病的早期併發症有很多,糖友了解幾個?
    糖尿病的可怕之處是糖尿病的併發症,患者一旦出現併發症,將會對患者產生全身性的嚴重影響。因此,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需要引起重視,每天都要觀察自己的身體,是否發生了一些變化,那麼是會發生哪些變化呢?我們接下來了解一下,都有哪些變化,也就是哪些糖尿病的早期併發症的症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