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2021-01-19 澎湃新聞

原創 朱小明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收錄於話題#糖尿病1#內分泌科4

劉先生,今年72歲,雙足有麻木感2年多,最近,因為右足第4趾出現潰瘍並逐漸變黑1周,來到華山醫院糖尿病足門診就診。醫生在詢問有無下肢麻木疼痛症狀,有無間歇性跛行、靜息痛症狀;觸診發現右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消失,完善周圍神經和血管初步評估後發現,他的右側下肢存在血管閉塞,於是收入院,做了下肢CTA 檢查顯示,劉先生雙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右側股淺動脈全程閉塞,膝下動脈閉塞。在醫院,經降糖、抗感染、換藥和開通血管治療後,劉先生的病情迅速好轉。

糖尿病患者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

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對血糖控制能夠給予足夠重視,但對於糖尿病併發症的嚴重程度認知不足。

糖尿病對全身器官系統產生持久損害,如皮膚、神經、腎臟、眼睛和血管等,產生相應的併發症。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在糖尿病患病後10年左右,將有30%~40%的患者至少會並發一種併發症,患糖尿病的時間越長,這些問題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其中,危害最嚴重的、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

由於糖尿病對神經、血管和免疫系統的破壞性影響,它可能對下肢和足部造成嚴重風險,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也是截肢的主要原因。對非糖尿病人來說,輕微的足部創傷和足部狀況是微不足道的,但在糖尿病患者中會迅速發展成為嚴重的問題,即使是看似輕微的足部擦傷也會被感染並導致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死亡。此外,血管和神經損傷也會導致足病患病風險顯著增加,因此,血糖管理、足部護理和足病的篩查對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糖尿病足的治療並非簡單的某一種疾病治療,而是涉及到多學科的綜合治療。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就診於內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等多個科室。對於複雜、嚴重的糖尿病足,需專業的、多學科聯合診治,以便給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意見。為此,華山醫院內分泌科專門開設「糖尿病足專病門診」,為患者提供一站式、便捷的診療服務。

糖尿病為什麼會導致糖尿病足?

糖尿病為什麼會導致糖尿病足呢?周圍神經病變、皮膚軟組織感染和血管病變是導致糖尿病足的三大病因。

1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對周圍神經的損害。在糖尿病神經病變中,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病變,佔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50%以上。周圍神經病變的症狀千差萬別,有的患者只感覺足部存在輕微的刺痛;有的患者卻感覺到嚴重的疼痛。但真正的危險卻是——什麼都感覺不到。如果足部感覺遲鈍或者麻木,就不容易感覺外界給足部帶來的傷害,輕微的損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2 下肢血管病變

血液給機體組織帶來營養、氧氣和抗感染細胞,以保持機體的健康。如果患者患有動脈硬化或存在吸菸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這些因素會降低血液循環的速度,那麼組織得到的血液就會減少,尤其是遠端的下肢和足部,進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腳部缺乏足夠的血液流動會導致疼痛、腳和腿抽筋、腫脹、皮膚發紅、皮膚乾燥、腳趾甲增厚等症狀,並不容易感受到外界給足部帶來的刺激。

糖尿病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病變給足部帶來雙重打擊。

3 糖尿病足感染

糖尿病神經病變使得感染的典型症狀——紅、熱、痛等都可能被掩蓋,特別是老年患者腳上的胼胝、紅腫、擦傷、水皰、皮裂、足癬、甲溝炎等,可能導致感染的蔓延,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儘早處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於免疫功能受損,可不出現全身的發熱。

一些患者的足底潰瘍在胼胝下面,對疼痛感知減弱,胼胝限制了潰瘍排膿,導致蜂窩織炎的發生,使得病情快速惡化,因此當出現胼胝或皮膚下滲出聚集水皰,或者胼胝或腳趾下顏色改變,乃至出現疼痛或不適,腫脹、發熱、紅斑等時,都需要引起警惕,這很可能是足部感染的徵兆。感染進一步蔓延,出現深部膿腫、骨髓炎、化膿性關節炎、筋膜炎等,預後不良。

糖尿病足專病門診可以做什麼?

就診對象

1、初診患者

詢問病史、足部體格檢查、足部儀器檢查、足部保護教育、必要時足部預防鞋墊定製。

2、確診患者

對於已有足部潰瘍患者,進行分類診療(輕者門診直接治療;中重者,安排住院、後續規範化流程救治)。

3、篩查患者

糖尿病病程長,出現下肢發涼、麻木、疼痛、間歇性跛行、乏力等症狀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門診篩查。

門診服務內容

1、門診換藥

糖尿病專科護士 對糖尿病足患者病情的記錄和門診換藥,包括各種糖尿病足部潰瘍的換藥拆線,小膿腫的切開引流,敷料更換和換藥指導。

糖尿病專科醫生 進行血糖管理,血管和神經病變評估,抗感染治療。

2、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篩查

周圍血管都卜勒血流圖+經皮氧分壓:可測定外周血管攜氧量、量化外周血管病變程度、確定適宜截肢部位,靜脈疾病中判斷組織缺氧程度。對診斷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具有重要價值;

ABI+PWV檢查:ABI指數是通過計算腳踝/上臂血壓比來檢測受測者是否患有下肢動脈阻塞的可能性;動脈波傳導速度(PWV),是指脈搏波在動脈內的傳導速度,能很好地反映大動脈的彈性,是評價動脈硬度的經典指標,該指標能反映動脈硬化的程度,是心血管疾病發生與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

下肢血管B超:明確患者下肢是否存在著血管畸形、動脈粥樣硬化、靜脈血栓、有無靜脈堵塞、靜脈曲張的嚴重程度及血管走行等情況。

下肢血管CTA:顯示血管有無狹窄、狹窄程度、有無動脈夾層形成、側支循環是否形成的情況。

3.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篩查

周圍神經病變篩查:觸覺,溫度覺,痛覺,震動覺,踝反射五項檢查綜合評測。震動感覺閾值(VPT)是評估由皮膚震動刺激引起的本體感覺通路的傳導信息定量感覺檢查的一種重要方法,一種準確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早期檢查方法。

肌電圖:肌電圖(EMG)檢查雙側正中神經、尺神經、腓總神經、脛神經的運動傳導速度及感覺傳導速度,是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最主要及常用的一種檢測方法,具有敏感性及特異性高的優勢及特點。

4、護理教育、敷料選擇和換藥治療指導

足部保護教育,內容可能包括足部清潔、足及鞋襪的檢查、鞋襪的選擇、趾甲修剪、足部異常情況的識別和處理。換藥指導和敷料選擇指導。


專家介紹

朱小明,醫學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擅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糖尿病足病的診治。

文 | 內分泌科 朱小明

原標題:《【看門診】遠離這個致命併發症!糖尿病足專病門診來幫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京專家在鄭州丨北京兒科專家曹冰燕在鄭州開設「糖尿病專病門診」!
    大河網訊 「幾天前聽說北京專家要來,提前預約掛號,在鄭州就能看上北京專家,這一趟跑得挺值!」近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門診,一名來自安陽的6歲患有1型糖尿病的「小糖寶」媽媽難掩激動。兒童糖尿病並不罕見,可以發生在各年齡段,其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規範的糖尿病管理和隨訪非常重要。
  • 昆明市延安醫院開設足踝外科專病門診和病區啦!
    足在中醫理論中也有著的「第二心臟」的美譽,對全身氣血流通有著重要的作用。  早上起來,下地行走的第一步非常痛……  「螺絲拐」扭了一哈,咋個好久都還又腫又疼……  這個大腳骨又難看,又不舒服,咋個整……  我家娃娃呢腳,看著咋個有點平……  這些問題去哪看呢?
  • 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開設20個專科專病門診
    最近,不少市民發現,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開設了專科專病門診,為患者找專家看病增添一條便捷的就醫通道。專科專病門診不但讓患者在就診前能明確掛號,而且在具體的診治過程中也更具針對性,提升患者就診體驗。  據了解,專科專病門診的開設,是響應國家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重要內容,是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圍繞「三名工程」(名院、名科、名醫)的又一項舉措,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為鏈條,全力打造「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醫」的特色診療模式。
  • 甘肅省中醫院「面癱病專病門診」舉辦公益義診
    省中醫院「面癱病專病門診」舉辦公益義診每日甘肅網6月19日訊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6月17日從甘肅省中醫院獲悉,為方便麵癱患者便捷就診,該院成立了「面癱病專病門診」,並於6月22日至24日舉行公益義診及健康講座系列活動,屆時廣大患者可來院諮詢、
  • 魚刺門診、音樂療法門診……南京醫院開設特色門診真暖心
    南京明基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是醫院的重點特色科室,夜間魚刺門診的開設,不僅方便許多晚間卡魚刺的患者及時就診,一些「高難度」的拔刺例如無法找到魚刺或者魚刺位置較偏,也可以在「夜間魚刺門診」完成。3、慢性創面修復門診慢性難愈性創面是指各種原因導致的皮膚軟組織損傷,經較長時間規範的臨床治療未能癒合且無明顯癒合傾向者。慢性創面是多種疾病自身發展的常見併發症。
  • 頸椎病、痛風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看過來!專病門診已經開診
    頸椎病、痛風病、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看過來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專病門診已經開診趕緊擴散周知!萎縮性胃炎專病門診 坐診專家甘淳主任中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江西省名中醫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現任江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
  • 快看!學院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運動康復門診本月開診!
    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運動健身 量身定做飲食計劃 特別針對 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等慢性病 進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 學院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慢病運動康復門診 本月已經正式開診啦~
  • 焦作市人民醫院成立膝關節階梯性治療專病門診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巖    本報訊為響應專科專病建設戰略規劃,實現精準醫療目標,焦作市人民醫院關節外科近日專門成立了以科主任吳若丹為首的膝關節階梯性治療團隊,並選派醫生姚鵬舉赴北京積水潭醫院矯形骨科進修學習,正式成立了膝關節階梯性治療專病門診。
  • 把骨頭「搬」個家,原本要截肢的糖尿病足病人恢復正常
    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通訊員 馮瑤)糖尿病足嚴重感染,多處求醫,被告知要截肢後,江蘇省中醫院骨科醫生用最新的骨頭「搬家」技術,結合術前術後中藥內服、外治,結果不但沒截肢反而恢復良好,行走如常人。現在的王先生逢人便說,真是遇上「再世華佗」了,否則他的後半生將因身體殘缺而陪伴終身。
  • 【看門診】心臟增大,是不是越跳越壯實?
    【看門診】心臟增大,是不是越跳越壯實?由於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如運動減少、飲食攝入過剩、工作壓力增加、肥胖等)→ 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明顯上升 → 人體的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加快,體內的神經內分泌調節、細胞功能等均發生異常 → 冠心病
  • 頭暈眩暈有新招,蘇州科技城醫院專病門診來了高科技→
    今年60出頭的張阿姨在老家眩暈快一周了吃了好多藥也沒見好轉正好兒子在科技城上班於是帶張阿姨來蘇州看病兒子打聽到蘇州科技城醫院神經內科有個吳毅傑專門治療頭暈、眩暈的於是周一掛了眩暈門診吳毅傑使用新武器為她治療經過十多分鐘的復位治療張阿姨的頭暈問題明顯改善吳毅傑再三關照有時候一次復位不一定除根第二天一定要到他的門診複診
  • 重慶最早的肺結節專病門診,專注於肺結節精準診療五年記
    近年來,重慶新橋醫院胸外科在主任戴紀剛教授的帶領下,專注於肺結節診治,在大重慶地區最早成立肺結節專病門診,並成立「中國胸外科聯盟重慶肺結節診療中心」與「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擁有獨立的門診手術室、手術病房、日間病房、隨訪門診、基礎實驗室等多個臨床與科研工作平臺,其強大的醫療團隊及護理團隊能更好的為肺結節患者排憂解難。
  •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足術後復發率高?可能是你沒做對這兩點!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一種很常見的併發症,對於人體健康危害非常大。 靠譜名醫拍攝團隊 鮑民教授表示:糖尿病足有幾個重點的因素,第一個就是血供的問題,脊椎電刺激主要解決的是血供的問題,糖尿病足主要是由於缺血造成的,血供的問題解決以後根本問題就解決了。 在這個基礎上一定要良好的控制血壓、一定要把局部的感染控制好。
  • 【專病門診】口腔美學修復,讓「口腔美」走近你我
    【專病門診】口腔美學修復,讓「口腔美」走近你我 2020-12-23 22: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市第一醫院開設「肌無力專病門診」,攜肌無力患者重返給「力...
    「肌無力專病門診」為方便重症肌無力及其他肌無力相關疾病患者的就診(可能出現的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手腳麻木疼痛等感覺異常,肌肉萎縮,肌肉跳動等),南京市第一醫院神經內科開設「肌無力專病門診」。主要診治:重症肌無力、運動神經元病(漸凍人)、周圍神經病及肌肉疾病。
  • 區中醫醫院開設胃炎萎縮腸化專病門診
    區中醫醫院開設胃炎萎縮腸化專病門診 2020-09-08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咱們的醫保,看門診的錢也能報銷了!
    全文叫《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雖然目前還只是意見稿,但不出意外的話,最終的版本跟這個徵求意見稿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動。 整個意見稿一共有五條內容,其中有三點是咱們最長能用到的,大家應該也最關注。
  • 春節蘇州各醫院門診安排來啦
    1月27日(初三)起,普通、專家門診照常進行,春節期間門診具體安排以當日掛牌為準。  蘇大附二院   蘇大附二院三香院區和滸關院區,春節假期(1月24日-30日)期間,普通門診正常開診,專病門診停診、多學科門診停診、高級門診停診,部分專家出診,現場掛號請以當日排班信息為準。
  • 【名單】石河子人民醫院最新門診慢性病名單
    公示期結束後,無異議,即可開始享受門診慢性病待遇。如以上公示人員不能正常享受待遇,可向參保人所屬社保分局醫保崗工作人員諮詢。投訴電話:0993-2069073  聯繫人:王龍   1、附件1:《2020年9-11月門診慢性病審批確認通過名單》   2、附件2:《八師石河子市各社保局分局醫保崗工作人員名單》 八師石河子市醫療保障局2020年12月16日2020年9-11門診慢性病人民醫院審批確認通過名單序號報送序號姓名身份證號慢病名稱申報年度覆審結果
  • 嶽陽膏方門診專家介紹
    心律失常、高血壓、冠心病等),結締組織病(風溼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膏方門診時間: 周二上午 沈依功 主任醫師 畢業於上海中醫大學,沈氏中醫第十九代嫡傳,中醫內科主任醫師,兼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常務委員。擅長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頭痛、高血壓病、糖尿病、胃腸病,腎病及其它疑難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