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新橋醫院胸外科成立於1952年,是國家重點學科、重慶市高校重點學科,是國內較早開展胸外科手術的科室之一。以食管外科、肺外科、重症肌無力外科治療及胸腔鏡外科為主攻方向,形成鮮明特色和國內領先優勢。近年來,重慶新橋醫院胸外科在主任戴紀剛教授的帶領下,專注於肺結節診治,在大重慶地區最早成立肺結節專病門診,並成立「中國胸外科聯盟重慶肺結節診療中心」與「新橋醫院肺磨玻璃結節診治中心」,擁有獨立的門診手術室、手術病房、日間病房、隨訪門診、基礎實驗室等多個臨床與科研工作平臺,其強大的醫療團隊及護理團隊能更好的為肺結節患者排憂解難。
新橋醫院胸外科主任戴紀剛教授
肺癌患者預後差,早診早治是關鍵
肺癌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並居第一的惡性腫瘤,肺癌患者整體5年生存率不超過15%。更加可悲的是,由於肺癌發病隱匿,患者往往不會出現明顯而特異的症狀,導致70%-80%的病人發現即到了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治癒的可能。如何早期發現肺癌,是肺癌防治的重中之重!肺結節中大約有10%-15%是早期肺癌,如果能在肺癌早期階段及時發現並積極治療,將會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術後生活質量。
戴紀剛教授團隊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於2015年申請成立了新橋醫院肺結節專病門診,其團隊還研究出一系列針對中國人群的隨訪、早期篩查、診斷和精準治療的策略,經他診斷的肺結節良惡性準確率可達到90%以上。近年來,新橋醫院胸外科肺結節專病門診接診患者5萬餘例,肺手術每年高達千餘臺。其中95%以上患者術後病理提示為I期肺癌或零期肺癌,經長期隨訪觀察,這些手術患者的治癒率高達98%以上。通過精細的術前、術中、術後管理,多數患者能在術後3天內出院,不影響術後的工作和生活。
業精於肺結節,戴紀剛教授榮膺2018年度中國好大夫榮譽
2019年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好大夫在線聯合發布的「2018年度好大夫」榜單揭曉。重慶陸軍軍醫大學附屬新橋醫院的戴紀剛教授光榮上榜,是西南地區唯一一位上榜的專家。近年來,戴紀剛教授團隊為推進早期肺癌的診治工作,積極開通網上診室,為全國患者提供肺結節診治諮詢達10萬餘次,並發表原創性科普文章1000餘篇,涉及疾病的診斷、治療、隨訪、預防等諸多方面,讓更多患者能聽到專家的聲音,能科學了解疾病,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戴教授親自撰寫發表科普文章200餘篇,在好大夫app及百度貼吧等網絡平臺接診患者超過5000例/年。針對肺結節提供個體化、精準化的診療建議和隨訪策略,使廣大患者少走了不少彎路,幫助其積極治療或安心隨訪。
精益求精,團隊核心能力不斷在進步
戴教授團隊在肺結節微創手術治療方面更是精益求精,提出了術前精準診斷和術中精準外科治療的理念,並付諸實踐以最小的創傷根治早期肺癌。術前通過開展人工智慧多維度診斷技術,將惡性肺結節的診斷準確率提高到了90%以上。同時「肺結節術前3D重建定位技術」、「薄層CT 3D重建手術路徑預先規劃技術」等黑科技為肺結節的精準微創手術治療提供了支持,在保證切緣足夠的同時,將肺結節通過最精確的方式切除。目前,科室已常規開展「單孔胸腔鏡下精準肺段、聯合肺段、聯合亞肺段切除技術」和「機器人輔助下肺段切除技術」等微創治療新術式,將患者的手術創傷大大減輕,並將肺功能的損失降到最低。
重慶肺結節診治中心全體醫護人員積極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砥礪奮進,大力實施技術創新,持續改進服務質量,堅決守護肺結節患者生命線,打造百姓信賴的現代化肺結節診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