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在順治、康熙、乾隆三代的領導下,達到了鼎盛時期,我國是當時世界上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底蘊豐厚,經濟發展也蒸蒸日上。曾有一次乾隆繼位,積攢了六千多萬銀幣,即使乾隆在位時如此失敗,仍有四千多萬銀幣,足以維持一國運轉,各方面開支,一點都不愁。
其結果是,乾隆一退位,清朝便走向衰落的階段,期間沒有出現過有功之臣,慢慢的外部戰爭和內部腐敗,消耗庫銀的速度如流水一般。一直到慈禧當政,形勢更糟,還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使全國陷入內亂,引起大國不滿,為此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清軍面對敵人的進攻,毫無抵抗之力,自得其樂,不久便在聯軍的窮追猛打之下敗北。接著是割地賠款,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階段,此後,國家陷入了長達一百多年的灰暗時期,出現了軍閥割據的局面,後來民國政府成立,直接推翻了大清王朝,宣告了幾千年封建制度的消亡。
許多人好奇,清末末年還剩多少錢?那時候袁世凱派人去清點,打開一看眾人都傻眼了,裡面只有10兩銀子,全部揮霍殆盡。由於國庫分為戶部庫和內府兩部分,財政支出的限制就不那麼嚴格了,像內府是皇室的財寶,所有錢都用於日常生活開支,不會用於其他方面,包括賑災、購置軍火、投入經濟發展等等。
因為有這麼多錢,已經壓根用不完,所以大部分的財政收入都花在了皇室身上,假如內府庫沒錢從戶部庫裡拿出來,慈禧過大壽的時候,原本用來買軍艦的錢都拿去給她過壽,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多少錢都不夠。隨後又加上賠償款,國庫還有存貨,這是不好的。
所以清王朝之所以衰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與統治者的無為有關,但凡慈禧能硬著頭皮取得一點結果都不會那麼慘,畢竟歷史上出現的女皇帝也都是比較血腥的,比如武則天。清王朝的滅亡也不盡然是壞事,因為格局的變化,造就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果讓清朝繼續發展,那將變成什麼樣子,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