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

2020-12-22 中國網漢..

中國網12月10日訊 2020年12月6日,「《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在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會議室成功舉辦。研討會由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北京曹雪芹學會《紅樓夢》研學基地承辦,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協辦,中國紅樓夢學會提供學術支持。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吸引了國內外60餘位專家學者及青年學子參加。

出席會議開幕儀式並致辭的有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任石亞洲教授,北京曹雪芹學會創會會長胡德平,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院院長鍾進文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王衛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劉明新教授。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戴慶廈教授、王建民教授,從文學、語言學、人類學等角度作了《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的主題報告。石亞洲副校長代表中央民族大學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的召開,積極推動《紅樓夢》的傳播,促進民族文學研究事業繁榮發展。胡德平會長的致辭從清代歷史、《紅樓夢》一書的文化跨越、中國民族工作的歷史價值方面,闡述了跨文化研究《紅樓夢》的重要意義。

本次會議,實現了「跨時空、跨語言、跨年齡」三個跨越,催生了豐富的學術成果。首先是「跨時空」的交流。

疫情原因,海外學者線上參會,專家們來自美國、韓國、德國、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與線下會議時差較大,學者們卻通過網際網路共聚一堂、共話一題,實現了學術交流在時間及空間上的跨越。美國芝加哥中北大學孫金愛教授,韓國紅樓夢學會會長、高麗大學崔溶澈教授,世界漢學研究會會長、德國漢學家吳漠汀,馬來亞大學紅樓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秀娟等學者作了發言。探討英、法翻譯傳播問題的還有李晶、周哲、劉蕊等學者。

其次是「跨語言」的研討。本次會議討論的《紅樓夢》譯本不僅包括外語譯本,如英語、韓語等,還包括多個民族語言的譯本,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錫伯文等。中國書店總編輯馬建農,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教授、蒙古族學者陳崗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蒙古族學者莎日娜,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維吾爾族學者艾爾肯、哈薩克族學者娜斯拉·阿依拖拉,以及彝族學者劉正發教授分享了論文和體會。與會學者參觀了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紅樓夢》版本文獻展」,其中七種少數民族語言譯本,引起了參會學者的興趣。

最後是「跨年齡」的溝通。從耄耋之年的資深學者到剛步入學術領域的青年學子,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出席會議的還有,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烏仁圖雅、文學院副教授安靜等學者,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葉楚炎在線上參與了青年論壇的點評。

會議由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曹雪芹研究》副主編位靈芝、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紅樓夢學刊》編審陶瑋、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黃鳴分別進行了海外傳播、多民族傳播論題及青年論壇的小組總結。最後,由本次會議的召集者,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曹雪芹學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曹立波教授進行會議總結。曹老師表示,《紅樓夢》跨文化研討會的成功召開為新時代紅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她對參會的領導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並預祝會上分享的研究成果早日刊行!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高度評價本次研討會,認為此次會議有四個特點:《紅樓夢》跨文化研討的立意好;邀請的專家層次高;發言內容信息大、質量好;對之後的《紅樓夢》研究有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中央民族大學舉辦「《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 - China.org.cn
    中國網12月10日訊 2020年12月6日,「《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在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會議室成功舉辦。研討會由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北京曹雪芹學會《紅樓夢》研學基地承辦,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協辦,中國紅樓夢學會提供學術支持。
  • 東北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召開
    會議開幕式由中國民族學學會秘書長、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中央民族大學祁進玉教授主持。此次研討會有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廈門大學、安徽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內蒙古大學、黑龍江省社科院、吉林省社科院、東北師範大學、吉林師範大學、長春師範大學、大連民族大學、魯迅美術學院、大連大學、大連工業大學等全國27所高校、研究機構和協會的6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東北及其他地區民族文化與設計藝術史相關內容,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做了精彩的主題發言。
  • 2020年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會暨傳統舞蹈文化的當代實踐性研究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0年12月7日,由北京舞蹈學院科研處、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主辦的2020年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年會暨傳統舞蹈文化的當代實踐性研究研討會,在北京舞蹈學院黑匣子成功舉辦。來自海內外百餘名專家學者和師生通過線下和線上方式參會。大會由北京舞蹈學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高度教授主持。
  • 聚焦|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舉行揭牌儀式
    11月27-28日,由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主辦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掛牌儀式暨紀念費孝通、林耀華先生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
  • 同濟大學「『中國學派』動畫藝術本體研究」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
    同濟大學「『中國學派』動畫藝術本體研究」線上研討會成功舉辦 來源:藝術與傳媒學院   時間:2020-07-01  瀏覽:
  • 菲律賓中央大學舉辦網絡研討會,以提高在線教學的整體質量|一兮
    自疫情爆發以來,菲律賓中央大學(Central Philippine University)針對國外學生專門開設了網課,為了讓同學們在網課中有更好的體驗,收穫更多的知識,菲律賓中央大學開展了一系列與網課有關的會議,以便提高在線教育的整體水平。
  • 臺灣「中央大學」成立「香港研究中心」
    新華網臺北4月23日電 記者獲悉,臺灣「中央大學
  • 暨南大學、臺北教育大學舉辦研究生華文教學研討會
    暨南大學、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生華文教學研討會暨教學工作坊6月2-6日在暨南大學華文學院舉辦。6月4日,兩校研究生在學院辦公樓411舉行華文教學研討會。臺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語文與創作學系周美慧主任等師生9人和我院30多位師生參加了本次研討會。邵宜院長致辭,歡迎遠道而來的臺灣同仁們,並闡發了舉辦本次交流活動的意義。周美慧主任代表臺北教育大學致辭表示感謝,並發表感言。我院曾毅平副院長介紹了兩校研究生交流活動的緣起和活動安排。4日的研討會的形式包括教師學術報告、兩岸研究生論文宣讀及討論、教師點評等。
  •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紀念命名組建七十周年學術...
    為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七十周年,總結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歷史經驗,增強高校師生建設世界一流高校的動力和使命感,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壇2020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承辦。
  • ...發展論壇暨新型全球化與民族地區自貿區建設研討會在北部灣大學...
    2020年年會,並與廣西北部灣大學共同舉辦第二屆中國北部灣發展論壇暨新型全球化與民族地區自貿區建設研討會。毛麗婷攝會議上,北部灣大學副校長黃鵠,欽州市政協副主席葉莉梅,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李曦輝先後致辭,北部灣大學黨委副書記、欽州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北部灣發展專業委員會主任陳錦山主持。隨後,舉行了北部灣發展研究成果發布會。
  • 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11月3-4日,第五屆翻譯認知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屆研討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MTI教育中心和澳門大學翻譯傳譯認知研究中心主辦。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應用語言和跨文化研究學院博士莎倫∙奧布萊恩(Sharon O』Brien)探討了不同的個人行為對翻譯和譯後編輯的影響。
  • 新時代巴蔓子精神傳承研討會召開 校地合作推進民族史學研究
    利川巴蔓子雕塑(周洵 攝)日前,新時代巴蔓子精神研究暨利川市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中南民族大學巴蔓子課題研究組公布最新權威研究成果。巴蔓子是中華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巴蔓子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弘揚和傳承利用好巴蔓子忠勇剛烈、以身許國的愛國主義精神,推動傳統文化保護傳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巴人的後裔,利川人也提煉出「開放包容、誠實守信、勇於擔當、敢為人先」的十六字精神,其主要內容與巴蔓子精神一脈相承。正是這種勇武仗義的民族性格和頑強進取的民族精神,才造就了一個富有個性的山地民族。
  • 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北服開講
    12月19日,北京服裝學院舉辦了「2020中華民族服飾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 海南舉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為國人提供了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以及最終的精神歸宿。海南傳統文化大講堂舉辦了多場講座,收穫了大量的「文化粉絲」。2020年12月6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研討會在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海南海世界貝殼文化博物館舉行。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舉辦第二屆歷城歷史文化研究與傳承研討會
    12月16日下午,為進一步推動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歷史文化研究、傳承發展,助力「文化歷城」建設,歷城區人大常委會在唐冶百花汀酒店舉辦了第二屆歷城歷史文化研究與傳承研討會暨《歷城歷史文化叢書》首發式活動,濟南出版社編審侯琪、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譚景玉等十餘位在歷史文化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專家齊聚交流
  • 「技術、媒介與人文:跨學科研究範式多元轉型」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4—6日,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與首都師範大學跨文化跨媒介研究中心舉辦的「技術、媒介與人文:跨學科研究範式多元轉型」學術研討會在京召開。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博導宋旭紅教授做了《人文學科如何在人工智慧時代發揮建設作用?》的發言。面對正在到來的、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時代,她認為人文學科不僅應該藉助新科技更新自身的研究範式,更應該利用自身優勢為飛速發展的技術保駕護航,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
  • 首屆香山革命精神與歷史文化理論研討會在京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見習記者 梅瀟予)9月11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山革命紀念地一周年前夕,在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指導下,香山革命紀念地舉辦了「為新中國奠基為新時代鑄魂——首屆香山革命精神與歷史文化理論研討會」。
  • 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清華大學-萊斯大學人力資本與可持續創新研究中心舉辦線上學術研討會
    清華大學-萊斯大學人力資本與可持續創新研究中心舉辦線上學術研討會 2020-12-20 0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大同召開
    研討會現場 (圖片源自山西省文物局)日前,由山西省政府、北京大學聯合主辦,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政府、中國文物報社、山西大學、雲岡石窟研究院承辦的「雲岡石窟、北魏平城與民族融合學術研討會」在大同召開,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賀信,省委常委、大同市委書記張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