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10日訊 2020年12月6日,「《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研討會」在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會議室成功舉辦。研討會由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辦,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北京曹雪芹學會《紅樓夢》研學基地承辦,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協辦,中國紅樓夢學會提供學術支持。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吸引了國內外60餘位專家學者及青年學子參加。
出席會議開幕儀式並致辭的有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中國語言文學學部主任石亞洲教授,北京曹雪芹學會創會會長胡德平,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院院長鍾進文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院長王衛華教授,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劉明新教授。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研究員、中央民族大學戴慶廈教授、王建民教授,從文學、語言學、人類學等角度作了《紅樓夢》跨文化研究的主題報告。石亞洲副校長代表中央民族大學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的召開,積極推動《紅樓夢》的傳播,促進民族文學研究事業繁榮發展。胡德平會長的致辭從清代歷史、《紅樓夢》一書的文化跨越、中國民族工作的歷史價值方面,闡述了跨文化研究《紅樓夢》的重要意義。
本次會議,實現了「跨時空、跨語言、跨年齡」三個跨越,催生了豐富的學術成果。首先是「跨時空」的交流。
疫情原因,海外學者線上參會,專家們來自美國、韓國、德國、法國、馬來西亞等國家,與線下會議時差較大,學者們卻通過網際網路共聚一堂、共話一題,實現了學術交流在時間及空間上的跨越。美國芝加哥中北大學孫金愛教授,韓國紅樓夢學會會長、高麗大學崔溶澈教授,世界漢學研究會會長、德國漢學家吳漠汀,馬來亞大學紅樓夢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秀娟等學者作了發言。探討英、法翻譯傳播問題的還有李晶、周哲、劉蕊等學者。
其次是「跨語言」的研討。本次會議討論的《紅樓夢》譯本不僅包括外語譯本,如英語、韓語等,還包括多個民族語言的譯本,如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錫伯文等。中國書店總編輯馬建農,北京大學東方文學研究中心教授、蒙古族學者陳崗龍,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蒙古族學者莎日娜,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維吾爾族學者艾爾肯、哈薩克族學者娜斯拉·阿依拖拉,以及彝族學者劉正發教授分享了論文和體會。與會學者參觀了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紅樓夢》版本文獻展」,其中七種少數民族語言譯本,引起了參會學者的興趣。
最後是「跨年齡」的溝通。從耄耋之年的資深學者到剛步入學術領域的青年學子,可謂「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出席會議的還有,北京市海澱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黃英、《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烏仁圖雅、文學院副教授安靜等學者,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葉楚炎在線上參與了青年論壇的點評。
會議由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曹雪芹研究》副主編位靈芝、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紅樓夢學刊》編審陶瑋、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黃鳴分別進行了海外傳播、多民族傳播論題及青年論壇的小組總結。最後,由本次會議的召集者,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曹雪芹學會副會長、中央民族大學文學院曹立波教授進行會議總結。曹老師表示,《紅樓夢》跨文化研討會的成功召開為新時代紅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她對參會的領導專家表示衷心感謝,並預祝會上分享的研究成果早日刊行!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高度評價本次研討會,認為此次會議有四個特點:《紅樓夢》跨文化研討的立意好;邀請的專家層次高;發言內容信息大、質量好;對之後的《紅樓夢》研究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