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巴黎聖母院大火,很多人在社交媒體上懷念它,諸多類似於「塔尖倒塌,玫瑰花窗損毀,800年歷史灰飛煙滅,一場人類文明的浩劫」的句子,不知是筆者膚淺的緣故,雖然我也覺得惋惜,但是還遠遠達不到社交媒體悲慟的地步,萬物皆有定數,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人能做到的部分做好,剩餘的部分交給上帝吧。
然而巴黎聖母院大火,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聖母院如何如何,我想到的是那個讓聖母院名聲大噪的男人——雨果。提起雨果,大多數人都會想起代表作品《巴黎聖母院》,想起敲鐘人卡西莫多與吉普賽姑娘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筆者卻想起雨果一生放蕩不羈,尋花問柳,C盡法蘭西多情女人,性慾極強的他在70多歲的遲暮之年還搞上了20多歲的女演員,大作《巴黎聖母院》出來之後,雨果名聲大震,從此開始了自己一生C粉之路。
「一旦獻身於藝術,一個人就再也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樣生活了。」這句話是給雨果最好的辯護,在偉大與崇高背後,每個人都顯得那麼的平凡和庸俗,世人眼中的雨果著作等身,正義凜然,真實的雨果男歡女愛,私生活放縱接近於無恥,他曾經說過:「講話使我費力,做一次講演等於做愛三次。」
細觀雨果的狩獵歷程可以知道,在失去對妻子阿黛爾的興趣之後,他看上了風騷女演員朱麗葉,這是個標準的法國女人,胴體豐滿,肌膚雪白,堅挺高聳,完全符合雨果的胃口,她被雨果稱為「神聖的夜晚」。之後,雨果在才華buff加持下,很多金髮女郎被依次拿下,如多奈,如萊奧妮…….
坐擁名利場,睡在溫柔鄉是男人的夢想,雨果他都實現了,社會桃色新聞並沒有讓雨果收斂,反而愈發愈烈,勾搭各種階層的女子,以此為樂,比起激情的性愛,道德的批判顯得多麼的蒼白無力。
在現在社會主流價值觀看來,雨果是個不折不扣的玩弄女性的性癮君子,但問題是,他並沒有強迫那些女人,而是處於雙方自願。雨果一面在作品中謳歌神聖的愛情,一面勾搭女人發洩獸慾,靈魂和肉體的分開著實天才。
即便發生了這麼多桃色事情,但,那又怎麼樣呢?法國愛雨果,巴黎愛雨果。雨果去世,幾十萬人為他送行,世人依舊覺得他是一個大師。
如此人性,試問誰能真正表裡如一?這才是真正的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