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歌運動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臺灣民歌運動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
2015-06-07 19:37: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6月7日電 題:臺灣民歌運動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

  中新社記者 鄭巧 黃少華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歌手齊豫的一曲《橄欖樹》,將6日晚在臺北舉辦的「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推向高潮。逾萬名現場觀眾情不自禁跟著哼唱,氣氛溫馨而熱烈。

  40年前的6月6日,楊弦與胡德夫二人在臺北中山堂舉辦了一場新作發布會暨「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會上推出的以詩人余光中《鄉愁四韻》為代表的幾首新作品被收錄於楊弦的首張專輯《中國現代民歌集》中,正式標誌著臺灣民歌運動的開啟。此後,臺灣流行音樂逐漸風靡華人世界,影響深遠。

  有「民歌之母」之稱的陶曉清曾給「民歌」下過一個寬泛的定義:只要唱歌的人是發自真心地唱自己的歌,走下舞臺的歌者和臺下的人能坐在一起享受音樂,他們唱的歌就可以被稱作是民歌。童年追憶、校園情懷、鄉愁尋根等主題,在這場運動中贏得很多聽眾。

  6日晚,逾萬名觀眾齊聚臺北小巨蛋,參加「十年一次的民歌同學會」。大屏幕上隨機出現的觀眾,以中年人居多,他們跟著《童年》、《外婆澎湖灣》、《龍的傳人》和《蘭花草》等經典旋律一起合唱,興致高昂。

  這場集體懷舊活動持續了逾五個小時。包括齊豫、李宗盛、胡德夫、楊弦在內的68位歌手一一登臺。他們大都已不再年輕,聲音卻仍打動人心。為了參與這場聚會,有些人還特意從舊金山、洛杉磯等地飛回臺灣。有歌手在演唱會上說,「很多人聽著民歌長大,現在讓我們一起老去」。

  在民歌風潮中,很多年輕人只要有一把吉他在手,就能隨時隨地自彈自唱。「吉他」也成為當晚演唱會的重要元素,除用於演奏外,舞臺即由四把「吉他」造型組合而成。當聽到「有練過吉他的請鼓掌時」,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有觀眾聽完演唱會後在社交網絡上分享道,「用五個多小時回味自己的青春歲月。我們的學校生活充滿歌聲,小學六年級就開始迷民歌跑去學吉他,今天(演唱會)的歌曲我不會唱的不超過5首。」

  歌手王力宏曾翻唱他表叔李建復演唱的歌曲《龍的傳人》,引起很大反響。王力宏在為「民歌40」演唱會錄製的VCR中說,民歌運動中那種無拘無束的創作風氣,直到現在都深深影響著他。

  除6月5日、6日在臺北小巨蛋(體育館)連演兩場外,「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將於7日晚移師南臺灣,在高雄巨蛋上演。除了舉辦民歌相關展覽、出版紀念書籍外,民歌紀錄片也將於今年年底上映,讓民眾完整重溫這些年民歌帶來的影響。(完)

相關焦點

  • 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臺北場
    活動詳情每10年壹次的民歌盛會,從「民歌20」到「民歌30」再到百花齊放的「民歌40」,錯過這次,下壹次就要等到2025年!唱自己的歌回望臺灣民歌四十年 1975年6月6日,楊弦和胡德夫二人在臺北中山堂舉辦了新作發布會暨「中國現代民歌之夜」演唱會,「現代民歌運動」正式拉開帷幕。
  • 再唱一段思想起
    照例十年一盛會,演唱會的宣傳文案是這樣寫的:時光荏苒 歲月如梭當年 青澀年華的酸甜滋味轉眼間 卻成為 心目中最重要的回憶掬一把歲月的音符 唱一首校園的民歌金韻獎 民謠風 大學城創作歌謠無怨的青春 被遺忘的時光唱自己的歌 唱一段思想起 …1975年,先總統 蔣公逝世
  • 音樂故事 | 再唱一段思想起
    月琴演唱:鄭怡作詞:賴西安作曲:蘇來再唱一段思想起
  • 臺灣現代民歌40年:這段思想起,直唱得人心醉
    齊豫《橄欖樹》專輯封面  「唱一段思想起(流傳於臺灣省南部恆春半島地區的民謠),唱一段唐山謠,走不盡的坎坷路,恰如祖先的步履……」近日,在由廣西師大出版社「理想國」主辦的「那些留在心底的旋律——臺灣民歌40年系列放映交流」活動中,一首質樸卻銳利的《月琴》,仿佛將人們的思緒重新牽引回那個純真而夢幻的年代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資料圖片   「給我一張鏗鏗的吉他 一肩風裡飄飄的長髮 ……我是一個民歌手 歲月牽得多長 歌就牽得多長……」2015,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0年。從年初到歲末,從臺北、高雄、臺中,到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出現在一個個紀念活動現場,回望臺灣民歌的斑駁背影、致敬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輝歲月,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浪漫的事」。
  • 專訪臺灣「民歌之母」陶曉清:民歌運動讓創作者被看見
    從1970年代中期開始,在臺灣的年輕人尤其是學生中興起一股自己寫歌自己唱的「民歌」風潮,楊弦、李雙澤、胡德夫、李泰祥、侯德健、李建復等歌手在當時被西洋音樂佔據的樂壇上唱出「自己的歌」,帶動了一股熱潮,也孕育了後來臺灣地區華語流行樂的黃金時期。如今,「民歌」的時代雖已遠去,但《橄欖樹》、《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等歌曲仍在傳唱。
  • 民歌是一封時代的情書
    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實習生 杜君 2015年6月5日至7日,華人音樂界的一場盛事在臺灣舉行,臺灣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接連三個晚上在臺北小巨蛋和高雄舉行。2016年11月19日,「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將在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體育館開唱。這是「臺灣民歌40」第一次大規模登陸內地,將有近30組歌手參與演出。
  • 「民歌40」旋律不散
    深圳晚報訊(記者 趙偉君) 1995年,2005年,2015年,十載一聚,聽一次少一次的演唱會,真的就只有讓臺灣重磅音樂人傾巢而出的「再唱一段思想起」民歌系列了。因為以10年為節點,所以「誰也無法預料10年後的『民歌50』有誰在」。好在這趟滿載情懷的民歌列車終於駛來內地,深圳作為首站,11月19日,將延續去年6月在臺北和高雄小巨蛋的精彩。
  • "民歌40"臺北開唱 李宗盛等68位歌手唱響小巨蛋
    每10年一次的民歌同學會,在2015年邁入第4回。「民歌40 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臺北小巨蛋開唱,李宗盛等登臺。2015年是民歌運動40年,今年除了從5月跨到6月的臺北高雄2地民歌相關資料特展、結合民歌與文化議題的小型講座、紀念書籍出版與下半年在院線上映的紀錄片…等等橫跨近一整年的活動,最受矚目的重頭戲就是6月5日、6日在臺北小巨蛋與6月7日在高雄巨蛋的《民歌40  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民歌40  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自2015年1月8日辦完記者會後立刻掀起搶購熱潮。
  • 臺校園民歌紀念活動開跑 將推旅行團方便大陸歌迷
    原標題:臺校園民歌紀念活動開跑 將推旅行團方便大陸歌迷  臺灣紀念民歌40年系列活動8日在臺北正式開跑,重頭戲為李宗盛、齊豫、萬芳等參演的演唱會。為方便大陸歌迷一飽耳福、共襄盛舉,主辦方將與臺灣旅行業者合作推出「大陸遊客民歌臺灣行」專題旅行團。
  • 臺灣民歌四十年:從憤怒到和解_思想市場_澎湃新聞-The Paper
    《四十年》海報一晃眼又是十幾年,「再唱一段思想起」民歌40年如期而至,不只在臺灣,亦赴大陸巡演,並奉獻一部描繪民歌發展歷程的紀錄片《四十年》以饗觀眾,導演侯季然表示,電影題目去掉「民歌」二字,是有意把重點落在時光流轉,關注這段不短的光陰。
  • 臺灣民歌30年·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臺灣民歌30年——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2005.7】向李泰祥、楊鉉、胡德夫、葉佳修、侯德健、梁弘志們致敬,向在20世紀70、80、90年代和2000年代堅持夢想、創作和歌唱的民歌手們致敬"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是臺灣民歌30年的紀念盛演,於2005年7月在臺北國父紀念館大會堂舉辦,近4小時、40首歌曲的民歌懷舊盛演。
  • 韋禮安:民歌曾見證 父母的美好愛情
    去年,「民歌40年——再唱一段思想起」的演唱會在臺灣多城上演,勾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鄉愁,許多人專程飛到臺灣去看。今年11月19日,「臺灣民歌40周年」演唱會將在深圳灣體育館「春繭」開唱。老一輩如齊豫、潘越雲、李建復、胡德夫、萬芳,新生代如陳綺貞、韋禮安等近30位臺灣民歌音樂人將共同登臺,以歌聲與故事帶人重溫臺灣民歌的美好時代。
  • 民歌30年(民歌嘉年華)永遠的未央歌演唱會
    十五年前的臺灣民歌演唱會,我一口氣看完,真過癮!好懷念讀書時青春年華,民歌30年幫我記錄了成長的青澀!棒透啦!當時創作多首經典民歌的李泰祥大師亦參加這場盛會,如今他已離世,下個" 民歌40 年" ,原唱民歌手們又有多少能出席呢? 看著白髮蒼蒼的歌手們,在臺上高聲唱著他們年輕時的青春曲,難免讓人低嘆: 時不我予。 唯有等待下一代傳唱吧!
  • 臺灣「民歌41」5月份在臺北、臺中、高雄登場
    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圖為去年「民歌40高峰會」領軍者,今年發起「民歌41」的施孝榮在記者會上演唱。 陳悅 攝    臺灣「民歌41高峰會」1月25日舉行記者會正式「開跑」。14位臺灣「校園民歌」時代著名歌手將在5月份的三場演出中登場。以《野百合也有春天》、《天天天藍》等聞名華語樂壇的潘越雲今年也在演出陣容中。
  • 「民歌40」深圳站精彩現場回顧(大量私照,多圖預警)
    11月19日 晚 10點40分「一條日光的大道上我奔走在日光的大道上」伴隨著最後一首《一條日光大道》的音符休止,「民歌40」深圳站完美謝幕!場館裡飄著金色的飛絮和一片歡聲笑語,在場的民歌手們一個搭著一個人的肩膀,象徵著民歌的列車,這列車將會繼續開到哪?上海?北京?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能肯定的是,它將會一直開下去….直到民歌50、60、70…..
  • 民歌嘉年華會 永遠的未央歌
    偈鄭愁予 詩 / 王海玲 唱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地球你不需留我這土地我一方來將八方離去 。2005年7月2日,由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主辦的「民歌三十年」紀念系列演唱會的最後一場,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落幕。1975年6月6日,楊弦在臺灣中山堂舉辦個人演唱會,發表8首民歌作品,影響了整個華語音樂的「民歌運動」由此開始。
  • 臺灣民歌四十年:潮起潮落 不忘初心
    資料圖片   「給我一張鏗鏗的吉他 一肩風裡飄飄的長發 ……我是一個民歌手 歲月牽得多長 歌就牽得多長……」2015,臺灣民歌運動興起40年。從年初到歲末,從臺北、高雄、臺中,到北京、上海、武漢、廣州……出現在一個個紀念活動現場,回望臺灣民歌的斑駁背影、致敬華語流行音樂的光輝歲月,是兩岸文化交流「最浪漫的事」。
  •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民歌42高峰會」再唱經典 冀兩岸創作歌手面對面交流  【解說】5月24日,「民歌42高峰會」在臺北舉行記者會,施孝榮、王夢麟等13名歌手到場,並現場彈奏起用臺灣相思木特製的吉他,為27日、28日在高雄和臺北開唱的「民歌42」造勢。
  • 恆春鄉愁 《臺灣音畫》第四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