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7日電 朝鮮外務省美國局局長權正根7日發表談話,再次明確表示朝鮮無意與美國坐到一起對話。這已經是一周以來,朝鮮高層官員第二次拒絕再次舉行朝美首腦會談。
2019年2月27日,在越南首都河內,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右)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新華社/美聯
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國副國務卿、朝鮮政策特別代表史蒂芬·比根開啟對韓國和日本訪問之際,朝鮮如此強硬表態的真正目的恐是「以壓促談」,敦促美方採取實質性舉措,切實回應朝方關切。
「無意與美國人坐到一起」
朝中社當天援引權正根的談話報導,針對不合時宜的「朝美首腦會談論」,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崔善姬日前發表談話,表明了立場。權正根說,「我們再次明確表示,無意與美國人坐到一起」。
他敦促韓國不要再插手朝鮮事務,否則只會讓朝美關係更加複雜,並使朝韓關係每況愈下。
2019年6月30日,在板門店韓方一側,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中)、美國總統川普(左)和韓國總統文在寅共同會面。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崔善姬4日發表談話表示,朝美對話只不過是美國處理政治危機的工具,朝鮮沒有必要再與美方坐到一起舉行面對面對話。
美國國務院6日發表聲明說,比根定於7日至10日訪問韓國和日本,討論朝鮮半島局勢,「為實現朝鮮最終、完全、可驗證地棄核加強合作」。
比根6月29日曾在華盛頓舉行的視頻會議上表示,朝美外交大門依然敞開。韓國總統文在寅次日表示,韓方將全力以赴,爭取在美國大選前再次促成朝美面對面對話。
意圖是「以壓促談」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俊生指出,從朝鮮立場看,一方面,朝鮮的強硬表態再次顯示出其對美方一直以來的強烈不滿。
另一方面,出於加強國內經濟建設的考慮,朝鮮又迫切需要改善外部環境,爭取國際社會儘早解除對朝制裁,朝美對話是實現這一目標繞不開的關鍵環節。朝方的強硬表態體現出朝鮮「以壓促談」的意圖。
這張朝中社2019年12月30日提供的照片顯示,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在朝鮮勞動黨七屆五中全會上發言。金正恩要求大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並表示要採取積極主動措施保障國家主權和安全。新華社/朝中社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妥善處理朝核問題,對美國總統川普來說,能夠成為其競選連任的重要加分項。
王俊生表示,一直以來,通過對話談判政治解決朝核問題是美朝雙方共識。在執政成績乏善可陳的情況下,此時若能在改善美朝關係和半島無核化談判中取得突破,將有利於川普連任。
6月20日,川普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舉行的競選集會上講話。新華社/路透
2018年,朝美關係和半島局勢隨著兩國首腦舉行的歷史性會談一度迎來重大轉機。此後,朝方通過採取廢棄北部核試驗場等一系列舉措,試圖讓美方在回應朝方有關體制安全保障和解除制裁等關切方面採取實質性舉措。但美方始終「口惠而實不至」。
2018年5月24日,朝鮮宣布正式廢棄豐溪裡核試驗場。這是當日核試驗場內地面建築爆破的場景。新華社記者程大雨攝
2019年年底,美朝關係一度因朝鮮對美設定的「年底期限」而緊張升級。比根通過當年12月對韓國的訪問有效協調各方立場,避免了形勢進一步惡化。比根此次的韓日之旅能否再次協調各方立場,帶來令朝方滿意的具體舉措,成為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但有分析指出,朝核問題由來已久,朝美圍繞實現無核化路徑和方式的分歧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消除,朝美、朝韓僵局短期內恐難以打破。
光談沒用,要有行動
改善朝美關係,實現半島無核化,構建半島永久和平機制固然困難重重,但困境中終究蘊含希望。
朝美之間保持溝通與對話是增進雙方互信、化解矛盾分歧、推動解決半島問題的重要前提。然而打破半島僵局更需要實實在在的行動,各方既要「坐而論道」,更要「起而行之」。
2018年6月12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左)與美國總統川普在新加坡籤署聯合聲明後離開。新華社發(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供圖)
目前,半島核問題解決思路已經明確,即堅持無核化與和平機制「雙軌並進」。朝美既然曾經能夠「坐下來」,就要堅定「談下去」的信心,儘快制定「分階段、同步走」路線圖,不要一再錯失解決問題的難得機遇。
背景連結
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與美國總統川普2018年6月在新加坡首次會晤。2019年2月,金正恩與川普在越南河內進行了第二次會晤,同年6月雙方又在朝鮮半島非軍事區板門店第三次會面。
2019年6月30日,正在韓國訪問的美國總統川普在板門店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握手會面後,跨越軍事分界線來到朝方一側。新華社/紐西斯通訊社
2019年4月,金正恩在施政演說中要求美方在年底前拿出符合雙方利益的方案。外界將其視作朝鮮給朝美談判設定時間表。但美方遲遲未能採取實質性舉措,導致雙方關係逐漸陷入停滯。
朝鮮外務相李善權6月12日就朝美首腦新加坡會談兩周年發表談話說,朝鮮對美國的對朝政策感到失望,朝鮮將進一步加強軍事力量以應對美國長期性軍事威脅,將其作為「不變的戰略目標」。(記者:於榮、洪可潤、江亞平;編輯:劉健、唐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