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密語錄:在我們身邊,有些人總會膝蓋疼痛,尤其是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情況更加惡劣,這就是膝蓋發生了損傷,今天小密就和大家談談膝蓋損傷問題從何而來,究竟採用什麼樣的解決方法才是最好的呢?
毫無疑問,膝關節是人體重要且複雜的身體部位,一方面承擔著整個人體的重量,另一方面還要協助我們身體做出類似於走路、跑步、跳躍等等的動作,如果我們的膝關節損傷,就很可能造成一系列的膝蓋問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
一般來說,膝蓋問題的產生,還得歸結於身體關節的「錯位」現象。一旦膝關節失去了原有的正位和應有的空間,不同部位受力不均,就容易發生擠壓變形,導致膝蓋問題。除此之外,如果我們的膝關節總是處在向前運動的狀態下,肌肉功能減少,全部重力壓在膝蓋部位,也會增加膝蓋側方壓力產生巨大的疼痛,其實膝蓋問題很複雜,需要我們具體分析。
大體上,膝蓋疼痛除了由於疾病引發的併發症之外,剩下的就是我們的一些錯誤生活習慣導致的。比如總做下蹲式的動作,上下樓的時候膝蓋用力,還有的人長期不運動,一下子喜歡上了登山或者是跑步的運動,加大了運動量,使得膝蓋無法承受負荷等等,這些不正確的生活習慣才是影響我們膝蓋健康的最直接因素。
如果我們將膝蓋問題歸結為膝蓋部位變化引起的,那就要做一些類似於正位的動作。一般來說,瑜伽動作採用理療式的做法,建立膝蓋原有的空間部位,幫助膝蓋回到正位,然後維持膝關節的穩定,從而保證效果的持續性,這對於解決膝關節問題來說,是個不錯的方法。
新月式的變式,左腿朝前儘可能邁出一步,左腿膝蓋彎曲,右腿向後舒展,右腳尖點地,右大腿下側放置一個瑜伽枕,加強腿部力量,手臂伸直,五指點地,兩隻手臂同時支撐在左腿右側方,面部朝前。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6-8組。
左手臂向左側方舒展,支撐住身形,整個身體斜著倚在瑜伽墊上,左腿伸直,大腿下面放置一個瑜伽枕頭,右腿膝蓋處彎曲,右腳踩在地面上,右手臂自然舒展,右手五指打開放在右膝蓋上。動作持續5-7分鐘,練習8-10組。
戰士一式,身體站立,左腿向前邁出一步,膝蓋略微彎曲,右腿隨著身體的動作向前微微下壓,此時上身挺直,腹部微縮,手臂向著身體兩側緩緩抬升,五指打開,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動作持續5-7分鐘,練習4-6組。
新月式的衍生式,尋找一個靠近牆體的位置,手邊各自放置一個立起來的瑜伽磚,左腿彎曲,身體下壓,右腿膝蓋彎曲,接觸地面,同時右小腿向上抬起,接觸身後的牆面,上身挺直,雙手按壓瑜伽磚維持身形。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6-8組。
牛面式的變式,臀部接觸地面,右腿彎曲,向著臀部內側回收,右小腿接觸地面,左腿和右腿做同樣的動作,左腳落在右腿側面,左小腿利用腳部的力量將膝蓋弓起,右手五指打開,回落在左腿膝蓋處,左手臂支撐在左側方。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4-6組。
面部朝上,身體仰面躺在瑜伽墊上,右腿伸直,將手中的瑜伽帶裹在右腳腳心處,利用左手臂的力量將右腳緩緩抬高,和身體成90度以上右手臂的夾角,右手臂自然垂放在右大腿的位置。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6-8組。
山式,雙腿略微分開一點距離,將一塊瑜伽磚夾在大腿位置,保證好瑜伽磚不會掉下來,腹部微縮,手臂在身體兩側舒展開來,五指打開,掌心朝前,動作難度不大,儘量維持好身形。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6-8組。
幻椅式,雙腿站立,大腿部用力夾住一塊瑜伽磚,雙腿膝蓋略微彎曲,身體重心下移,上身挺直,腹部微縮,雙手掌心相對,從身體兩側向上抬升,直至放置頭部兩側,動作保持不變。動作持續3-5分鐘,練習6-8組。
仰臥式,面部朝上身體仰臥在瑜伽墊上,後肩部位接觸瑜伽墊,同時雙腿膝蓋彎曲,雙腳踩在地面,此時需要雙腳以及背部同時用力,將身體儘量弓起來,手臂在身體兩側伸直,雙手緊貼在地面上。動作持續5-7分鐘,練習4-6組。
注意事項:
1.對於一些幅度較大的動作要量力而行。
2.練習之後,要注意及時按壓膝蓋,緩解因運動產生的肌肉緊張感。
瑜伽膝蓋理療是一個比較新穎的運動方式,相比於其他的運動來說,瑜伽體式明顯更加溫和一些,完美避免了一些人因為膝蓋疼痛而產生怯懦的心理。其實治療膝蓋問題,不僅僅要依靠藥物,更是要看我們的決心,想要身體健康,不運動怎麼可以,趕緊來試試瑜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