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裡副連職排長與副連長級別上有何區別,調整到副連長是提升麼

2020-12-16 輝斥方遒

近期有人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就是說軍校一畢業,很多指揮類的學員都是到基層擔任副連職排長,那麼這個排長到底是什麼級別呢?如果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的崗位上,算是晉升麼?

簡單解釋和說明一下,其實排長的崗位上不都是副連職的,像以前有很多從部隊提幹的戰士,然後他們從軍校一畢業,一般掛的都是少尉軍銜,級別定的是正排級。

這也和他們的學歷有關係,他們雖然也是上軍校,但是一般都是大專學歷。他們從正排調整到副連那確實是晉升的,級別和職務都是一種提升。

另外一種就是副連職的排長,這種都是本科學歷畢業,一畢業定的是中尉,然後級別是副連職,如果真正晉升的話,到正連才算是真正的晉升,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雖然在連隊地位上算是提升了,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晉升。

而且如果是副連職排長,幹了2年、3年,完全是可以跳過副連長、副指導員這一級直接擔任連長、指導員的。而正排職的排長,可能2年後調成了副連長,但是還需要2-3年才能夠提升到連長的崗位上。

對於副連職的排長來說,副連長、副指導員的位置上可幹可不幹,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但是排長這個崗位卻要好好地用心當一下,因為這個崗位離戰士最近的,也最能夠聽到戰士的心聲,也是你成為一名軍官的「起點」,在這個崗位上得能夠找到一種結合點,官與兵的結合點,上情與下情的結合點。

當然,對於副連職排長來說,能夠調整到副連長、副指導員的位置上畢竟還是好的,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一位老大哥給我講,當年他當排長的時候,最想的就是當上副連長,然後可以在連部裡面吃飯,而且當上了副連長起碼個人的空間會更大一些,排長則是要和戰士們同吃同住的,而副連長則是有個自己的小屋,不過一般也不允許單人居住。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級別上一樣,但是副連級的排長,畢竟也得聽副連長指揮,畢竟人家是連隊幹部。

了解更多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方面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我們。

相關焦點

  • 爆破班長用衝鋒鎗自殺,副連長不準戰士衝鋒,參謀長下令撤退!
    前面部隊進展十分順利,但是代理營參謀長(由7連連長劉風臣臨時代理)的指揮位置卻距離一線太遠,沒有能夠確實掌握前線情況,他誤認為主峰已奪下,並以此報告了營長。營當即根據參謀長的報告,派8連2、3排投人戰鬥,鞏固陣地(在2、3排投入戰鬥之前,營已令8連1排和2連1個排先後去送彈藥。8連1排由於副連長負傷,排長猶豫畏縮,摸錯方向,跑到驛谷川以西,未完成任務)。
  • 軍旅題材影視中,一般班長,連長的戲份比排長多,為何?
    一個連下轄三個排,一個排下轄三個班,排長和連長必須由軍官擔任。理論上來說,影視劇拍的排長和連長的戲應該差不多,但一個排畢竟只有三十多人,而且故事有限。如果拍連長以上軍官,則可以完整表現基層的很多故事。所以一些影視劇喜歡拍連長的戲。事實上,我軍在戰爭中,連級單位的作戰傳奇、英雄人物確實是很多很多的,選擇拍連長,是有道理的。
  • 一個連有多少士兵,連長是多大官,退伍後的待遇怎麼樣?
    其中連長是連級編制中的最高指揮員,不過,連級還設有指導員,連長主管軍事,而指導員主管政治,在解放軍中,連長任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所以,在政治上是受指導員監督的。當然,連長與指導員也是平級,軍銜相當,一般都是上尉擔任,也有可能是中尉,甚至少校。因為根據解放軍軍銜制中的一個職位掛三銜情況,就是如此。
  • 連長送給師首長兩匹馬,由連長降為排長,後來和師長都為開國中將
    在1955年授銜時,紅31師師長倪志亮授銜中將,手下第32團團長張廣才授銜少將,不過卻有一個排長後來也授銜中將,那就是師部通信排排長滕海清。滕海清,於1909年3月2日生於安徽省金寨縣褚雞石村,由於家境貧窮,所以7歲起便給地主放牛,15歲離開家鄉到霍山縣幫工燒木炭。
  • 軍校畢業後一般能當到什麼級別的軍官?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二民:大部分會到少校這個級別退出現役,也就是營職。一般本科畢業,就是副連職軍官,受職中尉。這時22歲左右。在基層一般就是副連職的排長。這個時候,優秀的會進入軍校或者師旅的教導隊培訓,一年後成為連長或者副營職,其餘的就是正連級副連長。再四年後,留下來的一部分人會晉升為少校,這時三十到三十三歲。成家立業的時候到了。少數人會成為正營職長,大部分會是正(副)營職參謀。家屬可以隨軍,如果家屬在本地,大概率會繼續幹下去,家屬不在本地,就要考慮轉業回地方了。
  • 志願軍副連長犧牲前囑託副指導員:進攻美軍時不要喊殺!這是為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位志願軍的副連長卻在犧牲前,對副指導員說:進攻美軍時千萬不要喊殺!但是要知道,在衝鋒的時候一句殺,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士氣,那麼,這位志願軍的副連長為什麼讓副指導員在衝鋒的時候,不要喊殺呢?
  • 部隊裡面「軍官」、「士官」和「義務兵」都有什麼區別?
    義務兵:來源只有一種,那就是每年徵兵的時候,從全國各地徵集有志青年進入部隊,從新兵開始幹起,然後是列兵,最後是上等兵,不過最近幾年徵兵開始偏向大學生,義務兵的整體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升。服役年限上有區別軍官:作戰部隊的軍事、政治、後勤、裝備軍官平時任職的最高年齡分別為:排長,三十歲;連長,三十五歲;營長,四十歲;擔任團級職務的,四十五歲;擔任師級職務的,五十歲;擔任軍級職務的,五十五歲;擔任大軍區級職務的,副職六十三歲,正職六十五歲。
  • 作為軍政主官,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連長管軍事抓訓待,副連長抓後勤,連長不在崗負連長的責任,指導員抓政治學習,副指導員協助指導員的工作,指導員不在崗負指導員責任,排長負責本排三個班的訓練和生活,司務長主抓後勤及飲食班的具體工作和夥食安排。
  • 對越反擊戰中唯一一次失利,該團200多人被俘,連長帶著部隊投降
    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50軍150師並不是50軍的老部隊,畢竟原滇軍60軍還是很能打的,原50軍150師在1964年被改編為遼寧省獨立師。1967年,50軍從東北換防到四川後,又在成都軍區幾個獨立團,獨立步兵營,還有軍區高炮營,步兵學校勤務連等部隊的基礎上建立了150師。新建立的150師作為乙種部隊,平常主要從事生產基建任務,只有少數部隊參與軍事訓練。
  • 一級軍士長見到中尉副連長,究竟是誰先敬禮?分情況來看
    一級軍士長見到中尉副連長,究竟是誰先敬禮?分情況來看一級軍士長全軍都沒有幾個,堪稱「兵王中的兵王」。中尉副連長就不用多說了,基層軍官的主要組成部分。大家可能比較好奇,當一級軍士長見到中尉副連長,究竟是誰先敬禮?
  • 對越反擊戰中的奇恥大辱,連長指導員帶隊投降,戰後被撤銷番號
    50軍150師早在1967年11月就改編為了遼寧省軍區獨立師,後來50軍從東北換防到四川,又在成都軍區獨立步兵第一團,第五團,第十團,第十二團,獨立步兵第七營,軍區獨立高炮營,步校勤務連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了150師。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軍隊規模龐大,但是經濟落後,所以非主力部隊都會有經濟生產任務,以保障主力部隊的訓練。
  • 連長救下通訊員,25年後大授銜,連長是大校,通訊員卻成開國中將
    導讀:1955年,我軍第一次舉行授銜儀式,其中將軍銜共有四級,從上到下分別是: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按道理來說上將軍銜比中將要高,不過在軍隊中除了級別之外,還最講資歷。在授銜結束後,以陳錫聯、洪學智為首的幾位開國上將,來到了詹才芳中將面前,不僅稱呼他為:「老首長」,還向其敬禮。
  • 小兵活捉國民黨中將:我不邀功,只想當排長,軍長:升兩級當連長
    其中還有一個小插曲,當天一早正好碰上大海退潮,風浪很大,而當時接湯恩伯的船是一條小船,小船在風浪裡沒辦法靠岸,這可急得湯恩伯像熱鍋上的螞蟻醜態百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折騰,小船終於靠岸,這位長官長舒一口氣,登上船逃去臺灣一去不復返,留下他的軍隊在福建坐以待斃。
  • 同樣是連隊的軍政主官,連長和指導員到底誰的權力更大?
    自從軍隊建設正規化以後,部隊幹部任職前都必須有軍事院校專業學歷,其中連長和指導員就各自需要從事學習不同的專業科目,也就是說從源頭上起,他們就已經是分工不同的兩條線上的人,只不過工作是同在一個連隊,只是分工不同,負責各自的工作。儘管一般習慣,各種公文行文,在同時提到這兩個職位時,也總是把連長放在前,指導員放在後,但是我們也要牢記人民軍隊的組織原則是——黨指揮槍!
  • 基層連隊,連長和指導員誰的權力大一些?
    首先了解下指導員和連長各自的職權和管轄的範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連長是連隊黨支部副書記,政治上受政治指導員(黨支部書記)監督。連長和政治指導員平級,都是正連級,分工負責連隊的軍事工作和政治工作。 1、指導員,政治指導員的簡稱。
  • 「臨汾旅」王永強連長,「到」!
    曾多次參與演訓活動並出色完成任務,先後被評為演習先鋒個人、優秀基層幹部、優秀導調員;2018年任職連長;2019年旅崗位練精兵和實彈射擊中帶領全連取得第一,同年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2月8日00時32分,連長王永強的微信朋友圈裡發布了這樣一條消息:「在2020年這個春天裡,喜提小棉襖一枚!」
  • 上甘嶺激戰時王近山說道:每個戰士都要準備好當班長、排長、連長
    上甘嶺戰役被當時美聯社稱為「朝鮮戰場的凡爾登」,林彪則稱其為「肉磨子」,在戰況最激烈時,王近山這樣說道:「要有巨大傷亡的準備,每個戰士不僅要準備當班長、排長,還要準備當連長、營長」,由此可見上甘嶺戰役是何等的慘烈與悲壯。
  • 對越反擊戰中的奇恥大辱,此團200多人被俘,連長指導員帶隊投降
    在1979年參戰的各部隊中,有一支比較特殊的部隊,這支部隊就是50軍150師,50軍是遼瀋戰役時起義的滇軍60軍改編而來的,這支部隊是有一定戰鬥力,尤其擅長山地叢林作戰。150師並不是50軍的部隊,原來的50軍150師於1964年改編成為了遼寧省獨立師。
  • 【軍人故事】魏悅來 我的連長賀曉春
    3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後,我們等著被分配到各個基層連隊。來接我的是某連的副連長賀曉春,他是黑龍江人,東北高個子,但偏瘦,圓臉,給人的第一印象很慈善。不像新兵營教導大隊的大部分軍官,冷峻。但我認為是,因為我們要到新連隊了,一個新的家庭,而且分到基層連隊後待的時間都比較長,大部分都是一直待到退役,為了減輕我們的心理壓力,能在基層安心服役,所以他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有意不那麼高冷。
  • 對越反擊戰,50軍被俘人數高達200多人,連長指導員率全連投降
    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50軍150師並不是50軍的老部隊,原50軍150師早在1964年就被改編為遼寧省獨立師,後來的150師是在成都軍區幾個獨立團,高炮營等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來的。這支部隊戰前一直都在從事修建橋梁,公路等生產任務,很少進行軍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