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輝丨國學大師故宮奔馳

2021-02-07 歷史的擦邊球

按:忽念昔有短札,可蹭熱點,以增流量,茲錄於此,曾讀過的朋友可忽略。此文原題《紫禁成騎馬》,原刊《南方都市報》,收入《擬管錐編》。不過「再補記」是倚馬補錄的,權當彩蛋吧。


故宮下馬碑


紫禁城騎馬


「紫禁城騎馬」,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紫禁城騎馬。在帝制時代,能於大內禁闈之中揚鞭躍馬,自非等閒事;事實上,這正是大清皇帝對高官寵臣的特殊恩賜,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種高級別的政治待遇。

入民國後,清帝雖已遜位,但仍可以在紫禁城中自成一統,維持其小朝廷格局。1923年,遜帝溥儀下詔徵王國維任「南書房行走」,次年更賞他一個「著在紫禁城騎馬」;王氏1月9日遂給羅振玉去函報喜:「維於初二日與楊(鍾羲)、景(方昶)同拜朝馬之賞。此事在康熙間乃時有之,竹垞集中有《恩賜禁中騎馬》詩,可證也。然此後則內廷雖至二品,亦有不得者,辛亥以後,此恩稍濫。若以承平制度言之,在楊、景已為特恩,若維則特之又特矣。」(《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東方出版社2000年版,頁603)

按:王國維信中所說的「竹垞」,即清初朱彝尊,號竹垞;跟王國維一樣,朱氏以布衣之身被召入南書房,同時賞賜「紫禁城騎馬」;朱氏《恩賜禁中騎馬》詩如下:「魚鑰千門啟,龍樓一道通。趨翔人不易,行走馬偏工。鞭拂宮鴉影,衣香苑柳風。薄遊思賤日,足繭萬山中。」(參陳鴻祥《王國維傳》,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頁537-538)

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十三日載道光帝召見事云:「……蒙垂詢能騎馬否,旋奉恩旨在紫禁城內騎馬,外僚得此,尤異數也。回寓作謝恩摺子。」次日又記:「寅刻騎馬進內,遞摺謝恩。第五起召見,蒙諭云:『你不慣乘馬,可坐椅子轎。』謹叩頭又謝。」(《林則徐集·日記》,中華書局1962年版,頁315-316)林則徐當時能策馬上朝,則其「紫禁城騎馬」待遇尚不失實際功用。

又,1940年代末期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艾天秩在《憶先師陳寅恪先生》一文中提及:「再如我幼年從《縉紳(錄)》中經常看到清王朝高級大臣的大串官銜裡面有『賞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之類的榮譽。陳先生講課時順口說到『紫禁城騎馬』並非真正讓大臣在紫禁城裡騎馬,而是賞了一根馬鞭子以示恩寵,受賜者也看做是殊榮。他幼時在南京時,有一次張之洞到他家裡來,手裡拿一條不到二尺長的小鞭子,得意地用它指指劃劃,連坐下來談話都不離手,他感到很奇怪去問人,家裡的長輩向他解釋那就是『紫禁城騎馬』。」(《校友文稿資料選編》第四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由此可見,至晚清之際,「紫禁城騎馬」似已無馬可騎,只剩一根小小馬鞭,徒具虛儀而已。

但在張之洞的時代,帝國威儀尚在,「紫禁城騎馬」仍未失身價;而到了王國維的時代,紫禁城暮色蒼茫,「紫禁城騎馬」也要吐血大甩賣了。王氏自己也說:「若以承平時制度言之……維則特之又特矣。」可他王先生如今趕上的是什麼時代什麼制度啊──紫禁城非復舊日的紫禁城,上朝已成往事,騎馬空餘傳說,皇上溥儀已在紫禁城裡騎自行車了,然則「紫禁城騎馬」尚何榮耀之有?當王氏為此而興高採烈感激涕零的時候,他就只是個死心眼的遺老,而不再是那個目光如炬的學問家了。


補記:

 關於「紫禁城騎馬「之制,《清朝野史大觀》卷三《朝馬》條云:「明朝諸朝臣皆自左右長安門步行至午門,從無賜禁城騎馬者。故閣臣沈鯉扶病入掖垣,屢至顛僕,為時人所憐。定製:王、勒、貝子,皆乘馬入禁門,至景運門下騎。諸大臣一仍明制。乾隆中,念諸臣侍漏入直,每遇風雪,徒步數裡,甚為顛蹶,因特許諸閣臣乘馬入內,以示榮寵。」

 又,黃遵憲詩《以詩壽樵丈尚書蒙賜詩和答依韻賦呈》:「鳴珂紫禁獨承恩。」自註:「吾粵先輩賜朝馬者無幾,即莊滋圃、駱文忠兩協揆亦未拜此賜。」(《黃遵憲全集》,中華書局2005年版,上冊頁221)「樵丈尚書」即張蔭桓,此亦紫禁城騎馬之掌故也。


再補記:

 《清朝野史大觀》謂明朝無「禁城騎馬」之賜,當不確。按:嚴嵩有詩《敕賜禁中乘馬》:「天閒神駿敕教騎,長奉傳宣過苑堤。因是翠華宸蹕近,柳邊深隱不聞嘶。」(鄢文龍《嚴嵩詩集箋注》,廣陵書社2016年版,頁337)

 對於獲賜「紫禁城騎馬」事,張之洞本人有詩記之,見其《紀恩詩十五首》之四:「水際花間響玉珂,免教星履上鑾坡。時艱不盡馳驅感,韋叡猶能效伏波。(自註:賜紫禁城騎馬、西苑門騎馬。)」(《張之洞詩文集》[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頁162)

 在王國維之後,次年又有不少人榮獲「紫禁城騎馬」。郭則沄記其事:「冬,宣統帝舉大婚典禮,文安公以舊臣特晉太子太保銜,並賜山人(按:郭則沄自稱)紫禁城騎馬。故事,一二品大臣年六十以上者始有是賜,山人官止三品,齒甫四旬,非分之榮,適增慚悚,且同膺恩賜有不類者,尤非寸懷所安,乃致詞少府固辭不受。文安公《謝賜朝馬疏》中有『敢渝攬轡澄清之志』一語,心焉誦之,不系拜賜與否也。」(《郭則沄自訂年譜》,鳳凰出版社2018年版,頁59)郭則沄亦一時名士,獲賜也就罷了,但由「同膺恩賜有不類者」,可知獲賜者頗有不入流品之輩。王國維聽聞了,想必會很不爽吧!

相關焦點

  • 國學大師馬衡先生四體書法欣賞
    一生致力於金石考古研究,精究金石,擅長六書,學識淵博,聲譽遠揚,碩果纍纍,為當代頂級的金石學大師。他是中國頂級藝術機構的掌舵人。先後擔任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第二任院長、「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在我國近現代文化藝術歷史上佔據重要的地位。他是中華文物的卓越保護者。
  • 中國傳統文化之近代國學大師
    梁啓超堪稱20世紀中國最傑出的「國學大師」。章太炎,1869年~1936年初名學乘,字枚叔。後改名絳,號太炎。浙江餘杭人。 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小學大師,樸學大師,國學大師,民族、。著名學者,研究範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佛學、醫學等等,著述甚豐。
  • 什麼是國學,是漢語,還是詩,詞,怎麼國學大師如牛毛,聞所未聞
    相對於西學的就是國學國學是什麼?其實利用相對的定義方法很容易理解。國學是相對於西學來說的。大概是從明朝的後期,西方的學術思想開始向我們國內傳播。為了區別於這些外來的學術思想,就把我們中國傳統思想學術文化叫做國學。
  • 看故宮院長的道歉信內容,我們可能「冤枉」奔馳女了!
    1月21日凌晨12:33分,持續了幾天的「我在故宮開大奔」事件當事人之一:故宮博物院,終於回應了網友們的質疑。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在故宮微博上發布了致歉信,但是網友們對於這四百字左右的致歉信似乎並不滿意,尤其是事件中的女主角高露更是隻字不提。
  • 100多幅故宮珍藏書畫、配上大師解讀,看懂52篇國學經典
    書中精選了100餘幅來自故宮的書畫珍品,如趙孟頫的行書《洛神賦》、翁方綱的楷書《心經》、董其昌的行書《嶽陽樓記》等,都是難得一見的傳世藏品。 堪稱一次故宮書畫的集中展現。
  • 「流浪國學大師」爆紅,能觸動國人學習國學或引導人們向善嗎?
    「流浪國學大師」爆紅,能觸動國人學習國學或引導人們向善嗎?答案是不能。「流浪國學大師」是網民給沈巍封的雅號,這個雅號極有噱頭,因為「流浪」意味著沈巍以一個流浪漢的身份和狀態,居然成為「大師」,而且是「國學大師」,多麼有轟動效應啊!但事實上,沈巍被世人封為「流浪國學大師」,再被世人瘋狂追捧的過程中,沈巍本人一直非常之清醒和淡定,瘋狂而迷幻的是芸芸眾生!
  • 國學大師南懷瑾,16幅書法作品展,網友:國學真大師、書法江湖字
    總結:南懷瑾是國學大師,不是書法大師,今後書法藝術還會不斷出現真正大師。南懷瑾大師曾談論書法說:「書法家出自於大量的用毛筆書寫,此為成為書法家之充要條件。如果客觀上用毛筆寫字寫得少,則需要大量臨帖。 這兩個都是需要花大量時間在上邊。 由於當代人用毛筆寫字的要求越來越少,因而臨帖的人則越來越多,而僅僅靠臨帖又似乎還是不大夠。
  • 當年的國學大師,後來咋就成「文化騙子」了?
    文 | 王呈祥 《老子》、《莊子》、《論語》等等之類的國學經典,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追捧。既然是經典,那麼就要有人去解讀它才能得到更好地傳承,因此也誕生了一個職業——國學大師。 可現實是,在這個職業群體裡,真正做學問的很少,賣噱頭博出名的卻很多。
  • 【緬懷】以一己之身證明國學的可能——國學大師饒宗頤辭世
    今年香港的冬日異常寒冷,人們剛剛送走這十年中最冷的「立春」,又聽聞一則令人悲痛的消息:著名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6日凌晨在香港與世長辭,享年101歲。6日中午,記者趕到位於跑馬地雲地利道的饒宗頤寓所樓下,安靜的街道上不時有車輛進出,其中不少是聞訊趕來弔唁饒公的人士。記者恰巧碰到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下樓送別到訪的客人。
  • 河南十大易經大師姓名當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榜
    眼看著就要進入2020年新的一年了,作為周易愛好者、易經網友們,以及新生嬰兒父母們最最關心的就是河南十大易經大師姓名學第一人顏廷利先生、中國哪位取名大師出名、漢字漢語研究專家、當代國學大師起名排行榜河南鄭州湖北中國姓名學第一人顏廷利先生、新疆烏魯木齊內蒙古最權威的姓名學書籍、山東湖南長沙易學十大泰鬥人物求前大師、海南三亞全球姓名學大師顏廷利
  • 「唱詩班」第二季冬至上線 瓜瓜龍語文攜手國學大師唱響中華詩詞
    (原標題:「唱詩班」第二季冬至上線 瓜瓜龍語文攜手國學大師唱響中華詩詞)
  • 國禮大師、國學大師、國印大師,首次跨界合作打造建黨百年重器!
    《百年輝煌中國印》(六面璽)由國禮大師郭鳴領銜設計,國印大師李建忠和國學大師李東,組成中國工藝史上國禮級創作陣容,在形制、設計、工藝上做了很多的創新、升級和突破,以高規格打造新時代國寶重器,獻禮黨的百年華誕!
  • 「唱詩班」第二季冬至上線 瓜瓜龍語文攜手國學大師唱響中華詩詞
    12月21日,時值中國傳統節氣冬至,大力教育旗下的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攜手王蒙、蒙曼、酈波、錢文忠四位國學大師,推出了「唱詩班」第二季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短片中,孩子們身著中國古典服裝來到莊嚴雄偉的紫禁城,通過新編兒歌傳唱經典詩詞。
  • 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聯手國學大師講活古詩詞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星雲大師全集》入藏故宮圖書館
    【資料來源: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讀特】匯集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精髓,紀錄其九十餘年人生之旅的《星雲大師全集》簡體中文版入藏故宮圖書館。12月21日贈書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此舉將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思想。故宮博物院王旭東院長出席贈書儀式,代表故宮博物院接受贈書。
  • 翟鴻燊,剝開「國學應用大師」的外衣
    受到這麼多年教育的毒害,其實很多人已經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已經缺少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但我們依然應該堅持發出我們自己的聲音,我們也要努力去改變我們身邊的人。」 國學大師?收書遠不完備的《四庫全書》,收錄清朝中期以前書籍3400多種,存目近7000種(其中子部「釋家類」不收佛教經、律、論,日人所編《大正新修大藏經》收錄佛教典籍3000多種)。翟鴻燊自稱「國學應用大師」,「儒釋道貫通」,但就其頻繁背誦的語句看,限於《老子》、《論語》、《大學》、《心經》(以引用頻率排序)的固定段落(這些經典的總字數不超過3萬字)。
  • 紀錄片丨《故宮》12集視頻合集
    《故宮》12集視頻合集▼點擊文章標題觀看紀錄片丨《故宮》1-6集紀錄片丨《故宮》6-12集紫禁城的美是需要用心去體會的,如果大家不是像以前一樣走馬觀花,而是放慢腳步去觀察,一定會發現更美的故宮。夕陽透過花窗花格,斜斜地灑落一地金色的碎片,雕花欄杆被拉長的影子兀自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延續著中國古老技藝的傳奇……▼點擊文章標題觀看紀錄片 |《書房裡的中國》全集視頻紀錄片丨《
  • 故宮奔馳女事件:女孩欲望不能四處跑需理性駕馭
    近幾日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事件惹起了國人爭議,一個網友@露小寶LL在微博曬出一組開著奔馳去故宮撒歡兒的照片,引發網友無限的想像和好奇,事件持續發酵,官媒和大眾媒體紛紛評論,引發軒然大波。從身後的價值不菲的奔馳可見一般了,網友們更加好奇了,刷遍其所有微博,驗證了這一點,天哪,國內國外資產,吃穿用度豪得不得了。美女豪車在這個時代並不新鮮,這次上榜的關鍵地點是故宮,中國古代幾個王朝的政治歷史文化至高展示之所。或許是宮鬥劇看多了,這圖自然讓人把古代王朝的權力與當下現實的富貴連接起來。
  • @露小寶LL:開奔馳進故宮的前空姐,一夜刪光所有微博
    @露小寶LL:開奔馳進故宮的前空姐,一夜刪光所有微博上遊新聞  作者:王敏  2020-01-18 ​如果不是開奔馳大G進故宮引發關注,@露小寶LL將活躍在社交平臺上。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全世界的華人中,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學大師,毫無疑問,南懷瑾肯定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南懷瑾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華人世界,很多白人,黑人也對他非常崇拜。但是,譽滿天下的同時,常常也是謗滿天下,在國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南懷瑾的學說漏洞百出,是騙子,是偽大師。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南懷瑾的學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