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忽念昔有短札,可蹭熱點,以增流量,茲錄於此,曾讀過的朋友可忽略。此文原題《紫禁成騎馬》,原刊《南方都市報》,收入《擬管錐編》。不過「再補記」是倚馬補錄的,權當彩蛋吧。
故宮下馬碑
紫禁城騎馬
「紫禁城騎馬」,顧名思義,也就是在紫禁城騎馬。在帝制時代,能於大內禁闈之中揚鞭躍馬,自非等閒事;事實上,這正是大清皇帝對高官寵臣的特殊恩賜,用現代的話說,就是一種高級別的政治待遇。
入民國後,清帝雖已遜位,但仍可以在紫禁城中自成一統,維持其小朝廷格局。1923年,遜帝溥儀下詔徵王國維任「南書房行走」,次年更賞他一個「著在紫禁城騎馬」;王氏1月9日遂給羅振玉去函報喜:「維於初二日與楊(鍾羲)、景(方昶)同拜朝馬之賞。此事在康熙間乃時有之,竹垞集中有《恩賜禁中騎馬》詩,可證也。然此後則內廷雖至二品,亦有不得者,辛亥以後,此恩稍濫。若以承平制度言之,在楊、景已為特恩,若維則特之又特矣。」(《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東方出版社2000年版,頁603)
按:王國維信中所說的「竹垞」,即清初朱彝尊,號竹垞;跟王國維一樣,朱氏以布衣之身被召入南書房,同時賞賜「紫禁城騎馬」;朱氏《恩賜禁中騎馬》詩如下:「魚鑰千門啟,龍樓一道通。趨翔人不易,行走馬偏工。鞭拂宮鴉影,衣香苑柳風。薄遊思賤日,足繭萬山中。」(參陳鴻祥《王國維傳》,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頁537-538)
林則徐日記道光十八年(1838)十一月十三日載道光帝召見事云:「……蒙垂詢能騎馬否,旋奉恩旨在紫禁城內騎馬,外僚得此,尤異數也。回寓作謝恩摺子。」次日又記:「寅刻騎馬進內,遞摺謝恩。第五起召見,蒙諭云:『你不慣乘馬,可坐椅子轎。』謹叩頭又謝。」(《林則徐集·日記》,中華書局1962年版,頁315-316)林則徐當時能策馬上朝,則其「紫禁城騎馬」待遇尚不失實際功用。
又,1940年代末期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艾天秩在《憶先師陳寅恪先生》一文中提及:「再如我幼年從《縉紳(錄)》中經常看到清王朝高級大臣的大串官銜裡面有『賞穿黃馬褂』、『紫禁城騎馬』之類的榮譽。陳先生講課時順口說到『紫禁城騎馬』並非真正讓大臣在紫禁城裡騎馬,而是賞了一根馬鞭子以示恩寵,受賜者也看做是殊榮。他幼時在南京時,有一次張之洞到他家裡來,手裡拿一條不到二尺長的小鞭子,得意地用它指指劃劃,連坐下來談話都不離手,他感到很奇怪去問人,家裡的長輩向他解釋那就是『紫禁城騎馬』。」(《校友文稿資料選編》第四輯,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由此可見,至晚清之際,「紫禁城騎馬」似已無馬可騎,只剩一根小小馬鞭,徒具虛儀而已。
但在張之洞的時代,帝國威儀尚在,「紫禁城騎馬」仍未失身價;而到了王國維的時代,紫禁城暮色蒼茫,「紫禁城騎馬」也要吐血大甩賣了。王氏自己也說:「若以承平時制度言之……維則特之又特矣。」可他王先生如今趕上的是什麼時代什麼制度啊──紫禁城非復舊日的紫禁城,上朝已成往事,騎馬空餘傳說,皇上溥儀已在紫禁城裡騎自行車了,然則「紫禁城騎馬」尚何榮耀之有?當王氏為此而興高採烈感激涕零的時候,他就只是個死心眼的遺老,而不再是那個目光如炬的學問家了。
補記:
關於「紫禁城騎馬「之制,《清朝野史大觀》卷三《朝馬》條云:「明朝諸朝臣皆自左右長安門步行至午門,從無賜禁城騎馬者。故閣臣沈鯉扶病入掖垣,屢至顛僕,為時人所憐。定製:王、勒、貝子,皆乘馬入禁門,至景運門下騎。諸大臣一仍明制。乾隆中,念諸臣侍漏入直,每遇風雪,徒步數裡,甚為顛蹶,因特許諸閣臣乘馬入內,以示榮寵。」
又,黃遵憲詩《以詩壽樵丈尚書蒙賜詩和答依韻賦呈》:「鳴珂紫禁獨承恩。」自註:「吾粵先輩賜朝馬者無幾,即莊滋圃、駱文忠兩協揆亦未拜此賜。」(《黃遵憲全集》,中華書局2005年版,上冊頁221)「樵丈尚書」即張蔭桓,此亦紫禁城騎馬之掌故也。
再補記:
《清朝野史大觀》謂明朝無「禁城騎馬」之賜,當不確。按:嚴嵩有詩《敕賜禁中乘馬》:「天閒神駿敕教騎,長奉傳宣過苑堤。因是翠華宸蹕近,柳邊深隱不聞嘶。」(鄢文龍《嚴嵩詩集箋注》,廣陵書社2016年版,頁337)
對於獲賜「紫禁城騎馬」事,張之洞本人有詩記之,見其《紀恩詩十五首》之四:「水際花間響玉珂,免教星履上鑾坡。時艱不盡馳驅感,韋叡猶能效伏波。(自註:賜紫禁城騎馬、西苑門騎馬。)」(《張之洞詩文集》[增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頁162)
在王國維之後,次年又有不少人榮獲「紫禁城騎馬」。郭則沄記其事:「冬,宣統帝舉大婚典禮,文安公以舊臣特晉太子太保銜,並賜山人(按:郭則沄自稱)紫禁城騎馬。故事,一二品大臣年六十以上者始有是賜,山人官止三品,齒甫四旬,非分之榮,適增慚悚,且同膺恩賜有不類者,尤非寸懷所安,乃致詞少府固辭不受。文安公《謝賜朝馬疏》中有『敢渝攬轡澄清之志』一語,心焉誦之,不系拜賜與否也。」(《郭則沄自訂年譜》,鳳凰出版社2018年版,頁59)郭則沄亦一時名士,獲賜也就罷了,但由「同膺恩賜有不類者」,可知獲賜者頗有不入流品之輩。王國維聽聞了,想必會很不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