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戰場上正面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而且相信大家對於這場戰爭也頗為熟悉,75年前,美國先後在廣島與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正式使用原子彈,雖然在最後也發生過原子彈爆炸,但這都是各國在試驗過程中所進行的操作,那麼為什麼在這之後,各國都爭相的研發核武器卻再也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呢?歸根結底,是因為核武器的威力太過強大,所以各國都不願意輕易動用而且一旦動用到核武器,那就意味著雙方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局面,這就讓大家對核武器的使用更加謹慎。根據參考消息網報導,當年美國投下原子彈以後日本兩地的真實死亡數據是多少?
美國當年會在日本投下原子彈其實也是巧合,因為當時他們剛剛的成功研發出原子彈,而且最開始大家只是希望日本能夠儘快的投降不要做無謂的抵抗,這只會導致雙方的傷亡人員進一步增加,但是日本卻執迷不悟,所以1945年8月6日,一架經過改裝的B-29飛往廣島投下了小男孩,這枚原子彈的重量達到了9000磅,相當於1.5萬噸TNT的爆炸威力。三天後,美國故伎重施,將一枚叫做胖子的原子彈投入長崎,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最開始的目標是小倉,但因為天氣原因所以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長崎,小倉也因此逃過一劫。至於這枚原子彈的重量則是達到了1萬鎊,爆炸當量為2.2萬噸TNT。
而根據日後的統計數據顯示,小男孩爆炸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了8萬,胖子爆炸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有4萬,需要注意的是這是直接死亡人數,在這之後還有許多人因為受到了核輻射或者是在爆炸中受傷而不幸身亡。最終,廣島的死亡人數達到了14萬,長崎的死亡人數為7.4萬。而日本政府也因為這兩次原子彈的爆炸壓力倍增,最後選擇投降。
而在1998年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當初小男孩爆炸還額外造成了6.2萬人的死亡,也就是廣島的死亡人數達到了20萬之多。不過,雖然這兩枚原子彈帶來的傷害十分可怕,但日本政府是出了名的固執,他們真的會因為幾十萬人的死亡就選擇投降嗎?要知道,在原子彈爆炸之前日本政府可是制定了所謂的1億玉碎計劃,這個計劃涉及到全體日本國民,簡單來說就是等到盟軍登陸日本的時候,日本民眾將會採用自殺是攻擊的方法進行反擊,即便無法勝利也要盡最大可能給對方造成傷亡。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向偏執的日本政府放棄了這項計劃?其實如果原子彈的爆炸只是給日本造成更大的傷亡,日本政府不見得會放棄這項計劃,真正讓他們感到可怕的是原子彈爆炸之後所帶來的後續傷害。需要注意的是,二戰期間美國不止一次對日本進行轟炸,包括在原子彈爆炸之前美國還對東京進行了轟炸,但是在轟炸的過程中他們避開了天皇所在地,這倒不是因為美國害怕日本,只是當時的日本天皇在軍隊中的地位很高,如果被這樣炸死的話,可能會激怒日本軍隊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亡。
而這也成為了日本政府敢於制定一些瘋狂計劃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美軍不會輕易的執行斬首行動。但原子彈的爆炸讓這些日本高層都感受到了威脅,畢竟核輻射可是無差別攻擊,而且美國當時所投放的兩顆原子彈是他們剛剛研製出來的產品,技術還算不上特別的成熟,如果日本繼續執迷不悟的話,只可能迎來更為慘烈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