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尋夢環遊記》之後,覺得:死亡不是生命終結,被遺忘才是

2020-12-14 苗苗自娛自樂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體現親情的動畫題材有很多,尋夢環遊記在我心裡便是最傑出的作品,這也是我長大後每看一次都會忍不住想哭的作品。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值得讓人回味不盡,讓人久久無法忘卻呢?主人公米格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小男孩,但他的家族從曾曾奶奶起,從曾曾祖父的離開時就把音樂趕出了生活,在他的家裡絕對不允許音樂的出現,因為家族的大人們認為,音樂會拆散一個家的。

在米格照常出門擦鞋的一天,他在廣場上遇到一個吉他手,吉他遞給了米格,並且告訴他說廣場上有才藝大賽,但這些都被奶奶阻止了。米格喜歡音樂的這些心裡話他只能跟很老的太奶奶說,在小小的閣樓上他有一個小天地,在那裡米格自製了一把吉他,他只能看著歌神德拉庫斯的錄像帶學習,彈吉他給自己聽。這一天是墨西哥的亡靈節,每家每戶都會用菊花花瓣灑出一條路,這些花瓣會指引祖先們回家。

米格意外發現自己的曾曾祖父可能是歌神德拉庫斯後,向家人們說出自己想學音樂的夢想,但奶奶說"音樂是我們家的詛咒"在吉他被奶奶砸壞後,米格跑到了廣場上,他要報名參加才藝大賽,但他沒有吉他,看到了德拉庫斯雕像下寫的莫失良機後,他去把歌神的吉他偷了下來,彈響一聲後,他來到了亡靈世界,並且遇到了已經逝去的家人們,原來不是大人騙小孩的故事,花瓣真的會為亡靈指路,在亡靈節這一天,如果照片在靈壇上就可以通過橋回家看望家人。

這個世界的人們只有一身骨頭架子,米格如果要回家的話必須得到親人的祝福,但他的親人們都不讓他學習音樂,所以他要找到歌神,他認為的曾曾祖父,得到他的祝福。米格在衝出門後遇到了一個自稱認識歌神的人埃克託,他是亡靈之地的落魄流浪漢,想要借米格的幫助去往活人的世界。他向米格許諾幫助他找到歌神德拉庫斯,作為回報,米格則答應將埃克託的照片送回他家人的靈壇。

為了給米格拿到吉他,埃克託為他最終死亡的朋友彈奏了最後一曲,而米格也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的死亡。米格拿到了吉他,參加了亡靈世界的才藝大賽,在和埃克託分道揚鑣後,米格決定自己去找歌神,但沒想到的是,德拉庫斯是把埃克託殺害了,並且拿走了他寫的歌才成為了歌神,但同樣因此埃克託才會回不了家,是德拉庫斯奪走了本該屬於埃克託的一切。

得知了所有真相的米格被露出真面目德拉庫斯丟到了很深的洞裡,在這裡他見到了剛剛被拖進去的埃克託,兩人意外的發現,埃克託才是他真正的曾曾祖父,那把屬於歌神的吉他,是埃克託的。原來是為了家人,他在亡靈世界竟然也發誓不彈吉他,但他的女兒,米格的太奶奶可可已經快不記得他了,他即將要消失的時候,又唱起了那首送給女兒的歌——remember me(請記住我)。但小狗但丁和曾曾祖母找到了他們,但丁真是一個稱職的亡靈嚮導不是麼。

在曾曾祖母知道真相後,她原諒了曾曾祖父,他們再次回到了演出會場要拿回埃克託的照片,送米格回去讓他擺在靈壇上,但在這次送米格回去的時候,被德拉庫斯破壞了,與此同時,他的真面目也被投影機完全披露在全部人面前。他把米格丟下了高樓,雖然被嚮導救了下來,但埃克託的照片卻掉進了河裡,他快要沒時間了,最後他們把祝福送給了米格,沒有任何條件。

醒來後的米格拿著吉他回到家找太奶奶,但太奶奶那時候已經沒有太多意識了,在悲傷無助中,米格唱起了她的爸爸送給他的歌。這一段應該是好多人的淚點吧,用一首極其有意義的歌曲喚醒了一個人的記憶,這就像是在艱難的人生裡一直有一個東西支撐著自己,這個東西是不會改變的。令人驚喜的是,原來照片上曾曾祖父被撕掉的一頁可可太奶奶一直珍藏著。

最終,所謂的假歌神德拉庫斯得到了在現實世界中同樣的懲罰,被一口大鐘砸死了,埃克託在現實中也被正名,米格的家人們也不再阻止他彈吉他唱歌,畢竟曾曾祖父和曾曾祖母都說了呀,"做你想做的,我們吧祝福送給你,沒有附加條件"。在下一年的亡靈節,埃克託第一次踏上了萬壽菊的橋帶著他的妻子女兒回家。米格在家裡抱著小妹告訴她他們的家族。從此往後在米格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影片中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一句話是"成功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的確,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但要付出的代價不是這樣不擇手段的,正是因為自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會顯得來之不易,才更顯珍貴。電影《尋夢環遊記》以夢想作為主題,以少年米格追逐音樂夢想作為線索貫穿全篇,而關於親情的描繪和探討卻時刻穿插在這場追夢故事之中。電影最後關於親情的探討,讓我們茅塞頓開,原來前面各種來自家庭的阻撓並不是為凸顯少年逐夢艱難險阻特意設的關卡,反而是一條隱藏在主線下面別有深意的線索。

生命一定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是只有一次,我們需要用自己的勇氣和努力,去感知我們存在的這個巨大的世界。我們必須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想要的,要去探索,你可以無所畏懼,因為你所經歷的一切才會造就你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要知道,成功不是靠別人施捨來的。

大多數的人看完《尋夢環遊記》之後會把關注點放在"死亡不是生命終結,被遺忘才是。"這一點上,但影片還講述的一點是——親情。它把西方亡靈節對家人的美好祝願融合進了影片當中,看上去剛開始寫的是夢想,但其實值得探討的是親情。影片當中也說出了"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東西"這句話。

我們好像永遠都在追求什麼東西,哪怕是追尋自己的夢想,我們遠離家鄉想要證明自己,但請回頭看看被自己落下的親人,他們也許支持你的滿腔熱血,也許不懂你的倔強堅持,他們在漸漸老去,在慢慢被時代淘汰,但他們需要的只是我們抽出一小點空閒時間的陪伴而已。無論如何,任何時候,家人在的地方,永遠是溫暖所在。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遺忘才是!不要忘記他們!
    近期復映的電影可以說都是佳片,而《尋夢環遊記》則是佳片中的佳片,這部電影是繼《瘋狂動物城》和《冰雪奇緣》後,我要打滿分的迪士尼電影。它用燦爛和美好為你講述一個關於生與死、夢想和家庭的故事,可以將溫暖的力量愛的力量穿越死亡,迪士尼電影實在是治癒,一點不好的都沒有!
  • 《尋夢環遊記》被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去電影院觀看之前,對這部片子已經有所耳聞,我感覺它應該是一部跟《飛屋環遊記》差不多的電影,既然這樣,那就得必須去電影院看啊。正好那天我們幾個人在外面玩,借著這個機會有伴,就在美團上買好票,坐等到點觀影。先說一下我看到影片結尾的感受,過程中的留著慢慢說。看到影片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就想問一句,不是說好的「尋夢」嗎?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
    《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豆瓣9.1《尋夢環遊記》:跨文化的情感共鳴,越生死的哲學視角「什麼是真正的死亡」,是影片的主題。生與死,一直是經典話題。《尋夢環遊記》從哲學層面給「真正的死亡」下了一個定義。影片中,第一次死亡是傳統意義的死亡。這其實是一種淺層的死亡,只是肉體消失。影片中真正意義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這時的死亡,才是徹底的、絕望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 豆瓣9.1分《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
    在《尋夢環遊記》中,曾曾祖父埃克託一開始選擇了音樂,當然他的初衷也並不是拋棄家人,只是當他準備回到妻女身邊的時候,被昔日夥伴德拉庫斯毒死了。是啊,這才是最感動的狀態:只要你不拋棄家人,我們就永遠支持你做喜歡的事。《尋夢環遊記》的高明之處在於,電影沒有非黑即白地說追求夢想一定是錯的,應該聽父母的話,也沒有一味強調要不顧一切追求夢想,而是辯證地分析了怎樣才能協調兩者以及你最看重什麼。
  • 生命的終結不是死亡,被所愛的人遺忘才是
    別人痛苦的經歷,我們都無法身臨其境,很多時候,我們很難換位思考,因為我們終究不是受害者。惡毒的保姆已自食惡果。但這個可憐孤獨的男人,誰能真正懂得他的心聲?我們同情、可憐、惋惜,對於他而言,其實根本沒有實際幫助。
  • 《尋夢環遊記》:打開「死亡之門」,解開生命「密碼」
    只有意識到死亡的存在,人們才懂得去考究生命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好死」這個問題難以回應的所在,因為回應這個問題的不是巧妙的言語,嚴謹的邏輯,而是人在一生時空中的踐行。對積極向上的生命而言,死亡在大部分人看來是一個消極的命題,死亡意味著結束,死亡意味著失去,死亡意味著告別。
  • 《尋夢環遊記》: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他被所有人遺忘
    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他被所有人遺忘的時候。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出品的動畫《尋夢環遊記》,告訴了大家每個人都要經歷兩次死亡。第1次死亡是靈魂和肉體的分開,也就是你不再單獨地存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時候。第2次死亡才是這個人真正意義上的死亡,在活著的人們,沒有一個人在記得你的一切時,你才算從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消失。《尋夢環遊記》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簡單卻又十分感人的故事:米格是一個來自墨西哥的鄉下男孩,他從小就非常熱愛音樂,但是因為他的曾曾祖父曾經因為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而拋妻棄女,遠走他鄉,米格的曾曾祖母因此將音樂視為這個家族的詛咒。
  • 《尋夢環遊記》:愛的反義詞從來不是不愛
    《尋夢環遊記》死亡從來不是終點,遺忘才是;愛的反義詞從來不是不愛,而且遺忘。影片中這個情節的設置讓人印象深刻,已逝的先人會在每年的亡靈節回到人世間,但條件是要有後輩將其照片供奉起來。如果一個人死後被所有人遺忘,他在亡靈世界就會越來越虛弱,直至變成一縷青煙隨風而逝,這個結果被稱為終極死亡。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遺忘是
    這首歌來自《尋夢環遊記》。我相信你對這部動畫片並不陌生。今天讓我們複習一下!電影主人公米格爾是一個熱愛音樂並有自己音樂夢想的年輕人,但他的家人們卻因為曾祖父音樂離家而不支持米格爾音樂夢想,甚至在很多方面受阻。直到有機會米格爾在亡靈節那天進入了死亡之國,並決定自己找到曾祖父!快點!
  • 豆瓣9.1的《尋夢環遊記》:一句愛的反義詞是遺忘,看哭多少人?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曾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於2017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年過後,豆瓣評分仍舊保持在9.1的高分!
  • 《追夢環遊記》: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輕輕走出了時間
    「被人遺忘了。如果那邊的活人世界裡沒人記得你,這邊的你就會消失,我們將這稱為『終極死亡』。」這段話是《尋夢環遊記》中埃克託的朋友豬皮哥「終極死亡」的時候,米格與埃克託的對話。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過世界各地,每一個國度、民族,都有自己對死亡的解釋。例如大家都知曉的天堂地獄說,壞人死了下地獄,好人上天堂。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當我們談論起死亡這個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去逃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對於孩子,在他們童真的世界裡,死亡仿佛是最不能觸及的黑暗。但是,皮克斯卻做到了,她憑藉電影《尋夢環遊記》向全球的孩子們重新定義了死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忘記才是。
  • 看劇學英語之《尋夢環遊記》
    從現在起,跟著趣課多看劇學英語大衛.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單》裡寫道:人的終極死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從此宇宙都不再和你有關。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經典動畫影片《尋夢環遊記》,影片講述了12歲的少年米格爾,不顧周圍反對,在追尋音樂夢想的過程中,與家人們發生的故事。影片的經典之處在於他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生死,電影中傳遞:生理上的死亡並不是一切的終結,被遺忘才是。
  • 《尋夢環遊記》:遺忘才是生命的結束
    因為埃克託的「拋妻棄女」,家人都反對米格玩音樂也不是不無道理的,在他們心中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才是幸福,他們只是害怕米格會重蹈覆轍罷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在說這個主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亡靈節。墨西哥亡靈節從10月31日開始,一直到11月2號結束。
  • 《尋夢環遊記》:以死為鏡,借亡靈之口訴說生者的遺忘與遺憾
    ——朱自清《背影》再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我不知為何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總覺得兩者間有著相通的遺憾,後來我細細一想,也許是這片子的原名叫我心生感慨。《尋夢環遊記》英文原名是《Coco》,沒錯,就是片中主角小男孩米格的曾祖母,那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他曾曾祖父埃克託的老奶奶可可,我忽然意識到這片子內裡真正的主角也許不是米格,而是他的曾祖母與曾曾祖父這對父女,米格是那個將他們串聯起來的人物。
  • 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
    ,你就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這是墨西哥電影《尋夢環遊記》裡的一句臺詞,一部關於亡靈節故事的電影。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所以我們要銘記我們的祖宗先烈,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好好的生活,不要因為我們的遺忘而消失,這也許是生者對亡者最好的祝福吧!
  • 小黑看看:《尋夢環遊記》
    小黑同學感受頗深啊~每年只有這個時候,從各地趕回來的家人,歡聚一堂,開開心心的度過這些天的美好時光,於是乎小黑忙裡偷閒的看了個電影,《尋夢環遊記》挺出名的,然後不出意外,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的感動了小黑同學~淚花翻滾中小黑想起了以前的玩伴村口的甜二妞,唉~童年哦~咳咳話不多說,來看今天的小黑看看吧。
  • 尋夢環遊記: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別把任性當成夢想
    在《尋夢環遊記》中,我記憶最深的一段經典臺詞:「堅持夢想,努力把它變成現實。」故事剛開始,映入我們眼前的無非就是兩個場景,一個對音樂談虎色變的大家庭,和一個對音樂充滿了幻想的小男孩,這兩個不同的主線,形成鮮明對比,就像是太極八卦中的黑白雙色一樣,彼此永遠都不能融入其中。
  • 生命的回照,尋夢環遊記
    別遺忘,他們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死亡其實是生命的回照 , 如果死得毫無意義,那麼,其生必定也是如此 —— 奧克塔維奧 ·帕斯四月清明 ,屋外雨淅 ,哀悼同胞 ,致敬英烈 。被困在 2020 的人們並未遠去 ,生者會記住經受疫病苦難的你 ,逆行挽狂瀾的你 。
  • 《尋夢環遊記》:人的一生會死幾次?
    《尋夢環遊記》,一部長篇動畫電影。豆瓣評分9.1。劇情簡介:米格爾是一個傳承了數代的鞋業家族的孩子,從小就熱愛音樂,但家裡人都把音樂當成洪水猛獸,不讓他接觸。當地有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亡靈節,每逢這一天,只要有親人把去世的人的照片擺在祭壇上,他們就可以暫時回來和家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