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撞向黃昏
暮色迷離
在甘孜的格薩爾王城
一池一燈,映照《格薩爾》的美麗故事
一石一碑,寫滿《格薩爾》的神話傳奇
這裡所有的建築風物
都是脫胎於《格薩爾》
今天,就讓小編帶著大家
一起尋覓,一起傾聽
這古老的藏地文明,千年的神話故事
神子誕生,相傳,格薩爾是三十三界大梵天派遣到人間降服世間妖魔的神子。那麼,我們就用雙手合十裡面放置著一位神子,剛好上面的射燈會射在神子頭上,恰似格薩爾借著光來到嶺國。
《霍嶺大戰》是《格薩爾王傳》降伏妖魔、除暴安良的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場戰爭,長達12年。相傳,甘孜縣是霍嶺大戰的遺址地,在建設格薩爾王城期間,王城工作人員也曾在甘孜本地進行實地考察,據當地老人言:甘孜生康鄉地區有一河流名為霍爾長河,絨壩岔扎日擁康神山被稱為霍嶺大戰時期,賈察戰死疆場時所遺留下來的戰盔,甘孜朗扎覺母寺底下有阿克晁同在霍爾徵戰時的藏身處等11處與霍嶺大戰史詩書籍提到的相關遺蹟遺址。因此,我們此民間文化信息以圖文的形式展現出來。那麼這裡面的白、黑、黃三色帳篷分別代表霍爾白、黑、黃三帳王。
戰馬江噶佩布,漢譯「天馬千裡寶駒」。史詩記載:甘孜縣絨壩岔片區的堆西娘娘神山為格薩爾戰馬的寄放地,在格薩爾十二歲時,就是通過此戰馬才獲得嶺國的王位。史詩記載的此戰馬就為「棗紅色」。
四神鳥燈,這個是格薩爾史詩中記載的霍爾王手下的四神鳥:鸚鵡,鴿子,孔雀,烏鴉。因此,我們把這一史詩文化載物還原到王城內。將它作為神燈指引我們的方向。
嶺國的聖泉,在我們格薩爾王城修建的途中,挖掘出了一口天然水源,經水質檢測水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飲用後對我們人體也有很大的益處。遊客們到達後也可在瓶中接聖水,當做水來飲用,也可把聖水當作禮物帶給親朋好友。
嶺國藥浴池,浴池是屬於大型地熱溫泉,經常泡腳能改善體質,治風溼,增強抵抗力和預防疾病,對恢復疲勞和潤膚養顏也具有極好的保健作用。
瑪扎嘎溫泉池,池的形狀分別為太陽、月亮、星星。據史詩記載:嶺國森倫王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太陽格薩爾,月亮格薩爾的哥哥賈察,星星為格薩爾的弟弟絨察,因此我們藉助這個文化史料,將溫泉打造為太陽、月亮、星星形狀的溫泉。
嶺國富地嘉洛部落首領嘉洛·敦巴堅贊之女,美若天仙、風姿綽約,貌美世無雙,嶺地最漂亮七姊妹之首。相傳為白度母化身,嶺地賽馬稱王彩注之一,格薩爾登上王位後將其納為十二王妃之首,深受格薩爾寵愛。《霍嶺大戰》中,被白帳王搶掠為妃,忍辱負重,身處敵國卻時刻心系嶺國,後幫助格薩爾降伏白帳王,重返故鄉。格薩爾赴嘉地降妖伏魔時幫助前往尋找法物竹子三節爪,身陷囹圄、遭受酷刑卻不辱使命。格薩爾完成降妖伏魔大業重返天界將其攜帶而歸。而現在「珠牡」已經成為藏族人民心目中美的代名詞。她在史詩中是一位集外貌美與心靈美於一身的人物。千百年來人們將人世間一切美好的讚頌之詞都獻給了珠牡這一人物,傾注了無限的愛心。
天母聖壺,相傳,天母是三十三界梵天王的妹妹,是格薩爾在天界的姑母,她每次手持聖壺給格薩爾降下甘露,支持和幫助格薩爾王完成降妖伏魔。由此,當地人們到現在仍把藏壺視為聖壺,認為藏壺裡的青稞酒是天母降予人間的甘露。
格薩爾母親手持轉經筒的情景,史詩記載:地獄救母,也被稱為「地獄大圓滿」。格薩爾王遠去印度閉關修行百天後返回嶺國,得知其母病危並墮入地獄。而她為了等待格薩爾歸來,身體下入地獄,手持轉經筒的模樣浮現在世間,保佑格薩爾能夠吉祥安康,早日歸來。格薩爾得知母親不幸入地獄後,便從蓮花生大師處得到超度亡靈的密法,便迅速入地獄救回自己的母親,同時超度了地獄中的十八億亡魂。
格薩爾的祈願地,目前這已經成為網紅打卡點,甘孜藏語意為潔白美麗的地方,同時我們用海螺來作為甘孜的標誌,海螺下面的白塔象徵格薩爾王,白塔左右雕刻著珠牡和嘎薩曲珍王妃的雕像,遊客從這裡進入將會受到格薩爾和兩位王妃的加持,進去後再旁邊的切瑪盒進行一個祈福儀式,便把祈福過的小紅線懸掛於祈福經幡上,祈願幸福、安康。
格薩爾十三威瑪中的兩條金魚,一座石碑放置於主城門處寫著格薩爾王城四字,而另一石碑就是這個,放置於珠牡拉措湖邊。這旁邊是白度母的畫像,史實記載:珠牡為白度母的化身,因此我們在這邊也寫著「許您一世情,情定珠牡湖。」戀人們可以在此祈求得到如同格薩爾王與珠牡王妃一般的感情,生生世世不分離。
格薩爾王城四個字的石碑來歷,格薩爾史詩中講述姜嶺大戰時,紫薑國國王想搶佔嶺國的鹽海。格薩爾親自率兵駐紮在鹽海邊,趁薩丹喝水時,化作雌雄兩隻金魚鑽進薩丹肚中,不停的撕咬吞下他的五臟六腑後,施法將兩隻金魚化為神石,一座放置於王城城門,以震懾四方魔敵。一座放置於珠牡拉措旁,守護聖湖,保佑黎明風調雨順。同時這條金魚也是助嶺國發達的戰神,嶺國的守護神十三威馬之一。
面具燈,藏族面具迄今可追溯歷史逾幾百年年,發展至今包括羌姆面具、寺院懸掛面具、戲劇面具、歌舞面具和說唱折噶面具、格薩爾面具等六大類。而我縣面具燈的製作是近現代《格薩爾》史詩文化展示的新成果。
阿尼瑪卿山位於中國青海省,藏語寓意,強健的祖先。《格薩爾》史詩記載,英雄格薩爾的靈魂寄托在這座雪山之上,因此被稱為「格薩爾的寄魂神山」,阿尼瑪卿山處於我國黃河、長江、瀾滄江的起源之地。所以被譽為三江之源。因此,我們把阿尼瑪卿山搬至王城,讓他作為整個王城的水源,做到了景區內以水相連,整個王城都會有若隱若現的小河流緩緩的流淌。同時也有讓格薩爾王的靈魂庇佑王城的寓意。
二牛抬槓,是我們藏區的一種傳統耕作技術。到現在,甘孜部分地區還愛使用二牛抬槓犁耕法來耕地。
水淘糌粑,相傳,格薩爾打敗大食國將糧財之卵青稞,分給卡瓦洛日雪山,所以此地糧倉豐盛,幸福繁榮。用格薩爾賜予的青稞磨出來的水淘糌粑,自帶香味外,還帶一種說不出來的妙味。甘孜水淘糌粑,歷史悠久,它以選料好、加工細、香美可口而聞名於康巴。
天龍八部法器,史詩《賽馬稱王》記載:覺如賽馬奪冠後,天龍八部暨佛教之護法神賜予格薩爾王「千部不朽的長壽內衣、長壽結腰帶、威鎮神鬼的戰靴、九葉戰神白盔、防雷青銅鎧甲、虎皮箭囊、豹皮弓袋、護身佛龕嘎烏」等八部法器。覺如穿戴八部法器後登上金燦燦的嶺國寶座,被稱為「世界雄獅大王格薩爾羅布佔堆」。至此,從格薩爾賽馬稱王至返回天界,八部法器不僅是格薩爾徵戰時的穿戴武器,更是天神賜予的保護格薩爾的法器。
摩盤路,它分為兩個階段,而圓形的磨盤指的是情侶談戀愛的一個過程,每個圓盤獨自擺放,中間會進行一個磨合,也就是情侶在感情的路上既要一人前進,又要互相磨合。走完圓形磨盤就證明情侶的已結束了戀愛過程,雙方將共同創建美好的家庭。而,下面的正方形磨盤需要雙方共同前進,互相信任,第一步,相識。第二步,相知,第三步.,第九步共白頭踏上幸福生活。
過去由於種種原因,甘孜縣從未對格薩爾文化進行過有組織、有系統地搜集整理。毋庸置疑,甘孜縣身處格薩爾文化核心圈,能夠捧起格薩爾文化這顆璀璨明珠,得益於州委州政府的遠見卓識,得益於降邊嘉措教授等學者的親自指導,我們組織編撰了《格薩爾文化在甘孜》。
在聖潔甘孜的大地上,千百年來,關于格薩爾王的傳說故事俯拾皆是,格薩爾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了甘孜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甘孜百姓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與格薩爾文化息息相關。而《格薩爾文化在甘孜》正把這些傳說故事,民風民俗記載於此,獻給格薩爾王城,獻給廣大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