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師大新傳學碩829真題
論述題1
說服理論的提出和發展結合新情況論述
答題思路
說服理論屬於霍夫蘭的基本理論,對於提出部分較為基礎,但要說服理論的發展部分可能思考不夠完善,或者複習準備不夠充分,略有難度。
參考答案
01
說服理論的提出
傳播與說服研究由卡爾·霍夫蘭提出。霍夫蘭是美國實驗心理學家,二戰期間應美國陸軍總部聘請,擔任美國陸軍總部心理實驗室主任。霍夫蘭率一眾心理學家組成研究小組赴華盛頓,研究軍事教育電影對美軍士氣的作用與效果。
研究內容為給1500萬新兵觀看《我們為何而戰》,通過對影片內容和形式等設計變化,測量、分析傳播來源的可信度、恐懼訴求的程度、問題提出的先後效用、訴諸理性還是訴諸感性、一面提示還是兩面提示、明示結論還是寓觀點於材料之中等傳播問題。
研究發現軍事教育影片確實使士兵士氣發生了變化,但其效果有限。該研究結果否定了「魔彈論」,揭示了單一的大眾傳播並不能直接導致人們態度的改變,效果的形成並不簡單取決於傳播者的主觀意願,而是受到傳播主體、信息內容、說服方法、受眾屬性等各種條件的制約。傳播與說服研究是現代態度改變研究的開端,直接影響了傳播研究對傳播社會效果的重視。
02
說服理論的發展
在霍夫蘭的說服理論的基礎上,後續學者對說服理論進行了補充和發展。
麥奎爾的態度轉變
麥奎爾對態度改變的幾點觀點。麥奎爾認為,態度的改變分為六個階段:說服性信息必須得到傳播;受者將注意這個信息;受者將理解這個信息;受者接受和信服所陳述的觀點;接受的立場得到維持;希望的行為發生。
佩蒂的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理察·佩蒂和約翰·卡西歐帕還提出「詳盡分析可能性理論」,即一個人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說服性的信息。他們認為進行說服有兩種路徑,一種是核心路徑,一種是邊緣路徑。對說服性信息積極思考並根據已知信息對它加以權衡,這種說服過程被稱為態度改變的核心路徑。與核心路徑相對是邊緣路徑,即受到論據本身以外的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說服方式依賴於對傳播信息作精細加工的可能性高低。當精細加工的可能性高時,說服的核心路徑特別有效;而當這種可能性低時,則邊緣路徑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