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產業數位化運營: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除了等會展場館還能做什麼

2020-12-14 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受到衝擊,會展業尤為嚴重。作為連接上下遊的資源中樞,會展場館業務幾乎處於全面停滯狀態。除了等待覆工、等待政策、等待客戶歸來,我們是否真的別無他選?

對於每一個企業而言,疫情為我們做了一次極端情況下的壓力測試。管理盲點,管理漏洞應該適時梳理,員工培訓應該深入推進。同時,更應該重新思考企業的頂層設計與戰略布局,反思疫情之後的轉型升級。傳統場館管理理念已無法匹配新需求,2018年年初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提出打造第六代會展場館的設想,從多維度重新定義會展場館。疫情期間再度復盤這兩年的推進狀況,又有了新的啟發。

01 用戶邏輯,一脈相承

成功的企業都善於洞察客戶需求,圍繞需求不斷衍生產品從而打造更為豐滿的消費場景。近幾年綜合型場館的興起正是運用的這一邏輯,重點圍繞會議會展客戶開會、住宿、用餐等需求打造集會展、酒店等為一體的綜合體。僅僅是硬體多元還不夠,我們需要更主動地去挖掘:圍繞C端用戶,文創品業務是一股熱潮,國家會展中心在去年10月特別開設國展文創館將進博會的IP價值再深入;圍繞B端客戶,需要大而全且精而細的需求對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推出銷售產品手冊將銷售內容細分到極致;圍繞產業人群,社群運營則是不變的話題。

02 生態布局,亦可擘畫

會展場館在產業鏈中的核心位置以及平臺價值是其構建生態的天然優勢。以場館為引擎,構建會展小生態。一方面是以場館為核心整合周邊資源,在為客戶提供完善服務的同時建立互惠互利的共生網絡,另一方面,在產業鏈中共享品牌效應、用戶資源以及產業資源,建立共生共榮的生態環境。以會展為抓手,服務產業大生態。從會展產業到產業會展是會展價值發揮到最優的效果。我們常說會展業是工具型產業,脫離產業談會展只會成為空中樓閣,只有營造出科學的會展生態體系才能讓會展與產業相得益彰最終作用於城市的經濟發展。

03 無限可能,皆可想像

在這次疫情影響之下,千軍萬馬線上相會其中也包括會展業。不糾結線上還是線下更具優勢,這都是一次會展業與技術碰撞的機會,可以明顯感受會展還有更多可能尚待發掘。比如智能場館雖然還在逐步推進但已經有許多突破,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雲上看館是為客戶提供線上操作的產品,在疫情期間更凸顯優勢;又比如空間運營,跳出場館的傳統定義,以全局眼光打造產業和生活互動的平臺,還有場館的流量、資源、平臺等等都大有文章可做。

筆者一直認為會展經濟是一座金礦,其更多的價值待挖掘、待留存,待轉化,待覆合使用。當然,任重道遠!但我們願意做會展經濟的挖礦工,去挖掘去激發會展經濟的超能量!

「永遠不要浪費一場危機!」

本文內容節選自公號:會展產業交易會,原文標題《唐雪:疫情之下,除了等待場館還能做什麼?》

【百家號-新社匯and微會動袁帥】運營者:袁帥,會展業信息化、數位化領域專家,PMP項目管理師,數據分析師(高級),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網絡營銷師,SEM搜尋引擎營銷師,SEO工程師 ,微會動平臺創始人兼首席營銷顧問,新社匯平臺聯合創始人,靜花緣品牌系列精品民宿網際網路運營,牛票供應鏈項目相關技術負責人,零工社區企增服務中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會展數位化成趨勢 盈利模式待破局
    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會展業被迫暫停。在這一背景下,線上展比預期來得更早一些。不可否認,作為線下展會的創新服務模式,被倒逼的線上展的「興起」,同時成為倒逼會展服務模式創新升級的「推手」。  5月14日,由中國貿易報社、新會展沙龍主辦的「會展服務創新之『創』與『新』」線上研討會,邀請會展產業鏈的業內資深人士針對當前線上會展熱,以及線上會展模式等熱點,探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後疫情時代會展業的創新,究竟是會展創新還是會展服務創新?復工復產全面恢復後,線上展是否繼續存在?  「無疑,創新是為了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實現會展業的可持續發展。」
  • 廣交會碰上「新基建」,雲會展迸發科技火花
    中國最大型的外貿交易會碰上「新基建」,會擦出多少火花?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外貿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國家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廣交會發布會上指出,廣交會要「助力企業拿訂單、擴市場,穩住外貿基本盤」。大多數外貿商家對廣交會寄予厚望,希望迎來一場轉機之戰。  2020年的春季廣交會原本於4月15日開幕。但疫情席捲全球,打亂了一切。
  • 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嘉賓:關注行業升級
    會展業對經濟發展、產業協同、擴大消費、城市整體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會展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於危機中育新機,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會展業也會有很好的發展方向。當前,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即使小範圍出現疫情也不會影響大範圍的生產生活。
  • 騰訊雲會展廈門開講,助力會展名城打造「智慧會展」_發現頻道_中國...
    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雲會展總裁曾佳欣表示,騰訊雲希望發揮數位化服務方面的優勢,利用在雲會展領域的創新科技實踐經驗,服務好廈門、福建乃至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產業發展,激發城市旺盛的生命力。隨著疫情後期防控常態化,通過積極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廈門會展行業上到雲端持續發力,線上線下雙軌驅動,突破時空界限實現多維交互溝通,實現行業強勢重啟。   圍繞整個福建省,騰訊也一直依靠自身技術和產品優勢與大型會展合作,共同打造「智慧會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2020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雲上峰會」、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以及6·18創交會等。
  • 關於加強會展活動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告
    為全面貫徹國務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意見和省、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方案部署要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好會展業恢復發展,規範會展活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會展業在擴大開放、助推產業、促進投資、拉動消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結合泰安市實際,現就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 雙線會展,賦能MICE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雙線會展(Online and Offline)是線下展會形式的數位化、也可稱為「雙線數字展會」是利用「網際網路+」創新傳統會展業發展模式,利用數位技術,AI、VR、ZR(再造現實)、雲計算與大數據集成打造的一種無紙化數字展會。雙線會展是一場展會、線上線下兩種舉辦、兩種參與、兩種運營、兩種體驗、兩種服務,雙向賦能……。
  • 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10月起運營測試
    原標題:金海湖國際會展中心10月起運營測試   據劉振光介紹,「一主四分」會場將建設23個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目前這些項目的建設任務已經完成近七成,除了主場館進入尾聲建設之外,其餘四個分會場明年3月底前也將全部完工。受疫情影響,2020世界休閒大會延期舉辦,但各個項目建設依舊重點推進,今年2月份就已正式全面復工。
  •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交付運營
    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交付運營將引進更多優質資源助力海南會展業發展本報海口12月22日訊(記者 郭萃)12月22日上午,海口市商務局與東方環球會展集團共同舉行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籤約儀式,標誌著海南國際會展中心二期正式交付由東方環球會展集團運營。
  • 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智慧會展為會展經濟帶來怎樣的多元效應?
    ,各關聯產業的智慧化將與智慧會展形成「互哺」。例如智慧旅遊、智慧零售、智慧出行都能為會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2、智慧會展具體能解決什麼問題,提供什麼價值?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對會展進行智能管理和運營,幫助客戶沉澱數據、平臺、產品和服務模式。騰訊用全球最領先的網際網路安全技術和專家支撐,保障順利舉辦。  三是提升人氣降低人力,更大商業回報。用數位化營銷提升會展人氣,用AI和大數據能夠實現無人化的智慧現場服務、會展數據管理和分析,實現更理想的投入產出比。
  • 「空港+保稅+會展」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啟國際業務「會展+」模式
    11月24日,「空港+保稅+會展」全球品牌啟動儀式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舉行,深圳海關、深圳市商務局、寶安區政府、招商蛇口、華僑城、深圳市招華國際會展運營有限公司相關領導應邀出席此次啟動儀式,共同見證深圳外貿發展新動能模式的開啟。
  • 會展場館的N種場景革命
    當越來越多的業態跨界融合激發新物種爆炸,當越來越多的綜合體平地而起宣告場景革命,會展場館也受到了新時代市場浪潮的衝擊和洗禮。筆者一直堅持會展場館應該跳出「租售場地」的傳統經營方式,著眼空間價值,挖掘更多的商業可能性。繼去年撰文《讓創意類活動走進場館》後,筆者結合自身場館運營心得,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會,願與讀者分享。「天生麗質」很重要。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專家縱論打造「南京會展」超級IP
    面對長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會展業如何再定位?12月9日—11日,在溧水白馬舉行的2020中國會展業年會暨第二屆溧水會展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00餘位會展業界代表專題研討,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等業內大咖作主題報告。
  • 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動,建成後將成全球最大會展場館之一
    「新時期,廣交會將通過不斷的改革創新,為國家經濟建設、經貿強國建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李晉奇表示,廣交會四期項目建成後,廣交會展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場館之一,廣交會展館所在的琶洲地區也有望成為全球場館規模最大、功能和配套設施完善、各類會展活動最活躍的會展集聚區。
  • 智慧化場館,重塑展會新體驗
    2020年已經過去六分之五,餘額已經不足了,會展行業在疫情的巨浪下也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如何抓住機遇,實現展館智能化?推動會展業數位化進程?不妨了解一下31會議智慧場館解決方案!智慧展館能夠實現場館運營的集成化、智慧化、生態化,還能對內滿足高效的運營管理,對外實現卓越的智能化用戶體驗,智慧展館作為城市會客廳,還能最大限度發揮會展經濟拉動效應,樹立智慧會展新生態、新標杆。
  • 會展新經濟成都加速度「會展之都」生態強勢引領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為提高成都會展企業新經濟形態發展速度,加大與新經濟企業的交流合作。11月27日,以「新基建 新會展」為主題的首期成都市會展新經濟企業加速營活動在四川成都會展智能製造示範基地(感知物聯網產業園)圓滿舉辦。
  • 2020廈門國際會展周舉行 全國行業大咖聚廈
    中國貿促會原副會長王錦珍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會展業遭受重創,目前,中國會展業已基本得到恢復並創新發展,如服貿會、進博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線下實體展會的恢復,會展業還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線上展會探索。中國國經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通過視頻,就「國際會展疫情過後東移來華,你做好準備了嗎」話題與現場與會者分享。他提到,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全球會展業將東移來華。
  • 微會動創始人袁帥:正確認識和處理虛擬會展與傳統實物會展的關係
    虛擬會展整合了網絡的高效性、普及性、虛擬性和信息集散功能以及虛擬實境等新興技術對虛擬實物的高感知性,既具有傳統實物會展的信息集散功能,又能突破時空、成本、精力和資源的限制,不但能夠擴大會展活動的覆蓋面,還能降低會展成本,提高辦展效率,是對傳統會展的創新與突破。
  • 聚焦「會展Anchor +」 大興「新國門」深耕會展經濟
    北京商報訊(記者 方彬楠)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現代經濟正在形成以航空、數字產業和效率經濟為基礎的全新競爭體系。9月25日,記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了解到,從全球最大的機場——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以來,臨空經濟區作為大興機場的經濟腹地,為其源源不斷地輸送「營養」。
  • 數字展覽:會展活動移至線上尋覓新空間這事兒並不簡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交會、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等國內知名展會宣布延期舉辦。與此同時,許多地區意識到「創新會展服務模式」的重要性,利用網絡等方式幫助廣大企業結識夥伴、開拓市場。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部分會展活動的功能移至線上,有助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會展業帶來的不確定影響。線上會展能否取代會展活動,有待觀察。實體展臺轉為虛擬空間「國內外會展目前基本停滯,會展業深受疫情衝擊。」
  • 陝西出臺「硬十條」促進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
    ,保障各類經貿活動正常開展的指示,根據省政府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要求,日前,省商務廳印發意見,明確提出從強化政策支持、發展智慧會展、成立行業協會等十個方面,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會展業恢復發展工作,充分發揮會展業在擴大開放、助推產業、拉動消費中的重要作用,全力促進會展業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