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過譽的流水帳懸念作品

2020-12-14 drizzle小雨雲舒

我們現在能發現一些熱門書籍事實上由兩部分構成:書籍內容本身及聲勢浩大的營銷。在如今這個視快速和碎片化閱讀為常態甚至必備技能的時代,完整閱讀一本書越來越成為一件不那麼高效的事。

很難說這是否意味著讀者更易被左右,不過從豆瓣的書籍討論區來看,選擇權全然交給市場自然也有其道理,負面作用就是牛皮吹得太大,難免過於拉高讀者的期待度,真正閱讀時便會產生比較大的落差感。

比如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自傳。

這是部作品頭頂諸多光環,其中之一是比爾·蓋茨年度推薦書目第一名,另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光環搭配著另一件事實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化學反應:作者塔拉·韋斯特弗出生於1986年,自幼生活於美國愛達荷洲一個恪守教規的山區摩門教家庭,在17歲以前從未接受過學校教育(但不意味著沒有接受教育),之後通過自學考入楊百翰大學,在讀期間又獲得了蓋茨劍橋獎學金,並於2009年和2014年分別獲得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和歷史學博士學位。

這不是一個山區貧苦孩童終獲成功的勵志故事——那和塔拉的經歷比實在太小兒科了——塔拉麵對的不止是貧窮,還有控制欲極強的(疑似)躁鬱症患者父親、逐漸被父親徹底洗腦的母親以及一位家暴的哥哥。

這些經歷無疑是真實的,人生前後巨大的反差讓許多讀者——比如我——立刻產生了蓬勃的好奇心。我們當然想知道,到底是什麼給予了塔拉力量讓她最終走出愛達荷洲廣袤的大山,走進被視作精英匯集地的劍橋,並且成功躋身其中。

出乎意料的是,儘管本書的英文原名是《Educated》,然而education(教育)在其中並非佔據核心的內容,甚至連對education的嚮往和討論也不是。

反過來說,中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倒是一語道破了些許真相:稟賦或許才是逆天改命的重要因素,塔拉的山註定是哈佛劍橋而不是父親冰冷沉重的廢物場,不然真是沒有辦法解釋她後半段開掛一樣的升學之路。

011 頭重腳輕

整本書明顯的頭重腳輕。

塔拉的童年經歷著實特殊,不僅是因為父母恪守教規的教育方式,也是因為躁鬱症使得父親充滿了被害妄想。這讓他們活在一種他人難以理解的不安之中,要麼是為末日的到來準備一罐又一罐密封食物和彈藥武器,要麼隨時準備著抵禦聯邦政府的進攻——因為他們居然膽敢不送孩子去學校接受教育。

基於同樣的原因,他們也不信任醫院和醫生。塔拉的母親充當了醫生的角色,用草藥和精油治病和接生,後期還用上了神乎其神的能量療法。不過在發生非常極端的事故時,他們還是會求助於911和救護車。

這些內容被塔拉如實記錄下來,聰慧又早熟的她一邊溫順地聽從父母的指揮,一邊在日記中寫下自己矛盾的心情。

等到她的人生因考入楊百翰大學而急促轉彎後,或許是自感這段求學經歷與之前相比實在不夠特別,也或許是課業繁重擠壓了她思考總結反思精力的原因,這裡的內容像被按了加速鍵,以令人吃驚的速度衝向了我們已經知曉的桂冠結局。

行文匆匆,再輔以一個看似意味深長的結尾:

你可以用很多說法來稱呼這個自我:轉變,蛻變,虛偽,背叛。而我稱之為:教育。

一個矛盾是,在塔拉去學校接受高水平的全日制教育以後,之前所展示的那種她具有的力量和堅強反而被削弱了。換句話說,教育在她的蛻變之中扮演的是主角還是配角,這一點不禁讓人懷疑。

即使是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書名所示的「被教育的」一詞,僅憑塔拉在書中的敘述,我還是更願意把她在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歸結於天賦異稟。而她在情感上與原生家庭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與她在學業上的進步相比實在不大。

022 流水帳行文

博士學位或許意味著優異的論文寫作能力,但顯然不是通俗領域的寫作能力。

在本書中,內容以流水帳的形式呈現。不僅文筆上是流水帳,結構上也是。本應具有點睛和補充作用的插敘和倒敘,在章節之中只讓人感覺是作者行文至此率性而為,全無整體考慮。

所有的情節都描述得很平淡,透露著一種麻木。不管是遭受極端暴力的時候還是刻苦用功的時候,不管是鼓起勇氣反抗父親和哥哥的時候還是終於開始新生活的時候。哪怕是被母親和大姐背叛的時候,明明作者感受到了強烈的情感激蕩,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她只是用很簡單的詞語一筆帶過(或許是翻譯的問題也未可知)。

有一些作家會採用這種方式,展示一種巨大絕望所帶來的異乎尋常的平靜,但是必須注意,如果一本書從頭到尾都是這一種調子——沒有高低深淺之分——讀者很難感受到這種有意為之的效果。這需要的是前後對比,直觀地講,高潮和低谷的落差才能撥動讀者的心弦。當二者的情感表達都只有一種味道,文字只能傳達客觀事實,而至為寶貴的情感難覓其蹤。

就好像描述一個人激動的時候,可以描寫他的眼神發亮,他的雙手顫抖,他結結巴巴說不出連貫的句子,他甚至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動作,而在本書中,只會是一句「他很激動」帶過所有。

通常流水帳是很難吸引讀者繼續讀下去的,不過本書自有其特點。

其一是作者有意無意間構建了一個足夠吸引人的懸念:塔拉最終能否脫離原生家庭成功找到真實的自我?

塔拉所遭受的一切是真實的,她的掙扎也是真實的,這也是本書中不多的能夠引起共鳴之處。塔拉的自我尋覓之旅,也是讀者的尋覓之旅,未知的終點吊人胃口,無疑對於補充閱讀的動力很有幫助。

其二是塔拉的遭遇絕非常人所能想像,這無疑也增添了本書的吸引力,類似於「揭秘你從未見過的XXX」。儘管作者在本書最後聲明內容不關乎任何形式的宗教信仰,但是這本書顯而易見在展示的就是虔誠摩門教家庭的一種生活。

有一些部分確實與宗教無關,比如父親在工作中漫不經心傷害了子女們的身體健康,但是另一部分,比如對女性的穿著進行嚴格規範,比如把一切交給神(包括疾病),顯然都是宗教的影響。

從無神論者的角度看,這本書豈止不可能與任何形式的宗教無關,而且從頭到尾都和宗教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033 成長甚微

豆瓣上有讀者評論,認為塔拉最終似乎也沒有解決和原生家庭之間的問題。

從本書來看,儘管塔拉在學業方面站到了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比起千千萬萬勇敢面對原生家庭問題的人,她在這方面進步甚微。

這本應是這本書最動人的核心,關於一個人如何通過自我教育完成了從母體的脫離成長為完全獨立的個體。

然而並沒有,問題就此被擱置,塔拉和原生家庭的大部分人保持著知曉彼此存在卻又疏離的關係。或許有人覺得這樣已經足夠好了,不過作為一本著眼點為教育或成長的書,加上幾句正確無誤意味深長的句子並不能有足夠的說服力,我們需要看到的是主角心智上真正的蛻變。

可以理解的一個原因是到成書為止,現實中塔拉並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讓人嘆息這本書出現得太早了,早到她還沒有就此形成一個真正鏗鏘有力的結論。

在書中本應呈現為遞進關係的類似事件,雖然邏輯上可以理解最終促使塔拉勇敢去大學求學,但是文字上並未能展現出這一點。

比如在被哥哥家暴時,這樣的情節出現了不止一次。顯然在現實中,反覆出現的家暴事件讓作者逐漸積累著反抗的力量,但是在書中我們只看到了她的屈服,然後忽然她就有足夠的力量來離開了。

這一過程本該是最能引起讀者共鳴的。我們很多人沒有遭受過暴力對待,沒有經歷過被禁止上學,也沒有被宗教的嚴苛規定洗腦,也沒有一個整日妄想被害的父親,但是我們同樣面對著這種掙扎。

那是成長的必經之路,那是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反抗原生家庭的時刻,那也是所謂蛻變也好教育也好至關重要的裡程碑節點,怎麼能就這麼輕輕放過宛如微風拂面似的略過呢?似乎作者也沒有真正釐清思緒,並且依然在逃避直面事實。

本書出版後,作者的家人們也發表了意見,其中對作者幫助非常大的哥哥泰勒的留言令人深思,他非常明確地表示妹妹塔拉對很多事的理解和回憶與自己有出入。一個明確的事實是,父母並未像塔拉印象中一般嚴厲禁止他們上學,泰勒本人選擇普渡大學攻讀博士也是參考了父母的建議。

不過作為旁觀者,我們也要清楚,摩門教教義對男女的態度極其不平等(畢竟是提倡一夫多妻制的宗教),因此哥哥和妹妹的感受截然不同必然也有這部分的原因。遺憾的是,已經是歷史學博士的作者應當考慮過這一因素,不過基本沒在書中體現出來。可能正如作者所希望的,她不想這本書與任何形式的宗教有關係,因此宗教帶來的男女不平等也就被有意忽略了。

整體來說,這是一本讀了不會覺得浪費時間但也不會拍案叫絕的作品,亮點在於作者展示的極其少見的生活經歷,有些部分略有深。,全書最有文化的就是書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甚至比英文原名還貼合內容。

相關焦點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版上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全球現場級暢銷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聲版日前獨家上線懶人聽書。瞿穎、楊玏、毛曉彤、沈月、辣目洋子等明星誠意推薦。即日起,市民只要登錄懶人聽書APP、官方微博,搜索「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即有機會獲得與明星免費共聽機會。
  •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有感 發布時間: 2020-06-03 17:29:2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宇寰
  •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講述深山中的小鳥,飛往自己山脈的故事
    2018年出版處女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簡單來看的話這一定是一個勵志的人生,但在故事的背後我們常常會忘記那些痛苦的事情,它曾經真實發生。現實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不斷地經歷痛苦歷經坎坷,對那些痛苦的事情難以釋懷。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直面內心,自我主宰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美)塔拉·韋斯特弗。有一句話說:原生家庭的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韋斯特弗遭受了原生家庭無與倫比的傷害,她將自己的成長經歷在本書坦述。患有「雙向情感障礙」的父親剝奪了塔拉及其哥哥姐姐們上學的權力,對他們實施精神上的控制;塔拉和姐姐奧黛麗遭受了哥哥肖恩對她們身體一次次的暴打,父母對她們所受傷害熟視無睹,甚至袒護包庇,顛倒事實。
  • 尋找你的棲息地—《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讀後感
    花了一個月,利用碎片時間讀了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它是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上市第一周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 這本書的原名是《Educated》,中文版被譯為《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書名給我的感覺很文藝,像一本小說。
  • 全球經典勵志圖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文版譯名背後的故事
    一句話浮現了,似乎用在這裡正合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聖經·詩篇》,這句話本身有雙重解釋,一種是「逃離」,一種是「找到新的信仰」。作者不正是逃離了故鄉的山峰,像飛鳥一樣去尋求教育,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山林了嗎?
  • 讀書|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聖經·詩篇 11.1》前段時間在微信讀書上看完了《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的英文名《Educated:A Memoir》。如果你跟我一樣疑惑為什麼中文名和英文原版看起來完全不相關?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傳奇的自傳讓我讀懂了教育的本質
    她就是塔拉韋斯特弗 (Tara Westover),她把自己的求學經歷寫成了一本書,英文名叫《Educated》,中文譯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憑藉這本書,她被《時代周刊》評為2019年「年度影響力人物」。塔拉的經歷是傳奇的,因為就算一個出生在中產家庭的孩子,能取得如此高的學歷,已經足夠勵志了。
  • 今日悅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就是金子!
    它的中文譯名《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也很詩意,這本書的文字雖然沒有書名這麼文藝,也沒有像勵志恢弘,她用最平淡真實的語言像一個局外人一樣講述著自己的成長環境和掙脫原生家庭的糾結與矛盾。後來,她在劍橋大學的教授克裡博士告訴她: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斯坦伯格教授說這是《賣花女》,想想那個故事吧,她只是一個穿著漂亮衣服的倫敦人,直到她相信自己,那時,她穿什麼衣服已經無關緊要了。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你要過怎樣的人生,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教育」正是這本書的英文名字,而「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中文譯名。一直對這個譯名感到好奇,好奇的程度超越「為什麼一本新人處女作一上市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累積80周高居第一」,或者為什麼比爾·蓋茨會說這本書「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從13樓病房的窗戶望出去,正好有兩隻鴿子落在前方的一個屋頂上。佇立了片刻,便又拍打著翅膀在附近盤旋。然後又飛回來,落在屋頂。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
    文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一個敢於挑戰命運的女孩書寫的傳奇人生作者 娛樂小丑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貝多芬今年年初,一部由美國作家寫的勵志題材的小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風靡全美,該書上市首周便登頂《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的位置!而34歲的作者——美國作家、歷史學家塔拉·韋斯特弗名字也隨之家喻戶曉。她一度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甚至連著名的比爾蓋茨也對她的作品讚譽有加!
  • 豆瓣8.9《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成長是一個不斷蛻變的過程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是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自上市開始,就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塔拉也因此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塔拉.韋斯特弗生活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巴克峰下,令人驚訝的是,塔拉在17歲以前沒有上過學,卻憑藉著驚人的自學能力考取名校,一路獲得博士學位。
  • 今日薦書:塔拉·韋斯特弗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桌上的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80後女孩塔拉·韋斯特弗寫的回憶錄。本書主要內容是塔拉講述自己從一個到了十七歲還未上過學的女孩,通過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之後,又獲得了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和歷史學博士學位的傳奇經歷,被許多人追捧為勵志書籍。
  • 比爾·蓋茨力薦,年度銷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到底有何魔力
    導語:比爾·蓋茨力薦,年度銷冠,《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到底有何魔力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是作者的真實經歷。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作者的名字叫做塔拉,在17歲以前她從來沒有上過學,這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講,有點不可思議,畢竟在絕大部分人的眼裡面,從幼兒園開始上學,這已經成為了一種模式,教育的普及已經是非常普遍,如果說沒有接觸過高等教育,還能讓人信服,但是沒有接觸過基礎教育,卻直接上大學,這很難讓人相信,但是塔拉就做到了。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再不堪的原生家庭,都不能阻止你長出翅膀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比爾·蓋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出版於2019年11月,受到比爾.蓋茨的特別推薦,稱這本書是他本年度推薦的第一名。該書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全美銷量破百萬冊,作者因此書被《時代周刊》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從大山走到哈佛,她是美國夢還是普通人?
    2018年,塔拉出版了以自己經歷為故事的非虛構類著作《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此書一經出版就震驚世界,上市一周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至今仍高居不下,她還被評為「年度影響力人物」。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評價這本書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閱讀她極端的童年故事時,也開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 小二樓|《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永遠不要讓別人定義你的人生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美國作家塔拉.韋斯特弗的處女作,講述了塔拉奇蹟般的成長經歷。一個十七歲前從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通過自學考取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文學學士學位。隨後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2009年獲劍橋大學哲學碩士學位。2010年獲得獎學金赴哈佛大學訪學。2014年獲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 豆瓣9.0《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教育就是讓你自我突破展現自己
    接受教育,但不要讓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應該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視野的開闊。教育不應該使你的偏見變得更頑固。如果人們受過教育,他們應該變得不那麼確定,而不是更確定。他們應該多聽,少說,對差異滿懷激情,熱愛那些不同於他們的想法。
  • 塔拉·韋斯特弗: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
    比爾蓋茨與她是誰呢?她將自己的親生經歷和感悟寫成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再一次向世人證明「教育改變命運」這個陳舊到幾乎沒有人想再拿出來討論的道理。見過陽光才知我本不喜黑暗塔拉的父親是一個堅定的反科學反政府主義者,所以塔拉在17歲之前都沒有在政府開設的學校裡讀過書。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轉變,蛻變,虛偽,背叛,我稱之為:教育
    2020年7月7日那天我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當時書讀一半的時候,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人都讀一讀這本《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比爾蓋茨推薦語說道:「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甚至比你聽說的還要好。」//01作者簡介塔拉維斯特弗:美國作家、歷史學家。1986年生於美國愛達荷州的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