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外模的清潔及外觀檢查:
1.1打開模具,清潔上、下模內外表面。
1.2主導柱/套,副導柱/套,滾沫襯套之清潔、上油脂;滑塊機構之清潔、上油脂。
1.3清潔模內廢屑(含模板上之導位針,讓位孔)
A下模時料帶須保留在模內,以便分析原因,必要時可保留連動時的工作料條。
B模面保持清潔乾淨。
C鋼珠襯套應抹黃油。
D所有模具維修的動作應如實記錄於「模具維修記錄表」中,如入塊、衝子更換件號及其它維修內容以利於追蹤。
1.4檢查各零件有無明顯缺損。模具零件(如導位針)有無短少,若有,則要作相應處理
2、維修保養作業(對照料條、逐站檢查、分析)
2.1衝裁刀口研磨(研磨量可以依刀口鈍化程度),必要時可作移位、調整(由組長決定並找出原因,做好標準化工件)
2.2成形衝子模仁之R或工作面的拋光或研磨(應依產品外觀及模具圖面進行,不可隨意修拋以免越弄越糟)
2.3衝子及刀口裝拆注意事項:
A保養時不可多工程站同時敲出進行保養以防側邊有移位墊片。
B要特別留意墊片的形狀大小,墊片過多時應更換整體墊片,應保持墊片整體完整,適確保工作時,不得因墊片鬆動或破損而造成堵料,翻料,產品壓痕等不良現象
C有發現無防呆設計時,必須用風磨機做好標示以利他人快速維修。
D裝拆多塊鑲拼或刀口時,請刻好序號,如1.2.3等。在裝入時不可傷到模板框口,零件底部應做好引導部分,敲入時要利用平行塊及銅棒垂直力裡輕輕敲入,以防框口變形,對於PG加工一般框口,無防呆設計,應對照料條核對無誤後,方可裝入。
2.4在更換新的備品時須與原備品作比對,並作相應的尺寸檢驗,更換後要合模切紙試配,以防備品加工、組裝錯誤,導致備品損壞。
2.5檢查所有緊固件之安全可靠性,所有運動件之靈活性,有疑慮時應作相應的維修作業。
A模具在保養維修過程中,發現較大的異常時應報告組長和主管。
B機臺作業在結束時,必須保留完好最後一根料條,以供模具保養及下次生產時參考。
c不能及時保養的模具,由組長在該模具做好標示(待保養),並儘快補做。
D模具維修作業中,有與保養類似的做法時(如更換導套,導柱,彈簧等)應在表單中做記錄。
E對彈簧實物與圖面一致,若有不一致時要報告處理。
F對彈簧進行檢查,有無嚴重變形及裂紋,是否符合定期更換次數,若有問題,要一併處理。
G上下模合模後需目視確認模具是否閉合。
H上下模座的上層及底層,須確認無廢料粉屑粘附方可架模,架模時需用安全棒將模具到下死點,方可鎖模,避免人員疏忽,造成模具損壞。
所有維修後模具應由維修人員做好首件檢查方可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