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遊城市群再擴大,衝擊中國經濟第4極,成渝地區將面臨挑戰

2020-12-15 莫守說旅遊

長江中遊城市群再擴大,衝擊中國經濟第4極,成渝地區將面臨挑戰,中國家喻戶曉的城市群基本上是這三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但中國幅員遼闊,面積遼闊,中西部地區還沒有絕對優勢的城市群,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增長的四級是位於內陸的成渝城市群,最近幾天,長江中遊城市群在合肥召開了相關會議,其餘城市有武漢、長沙、長沙。

長江中遊城市群主要包括以武漢都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為主體的城市群,面積32.61萬平方公裡,GDP總量8.3萬億,佔全國9.2%,人口1.25億左右, 成渝城市群包括重慶部分區縣和四川成都、綿陽、自貢、瀘州、德陽、遂寧、內江、樂山、南充等16個城市,面積18.5萬平方公裡,GDP總量5.8兆,佔全國6.4%,人口1億左右,可見長江中遊城市群優於成渝城市群, 而且這次會議在合肥召開,合肥參加長江中遊城市群表示有衝擊第四極的意圖,但成渝衝擊第四極也有自己的優勢, 否則,國家不重視成渝地區。

從區位來看,長江中遊城市群位於中國中部,承東啟西的戰略位置無可替代,武漢在交通上的優勢太明顯,米字型高鐵結構全方位輻射,成渝交通樞紐地位不如中部地區,高速鐵路網建設比較 長江中遊地區除武漢、長沙、南昌等省會經濟強省外,還有很多三四千億GDP規模的城市,成渝除成都重慶外GDP最高的綿陽也在2300億左右, 這也是成渝城市群最大的劣勢,中部塌陷,副中心城市不足,資源過度集中在兩個主要城市。

但成渝地區也完全沒有優勢,成都和重慶有很深的淵源,文化共性高,融合基礎好,各城市間通勤距離比較近,一體化合作優勢明顯,但長江中遊城市群跨度過大,一體化面臨的障礙很多,珠三角, 而且在國家戰略中,成渝城市群的地位更重,一個地區有兩個國家中心城市, 這在長三角和珠三角都沒有這個待遇,並不是成渝城市群沒有理由,中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在兩個大城市群之間相互競爭, 雖然有目標,但是必須齊心協力, 你對成渝城市群和長江中遊城市群有什麼評價?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最新定調,中國第四大城市群呼之欲出!
    數據顯示,成渝兩地的計算機產品產量已佔全球的1/3、汽車整車產量已佔全國的18%,對外競爭的規模優勢已經形成,具備了參與全球競爭、帶動區域發展的實力。 可以說,成渝只要唱好「雙城記」,在產業協同方面再進一步,打造成為中國城市群「第四極」並不存在太大的懸念。
  • 從城市群發展看成渝雙城經濟圈機遇與挑戰
    2020年1月3日,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概念首次出現,預示著我國自提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城市群概念後,首次提出以雙邊城市名命名的城市群新概念。
  • 鄂湘贛三省共商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
    10月15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會商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謝高波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湖南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龔新平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地區處負責人,長沙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謝高波主持。
  • 城市戰爭正演變為「城市群戰爭」!中三角不能再等了!
    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紅利為我國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能,東部沿海地區在全球化貿易的海洋時代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緣優勢,這為東部地區的騰飛提供了基礎,我國快速的將發展重心聚焦在東部身上,東部高速增長的經濟直接促進了東部地區城鎮化的發展。
  • 長江中遊城市群合作「菜單」出爐
    今後,長江中遊城市群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會「提速」,市民異地辦理公積金、異地就醫醫保結算等會更便捷……12月11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上,四省會城市籤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涉及金融科創、政務服務、教育科研、文化文旅、市場監管等16項。
  • 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聚首」南昌共商大計
    12月11日,以「新時代、新格局、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舉行。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再度「牽手」,共謀發展。會上,四省會城市籤署了《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與觀察員城市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這意味著,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建設將有更多新動作。
  • 中國城市十強經濟體:重慶重返四強,成都位居第7,南京強勢入圍
    從十強經濟體的變遷來看,我們也感受到了北方經濟的落寞。近十年來,中國穩定的十強經濟體,讓我們對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習以為常。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地區,都在培育自己的核心城市,而未來的十強經濟體必然也會出自這五個城市群。不少學者表示,這五個城市群從地理形態來看,似乎組成了一把弓箭,讓中國射向世界的前方。
  • 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召開
    贛江之畔再聚首,共話成果謀新路。12月11日上午,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召開,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迎來第八次「握手」,共同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 瞭望周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在內部經濟發展壓力加大和外部風險挑戰增多的背景下,將以重慶、成都為核心的成渝地區打造為繼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之後的「第四增長極」,對內,成為區域發展新引擎,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破解我國長期存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對外,依託「一帶一路」,成為擴大開放的新支點,在支撐內陸地區參與國際競爭的同時,極大拓展我國戰略迴旋空間。
  • 成渝雙城記:菱形盆地隆起第四極
    在這條「長江防線」上,分布著3個重量級的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它們分別位於長江的下遊、中遊和上遊,仿佛是守護「長江防線」的3個堅固堡壘。而在倪鵬飛看來,長江上遊的成渝城市群,對構築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長江防線」十分重要,也有著重要意義。
  • 李後強教授「四論」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在當前中國政府治理模式的背景下,四川、重慶兩地政府如何構建協同互動、共建共享的合作機制。我們可以從博弈論中獲得啟示。博弈論,又稱為對策論、賽局理論等,主要研究激勵結構間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鬥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數學理論和方法。博弈論考慮遊戲中的個體的預測行為和實際行為,並研究它們的優化策略。
  • 老外在成渝|日本駐重慶總領事渡邊信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發展...
    對成渝地區的發展又有什麼期待?近日,日本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渡邊信之在接受國際在線四川頻道採訪時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望成為繼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後的「第四極」。  渡邊信之於2019年4月到重慶任職,他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的外交工作經歷,曾在駐華大使館和日本外務省負責中國事務的部門工作了20年,期間曾多次到中國考察訪問。
  • 2021,哪些城市將成為大贏家?
    剛剛過去的2020年,每座城市的發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不過,西部菌在《2020,中國城市五大懸念!》中,所提出的五大懸念,多數都成為現實:成渝城市群會不會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1月3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標誌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 我國第5大城市群,將重點發展16個城市,促進4省經濟一體化發展
    而我國第二大城市群則是和長三角城市群毗鄰的長江中遊城市群,它包括湖北大部分地區以及湖南、江西、安徽部分地區(安徽西部部分地區同時屬於長三角和中三角兩大城),面積和人口僅次於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總量排名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之後,位居全國第三。而根據長三角城市群發展規劃,將重點發展16個城市,即4個省會城市和12個觀察員城市,我們來看看這16個重點發展城市分別是誰?
  • 成渝城市群:憑什麼與三大灣區相提並論?
    會議提出,要強化重慶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帶動作用,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助推高質量發展。這意味著,除了東部沿海的三大城市群之外,成渝雙城經濟圈,被視作了帶動中國發展的新的增長極。成渝雙城何以能堪當此任,下文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 重慶和成都如何共同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
    開公交、建高鐵,成渝兩地間1小時通達;年底前第一批95個事項將全部實現「川渝通辦」;全國首個跨省市聯合河長辦共同守護一江碧水;重慶和成都正在加速融合,共同建設,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中!重慶和成都共同培育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過程中有哪些優劣勢呢?又該如何從眾多城市群中脫穎而出呢?
  • 曹清堯: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
    全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五屆九次全會部署安排,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和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新使命中展現榮昌作為。
  • 首席V訪談 | 專訪宜賓市委書記劉中伯: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這進一步提升了宜賓在成渝地區和全國大局中的區域能級和戰略位勢,將更加有利於宜賓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參與承接產業轉移、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更加有利於爭取成渝重大項目輻射宜賓或在宜賓布局落地;更加有利於共同推進長江上遊港口群建設,加快建成區域性交通物流樞紐,更好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
  •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意味著什麼?
    讓人高興的是,隨著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在中國西部形成了發展質量高、發展速度快的開放性經濟單元,中國西部地區尤其成渝地區,無論經濟規模還是對「一帶一路」建設的支撐作用都顯著增強。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四川和重慶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超過6萬億元。成渝城市群人口和經濟總量都分別佔川渝兩地總和的90%左右。
  • 一文看懂中國五大都市圈 已公布4.3萬億重大工程計劃
    經濟與產業1)長三角GDP達17.9萬億元,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城市層級結構最合理的城市群,已有六大城市躋身GDP萬億俱樂部,未來將以核心城市為支點構建南京、杭州、合肥、蘇錫常、寧波五大都市圈。(來源:戴德梁行)經濟與產業1)2018年珠三角人均GDP達12.9萬元、居中國五大城市群首位,城鎮化率85.3%、中國最高,將與港澳「拼船出海」,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