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遊城市群合作「菜單」出爐

2020-12-14 瀟湘晨報

今後,長江中遊城市群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會「提速」,市民異地辦理公積金、異地就醫醫保結算等會更便捷……12月11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上,四省會城市籤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涉及金融科創、政務服務、教育科研、文化文旅、市場監管等16項。四省會城市將一起發力,進一步拓展城市合作廣度與深度,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成熟經驗,為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夯實基礎。

建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

四省會城市將編制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1-2024年)。參考世界城市群發展模式,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發展模式,研究分析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發展規律,制定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1-2024年),指導四省會城市開啟新一輪城市合作,進一步夯實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基礎。

金融科創要素對接。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信息共享機制,共同研究推進企業上市、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資本市場會議交流機制,相互邀請參加資本市場會議、論壇、峰會等活動;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企業上市對接機制。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中部基地(武漢)作用,為長江中遊城市群企業上市提供便利。

工業網際網路互聯互通。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促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信息互聯互通,打破區域行政區劃和市場壁壘,實現區域內科技、人才、資本、土地等要素資源集聚和共享。

政務服務優化。推進「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加快跨區域政務服務網互聯互通、電子證照信息共享,探索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民生領域等「一地受理、一次辦理」;繼續推動信創雲平臺建設,保障國產化應用替代安全平穩過渡。

教育科研協作。加強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教研協作體建設,完善教育科研聯動機制,在專家資源、教育經驗、專項調研、學科教研、項目研究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開展「5G+區塊鏈」遠程異地評標

科技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長江中遊城市群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大型儀器共享平臺與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數據共享,滿足企業和科研單位等用戶的創新需求。

公共資源交易合作。持續優化5G通信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在遠程異地評標中的場景應用功能,提升遠程異地評標會議體驗,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四省會城市交易中心共享優質專家資源,合作開展「5G+區塊鏈」遠程異地評標。

法律服務協作。開展公證服務核查協作,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在轉交申請、核實情況、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等環節的異地指引工作,建立異地辦理重大群體性敏感案件的信息通報和聯動機制,舉辦律師協會會長論壇,加強律師培訓交流。

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共同研究長江中遊城市群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協同機制;依託中國(長沙)智慧財產權中心建設,加強與武漢、合肥、南昌的信息交流、互訪工作,完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強化維權援助、舉報投訴等公共服務平臺軟硬體建設,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

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碼通域」

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科技大市場聯動,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深化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探索新型技術供需對接模式,構建「機制靈活、專業運轉」的產研融合新模式。

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強化區域風險聯防聯控,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地方金融監管協作機制;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探索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助力金融和科創等要素緊密對接,促進區域內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流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與長三角金融資本機構合作對接,打造「政產學研資用」一體化平臺。

數字身份認證標準對接。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碼通域」,規範長江中遊城市群公共服務二維碼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多碼互認,為市民提供數字身份認證、交通出行、公共服務、互動服務等多元化的服務內容,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

文化文旅互動。深化四市公共文化和旅遊資源交流互動,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並舉,展示文化和旅遊發展新成果、整合優質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化和旅遊交流。

擴大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範圍

醫保合作深化。進一步擴大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範圍,圍繞擴展定點醫院和醫療機構名單、費用結算便利化等方向,進一步提升區域醫療一體化水平。建立醫保監管協同機制,加強異地就醫監管協作。暢通跨區域醫保關係轉移接續渠道,優化跨區域醫保關係轉移接續流程。

市場監管一體化。共同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一體化標準,規範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行為,保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跨區域警情調度指揮協作。進一步加強跨區域警情調度指揮協作,建立就近就快的接處警機制,及時解決各類緊急警情,不斷強化重大警情快速響應和重大突發事件協作處置。實行線索互查、人員互控、群體互監、信息互享。在重大安保、重要警衛任務及各類敏感節點,建立重點人員、重點群體的通報、協助、穩控機制,嚴防出現人員管控斷檔和協作盲區。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記者 吳躍強 高學斌 李海燕

【來源:南昌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聚首」南昌共商大計
    12月11日,以「新時代、新格局、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舉行。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再度「牽手」,共謀發展。會上,四省會城市籤署了《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和《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與觀察員城市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這意味著,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建設將有更多新動作。
  • 鄂湘贛三省共商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
    10月15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會商會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謝高波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湖南省發展改革委二級巡視員龔新平及相關處室負責人,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地區處負責人,長沙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謝高波主持。
  • 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召開
    12月11日上午,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在南昌召開,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省會城市迎來第八次「握手」,共同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長三角城市群代表、長江中遊城市群十二個觀察員城市的相關負責人出席。長沙市領導夏建平、彭繼球、張慶和出席。
  • 長江中遊城市群再擴大,衝擊中國經濟第4極,成渝地區將面臨挑戰
    長江中遊城市群再擴大,衝擊中國經濟第4極,成渝地區將面臨挑戰,中國家喻戶曉的城市群基本上是這三個,珠三角、長三角、京津翼,但中國幅員遼闊,面積遼闊,中西部地區還沒有絕對優勢的城市群,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增長的四級是位於內陸的成渝城市群,最近幾天,長江中遊城市群在合肥召開了相關會議,
  • 2020年長江中遊城市群大學排名,含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高校
    長江中遊城市群包括湖北13市、湖南8市、江西10市,主要的城市有武漢、長沙和南昌。長江中遊城市群是國家城市群概念,該區域內有1.25億人。
  • 李健代表:長江中遊應挺起"龍身" 抱團放大中部能量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李鵬翔皮曙初)「若將長江比作巨龍,上海是 龍頭 ,重慶為 龍尾 。從發展現狀來看, 龍頭 已經舞起來了, 龍尾 在西部大開發中的動作也不小,而位於長江中遊的 龍身 似乎相對平靜。」
  • 58同城長江中遊招聘求職報告出爐 企業平均支付月薪6172元
    近日,58同城發布長江中遊招聘求職大數據,以3月23日-29日為期,對長江中遊城市群招聘求職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武漢企業招聘需求排名第一,長江中遊城市企業平均支付月薪6172元;批發和零售業求職需求位居首位,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求職需求同比增長122.16%;普工招聘及求職需求均居首位,送餐員收入高達7890元。
  • 「群式合作」為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12月10日至11日,以「新時代、新格局、新合作、新發展」為主題的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將在南昌召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即將迎來第八次「握手」,開啟合作新徵程。會議將籤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與觀察員城市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等文件。
  • 黃河長江流域水文地緣對比2-上遊中遊
    從河口鎮到河南鄭州桃花峪,被稱為黃河中遊,以峽谷(陝晉大峽谷)開始,以峽谷(中條山崤山峽谷)結束。前文講過,峽谷地貌不利於催生大城市,所以黃河中遊幹流,同樣沒有誕生像樣的大城市。僅在黃河拐彎處,建國後因為水利工程的興建,催生了一個移民城市——三門峽市。
  • 最新定調,中國第四大城市群呼之欲出!
    可以說,成渝只要唱好「雙城記」,在產業協同方面再進一步,打造成為中國城市群「第四極」並不存在太大的懸念。 03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位越來越重要。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遊、成渝地區、關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 橋橋橋……長江經濟帶這五年
    請將手機橫屏(手繪:李丹丹 俞驥白 李佳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個省市分別在長江上、中、下遊的重慶、武漢、南京三座城市主持召開三次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長江經濟帶三次座談會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提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2018年
  • 我國第5大城市群,將重點發展16個城市,促進4省經濟一體化發展
    江西省位於廣東省和湖北省之間,承擔著長江中遊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交流與合作的橋梁和紐帶的任務。而江西省納入長江中遊城市群的共有南昌、九江、上饒、宜春、景德鎮、鷹潭、新餘、萍鄉、撫州和吉安等10個城市,其中九江、上饒和宜春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
  • 黃石新港:打通長江中遊多式聯運「最後一公裡」
    黃石新港核心港區位於黃石棋盤洲,2018年正式開通運營,是長江中遊少有的優良深水港區,可常年滿載通航萬噸級船舶。港區交通四通八達,公鐵水多種運輸方式無縫銜接,是長江中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鐵路進港鐵水無縫銜接的多式聯運港口。
  •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排行及優化策略
    當前,長江經濟帶正從成本驅動的規模擴張階段逐步向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傳統「以鄰為壑」的相互競爭關係亟待轉變為「以鄰為伴」的創新合作關係,協同發展成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與重要途徑。,克服了傳統基於城市自身人口、國內生產總值(GDP)等規模數據,採用引力模型而計算的城市間經濟聯繫、空間關聯的不足,從城市自身發展水平和外部合作條件 2 個方面入手,構建由經濟發展、科技創新、交流服務、生態保護四大領域 19 個指標組成的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評價指標體系(表 1)。
  • 中國城市發展日報|00後男女比例失衡加劇:1女對應1.2男
    【風向標】都市圈、夜經濟、高端晶片,多地「十四五」建議出爐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1日報導,「十四五」時期,各地要辦哪些大事?近期,伴隨著部分省份「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外公布,答案逐漸明晰。打造區域經濟、拉動內需、引才聚才……各地已經開始積極謀劃。
  • 城市戰爭正演變為「城市群戰爭」!中三角不能再等了!
    而東部最先享受到改開紅利,自然他們也是最早形成「城市群」的地域,當前我國三大頂級城市無不都在「廣義的東部區域」,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作為我國城市群的第一梯隊,地理空間的隔離促使他們當前已經廣泛的開始了競爭,其中最激烈的便是「長三角和珠三角」三角之下的博弈,顯然在多元競爭的環境下,單論城市已經不具有價值了。
  • 2020年城市排行榜出爐!湖南有三座三線城市,衡陽和嶽陽進步頗大
    2020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後,我們可以看到湖南三線中有三個城市,分別是2019年排行第37名的衡陽,今年升至到28名,去年排名第48名的嶽陽今年升至到了44名,但是去年排名第41名的株洲今年降至到50名。下面給大家分別介紹一下這三座城市。衡陽,位於湖南省中南部,是長江中遊城市群的重要成員。
  • 20城籤署住房公積金合作公約 公積金互認互貸是什麼意思?
    20城籤署住房公積金合作公約,近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武漢、長沙、合肥、南昌與「觀察員」城市黃石、嶽陽、九江、黃岡、株洲、撫州、鹹寧、湘潭、宜春,以及宜昌、荊州、孝感、鄂州、天門、仙桃、潛江共20個城市共同籤署《長江中遊城市群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合作公約》,就發展住房公積金異地個人貸款業務,拓寬住房公積金異地互認互貸範圍等達成了共識。
  • 打造長江中遊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城市 全面推進中國(嶽陽)跨境電子...
    2019年12月15日,《國務院關於同意在石家莊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正式印發,包括我省嶽陽市在內的24個城市獲批新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成為我國第四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嶽陽也成為我省第二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 北京、成都、廣州、寧波……2020最佳引才城市榜單出爐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城鎮化率不斷提高,經濟轉型升級逐漸深化,城市的發展目標也從追求規模到追求質量。人才的角逐賽日益激烈,跑在前面的城市已經開始減少對資源要素的依賴,轉換城市發展模式,建立吸引人才宜居宜業的環境,以此在新一輪發展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