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後,長江中遊城市群交通網絡互聯互通會「提速」,市民異地辦理公積金、異地就醫醫保結算等會更便捷……12月11日,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八屆會商會上,四省會城市籤署《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2021年合作重點事項》,涉及金融科創、政務服務、教育科研、文化文旅、市場監管等16項。四省會城市將一起發力,進一步拓展城市合作廣度與深度,探索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成熟經驗,為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夯實基礎。
建設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
四省會城市將編制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1-2024年)。參考世界城市群發展模式,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發展模式,研究分析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發展規律,制定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合作行動計劃(2021-2024年),指導四省會城市開啟新一輪城市合作,進一步夯實長江中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基礎。
金融科創要素對接。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信息共享機制,共同研究推進企業上市、促進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資本市場會議交流機制,相互邀請參加資本市場會議、論壇、峰會等活動;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企業上市對接機制。發揮上海證券交易所中部基地(武漢)作用,為長江中遊城市群企業上市提供便利。
工業網際網路互聯互通。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促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信息互聯互通,打破區域行政區劃和市場壁壘,實現區域內科技、人才、資本、土地等要素資源集聚和共享。
政務服務優化。推進「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加快跨區域政務服務網互聯互通、電子證照信息共享,探索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民生領域等「一地受理、一次辦理」;繼續推動信創雲平臺建設,保障國產化應用替代安全平穩過渡。
教育科研協作。加強長江中遊城市群省會城市教研協作體建設,完善教育科研聯動機制,在專家資源、教育經驗、專項調研、學科教研、項目研究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開展「5G+區塊鏈」遠程異地評標
科技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長江中遊城市群科技服務資源共享平臺,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大型儀器共享平臺與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數據共享,滿足企業和科研單位等用戶的創新需求。
公共資源交易合作。持續優化5G通信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在遠程異地評標中的場景應用功能,提升遠程異地評標會議體驗,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四省會城市交易中心共享優質專家資源,合作開展「5G+區塊鏈」遠程異地評標。
法律服務協作。開展公證服務核查協作,加強法律援助機構在轉交申請、核實情況、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等環節的異地指引工作,建立異地辦理重大群體性敏感案件的信息通報和聯動機制,舉辦律師協會會長論壇,加強律師培訓交流。
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共同研究長江中遊城市群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協同機制;依託中國(長沙)智慧財產權中心建設,加強與武漢、合肥、南昌的信息交流、互訪工作,完善智慧財產權服務體系,強化維權援助、舉報投訴等公共服務平臺軟硬體建設,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
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碼通域」
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創新。推進長江中遊城市群科技大市場聯動,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深化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探索新型技術供需對接模式,構建「機制靈活、專業運轉」的產研融合新模式。
金融+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建設。強化區域風險聯防聯控,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地方金融監管協作機制;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探索建立「長江中遊城市群金融科技產業聯盟」;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助力金融和科創等要素緊密對接,促進區域內信息流、資金流等要素流動,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與長三角金融資本機構合作對接,打造「政產學研資用」一體化平臺。
數字身份認證標準對接。推動長江中遊城市群「一碼通域」,規範長江中遊城市群公共服務二維碼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多碼互認,為市民提供數字身份認證、交通出行、公共服務、互動服務等多元化的服務內容,提高市民生活便利度。
文化文旅互動。深化四市公共文化和旅遊資源交流互動,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並舉,展示文化和旅遊發展新成果、整合優質文化和旅遊資源、促進文化和旅遊交流。
擴大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範圍
醫保合作深化。進一步擴大異地就醫醫保直接結算範圍,圍繞擴展定點醫院和醫療機構名單、費用結算便利化等方向,進一步提升區域醫療一體化水平。建立醫保監管協同機制,加強異地就醫監管協作。暢通跨區域醫保關係轉移接續渠道,優化跨區域醫保關係轉移接續流程。
市場監管一體化。共同制定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規則一體化標準,規範市場監督管理行政處罰行為,保障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保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跨區域警情調度指揮協作。進一步加強跨區域警情調度指揮協作,建立就近就快的接處警機制,及時解決各類緊急警情,不斷強化重大警情快速響應和重大突發事件協作處置。實行線索互查、人員互控、群體互監、信息互享。在重大安保、重要警衛任務及各類敏感節點,建立重點人員、重點群體的通報、協助、穩控機制,嚴防出現人員管控斷檔和協作盲區。
南昌晚報·愛南昌客戶端記者 吳躍強 高學斌 李海燕
【來源:南昌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