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意義上說,創造精神之光的,需要的是視覺直觀的畫面色感,以及平面上的立體動感,和著顏料上的層次美感。由於早些年的具象派與抽象派的相互對立,一直都使精神上需要的藝術之光停滯在了消極狀態上。近幾年又有著不少的所謂藝術家另闢蹊徑,創造出意象派藝術。但是,意象派的出現總是不倫不類,引來了具象派與抽象派的共同排斥。在極短的時間內,幾乎銷聲匿跡了。
為什麼意象派會如此的悲慘呢?筆者仔細地思考和分析過,基本上存在著一個致命弱點,也就是沒有把具象元素與抽象元素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了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筆者眼前一亮,這不就是真正人們所希望和需要的意象派藝術作品嗎!永覺法師的作品中,按照傳統的藝術習慣,透露出現代的藝術內涵。也就是說,永覺法師以佛法所講的實相,經過禪修覺悟宇宙人生的幻象。永覺法師用油彩色調描摹的直觀,漸漸轉化成了思想的感官。
我們如果欣賞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一定要像讀哲學書籍一樣,不可粗略而過,必須詳細研究,才能真正理解他的思維覺性,以及他所要表達的思想邏輯。為什麼要這樣評價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呢?因為他是一個實修證悟的禪者,他是一位在靜慮參悟中解讀宇宙自然規律的智者,他更是用自己對藝術靈悟與澄明覺性的藝術家。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每一幅都是在覺悟後用顏料與色彩表現的內心意境,而不是衝動的塗抹。永覺法師既是現實主義思想的藝術表現者,而又是超越實相的意象主義藝術的展示者。他的這種思想,我們可以更直觀地在他的藝術作品上體現得更清晰明了。筆者讀過樓宇烈教授對藝術的闡述,卻能印證永覺法師的藝術思想。
樓宇烈教授說:「藝術的視野,給人以曠達與平靜;藝術的幽默,給人以智慧與輕鬆。」而我們接觸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不僅在視野上得到了曠達與平靜,在藝術的實質上更是得到了智慧與輕鬆。然而在思想上所得到的是人生三昧的智觀,在行為上得到的是宇宙自然規律轉換地樂感。
也許,有人認為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蘊含的只是玄妙,其實不然,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已經是建立在精神層面之上的道德真性了。藝術的完美一定是在和諧範疇基礎上的思欲,是創造精神之光的靈魂之端,體現的價值必須要符合社會需求和完善人格的追求。樓宇烈教授在這方面也做了更高的解讀:「藝術精神更主要地體現為一種對社會、人生意義的理解和價值的判斷;對社會、個人生活態度和方式的思考;對理想社會、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於對處世、行事方法的把握與運用等等。」
藝術家經過禪修的洗禮,受到的禪學思想的影響,在思維方式上與常人有天壤之別,再加上藝術給予他的豐富思想內涵,最終在藝術作品中所表現的思緒,是簡約的,賦予了生動與明了的深邃的哲理性及藝術性。樓宇烈教授說:「通過藝術修養培養起高尚的藝術欣賞趣味來,對於高尚人格、理想人生境界的追求和確立是有重要的、積極的意義的,」在永覺法師的藝術作品上,所表現出的個人品格和思想境界,都是一種創造性藝術的高尚精神真諦,培養著有高尚欣賞水平的見證者,傳播著中道主義的藝術靈魂之真理。
藝術的真性是和諧,和諧是藝術在精神上的根本目標,它是開創藝術文明的意象之始,是締造與契合藝術家思想境界的鮮明個性。藝術展現和諧,正如梅堯臣所言:「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像永覺法師這樣有自覺靈悟高度的人,不是每個藝術家或是修行者都能做到的。因為,藝術所創造的趣味和格調,確立著欣賞與品鑑藝術作品者的正邪及高低,也是能否提高欣賞者的思想高度的。
在藝術創造精神之光的靈魂上,欣賞藝術作品趣味,追求其中完美地終極思想,以及在禪修覺照的體現。樓宇烈教授都作了總結性的闡述:「沒有創造就沒有藝術,創造精神是藝術的靈魂,不僅是藝術作品的創作中有創造,就是在藝術欣賞中同樣也有創造。」這段帶有總結性的語言,在藝術欣賞角度上,完全能讓藝術家和欣賞者,於思維中有一個全面溝通,從根本上統一了藝術思想的哲理性。
縱觀以上樓宇烈教授的論述,再深入到永覺法師的藝術思維裡,認真詳細作一個比較,他們二人的論述藝術的思想和藝術創作的思想,幾乎完全相同。因此,筆者客觀而慎重地說,永覺法師的意象藝術形式,以及他的藝術創造的靈魂,在樓宇烈教授的論證中得到了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