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上的海外留學生:去留都不是問題,祖國給了我們勇氣和安全感

2020-12-18 砍柴網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滯留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成了疫情之下的特殊群體,他們的去留問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從(義大利)疫情爆發開始,我差不多已經一個月沒出門了。」在義大利留學的常同學(快手暱稱:肉多多在義大利;快手ID:1005651572)選擇留在義大利。在義大利疫情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她認真做好了「囤物資」的工作,在家自我隔離,避免和人群接觸。

「恐懼、孤獨在所難免,畢竟外國人的防護措施做得不是很好,每次出門買東西,都要全副武裝。」常同學決定不回國的主要原因,是不想給祖國添麻煩,她身邊許多同學亦是如此,頂著「可能被感染」的壓力,選擇堅守在異國他鄉。

留學生的去留選擇題

3月29日,義大利累計確診已超9萬,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常同學是黑龍江大慶人,今年25歲,現在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讀書和居住。「這個地方不大,但已經有100多個確診病例了,感覺救護車的聲音整天都響個不停,每次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我就心慌。」

據常同學介紹,義大利沒有小區的概念,都是獨棟的樓房,「推開門就是街」。沒有社區等機構來統一管理,許多防疫措施無法保證落實到個人。在如此危險的情況下,常同學選擇不回國,對於這個決定,她表示自己認真進行了多方面考量。

「我是學藝術專業的,當初因為嚮往義大利保存完好的中世紀風格建築,抱著追求古老藝術的想法來這裡進修學習。留學是我自己的選擇,不管發生什麼也要堅持。另外,回國路途遙遠,接觸的人多,感染風險也大,其實在這邊家裡待著不出門能相對安全些,加上物資方面也比較充足,日常生活需求基本能得到滿足。我怕自己不幸感染,回國後給祖國添麻煩。」常同學的姐姐是一名醫護人員,之前在黑龍江戰「疫」一線奮鬥,「我們的醫護人員真的太不容易了,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不僅常同學如此,她身邊好多同學也都決定留在義大利。

「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姑娘你是好樣的。」

「明理勇敢的姑娘,挺你。」

「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少出門,注意防護。」

……

在常同學的快手評論區,老鐵們紛紛為她點讚加油。

原本抱著和常同學一樣「不想浪費祖國醫療資源」的在英留學生於同學(快手暱稱:帝國理工於同學713;快手ID:1814633741),因學校的停課通知,最終踏上了歸國路,他用快手記錄了他回家的全過程。

從提前將自己的信息上報給家鄉當地的相關部門,到轉機後到達中國境內接受檢查:排隊、量體溫、登錄個人信息、進行核酸檢測。「飛機落地的那一刻,滿滿的安全感撲面而來」,國內詳細、嚴謹的檢查,讓於同學非常踏實。「一路很順利,一點委屈沒受。」通過於同學的快手視頻,許多面臨抉擇的留學生多了一些對實際情況的了解。

但一些留學生的回家路也受到了「阻礙」。另一位在英國留學的小南同學(快手暱稱:南風叔叔是我;快手ID:nanfengshushu)在回國途中,同飛機且坐在附近的乘客被確診感染新冠狀病毒,他因此被通知須到醫院進行醫學隔離。第一次穿著防護服坐上急救車被送往醫院,小南同學在視頻中感慨:「生活真的好魔幻,但我會積極配合接受檢查隔離。」因為是否要回國的問題,南同學的媽媽已經兩個星期沒怎麼好好休息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南同學並未將有人感染的消息告訴家裡,「只是和他們說,要例行接受檢查」。

其實,留學生們無論怎樣選擇,最牽掛他們的還是遠在國內的父母。「我女兒還留在英國,現狀真讓我擔心呀」、「孩子們都要保護好自己」、「從踏上歸國的飛機開始,就能感受到祖國的庇護,讓人放心不少」……國家對留學群體的妥當安排,讓很多家長看見希望。

「螞蟻搬家」式往祖國背口罩

從1月下旬疫情在中國爆發時,各國的留學生群體就有組織地籌集物資郵往國內。「武漢封城後,我在亞馬遜上買了一千五百個口罩。我知道口罩會成為非常稀缺用品。口罩到貨時,國內口罩已有些供不應求了,我就想辦法將1000多個口罩捐給了武漢。」當時武漢的物流已經不通了,於同學就用「『螞蟻搬家』的方法找人幫忙,一百個一百個地將所有口罩背回國內。

於同學說:「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那段日子,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國內疫情的新聞,這次回國的旅程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

當國內疫情有了明顯好轉後,身在義大利的常同學開始為義大利民眾防護意識薄弱而擔憂。「其實,從咱們國家抗擊疫情的經驗來看,最關鍵的就是要做好防護,避免與多人聚集接觸。」為此,常同學特意在快手錄製了「防護提醒」視頻,希望能引起更多在意留學生甚至義大利人們的關注和重視。視頻中,常同學勸告大家:「儘量待在家裡,出門要正確佩戴口罩。」

陰霾不會永遠停留

因文化差異,西方人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但隨著各國政府的呼籲和部分民眾的號召,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疫情期間戴口罩是對他人最起碼的尊重,也為了保護大家免受病毒侵害。」增加重症監護床位、加強醫療團隊投入、加大防疫宣傳力度……越來越多國家的防疫工作逐漸步入正軌。

半個多月前,四川專家和醫療隊陸續抵達義大利,為義大利防疫帶去「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法」。中國醫療隊到達的消息,也鼓舞了海外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們。「聽說祖國的醫療隊來了,我真的很激動,感覺有人來救我們了,瞬間看見希望。」常同學談到醫療隊時很感慨,「之前心裡很害怕,但醫療隊來了後放心不少,祖國在疫情防治方面真的做得很好。在一些疫情較重的地方,大使館還給我們分發了口罩和蓮花清瘟膠囊。」

於同學用電影《2012》中的劇情表達自己的心情:「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中國是最有能力面對的,果然,我們做到了。」

相關焦點

  • 祖國永遠是我們的堅強後盾,來自祖國的溫暖感動了海外中國留學生
    文/深藍祖國是我們億萬中華兒女頭頂的這片藍天,祖國是我們腳下這960多萬平方公裡的神州大地,祖國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祖國是我們億萬中國人民偉大的母親,無論我們身在何時何地,祖國都是我們最堅強的後盾!
  • 防疫包不斷派出發放,海外留學生:祖國永遠在身邊
    )新冠疫情發展到如今,已經不再是中國國內面臨的問題,許多歐美國家都出現了新型肺炎的確診患者,並且每日的確診和疑似病例仍在不斷增加,國外的疫情沒有得到全面控制的局面讓許多海外留學生惶恐不已,而在此時,來自祖國的健康防疫包為遠在異鄉的學子們送去了溫暖。
  • 大洋評論:去留之間,留學生皆可安心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不少海外學子都在期盼著回家。然而,在全球戰"疫"吃緊之際,這可能不再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前有天價航班一票難求的心酸,後有數百人滯留衣索比亞機場的心焦,「前車之鑑」屢屢成為輿情熱點,或多或少影響著留學生們的心態和判斷,一些人難免心慌意亂,擔憂回家之路受阻。
  • 知道海外留學生有個「炫富」的心,但孤身在外,我們要低調
    近日,海外留學生陸續收到祖國漂洋過海寄來的健康包,讓人倍感溫暖。健康包是什麼?法國留學生講述:中國使領館發放的抗疫「健康包」裡都有啥?海外留學生陸續收到祖國漂洋過海寄來的健康包,包裡有中藥、口罩等。愛丁堡龍比亞大學留學生笛簫稱,在街頭派發的時候,引來英國本地人的好奇圍觀,「就像家人發糖,別人家的孩子沒有一樣自豪」。祖國對自己的子民好,引起外國人的羨慕嫉妒當然是好事,增強吸引力和凝聚力,這樣的細節小事可以越來越多。如果是我,也會感到幸福感滿滿,為身為中華兒女感到無比自豪!妥妥的感到被關愛了!
  • 疫情肆虐時,祖國是每一位海外同胞的堅強後盾
    這是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組織包機,接回在英未成年留學生的首次航班。國內千萬顆牽掛著海外學子的心,也隨著航班的落地慢慢安定。  當前,全球疫情多點暴發,持續擴散,截至4月3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00萬例。不少國家防疫形勢嚴峻,這不僅讓海外留學生一時無所適從,更讓祖國時刻惦念著海外學子的安全。  「別慌!祖國與你同在。」
  • 回國,還是繼續留在海外?這些留學生經歷了什麼?
    中國留學生因為和國內一直保持聯繫,都知道新冠病毒的厲害,可當我們去跟老師說起它的嚴重性,希望引起學校重視,取消寄宿生外出活動時,老師卻說,這只是一個普通的流感,像我們這樣十幾歲的少年是不會感染的,就算感染了,自身強大的免疫力也會消滅病毒。我和英國同學聊天時,他們也在拿疫情開玩笑。」小智說,「可我知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更加為自己擔心。」
  • 日本仙臺育英高中中國留學生感謝來自祖國的關愛
    2020年的疫情考驗著所有中國人,但與此同時,也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國的強大與中華民族的團結。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人員雖身在海外,但心念祖國,竭盡所能為祖國人民提供幫助,郵寄物資,鼓舞奮戰於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以及志願者,在汗水和淚水中戰勝疫情,每個人都值得誇讚。
  • 留學生是祖國建設的中堅力量,南外校長說
    南京外國語學校大門口近日,對留學生的議論,隨著大批留學生滯留海外,而引起廣泛討論,言語裡,留學生變成了一種奇怪的存在。南京外國語學校校長鄒正,一直耕耘在教育領域的大家,在今天中考南外推介會上就當今海外留學生,應家長提問,發表了一席講話:南京外國語學校校長鄒正講話:留學生不是『揮金如土』的富二代,他們只是一群孤獨前行,撞得頭破血流也要打開一條路的十幾歲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也不是什麼土豪
  • 留學生在海外|英國謝菲爾德:昨天,祖國送的健康包來了!
    祖國永遠是你強大的後盾。」簡簡單單的三句話,連帶著來自祖國的健康包,一起送到了我們這些留守在英國謝菲爾德的留學生們的手中。一盒連花清瘟膠囊、十個普通口罩、1個N95口罩……雖然「健康包」分量不重,但在很多同學心中,這份情感卻是沉甸甸的。大家都忍不住拍下照片,發在朋友圈。一瞬間,我的朋友圈被留學生們的表白刷屏了。
  • 留學生連線|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沈怡筠:祖國要送來健康包,感覺不是很...
    冰箱裡囤著滿滿當當的食材,電腦裡囤著為畢業論文準備的資料,手機裡每天都收到中國學聯志願者搜集的各類抗疫信息……在租住的學生公寓裡,謝菲爾德大學國際新聞專業研究生沈怡筠覺得,留在英國的日子,並不是很孤獨。
  • 深陷「疫情」中的海外留學生群體——返校難,歸國更難!
    國內疫情爆發之除,海外留學生們四處搜集口罩等防疫物資,一批批往國內運送,看到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放心之餘,他們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的安危。返校之路步步艱辛正值開學季,但一些國家因擔心疫情惡化而頒布旅行禁令,中國學生因此無法返校。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為例,因禁令無法返校的學生多達數千。
  • 看完《我和我的祖國》,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留學生「越出國越愛國」!
    對於這個問題,每個留學生可能都會相視一笑,特殊的歷史記憶造就了幾代人獨特的成長經歷,每個留學生或者說是每個中國人。在自己的記憶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回答」——什麼是「我和我的祖國」?圍繞「我和我的祖國」的話題,恐怕馬上就要成為十一期間最火的熱點。
  • 疫情之下,海外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情況如何?看看他們怎麼說……
    得益於前期的嚴防嚴控,中國本土病例的增長已很少,這時,中國成了「安全島」,也成了海外華人華僑們尋求避難的希望之地。隨著海外疫情形勢的緊張,中國削減了大部分的航班,華人華僑到底能不能回來、要不要回來成了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話題。處於海外疫情之下的曲靖留學生和華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經歷了哪些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煩惱與期待?
  • 留學生淚奔:祖國是不要我們了嗎?使館罕見髮長文:說點心裡話
    但是,從美國來的確診病例竟然每天都有,一個航班竟然出現數例。 「我們不得不反覆強調,請海外同胞克服困難,減少或取消回國行程。面對一項決定,個人的小帳要算,更要算國家的大帳。」1月7日,連續長時間工作的石家莊社區工作人員李瑞芝在組織群眾進行核酸檢測時,倒在了崗位上,再也沒有醒來……」 人手不夠,連主持人方瓊都到街道上主持核酸檢測了:
  • 綜合消息: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引發海外華僑華人強烈共鳴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近日在多個國家影院上映,得到海外華僑華人及當地民眾的廣泛好評。多名華僑華人觀影后表示,影片講述了千千萬萬普通人為祖(籍)國騰飛而默默奉獻的故事,引發強烈共鳴。
  • 海外留學生要不要回國?來聽聽張文宏醫生的建議!
    海外的中國留學生要不要回國?張文宏醫生給出了一些解讀:從來沒想過2020年會是這樣的開局,每天一睜開眼都在見證歷史,美股一周內三次熔斷,89歲的股神巴菲特一生也就見到了4次,我們卻接連見了3次!因此,無數留學生家長第一時間想讓身在海外的孩子回國畢竟國內現在已經基本上安全了可是留學生的學業和工作也是一個問題。
  • 日本新潟大學中國留學生收到祖國「健康包」
    每每閱讀至此,那厚重的歷史,喧囂的市井,漫天的硝煙都躍然於腦海。這便是地處我國腹地,江河交匯,得"水"獨厚,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湖北。  可是,她病了。仿佛是上天錯配的藥方偶落凡間,讓我們開啟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抗疫之路。在這條路上,我華夏兒女眾志成城,譜寫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故事。終於,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  這一天,標誌著我們的抗疫之路已經走向尾聲。
  • 財不配身,德不配位,疫情暴露出來的「問題留學生」
    文/刁小嘴曾幾何時,留學生和海外華人華僑,一直都是讓人羨慕和敬佩的一個群體。但是隨著國家的不斷強盛開放,這個群體在群眾中的口碑似乎越來越差。尤其在這次疫情中,各種不遵守隔離政策,要求超國民待遇,甚至辱華辱國都紛紛暴露了出來。
  • 上海僑聯向海外中國留學生發放「僑愛心健康防疫包」
    中國僑網4月16日電 據上海市僑聯網站消息,連日來,一份份來自上海市區兩級僑聯的暖心禮物——「僑愛心健康防疫包」,精準發放到海外的中國留學生家庭中,幫助他們平安度過疫情,傳遞祖國的溫暖。嚴桑梓,家住南橋鎮六墩村,是一名在美國紐約的留學生。
  • 澳大利亞華人華僑:《我和我的祖國》等國慶影片喚醒了我們的愛國記憶
    很多觀眾表示,影片再次喚醒了海外華人的愛國記憶,「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也已成為生活裡的主旋律。最近幾天,澳大利亞華人圈最熱門的打招呼方式,就是問對方「你去看《我和我的祖國》了麼」?自從9月30日在澳大利亞、紐西蘭上映以來,該片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黃金時段甚至一票難求。在觀看影片過程中,目睹自1949年以來一個個重大事件背後的感人故事 ,不少華人華僑感動到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