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豔 通訊員 來穗宣)離開自己的故土到廣州安身立命,新廣州人都在經歷些什麼?8月9日,由市來穗人員服務管理局指導、市中大社工服務中心主辦、市志願者協會協辦的第四屆「我和廣州有個故事」廣州市來穗人員朗讀者大賽半決賽在黃埔區聯和街舉行。來自天津、吉林、湖北、河南、湖南等多個地域,從事公交車司機、教師、醫護人員、在校學生等不同職業的來穗參賽隊伍角逐18個總決賽入場券。據悉,廣州市來穗人員朗讀大賽舉辦到第四屆了,活動通過發動來穗人員用自身經歷講好來穗人員的故事、講好廣州故事,向在廣州打拼的同路人傳遞正能量。
七旬奶奶廣州學書法 作品入展建國七十周年獻禮
活動方分別邀請了在朗讀、演講、作家、音樂以及主持人等多個領域的專業老師擔任本次半決賽的評委。競技臺上,來穗人員參與者圍繞「守護希望,追夢廣州」主題,以朗誦的形式演繹他們在廣州奮鬥、求學、安家樂業以及在疫情期間,參與抗疫活動的感人故事。他們用自身經歷,激勵同路人要敢於追夢、要勇於嘗試;他們用鮮活的勵志故事,向社會傳遞正能量,講好廣州故事。每個不同經歷的故事,都深深打動了了臺下的一眾觀眾和評委,引起大家共鳴。
「一座城,總有那麼一種人,他們離開自己的故土,來到一個新的地方安身立命,我想我就是這其中的一種人吧。」冷先生,來自河南沁陽。2017年9月,他第一次從小城鎮踏入廣州這個大都市,第一次走進地鐵三號線,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廣州速度,於是他認定了,廣州就是那個對的地方,對他來說,踏上廣州的那一刻開始,就開啟了為夢想奔跑的新徵程。在工作閒暇時間,他積極參加社會實踐,走進廣州市的低保家庭,和他們互道「早晨」,給他們帶去政府的溫暖。他參與社區服務,為轄區居民提供康娛服務,和他們共同點讚偉大祖國。工作上他刻苦鑽研學術,發表論文、獲得國家獎學金。他說,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要為夢而戰,走向遠方。
來自瀋陽的林玉英今年70歲,她在廣州生活了11年,從一開始對環境的陌生,對氣候的不適,再到後來結識書法老師,在他們的鼓勵下,激發了她對書法的興趣。她刻苦努力的學習,看視頻,聽講座,上網課。積極參加街道舉辦的書法活動,她虛心好學,向比自己優秀的夥伴學習。生活不會辜負認真追夢的人,2019年10月,林奶奶的作品入展建國七十周年獻禮,作品同中書協、省書協的書法家們同堂展出。林奶奶說是廣州改變了她的人生,拓展了她的視野。
留守兒童通過積分入學來穗讀書 從厭學兒童成為老師得力小助手
李同學來自湖南,曾經是一名留守兒童,通過廣州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政策,成功入讀了廣州開發區外國語學校,她很感謝廣州政府的對外地人實施的積分入學政策,讓她和弟弟能入讀廣州的公辦初中和公辦小學,給爸爸媽媽減輕經濟負擔,讓她和弟弟不再留守,而是留在廣州與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她說,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性格。以前在湖南老家受環境的影響,她不想讀書,只想快點長大打工賺錢,減輕父母的負擔。現在她與家人生活在一起,有家人的關愛與支持,老師的監督與指導,她漸漸愛上學習了,成績也逐步提高,成為老師的得力小助手。經過三年的時間相處,現在的她,跟父母關係很融洽,也逐漸融入廣州的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
據悉,「我和廣州有個故事」廣州市來穗人員朗讀者大賽自2017年以來每年舉辦一屆,今年已是第四屆,本屆活動於6月下旬啟動,通過線上徵集的方式,面向廣大來穗人員以及近年來通過積分制入戶廣州的人員進行原創視頻作品徵集。活動啟動後,後臺共收到300多份參賽作品,經過專業評委打分,終於選出26份優秀作品進入半決賽,半決賽中,他們角逐18個總決賽入場券。據介紹,今年總決賽將在8月30日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