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軍區雖然沒有正式建立過野戰軍指揮機關,但還是先後成立過三個野戰兵團的。其中第十八兵團由徐向前擔任司令員、周士第擔任副司令員(徐帥因病休息後繼任司令員),前身是晉冀魯豫軍區的部分部隊。第十九兵團又稱楊羅耿兵團,由楊得志擔任司令員,羅瑞卿擔任政治委員,耿飈擔任參謀長,是由晉察冀軍區的野戰部隊改編而來,第二十兵團是由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發展而來,司令員楊成武,政委張南生。
華北軍區野戰部隊雖然未能成為第五大野戰軍,但在聶榮臻、楊成武、楊得志等人的傑出指揮下,還是發起過清風店戰役、張家口戰役、察綏戰役等一系列戰役,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第十八兵團(第一兵團)更是在徐向前的指揮下解放山西全境,吊打閻老西。十八、十九兵團歸入一野建制後,參與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戰鬥,華北軍區兩個兵團的密集火力,對於一野成功克制馬家軍,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整個解放戰爭中,華北野戰兵團還是湧現出了一批傑出的軍事指揮員,筆者就列舉其中五位軍事能力最為傑出的,供大家討論下何人是其中軍事能力最強的吧。
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楊得志出身貧寒,參加革命前是安源煤礦的一員工人,朱老總率部在湘南舉行起義時,楊得志參加了起義,成為了一員紅軍戰士。楊得志在紅軍時期就是一員驍將了,在整個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楊得志擔任過紅一團團長、紅一師副師長、紅二師師長等職務,是一員戰功赫赫的雙紅幹部。
長徵時期,楊得志擔任紅一團團長的職務,在他的指揮下,紅一團奮不顧身強渡烏江天險,冒著川軍的槍林彈雨強渡大渡河,為中央紅軍的徵途掃清了障礙,打出了飛將軍的赫赫雄風。解放戰爭時期,楊得志指揮的十九兵團,也是華北軍區戰鬥力最為強勁的部隊,參加過清風店戰役、察綏戰役、平津戰役,以及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戰役,楊得志,也成為人民軍隊中的一員王牌戰將。
十九兵團司令員楊成武。在人民軍隊中,楊成武與楊得志、楊勇並稱三楊,楊得志是軍中驍勇善戰的飛將軍,擅長軍事指揮,楊勇、楊成武則都是政工幹部出身,沉穩幹練,轉任軍事幹部後也都表現出不俗的軍事能力。
長徵中,楊成武擔任紅四團政委,與團長黃開湘(或稱王開湘)指揮的紅四團,飛奪瀘定橋,強奪臘子口,很好地充當了人民軍隊的開路先鋒的角色。抗日戰爭中,楊成武指揮的黃土嶺戰鬥,一炮讓日軍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凋謝在太行山上,大大振奮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士氣。解放戰爭中,楊成武無論是在19兵團做副政委,還是在20兵團做司令員,都表現出色,充分體現了自己軍政雙優幹部的全面素質。
18兵團司令員周士第。周士第的資格在華北軍區數一數二,作為黃埔一期生,周士第早在北伐戰爭時期就是葉挺獨立團的一員虎將了,葉挺升任24師師長後,周士第繼任獨立團團長,率部參加了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時,周士第率部駐紮在馬迴嶺,當時在隊伍中與周士第一起領導起義的搭檔,正是聶榮臻。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當初的搭檔變成了上下級,周士第的表現依然非常出色。18兵團調入一野後,周士第指揮部隊參加了西北戰場的一系列戰役,戰功赫赫。1955年,周士第被授予上將軍銜。
19兵團參謀長耿飈。耿飈是我軍陣營中一位傑出的參謀長,早在紅軍時期,他就做到了紅四軍參謀長的職務,抗戰時期則擔任129師385旅參謀長,解放戰爭擔任19兵團參謀長。在人民軍隊中,耿飈與李達、解方、左權、張震、劉亞樓、陳士榘等人都是參謀長的傑出代表人物,他們運籌危機,出謀劃策,制定作戰計劃,協助軍事主官進行指揮,不遺餘力,是人民軍隊能夠取得一系列勝利的重要保障。
華北軍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第一兵團(18兵團)司令員兼政委徐向前。把徐帥放在這裡確實不太合適,他的級別比上面的將領們都要高兩級,但是徐帥確實做過華北軍區的兵團司令,他也指揮第一兵團解放了山西,單論解放戰爭時期的戰功,徐帥在華北軍區諸多名將中也是可以排到第一的。
綜上所述,在筆者列舉的華北野戰軍五大名將中,無論戰績還是軍事能力,徐帥都是毫無爭議的第一名。當然徐帥算是帥,遠遠高於將,如果不算徐帥的話,在楊成武、楊得志、周士第、耿飈四位名將中,單論軍事能力,楊得志最強,論綜合素質,楊成武最強,就是如此。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