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年代抗美援朝,參戰的原國軍起義部隊有哪幾支?一共多少萬人
中國國內的解放戰爭和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在時間線上銜接很緊,且解放戰爭後期國軍起義投誠數量較多,所以1950年後的幾年間分批入朝的100多萬志願軍部隊中,必然有一部分是之前國內戰場上的國軍部隊。當時到朝鮮參戰的原國民黨起義部隊有哪幾支呢?一共多少萬人?
-
抗美援朝總預備隊,西北野戰軍出了1個軍,隸屬華北野戰軍19兵團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根據中央軍委輪番作戰方針,先後有27個軍另1個師入朝參戰。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被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第一軍,軍長為賀炳炎,政治委員為廖漢生。 1952年6月,第一軍與第三軍合編為重裝軍,番號仍保留第一軍,軍長為黃新廷。黃新廷軍長和他的部隊完全稱得上是我軍的第一軍。
-
東北野戰軍兩位縱隊司令,抗美援朝第一次合作,打造出解放軍王牌
小編帶你了解更多歷史故事 說起東北野戰軍,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的熟悉了,這支隊伍在解放戰爭時期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著名的三大解放戰役之一的遼瀋戰役就是這支部隊打的,在東北野戰軍當中有兩位縱隊司令也是非常的出名,一位是三縱隊的司令員韓先楚,一位是十縱隊的司令員梁興初,兩人在抗美援朝戰場當中的一次合作,直接打造出了解放軍王牌。
-
「旋風部隊」40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創下了多少紀錄?
但不可否認的是,抗美援朝一戰從總體上看對我國來說是利大於弊的。這場戰爭不僅消除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危機,還使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打出了名聲,初步建立起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而在這場戰鬥中表現出強大戰鬥力的,就是我國的志願軍部隊了。在志願軍部隊中,有一支號稱「旋風部隊」的40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創下了多個第一的紀錄。
-
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如果全是4野部隊作戰,是不是戰果更大?
第四野戰軍最強時,是百萬大軍!抗美援朝我軍兵力最多時,也超過了100萬。從抗美援朝每個時期各兵團的戰果分析,四野所有部隊都是傷亡最小、戰果最大的,遠遠超過其他野戰軍作戰的所有部隊。有人曾提出,如果抗美援朝一開始,就全部是四野的部隊作戰,是不是這仗,我們取勝的把握更大,戰果更突出?
-
解放戰爭:野戰軍成立3支特種兵隊伍,部隊司令是誰?授何軍銜?
而在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有3個野戰軍成立了特種兵隊伍,這三個野戰軍分別是二野、三野和四野,特種兵縱隊的司令都是誰?1955年又授予了什麼何軍銜?另外這3支特種兵縱隊1955年授銜時,兩個縱隊司令上將,為何他是少將?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改名為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軍團一共有9個軍,後成立了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擔任司令員的是李達,副司令是孔從洲。
-
解放戰爭:我軍最「昂貴」的王牌部隊是哪2支?擁有火炮過萬門!
「小米加步槍」,是對紅軍和抗戰時期我軍部隊的形象描述。不過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落後的裝備及後勤情況已經有了明顯改善,儘管華北、西北等區域的我軍部隊仍舊比較困難,但其他地區一些部隊武器水平達卻到了「精良」的程度,在局部區域裝備完全不遜色於對手國民黨軍。
-
50年代志願軍抗美援朝,臺灣的60萬國軍為何沒有派兵幫美軍作戰?
50年代抗美援朝,志願軍和北朝鮮軍隊面對的對手是十餘個國家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不過這其中並沒有美國的「盟友」,已經退守臺灣島的國民黨軍隊。有朋友說這不奇怪,以當時國軍剩下的區區60萬部隊,哪有實力出兵朝鮮?其實不然,要知道抗美援朝時敵軍的最主要構成部分,韓國軍隊高峰時兵力也才59萬人,你說臺灣的國民黨軍60萬部隊還算少嗎?當然並不是老蔣不想出兵朝鮮,而是另有原因。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
志願軍19.7萬軍人犧牲,四川犧牲數量第一,哪個省第二?
志願軍19.7萬軍人犧牲,四川犧牲數量第一,哪個省第二?抗美援朝志願軍中,有一個省的貢獻,很多人可能想像不到,那就是山東。爭奪東北的戰鬥開始後,奔赴東北山東的11萬精銳部隊貢獻了7萬多人,後來演變為四野的38、40、41、43軍。留在山東的八路軍組成了三野22、26、27、28、31、32、33、35軍。從太行山下來的第二野戰軍,有大量來自冀魯豫區等地的山東戰士。遠在西北的第一野戰軍,也有齊魯兒女八千人的 "山東獨立旅"。
-
抗美援朝戰爭後,志願軍俘虜中為何有14000人會投奔臺灣?
1953年韓戰結束,志願軍通過3年的作戰達到了戰略目標,成功把美韓軍隊趕回三八線以南。然而戰爭不是過家家,即便打勝的一方也會有一定的傷亡損失,包括被俘的官兵。戰爭結束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交換戰俘,交戰過程中志願軍累計有近2萬人被俘虜,這個數據相對於240萬人的我軍參戰總人次來說,佔比並不高。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批被俘戰士中竟然有1.4萬餘人後來去了臺灣,投奔了國民黨軍陣營,而不是回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會這樣呢?參加抗美援朝的志願軍部隊,就是以解放戰爭後期的四大野戰軍外加華北軍區為班底。
-
抗美援朝我軍犧牲最高將領:指揮志願軍首戰告捷,惡戰英軍坦克旅
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我軍在抗美援朝期間犧牲的最高級指揮官,民族英雄蔡正國。蔡正國來自革命老區江西省。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蔡正國協助40軍118師打贏了著名的溫井伏擊戰,這是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我軍取得的第一次勝利!
-
制勝刀鋒何以鍛造--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戰鬥精神管窺
當年,我軍初期入朝參戰部隊幾乎都是各野戰軍主力,軍師職指揮員很多都是身經百戰的老紅軍,很多基層指揮員和戰士都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長期的戰爭磨鍊,特別是屢克強敵的戰鬥底氣和制勝經驗,使志願軍官兵面對強敵敢於亮劍、沉著應戰,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奪取了戰場主動權。 志願軍深入研究敵人的作戰特點,找到其薄弱之處,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從而佔據相對優勢來制敵。
-
38軍為什麼是第一王牌部隊?看完你就服氣了
而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的對手是世界第一的美軍,這才是檢驗標準。這也是我唯獨對抗美援朝戰爭有濃厚興趣的原因。有資格爭奪解放軍第一王牌部隊這一殊榮的,其實有四支部隊。而這四支部隊全部來自於第四野戰軍,也就是第四野戰軍的四大主力,俗稱「林彪手下的四隻虎」——38、39、40、43軍。
-
50年代抗美援朝,中國雖武器落後,但有3大優勢美國怎麼都比不上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在海陸空兵種齊全、武器裝備世界領先的美軍面前打了一場強硬的戰爭,並最終將敵人限制在三八線以南,3年時間取得輝煌戰績,也打出了國際地位。美軍當年在這場「不對等的戰爭」中,雖然裝備水平領先中國一個時代,但中國也有自己的三大優勢,是韓戰時的美國無法比擬的。哪3個優勢呢?
-
我軍中只有東野部隊設置了第五縱隊,其他野戰軍為何都跳過了?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在戰爭年代通過血與火的考驗,建立起來的一支敢打必勝的精銳部隊,尤其是後來還經歷了建國初期的對外反擊作戰,如今我人民解放軍在現代化強軍的建設下,早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我軍在建設初期,有四大野戰軍,其中有西北野戰軍、東北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後來分別改稱為第一、
-
「月亮是中國人的」: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夜戰戰術建奇功
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我軍夜戰戰術戰法已爐火純青。面對掌握制空權和具有強大火力、機動力的美軍,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在戰前動員時就曾強調,美軍適合遠距離作戰,可以發揮其火力優勢,而我們一定要在近距離內解決戰鬥,讓美軍的坦克大炮發揮不出威力。1950年11月1日晚,中美兩國軍隊的第一次交戰——雲山戰鬥打響。
-
抗美援朝時,第一批參戰的18位師長,最終被授予什麼軍銜
1950年的十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為了支援朝鮮,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六個軍,十八個師,基本都是第四野戰軍編號下的部隊。以上的六個軍,十八個師,總兵力高達25萬人左右。在抗美援朝第一仗中,由我軍首長命令40軍主動攻擊溫井。於是40軍選派出118師從溫井西北方向實施攻擊,另派120師的一個團從溫井南方向實施包抄戰術,以備敵軍逃跑。同時安排部隊在溫井東邊方向設置阻擊陣地,從而切斷熙川方面敵軍增援兵力。
-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參戰犧牲了四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我國中央政權成立後不久,美國便在朝鮮發動了侵略戰爭,戰火一時間蔓延到了我國邊境地區,為了保證我們國家的安全,也為了能夠鞏固我國的政權,黨中央決定派遣部隊前往朝鮮進行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士兵們英勇無畏,頑強抗敵,度過了鴨綠江,完成了抗美援朝的勝利,此次戰爭的勝利使得我國的人民政權得到了鞏固,但是因為朝鮮地區艱難的作戰環境以及敵人的兇猛
-
記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林欣所經歷的抗美援朝戰爭
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攜手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將舉辦《》專題展,他要遵照媽媽孟憲坤老人的囑託,把珍藏在家中的兩件抗美援朝文物捐贈給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在兩件文物的身上記載著父親林欣的奮鬥經歷,更記錄著中國人民志願軍繼承和弘揚八一起義精神,不畏艱難,敢於戰勝強敵的英雄氣概和神聖意志。 二 首義新青年,高歌迎解放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周總理親手為戰士做炒麵!
隨著抗美援朝經典影片《上甘嶺》《英雄兒女》《奇襲》的熱播,很多人都關心志願軍當時吃什麼。周總理親自動手為志願軍炒麵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由於我軍沒有制空權,部隊白天隱蔽防空,夜行晝伏,有糧食也難以生火做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