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野戰軍成立3支特種兵隊伍,部隊司令是誰?授何軍銜?

2021-01-10 張老頭的歷史

特種兵,在兵種上都是一支特殊的兵種,最主要的行動主要有,騷擾行動、斬首行動、護衛行動、救援行動以及反恐行動。

而在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有3個野戰軍成立了特種兵隊伍,這三個野戰軍分別是二野、三野和四野,特種兵縱隊的司令都是誰?1955年又授予了什麼何軍銜?另外這3支特種兵縱隊1955年授銜時,兩個縱隊司令上將,為何他是少將?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改名為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軍團一共有9個軍,後成立了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擔任司令員的是李達,副司令是孔從洲。而華東野戰軍改編為了第三野戰軍,下轄4個軍團和一個特種兵縱隊,特種兵隊伍的司令是陳銳霆。

這兩支特種兵縱隊,主要是以炮兵和工兵組成。二戰結束後,八路軍的火炮幾乎很少,炮彈也少,主要是以繳獲的榴彈炮、野炮為主。

後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淮海戰役後,繳獲了火炮4200門左右,坦克裝甲車200多輛,飛機6架。這下火炮和炮彈充足了,於是1949年2月在河南商丘縣成立了二野的特種兵縱隊。

圖:李達將軍

李達將軍在成立中國特種兵縱隊的時候,還是第二野戰軍的參謀長。李達,1905年出生在陝西省眉縣,1926年參軍,後是工農紅軍的連長,抗日時期,是八路軍第129師的參謀處處長,1945年是太行縱隊司令員。

說起李達將軍,他先後輔助過四位元帥,第一位是賀龍元帥,1936年賀帥是紅兒方面軍的總指揮,李達是參謀長。1938年到1947年一直都是輔佐劉帥,李達是第129師的參謀長。1948年李達任中原軍區的參謀長,而陳毅元帥是華東軍區的副司令,李達是參謀長。最後一位就是彭總,抗美援朝戰爭中,李達任志願軍的參謀長。1955年授予李達上將軍銜。

圖:陳銳霆將軍

三野的特種兵縱隊是陳銳霆,山東人1906年出生,之前是國民黨的團長。「皖南事變」,時被迫與彭雪楓部隊作戰,後率部起義。陳銳霆將軍很喜歡火炮,所以在新兵入伍的時候,就要加入炮兵隊伍,後任炮兵營長。1946年就任新四軍的炮兵司令員,其實當時這個炮兵司令,是「光杆司令」,手裡沒炮、沒人。

後來參加了泰蒙戰役和南臨戰役,有火炮也有炮彈了,但是很少。當時就組建了炮一團和炮二團以及炮3團。配合打淮海戰役的時候,就加入了三野,成立了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當時的有6個炮兵團,其中有兩個美式榴彈炮團,以及工兵團共計2萬多人。

渡江戰役時,更是打下英國的驅逐艦紫石英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陳銳霆將軍於2010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圖:肖華和粟裕

四野的特種兵縱隊,成立於1948年12月30日,第一任縱隊司令是肖華將軍。要說這三個特種兵縱隊哪個最強?應該就是這個四野的。1948年的時候,東北野戰軍就有100多個重型山炮連,以及步炮連和混合炮連。遼瀋戰役時,東北野戰軍的12個野戰軍隊伍中都有炮團。

1948年12月,肖華任四野特種兵縱隊的總司令,下轄三個炮兵師,後來平津戰役時更是繳獲了火炮5500多門,坦克200多輛,而傅作義的第94軍他們的戰車和高炮都補充到了四野特種兵縱隊。而肖華將軍,在1955年的時候授予上將軍銜。

相關焦點

  • 紅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我軍先後成立過十個軍團,能當上軍團長的,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大英雄,活到建國後,基本上授勳封將。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紅軍的這十位軍團長都是誰?後來授何軍銜?紅一軍團由井岡山上的紅四軍與贛南,閩西的紅軍根據地合編而成,可謂是根正苗紅,軍團長是林總。
  • 解放戰爭中,東北野戰軍四個副司令員都是誰?後來被授予什麼軍銜?
    東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我軍主力部隊之一,也是當時實力最強的一支野戰部隊,其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是由抗日戰爭後期開赴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 解放戰爭時期,同為兵團司令級別將領:為何敵我雙方軍銜差異大?
    解放戰爭期間,為了作戰及部隊編成需要,敵我兩軍都設立了兵團級別軍隊建制。國民黨軍正規兵團序列最多時共有二十二個,我軍1949年下半年兵團數也達到了十九個。兵團在兩軍當中都佔有重要戰術地位,我軍兵團直屬各野戰軍管轄,而國軍兵團上一級直達各「剿總」,都是戰區以下最高級別的作戰建制。
  • 第四野戰軍48位師長,只有他們兩個沒有參加授軍銜,原因令人動容
    1949年3月,在發起南下作戰之前,東北野戰軍改編為了第四野戰軍。當時,第四野戰軍的戰鬥序列之下一共4個兵團,每個兵團有3個軍的建制,而每個軍之下則有4個師的建制。如果按照師一級作戰單位來講,第四野戰軍共計有48師(除了直屬軍所轄師之外)。
  • 八路軍成立的第一支騎兵支隊,司令和政委授中將,參謀長未授軍銜
    在抗戰中,在大青山地區有多種軍事力量,有偽軍、國民黨的自衛軍和土匪,他們都是騎兵,而我軍120師的部隊到達這裡後成立了大青山支隊,但主要都是步兵,難以適應對敵作戰的需要,於是決定將大青山支隊改名為大青山騎兵支隊。
  • 粟裕在新四軍和華中野戰軍倚重的三員悍將是誰?1955授什麼軍銜?
    都知道粟裕大將是從新四軍走出來的,從抗戰初期,到1945年組建華中野戰軍,一直到後來的山東野戰軍,粟裕非常倚重從新四軍出來的這3員戰將,分別是葉飛、王必成和陶勇。這3人1955年授什麼軍銜?後來成就如何?
  • 各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番號,唯獨東野有,縱隊司令還是一位名將
    解放戰爭時期的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以上這3個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沒有,使用第五縱隊番號。主要原因,是因為第五縱隊,這個番號被各國軍隊認為,是一個恥辱的番號(來自西班牙內戰)。王必成那麼,唯獨東北野戰軍擁有第五縱隊番號的野戰軍,它的戰鬥力如何!縱隊司令員又是誰擔任?
  • 這位司令缺席三年解放戰爭,建國後被授上將軍銜,還當了國防部長
    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軍委曾根據各位解放軍將領在各時期的職位和綜合功績進行了授銜評估,從而確定了各將領的軍銜。可以說在這份軍銜名單中,在解放戰爭中做出的貢獻越大,那麼所授的軍銜也相對較高。不過,有一位司令缺席了三年解放戰爭,但建國後卻仍授上將軍銜,後來還當上了國防部長,他是誰?
  • 抗日戰爭中,陳賡領導的太嶽縱隊,3個分區司令後來授何軍銜?
    為了加強我黨這一地區的武裝力量,於是成立了太嶽軍區,陳賡領導下的太嶽縱隊也就此成立了,太嶽縱隊的戰績也很輝煌,曾全殲日軍的岡崎大隊,並開闢了嶽南抗日根據地。剛成立的太嶽軍區有三個軍分區,那麼這三個軍分區的司令都是誰。
  • 能夠取得解放戰爭勝利,除四大野戰軍司令員外,這四人也功不可沒
    相信眾所周知,在解放戰爭時期,為這場戰役勝利,作出貢獻最大的肯定是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這四個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對抗敵軍主要部隊,包括解放全國都是由這四支部隊完成的。第三野戰軍同樣在陳老總,粟裕司令員的指揮下,揮師渡江,解放上海,南京,隨後進軍東南解放福建,以及東南沿海周邊島嶼。而林總領導的第四野戰軍,進軍中南,解放兩湖,兩廣之地。這就是毛爺爺向四大野戰軍下達的進軍全國的作戰計劃。從以上作戰任務來看,解放全國的任務都是由這四大野戰軍司令員完成的。
  • 第四野戰軍唯一一個直屬軍,軍長和政委後來都沒有軍銜,為什麼?
    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繼而發起了南下作戰,兵鋒直指中南地區。在第四野戰軍南下作戰的過程中,於1949年7月在原有十二個軍的基礎上,又新組建了一個軍。當時,新組建的這個軍並沒有劃歸任何兵團建制,而是直接隸屬於第四野戰軍,是第四野戰軍唯一一個直屬軍。那麼,第四野戰軍唯一的直屬軍是哪一個呢?
  • 我國三大王牌軍,都是出自哪個野戰軍!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
    那麼,這三大王牌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出自哪個野戰軍,首任軍長又是什麼軍銜?在解放戰爭時期,第38軍歸第四野戰軍所管轄,然而,在部隊沒有改編之前,第38軍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司令員是東北第一名將李天佑。在李將軍的指揮下,第一縱隊轉戰東北各大戰場,成為東北野戰軍最能打硬仗,惡仗的一支王牌縱隊。血戰四平,解放錦州,瀋陽等重大戰役都有第一縱隊的參與。
  • 東北野戰軍三大主力縱隊,戰鬥力有多強悍?縱隊司令是誰
    東北野戰軍擁有12個縱隊,每一個縱隊都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尤其這三支縱隊堪稱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而他們的司令員也都是一代名將。第一縱隊李天佑一縱作為東北野戰軍戰力最強之一,一縱在東北戰場上善於打硬仗,尤其四戰四平的戰鬥中,一縱一下子打出了名氣。
  • 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最後授銜的時候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當時被授予軍銜的有10大元帥10大將和55位上將(後來補授兩位共57位),175位中將(後來補授兩位共177位),8798位少將(後來補授和晉升一共1360位),這些將軍來各個軍中,如果按照解放後期的編制算,基本算是來自於四大野戰軍,那麼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 華東野戰軍非常特殊的2個縱隊,司令員都是誰?後來是什麼軍銜?
    在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是我軍建制規模最龐大的一支野戰軍部隊,其戰鬥序列之下一共有15個縱隊,其中14個縱隊是步兵縱隊,1個縱隊是特種兵縱隊。在華東野戰軍15個縱隊之中,有2個縱隊非常特殊,因為這2個縱隊沒有數字序列作戰番號,而是以地方名稱而命名的。這2個縱隊分別就是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
  •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
    55年授銜時,曾有動議授傅作義大將軍銜,最後為何沒成行?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實行軍銜制,從那時起,人們就對十大元帥十大將有了說不完的話題,討論最多的一點是,他們中的一些人是否具備享有這種殊榮的功績和能力。
  • 抗美援朝,志願軍6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
    那麼指揮志願軍6個兵團作戰,並取得戰爭勝利的各個兵團司令員都有誰?他們又都是什麼軍銜呢? 而且這支部隊是在四野第2兵團的基礎上擴編而來的,不論是戰士還是將領,都身經百戰,所以第13兵團的戰鬥力絕對不可小覷。 為了能夠領導好這支部隊,中央特意派遣鄧華出任司令員,同時兼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和第一副政委,輔佐司令員彭總指揮全局作戰。鄧華作為一名老革命,1927年參加紅軍,擔任過紅軍師政委,八路軍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5兵團司令員等職。
  • 第四野戰軍八大王牌師,師長在建國後,都是什麼軍銜?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它的前身又叫東北野戰軍。當時任第四野戰軍總司令的是林彪。第四野戰軍可以說是四大野戰軍中戰功最多的一支部隊,同時也是解放戰爭中的主力軍。在這支部隊裡人才濟濟,戰將如雲。其中還有幾個王牌軍,例如38軍,39軍,40軍,43軍等,王牌軍下還有八大王牌師。那麼這八大王牌師的師長是誰?他們建國後又是什麼軍銜?
  • 紅軍時期倖存的6位軍團長中,4位授元帥軍銜,為何他只授上將?
    在此期間,紅軍經歷一系列影響深遠的起義,隊伍不斷壯大,先後誕生了10個軍團。然而這10個軍團的軍團長,倖存的只有6位。那麼這6位都是誰?其中4位是元帥,1位只被授予上將軍銜。 紅一軍團軍團長朱老總、林總
  • 紅四方面軍成立時下轄四個師,師長都是誰?建國後授何軍銜?
    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在湖北黃安縣七裡坪成立,由徐向前擔任總指揮,陳昌浩擔任政委,劉士奇擔任政治部主任。部隊下轄兩個軍四個師,其中紅四軍下面有三個師,紅二十五軍單獨設一個師,兵力共計3萬餘人。那麼紅四方面軍剛成立時,四大師長分別是誰呢?建國後授何軍銜?我們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