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兵,在兵種上都是一支特殊的兵種,最主要的行動主要有,騷擾行動、斬首行動、護衛行動、救援行動以及反恐行動。
而在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有3個野戰軍成立了特種兵隊伍,這三個野戰軍分別是二野、三野和四野,特種兵縱隊的司令都是誰?1955年又授予了什麼何軍銜?另外這3支特種兵縱隊1955年授銜時,兩個縱隊司令上將,為何他是少將?
1949年2月5日,中原野戰軍改名為解放軍第二野戰軍,下轄三個軍團一共有9個軍,後成立了野戰軍特種兵縱隊,擔任司令員的是李達,副司令是孔從洲。而華東野戰軍改編為了第三野戰軍,下轄4個軍團和一個特種兵縱隊,特種兵隊伍的司令是陳銳霆。
這兩支特種兵縱隊,主要是以炮兵和工兵組成。二戰結束後,八路軍的火炮幾乎很少,炮彈也少,主要是以繳獲的榴彈炮、野炮為主。
後來解放戰爭時期,特別是淮海戰役後,繳獲了火炮4200門左右,坦克裝甲車200多輛,飛機6架。這下火炮和炮彈充足了,於是1949年2月在河南商丘縣成立了二野的特種兵縱隊。
李達將軍在成立中國特種兵縱隊的時候,還是第二野戰軍的參謀長。李達,1905年出生在陝西省眉縣,1926年參軍,後是工農紅軍的連長,抗日時期,是八路軍第129師的參謀處處長,1945年是太行縱隊司令員。
說起李達將軍,他先後輔助過四位元帥,第一位是賀龍元帥,1936年賀帥是紅兒方面軍的總指揮,李達是參謀長。1938年到1947年一直都是輔佐劉帥,李達是第129師的參謀長。1948年李達任中原軍區的參謀長,而陳毅元帥是華東軍區的副司令,李達是參謀長。最後一位就是彭總,抗美援朝戰爭中,李達任志願軍的參謀長。1955年授予李達上將軍銜。
三野的特種兵縱隊是陳銳霆,山東人1906年出生,之前是國民黨的團長。「皖南事變」,時被迫與彭雪楓部隊作戰,後率部起義。陳銳霆將軍很喜歡火炮,所以在新兵入伍的時候,就要加入炮兵隊伍,後任炮兵營長。1946年就任新四軍的炮兵司令員,其實當時這個炮兵司令,是「光杆司令」,手裡沒炮、沒人。
後來參加了泰蒙戰役和南臨戰役,有火炮也有炮彈了,但是很少。當時就組建了炮一團和炮二團以及炮3團。配合打淮海戰役的時候,就加入了三野,成立了第三野戰軍特種兵縱隊。當時的有6個炮兵團,其中有兩個美式榴彈炮團,以及工兵團共計2萬多人。
渡江戰役時,更是打下英國的驅逐艦紫石英號,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陳銳霆將軍於2010年6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
四野的特種兵縱隊,成立於1948年12月30日,第一任縱隊司令是肖華將軍。要說這三個特種兵縱隊哪個最強?應該就是這個四野的。1948年的時候,東北野戰軍就有100多個重型山炮連,以及步炮連和混合炮連。遼瀋戰役時,東北野戰軍的12個野戰軍隊伍中都有炮團。
1948年12月,肖華任四野特種兵縱隊的總司令,下轄三個炮兵師,後來平津戰役時更是繳獲了火炮5500多門,坦克200多輛,而傅作義的第94軍他們的戰車和高炮都補充到了四野特種兵縱隊。而肖華將軍,在1955年的時候授予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