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中國人的」: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夜戰戰術建奇功

2020-12-22 人民網

「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各種輕重武器的呼嘯聲、爆炸聲划過黑暗,刺耳的軍號聲短促刺耳,迴響在寒冷的夜空中。」這不是文學描述,而是美國陸軍軍史中,韓戰美軍親歷者關於志願軍夜戰進攻的紀實回憶。短短的文字,再現了70年前志願軍夜戰戰術的威力。

揚長避短的戰場逆襲術。戰爭史上,暗夜是軍事行動最好的掩護之一,夜間作戰歷來是弱小一方戰勝強敵的重要戰法。人民軍隊從紅軍時代起,就高度重視利用暗夜掩護偷襲、突襲敵人,積累了豐富夜戰經驗。到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我軍夜戰戰術戰法已爐火純青。面對掌握制空權和具有強大火力、機動力的美軍,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員鄧華在戰前動員時就曾強調,美軍適合遠距離作戰,可以發揮其火力優勢,而我們一定要在近距離內解決戰鬥,讓美軍的坦克大炮發揮不出威力。

1950年11月1日晚,中美兩國軍隊的第一次交戰——雲山戰鬥打響。志願軍充分發揚我軍夜戰經驗,利用夜暗大膽進攻、快速分割、迅猛突擊,很快就與美軍形成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膠著態勢。一向奉行「唯武器論」的美軍,在黑暗中產生了被對手擊中軟肋的感覺。飛機在夜間不能出動,炮兵不敢亂開火,火力、機動力無法發揮作用。美軍只能依靠輕武器抵抗,被拉到輕步兵對抗的同一起跑線上。志願軍充分發揮夜戰特長,一舉殲滅美騎兵第1師8團大部、南朝鮮軍第1師12團一部,斃敵2000餘人,實現志願軍入朝作戰的「開門紅」。

日本陸上自衛隊的《作戰理論入門》一書,稱讚雲山戰鬥為模範戰例,高度評價志願軍戰術應用得當,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包圍孤立美軍,並積極勇敢地實施夜戰、白刃戰,取得圓滿勝利。

美第8軍軍長泰勒戰後評論中國軍隊稱,「他們很會運用戰術,以減低我們的火力優勢,其方法是在黑暗中接近我們的陣地,然後和我們緊纏在一起,使我們無法要求炮兵射擊和空中攻擊,否則就有同歸於盡的危險」。

志願軍戰後總結經驗時指出,只要我軍和美軍接近,他們的飛機大炮就不敢再用,越接近敵人,自己就越安全。

隱蔽接敵的戰術突然性。據志願軍統計,1個營夜間進攻美軍陣地,傷30人,但白天和美軍對峙,在空中火力和地面炮火下傷亡高達300人。可以說,暗夜已成為我軍最好掩護。縱觀抗美援朝戰爭,1950年10月19日,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是在夜間完成的。從雲山戰鬥開始,到志願軍夜渡臨津江、跨過「三八線」,志願軍5次戰役都是在夜間發起的。上甘嶺戰役的勝負,也是在夜間決定的。抗美援朝收官之戰金城戰役,同樣是在夜間打響。

夜戰中,我軍攻其不備、隱蔽接敵,敵人經常到最後一刻才發覺,被打得措手不及。以雲山戰鬥為例,我軍利用暗夜掩護,先打南朝鮮軍,待美軍火力暴露後,突然猛攻美軍所盤踞的高地。儘管美騎兵第1師號稱是美國國父華盛頓建立的精銳部隊,戰鬥經驗豐富,但面對志願軍的迅猛攻勢,該師8團3營營長米利金還是被打得暈頭轉向,盲目指揮重機槍手「哪裡有喇叭聲就往哪裡打」。該營被我軍全殲,番號也被美軍撤銷。類似場景,在朝鮮半島的月夜下一再上演。雪馬裡殲滅英軍「皇家陸軍雙徽營」、新興裡殲滅「北極熊團」、奇襲白虎團……一支支敵精銳部隊,成為我軍夜戰的刀下鬼。

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在回憶錄中寫道,「中國部隊很有效地隱蔽了自己的運動。他們大都採取夜間徒步運動的方式;在晝間,則避開公路,有時在森林中燒火製造煙幕來對付空中偵察。中國人沒有留下一點部隊運動的痕跡。美軍整個部隊甚至較低級的軍人都對中國人的威脅掉以輕心」。

勇猛無畏的攻擊殺傷力。為贏得最大夜戰戰果,志願軍在夜戰中拿出最勇猛的戰鬥精神,實現最高作戰效率。我軍大多數戰役戰鬥,一般都在黃昏或拂曉發起,這時的敵人或警惕性最低,或疲勞度最大。一旦戰鬥打響,志願軍將士便一往無前、勇猛衝鋒,不怕疲勞、連續作戰,以優勢兵力在夜間突破敵人防禦,楔入到敵縱深斷其退路,動搖其布勢,快速完成分割包圍、各個殲敵。一些美軍士兵往往在睡袋裡就送了命,勉強爬起來的也是舉槍亂打。

美國戰史中這樣描述志願軍夜戰進攻,「中國士兵信手射擊,投手榴彈、往車上放炸藥包、焚燒汽車。營部地域頓時陷入混亂,到處都在戰鬥」。志願軍的勇猛進攻,甚至讓一些美軍出現幻覺。美軍中尉希爾回憶志願軍夜間進攻時描述,「當時我好像是在做夢,聽到一陣軍號聲和馬蹄奔馳聲。接著一群模糊不清的人影好像從天而降,並馬上向他們所發現的任何人射擊和拼刺」,而當時並未有騎兵部隊入朝。

志願軍在實戰中摸索完善的一整套夜間運動進攻作戰原則,給敵人造成重大殺傷。對志願軍夜戰毫無辦法的美軍只得承認,「月亮是中國人的」。(陶國尹)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零敲牛皮糖戰法成功挫敗美軍磁性戰術
    零敲牛皮糖VS磁性戰術——抗美援朝戰爭中破解相持局面的戰術對決■顏 慧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出全新戰法,以劣勢裝備戰勝裝備技術佔絕對優勢之敵。
  • 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穿插迂迴戰術,是怎樣的一種戰術
    抗美援朝戰爭裡,志願軍最令美軍頭疼的戰術無疑就是大範圍的穿插迂迴。「萬歲軍」第38軍的內層穿插;橫城反擊戰第117師一夜穿插迂迴38公裡;戰鬥英雄楊育才帶一個班奇襲白虎團指揮部,都是穿插迂迴作戰的典型戰例。 今天聊聊穿插迂迴戰術到底是怎麼回事。
  • 抗美援朝時,志願軍真的是使用人海戰術,才擊敗美軍的嗎?
    一直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抗美援朝戰爭的失敗都耿耿於懷,他們在各種場合極力否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失敗。然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失敗,顯然不會因為他們的否認就不存在。
  • 在非對稱作戰中如何奪取主動權——談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克勞塞維茨說:「突然性是一切戰略戰術的精髓。」在對手放鬆警惕或意想不到的時間、地點發動突然襲擊,會造成對方心理上的強烈震撼,迫敵在慌亂中作出錯誤的判斷,定下錯誤的決心,採取錯誤的行動,甚至根本來不及分析、判斷和行動就已無力回天。抗美援朝戰爭,我軍精心部署,巧妙籌劃,在戰略、戰役、戰術多個層面造成敵人錯覺,給以不意的攻擊,取得重大戰果。
  • 韓戰,美軍並不懼怕和志願軍夜戰,只是打不過而已
    關於韓戰,普通讀者有很多誤區,其中之一就是美軍怕打夜戰。實際上,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美軍廣泛地對志願軍進行夜間襲擊。夜戰,是韓戰中美軍對志願軍的主要作戰樣式之一。關於這一點另有兩篇文章講述。其中一篇文章,講的是美軍夜襲志願軍。結果美軍三次夜襲,三次被志願軍警戒、巡邏部隊提前發現,被打得那個慘啊。而且夜襲的美軍還是經過「魔鬼強化訓練」的超級精銳。
  • 抗美援朝戰場揚名的「夜老虎」連隊今朝換「新牙」
    「這一幕」,發生在抗美援朝戰場上——1951年9月,為破壞停戰談判,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向志願軍發起「秋季攻勢」。在反擊作戰中,二連前身部隊受命對287.2號高地的美軍陣地進行反攻。那一夜,二連官兵在夜幕的掩護下迂迴至敵「眼皮子底下」。戰鬥發起後,官兵如神兵天降,在連續攻佔17個山頭、炸掉5座碉堡之後,成功佔領287.2號高地。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喊出這些著名口號!
    編者按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與軍隊並肩作戰,密切配合,歷經近3年時間,最終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場異常殘酷的戰爭中,志願軍將士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和人民軍隊的軍威,鍛造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 志願軍靠人海戰術贏得戰爭?回顧我軍戰術,韓國仍不願意接受事實
    對於韓戰,在韓國的韓戰紀念館裡有詳細介紹,讓我們了解到了韓國人對於那場戰爭的看法和理解,但卻誇張的介紹了中國志願軍的參戰和描述,比如志願軍的「人海戰術」。為什麼韓國在紀念館中如此誇張的描寫中國志願軍的人海戰術呢,小編覺得還是韓國人怕了,因為在每次韓軍與志願軍對峙的時候都是慘敗收場,但又不承認自己比不過裝備如此簡陋的志願軍,就只能用人海戰術來解釋自己失敗的原因。
  • 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啟示錄|未聞鼙鼓,先育良將
    未聞鼙鼓,先育良將——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啟示錄⑩張 磊毛澤東在彭德懷臨危受命、擔任抗美援朝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感慨地說:得良將者,兵強國昌。志願軍赴朝作戰,面對的是新的對手、新的環境、新的戰爭。在發揮近戰、夜戰、速決戰等傳統優勢的同時,志願軍採取了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以己之長,擊敵之短。當時志願軍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敵人和我們打機械化,我們和敵人打巧妙化。」這個「巧妙化」就「巧」在指揮藝術、「妙」在戰略戰術。劉伯承元帥曾指出:「軍官的培養,是最艱巨的戰爭準備。」
  • 71個瞬間,回眸志願軍空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歷史
    前言1950年10月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之初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是中國人民為了支援朝鮮人民反抗美國武裝侵略、保衛中國國家安全、維護東方與世界和平,進行的一場反侵略的正義戰爭。
  • 田義偉: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田義偉: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參考消息》特別策劃:致敬最可愛的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專家縱橫談(4)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中大國較量的啟示  文/田義偉  ·中國人民在美國處於頂峰之際,敢於迎接它的挑戰,這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膽略,在當時恐美症流行的世界是絕無僅有的
  • 國產50式衝鋒鎗:志願軍近戰夜戰利器 曾伴隨邱少雲衝鋒
    它浸染過硝煙,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曾伴隨志願軍特等功臣邱少雲一起向敵人衝鋒;它經受過烈火的灼烤,在潛伏任務中和英雄鮮活的生命一同為勝利而燃燒。每當看到它,人們總能回想起那段艱苦卓絕的戰鬥歲月,聯想到無數志願軍戰士手握鋼槍捨生忘死的英勇戰鬥畫面。
  • 制勝刀鋒何以鍛造--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戰鬥精神管窺
    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志願軍正是靠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高昂戰鬥精神,與強敵進行了殊死較量,並最終贏得了戰爭勝利。  亮劍強敵、沉著應戰的堅毅品質  習主席與美國基辛格博士討論抗美援朝戰爭時,基辛格說:中國軍隊缺乏後勤保障、空中支援,裝備如此之差,居然沒有「打輸」。習主席告訴他:「我們靠的是一種革命的戰鬥精神,我們的戰士是不怕你們的,無論拿什麼武器,都敢與你們較量。」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朝鮮的青山有知,每一座肅穆的山巒,都鐫刻著志願軍將士不懼艱難困苦、捨命頑強作戰的功績:反「絞殺戰」、反細菌戰、防毒氣襲擊、近身肉搏戰、夜戰、坑道戰、冷槍冷炮戰……在英勇壯烈的每次戰役中,我軍始終處於糧彈不濟等不利後勤條件中,卻能在零下30多度的崇山峻岭中縱橫馳騁。志願軍絲毫沒有在極端困難面前退縮,而是頂著敵軍的狂轟濫炸前僕後繼。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原標題:抗美援朝戰爭是值得我們民族永遠銘記的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以巨大的代價,挽救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衛了國家安全,達成了出兵朝鮮的戰略目的。   抗美援朝戰爭創造和維護了中國在東北亞地區有利的戰略態勢和戰略格局,為國家經濟建設創造了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
  • 為什麼總感覺志願軍打仗是用人海戰術?
    文\熊貓哥 在南朝鮮(韓國)和美國記載的抗美援朝歷史中,總會把志願軍參加的抗美援朝描述成人海戰術。在他們的宣傳中總是在說,輸給中國人是因為他們人多,他們有400萬軍隊呢! 而事實是,新中國全部軍隊也就400萬,怎麼可能國中不留一兵一卒全部投入朝鮮戰場?
  • 外國人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世界上沒有任何軍隊足以擊退中國人|...
    來源:參考消息網●對美國來說,最應該汲取的教訓是不要與中國為敵,最應該跳出的怪圈是無來由自信,最應該打破的執念是霸權的永續●我們最應該昂然挺起的是敢打必勝的血性鐵骨,最應該萬世賡續的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今後,無論何時何地,美國膽敢挑起對中國的戰爭,他們仍將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剛剛誕生一年
  • 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蘇聯究竟援助給志願軍多少武器?
    不過,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當時蘇聯逼迫中國所還的債務中,相當一部分,其實是中國在抗美援朝時期採購蘇聯武器裝備欠下的。 眾所周知,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社會主義陣營針對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的戰爭,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為了挽救瀕臨亡國的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採用蘇聯提供武器裝備,中國出兵的方式參與韓戰。
  • 在《抗美援朝戰爭回憶》一書中,洪學智以親身經歷講述志願軍總部...
    林楊攝在志願軍總部擔任領導的彭德懷和鄧華、洪學智、韓先楚等將帥都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參加革命的傑出軍事領導人。他們在國內革命戰爭硝煙還未散去的時候,即奉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命令參加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 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的「零敲牛皮糖」,為何讓美軍哭爹喊娘?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雖然依靠有利的野戰工事陣地打運動戰,取得勝利,但面對美國的空軍、炮兵、坦克的猛烈進攻,無奈手中落後的裝備,加上糧彈補充跟不上,損失也非常慘重,有時一塊陣地打到最後,就剩一人。 彭德懷司令打紅了眼,策劃要打第六次戰役。